“许多受过童年创伤的人都会有种想法,就是:「所有人都该来照顾我,都该保护我,就因为我小时候有过创伤,而所有我遇到的人都比我强。」这样想着,他们就一直陷在了小孩子的状态里了。
有研究结果表明,如果妈妈有创伤,有30-50%的概率会被孩子继承这个创伤。如果父亲有创伤,孩子有20%的概率会继承到这个创伤。当父母都有创伤,那么孩子有80%的概率继承创伤了。
一个小孩子,如果感觉家中有事、父母有事,出于爱,他会奉献自己,把解决家庭、父母的事设定成自己的生命使命。但那不是真正的生命使命,那无法让孩子的生命圆满,也无法真正解决父母家庭的问题,因为那些是之前大人的事情,不是孩子的事情。”
——系统排列大师龚贝莎
如果一个孩子看到妈妈没有反应的脸,那么他会怎么样?也许很快就感到了压力。生活中,如果一个妈妈有创伤,她很难对孩子做出回应,孩子会把妈妈或者其他抚养者创伤那部分认同了。龚贝莎老师说,当时看到以下这个视频,她就震惊了!对她来说触动很大,她被孩子那种脆弱深深地触动了。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静止脸实验》的视频,看看你又有怎样的触动↓↓↓
婴儿的抚养者特别是妈妈,不能一直用不回应的脸对着宝宝。但很多时候因为父母的背景和经历有创伤,脸就会发生变化,尽管抚养者看着婴儿,但并没有在那里,那孩子就会做一些动作引起大人注意,可能这时候抚养者就会有所回应,但可能过了一会那张空洞的脸又来了。
来自奥地利的系统排列大师龚贝莎,在6月份深圳的《龚贝莎系统排列大师班》工作坊中,带领学员做了“静止脸”的模拟练习,如果你有兴趣,我们也邀请自己做这个练习感受一下。
龚贝莎老师↑↑↑
练习是这样的:
三人一组,一人作为小孩的代表,一人作为普通母亲的代表,一人作为母亲原型的代表。
普通母亲的代表有时回应孩子的代表、有时不回应。作为孩子的代表,你看着普通妈妈,想要妈妈的关注时,就给她信号,让妈妈回应;当普通妈妈不回应你时,留意你的内在发生了什么。
普通妈妈的反应可以不断交替,有时回应、有时冷漠,替换5到6次,用不同的方式。母亲原型的代表始终提供支持,当孩子的代表感觉很难受的时候,可以回到母亲原型的代表那里获得你想要的支持。
这个练习意义很大,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创伤的父母,他们有时在当下,有时迷失在自己的状态里,当我们有机会去探索,我们可以更多去感受一个孩子与妈妈之间不安全的连接,也可以清晰母子之间的纽带是怎样的,同时我们的身体会知道该如何应对。
练习之后,龚贝莎老师让我们回顾:作为孩子的代表,我们做了哪些事情去获得妈妈关注,最成功的策略是什么?同时,这些我们在练习中用的策略就是我们生活中用的策略。
在学员的分享中,我们发现有很多人都是用讨好的方式获得父母关注的,很多人说够乖也会得到关注,这就提现出中国孩子存在一种普遍的倾向:没获得关注是我的错,我再做多一点!对于孩子来说这些都是生存策略,孩子会认为这是他们的问题,而不去想是父母的问题,对于孩子来说,父母都是非常理想的,都是好的。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是这样,小时候行成的生存策略一辈子都在用,但你再怎么讨好,他们都不会多爱你一点。
最后,一个学员问到:我有个九岁的孩子,我在家里跟她做这个练习,然后问她的感觉,可以吗?
龚贝莎老师马上制止:不要,太可怕了!你是他的妈妈,不要假装忽略她!他会以为是真的,这样对孩子的伤害太大了!记住,你只是她的妈妈而已,不是他的心理治疗师。
小编按:这个练习让我感觉很真实,我生活中就是这样的,当父母不给我回应的时候,我的身体会有点僵住,头脑空白,然后走开,自己干自己的。然而不同的是,龚贝莎老师巧妙地在练习中加入了“原型母亲‘的元素,这是一个懂得照顾孩子、时刻关系孩子的母亲的原型,当她在练习中频频向我招手的时候,我会回到她那里获得支持,这让我感觉不需要在流离浪荡,找到了一条回家的路。
※ 觉得这篇文章有用,转给您的亲人和朋友看看吧! ※
版权说明:我们旨在分享,尊重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