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毛(1943年—1991年),原名陈懋平,后改名为陈平,中国现代作家。1943年出生于重庆,1948年,随父母迁居台湾。三毛生性浪漫,三岁时读张乐平《三毛流浪记》,印象极深,后遂以“三毛”为笔名。1967年,三毛赴西班牙留学,后去德国、美国等。1973年定居西属撒哈拉沙漠和荷西结婚。1979年9月30日,丈夫荷西因潜水中意外事件丧生,三毛在父母的扶持下回到台湾。1981年回台后,曾在文化大学任教,1984年辞去教职,以写作、演讲为重心。三毛的作品情感真实,没有太多的粉饰,而是展现生活的原貌和生活中的智慧与趣味。1991年1月4日,三毛在医院去世,年仅四十八岁。
作家三毛
“看着阳光,雨季将不再来。”这句充满忧郁的名句出自于作家三毛的《雨季不再来》。1943年三毛诞生在彼时的国民党陪都重庆,三毛从小就是个天资聪颖的孩子,阅读《红楼梦》,遍阅世界名著,这些在常人需要在成年后才能逐一完成的事情却是发生在三毛从童年到少女这个阶段。
作家三毛照
作家三毛注定是个奇女子,初中阶段就读完了市面上所有的名著,但三毛的奇还不止于此,三毛在初二那年就开始休学在家,在家里度过的几年时光,是作家三毛成长和积淀的关键几年。三毛不仅仅接受了来自父母在文学诗词、英文方面的悉心指导,而且热爱绘画的三毛还先后师从多位画界名家,各方面能力有了很大的提升。
作家三毛的积淀在得到文化大学哲学系旁听生名额后得到了很好的释放,学习成绩优秀的三毛开始了自己的写作生涯,并且初次尝到了被人欣赏的成就感,虽然稿费不多,但三毛从此开始在文坛发出自己的声音。
但三毛终究是一个向往自由的人,文化大学的三年经历之后三毛再次休学,开始一个人远赴西班牙求学和生活。在国外的几年三毛更加潜心研究学问,而且开阔视野的异国风貌让三毛对人生产生了更加深刻的感悟。在这期间,三毛曾得到一个小自己六岁的高中生的追求。他就是荷西。几年后,三毛与荷西走向婚姻,三毛也迎来了自己创作的全盛时期。
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
我们总是愤恨上天的不公,没有让自己在最好的年华遇见对的人,然而,普普通通的感情,才最是长情。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大家一定都知道,三毛对荷西,可以说是一见钟情,但是碍于羞涩却在青春年华擦肩而过。荷西对三毛说过,如果她能等他6年,他一定回去娶她,但是,这样的诺言三毛并没有相信,并且还订了婚。
三毛和荷西的照片
难道荷西与三毛的爱情故事就这样结束了吗?不知道是天意还是巧合,三毛的未婚夫去世了,这虽然让三毛痛苦不已,但是,服完兵役的荷西回来了。他找到了三毛,他问她还愿不愿意嫁给他,三毛虽然没有马上回答,最终还是同意了,荷西也可以算得上是三毛的初恋了。
三毛曾称荷西为大胡子,可见两人间的甜蜜,三毛喜欢旅行,荷西便和她去撒哈拉沙漠结婚。三毛曾在《梦里花落知多少》的第一篇里就写他们要去撒哈拉沙漠旅行,字里行间都透着对荷西的爱语。
在荷西服兵役的两年多里,他们也曾有过书信来往,没有甜言蜜语却总是暧昧不清。结婚后的六年里,荷西很爱三毛,只要一工作完,等不及脱掉潜水服就回家找三毛,如果家里没有,就到大街上找。
然而,每个过于幸福的家庭都是命运多舛的。荷西去机场送三毛和她的父亲回老家,然而这一别,就是阴阳两相隔。还没等三毛回来,荷西就在一次潜水中逝世了,当三毛知道时,已经哭得不能自已。
三毛和荷西的爱情故事里虽然荷西已经去世,但是,无论三毛走到哪,他们的心永远相连。
三毛的作品
众所周知,三毛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作为一个作家,三毛其实是非常高产的。据悉,三毛的作品至今流传的有二十多部,有好的故事才能有好的作品,所以三毛的作品其中有不少都是与荷西有关的。今天我们就来重点了解一下三毛的《雨季不再来》和《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照片
