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情愿等待一年得到20美元而不是等待364天得到19美元。然而,大部分人情愿今天就得到19美元,也不愿意等到明天拿20美元。同样是等待一天,为何等待的痛苦却是如此不同?因为在人们的想象中,不久的将来要忍受的痛苦是非常严重的,他们愿意支付1美元来免除他;而很久以后才要忍受的痛苦则是微不足道的,他们很愿意接受1美元的报酬来忍受他。——摘自《博弈论诡计——长期交往的合作压力》
哈佛大学著名心理学家丹尼尔·吉尔伯特曾经说过:“在通过自己预见性的望远镜来窥探未来的时候,近处的清晰和远处的模糊会让我们犯下各种错误。”他举了一个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
很多人都情愿等待一年得到20美元而不是等待364天得到19美元。然而,大部分人情愿今天就得到19美元,也不愿意等到明天拿20美元。同样是等待一天,为何等待的痛苦却是如此不同?因为在人们的想象中,不久的将来要忍受的痛苦是非常严重的,他们愿意支付1美元来免除他;而很久以后才要忍受的痛苦则是微不足道的,他们很愿意接受1美元的报酬来忍受他。
《博弈论诡计》的作者是想通过这个例子说明当我们在选择是否合作的时候,往往会被错误的预见所误导。但是我就事论事,想对吉尔伯特的举例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我看来,等待本身就是一种“成本”。因为我们知道,时间是一种无可替代的财富,如果这多的1美元是在我已经付出364天时间的代价之上所加的一天,这一天对我来说已经不算什么,我愿意支付。相反若先前的19美元只需要一天就可以换取,我干嘛还用一天去换取区区1美元?这显然是不值得滴。哪怕这20美元严格说起来就是送我的,但是我付出了“等待”,等待本身就是一种财富。就如同房价从10000元/平米降到9990元/平米,和一本书从20元/本降价到10元/本,同样是降价10元,但我显然会觉得书降价更多。
如果算一个成本账,等到364天可以得到19美元,一日等待的成本差不多0.05美元,而第365天的等待成本却是1美元,我已经廉价卖出我的产品,当然更乐意用高价卖出其他的产品。对于第二种情况说,第一天就可以得到19美元,一日等待的成本就是19美元,而第二天的等待成本却只有1美元,我已经高价卖出我的产品,当然不愿意低价卖出其他的产品。如果不事先告诉我年底会得到20美元,而是到年底才告诉我,我就宁愿再等一天多得一美元。关键就在于告诉我了,既然告诉我了我就得要付出“等待”,“等待”是有价的。就好像一个女孩子的男友说年底他会娶她,与到年底告诉她马上就娶她。都是同一时间结婚,显然得到的心情是完全不一样的。前者要付出等待,而后者不仅不需要付出等待,还充满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