《雨季不再来》讲述了三毛的学生时代,记录了三毛从17岁到22岁这五年间的心路历程。据悉,三毛曾经是个很叛逆的姑娘,或许从她怪异的服装里面我们也能猜到。三毛不只怪异,而且非常自闭,还曾经辍学过。出生在一个优越的家庭里,或许这样并不奇怪。无奈的父母只好将三毛送去国外读书,而三毛也一步步从一个叛逆的少女成长为一个落落大方的独立女性。可以说,这本书记录了三毛的少女时代。而今天我们要讲的另一部作品则是三毛比较著名的代表作。我们都知道,三毛与荷西是非常恩爱的。在两人经历过种种终于在一起以后,在撒哈拉沙漠生活过很长一段时间。在这部作品中,三毛以一个流浪者的口吻,讲述了他们在撒哈拉的生活。虽然贫困,但是他们却乐在其中。他们一起建造房子,一起捕鱼,一起看日落。过着平淡却幸福的生活,令人羡慕。
虽然三毛直到今天还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作者,但不可否认的是,三毛的作品确实受到人们的喜爱。
三毛的诗
作为一个扬名华人世界的女作家,三毛的很多诗歌都被人所熟知。因此三毛的诗流传范围及其广泛,也引发了很多读者的共鸣,当众多读者被文字字里行间散发的真挚情感所感染的时候。三毛的诗也不再是作者个人情感的宣泄与表达,而是成为了一种大众情感的共鸣。
三毛照片
在三毛的众多诗歌作品中有一首名为《梦田》的小诗。是一首极为清新自然的小品。
对于现代人来说,绝大多数人每天过的是熙熙攘攘、忙忙碌碌的名利生活。太多人没有时间与精力让大脑放松,给心灵放假。但是,每一个灵魂,它之所以独立的存在,就是因为它有自己独一无二的所在。它有自己的渴望、有自己的梦想、有自己独立的思考。唯一的不同是是否有机会在现实世界中得以被实现。换言之,每一个人,和他的灵魂,都会有独一无二属于自己的梦。虽然往往难以实现。
也许一个稚嫩的灵魂,因为不曾经历过种种的磨砺与压制,还存有纯真与梦想必能映照现实的勇气,因为还不能领悟这首诗中所体现的渴望与美好。
但是当岁月流过,不管他是装饰了我们的生活还是带走了我们曾经的梦想,再回首,阅读《梦田》就会明了诗中对于梦想的憧憬、祝愿、呵护等等一系列美好的感情。多么希望每个人的梦想都有实现的空间,多么希望每个人的梦想都可以肆意描绘。
当然一个人的情感不可能完全依赖别的解读,但是三毛的诗确实映照出了一种美好情态,
三毛经典语录
三毛经典语录可以说数不胜数,这个世人眼中最不可思议、为了爱勇闯天涯,最热烈奔放又最温柔敏感的女子,她笔下的每一个字就像是一个跳跃的音符,串联出一行行爱的乐章。今天小编就为大家解读一下三毛经典语录中的一首小诗,来纪念这位带给我们无数欢笑与感动的女子。
三毛照片
“如果有来生,要做一棵树,站成永恒;没有悲欢的姿势,一半在尘土里安详,一半在风里飞扬;一半洒落阴凉,一半沐浴阳光非常沉默,非常骄傲,从不依靠从不寻找。”这首小诗节选自散文《说给自己听》,表达了作者对生命永恒主题的一种参悟,就像佛家讲的彼岸,不为风吹雨打所撼动,保持了和大自然浑然一体的态度,不去强求,不低头自加冕。哪怕是悬崖边的一棵树,也不被岁月的侵袭而四处张望。就像有多少女子在终其一生都在寻找那难能可贵的真爱,不停地寻找,不停地失望,总是在焦头烂额、忙忙碌碌中一次次铩羽而归,究其根本,就是做不到三毛那样的“从不依靠,从不寻找”。三毛与荷西感人的爱情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详,6年的等待,是命运在他们身上发生了奇迹,难道他们不都是仅仅站在那里去等对方,然后相遇相知相爱。记得作家冰心遇到多年没有找到归宿的铁凝说到:“你不用找,只要等就好。”好像真正懂得爱情的人都是仿佛大彻大悟了一样,女子只有保持自身的骄傲,那份尊严,才能换来真正属于自己的那份守候。
三毛经典语录给人以灵魂的慰藉,对后世的众多女子而言,她的坚守是一种标榜,更是一种力量,这种不依附于人的淡定源于内心真正的骄傲,不自卑,不懦弱,肯定自己,接受自己,这也是当下许多痴情女子最该借鉴的地方。
三毛为什么自杀
三毛为什么自杀?这是让众多书迷们困扰了二十几年的问题,这位美丽中带着忧愁的女子为什么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在撒哈拉沙漠中那么艰难的日子都没有打倒她,却用这种方式与我们告别,那么三毛为什么自杀呢?
三毛照片
笔者分析首先是三毛的性格使然。三毛的死不可不说是由于她这种内向敏感的性格导致的。三毛在读初中时数学成绩很差,因此被老师用毛笔在脸上画了零蛋的标志并拉到讲台上示众,从此以后心中就留下了阴影,一想到要去上学,便立刻晕厥,后因为焦虑自杀被及时抢救过来。从此悲剧的种子就在三毛的心中萌芽,二十六岁时三毛第二次自杀。从美国回到台湾教书时,因教课方式不被学生接受,多年暗恋的人突发心脏病死去,重重打击下服安眠药自杀。可见这两次自杀都是三毛的自我与外界抗争不得的选择,所以三毛为什么自杀,应该归因于她这种敏感、内向的性格。
能够解释三毛为什么自杀的第二个原因就是爱人离世的悲伤。三毛与荷西在西班牙认识1年多后分开,奇迹般地在6年后重逢,决定到撒哈拉沙漠定居结婚,此后迁居加纳利群岛,在这6年里,二人谱写了共同的恋歌,度过了人生最甜蜜的日子,直至荷西潜水意外死亡。所以从小自闭的三毛突然就像抽空了一般,在一次次回忆中泪流满面,这也是导致三毛自杀的间接因素。
三毛不想被后世遗忘,不想成为那种在碌碌无为中老去的普通女子,所以选择了这种决绝的方式了却余生,曾经视为珍宝的最爱已离开,再留在世上也没有了可以寄托情感的人,寂寞袭来的每个夜晚无法抵挡,如此这般只能早日去陪她最牵挂的荷西。
荷西家人对三毛的评价
荷西与三毛,曾经是令人十分羡慕的一对璧人,他们的爱情故事直到现在还被我们所传颂,但也有人说三毛与荷西的很多故事都是三毛虚构的,或者是加以夸张,但究竟事实是怎么样,我们已经不得而知了。而现在对于三毛的评价,也是众说纷纭。那荷西家人对三毛的评价又是怎样的呢?
荷西照片
三毛在书中曾经说荷西是在三毛楼下对她表白的,但据知情人士透露,当时的荷西跟三毛寄住在朋友家,到家中做客,两人才认识的。而荷西作为一个西班牙人,父母其实是很传统的。据了解,荷西的家人一直希望他可以找一个西班牙姑娘,因为他们觉得这样文化差异比较小,但荷西执意要娶三毛,家人只好作罢。而荷西的母亲是很不喜欢三毛的,并不仅仅因为三毛是一个中国姑娘。在荷西母亲的眼里,三毛是一个很怪异的人,不仅仅表现在着装上,更表现在行为举止上,这让荷西的母亲比较难以接受。一直到荷西与三毛结婚之后,这种状况才逐渐好转。而荷西家人中最喜欢三毛的是荷西的小妹。在小妹的眼里,三毛所有怪异的着装和怪异的行为都让她觉得十分有个性,而三毛的才华也让她很崇拜,种种原因让她喜欢着这个异国的嫂嫂。
尽管现在荷西家人对三毛的评价的说法都不尽相同,但是小编相信,真相总会出现。
王洛宾与三毛
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三毛不仅作品出奇,她的一生也是充满传奇而又丰富的经历。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知道三毛与撒哈拉沙漠的故事,三毛与荷西的故事,但是还有一段传奇故事是王洛宾与三毛的故事。
三毛照片
王洛宾是一位西部歌王,三毛对他的歌十分狂爱,可以说是王洛宾的忠实铁杆粉丝。从小三毛就爱唱王洛宾的《在那遥远的地方》和《达坂城的姑娘》,虽然她经常更换自己的居住地点,但不变的是一只有这两首歌的陪伴。她把这两首歌从台湾唱到了西班牙,又从西班牙唱到了撒哈拉沙漠。
在后来三毛去到新疆旅行时,特地找到机会去拜访王洛宾,而当时的王洛宾已经有七十岁的高龄。拜访结束后,相隔海峡两岸的两人还一直有书信的往来。三个月的时间就进行了六封书信的往来。王洛宾曾在信中提到三毛对自己的崇拜之情,以萧伯纳的那把破伞自喻。而三毛回信责备到王洛宾让自己失去生活的拐杖。因为三毛对王洛宾的痴迷,以致后来人们觉得三毛对王洛宾是有特殊感情存在的。王洛宾与三毛的故事被加上了忘年恋的标签。
然而后来三毛的友人在《1943-1991三毛》传记中提到了被读者冠上忘年恋的王洛宾与三毛的故事是子虚乌有的。其实实际中三毛与王洛宾并没有愉快的相处交流,更不用说他们有爱情的可能了。对于王洛宾与三毛的故事究竟是否如友人所说,还是读者猜测的忘年恋,这些真相也就只有当事人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