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西藏就业 西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_西藏就业

学术探讨

5西藏科技62009年10期(总第199期)

西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曹志翔 师学萍

(西藏大学农牧学院工程学院,西藏 林芝 860000)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西藏就业 西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_西藏就业

摘 要:大学生就业一直是高等教育关心的重要问题,西藏高校全面告别计划分配制度已经3年了,由于区情和扩招原因,西藏大学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对影响西藏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从社会、高校、大学毕业生三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并分别提出了促进就业的对策。关键词:西藏 大学毕业生 就业 影响因素 对策中图分类号:C962

高校大学毕业生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就业制度在内地省份普遍开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比西藏高校早了10余年。由于西藏的特殊区情,直到2006年西藏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才进行了改革,当年,西藏的专科毕业生不再计划分配,本科生计划分配,自2007年起除部队生源外,本科及本科以上毕业生也不再计划分配,均实行供需见面,双向选择、自主择业,西藏是我国最后一个告别大学毕业生计划分配的省份,目前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的制度在西藏已经实行了3年。

由于我国大学教育从精英式教育向平民化教育、向提高国民素质的方向转变,高等教育规模不断扩大,在这种形势下西藏高等教育招生人数也逐年扩张,由此带来的西藏大学生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2006年西藏全区毕业大学生人数7550人,2009年全区大学生毕业人数已经达到13047人,大学毕业生人数增长迅猛,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研究影响西藏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寻找相应解决对策对于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方,找个好单位,有个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而在实践中又缺乏理论知识的后盾,动手能力差,眼高手低,不能正确定位,好高骛远,找不到满意的工作。

就业信心不足,缺乏竞争实力和勇气。很多面临就业的大学生在思想政治素质、专业基础功底、社会阅历经验、实际动手技能、人际关系能力、语言交流表达能力等方面离社会用人单位越来越高的要求有一定差距。面对日益激烈的就业竞争,近两年西藏区内大学毕业生表现出信心不足、竞争实力不强、勇气不足的特点。

113 社会、经济和政策因素

地理和社会发展因素。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山区多,海拔高、含氧量低,地广人稀,交通相对不便,以藏民族为主,多民族混居,少数民族文化风俗浓郁。各级政府机构设置简单,分布稀疏,多以机关、事业单位为主,社会发育不完善,编制有限,空缺职位少,再加上每年西藏区外大学生由于就业难而转向西藏就业所造成的职位竞争,因而造成了西藏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

经济发展因素。西藏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交通不便,市场经济落后,企业生产投资成本高。与区外其他省份相比,企业较少,供大学生谋职的企业更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西藏大学毕业生就业。

招生政策和分配政策变动因素。造成西藏大学生就业难的政策变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1999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做出了高校/扩招0的决策,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0向/大众教育0的历史性转变,高等教育大众化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2002~2008年,我国高校招生规模年均增长2513%,在此期间,西藏高校毕业生人数也相应逐年增加。第二,自2006年西藏取消了高校毕业生计划分配制度,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政策,使得西藏大学生就业率

1 影响西藏大学生就业的因素

111 高校方面的因素

由于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制度刚实行不久,高校还没有完全从计划分配模式转变到就业指导模式,人力、财力都投入不足,提供给毕业生的就业信息量还不能满足实际需求。这是制约大学生就业的因素之一。112 大学生自身因素

思想因循守旧,留恋计划分配,不敢面对现实。据调查一些面临毕业的大学生对即将踏入社会求职充满恐惧心理,不敢面对现实社会,求职时畏首畏尾,在心理上仍留恋计划分配时期的直接就业。

一部分大学毕业生盲目乐观、不注重实际能力的培养和锻炼,眼高手低,不能正确自我定位。据走访调查,一些学生认为进了大学校门,上了大学,就业去好

5西藏科技62009年10期(总第199期) 告别了100%的概率。

学术探讨

2 促进大学生就业的对策

目前,西藏大部分就业岗位是由政府提供,政府在高校毕业生就业方面发挥着人才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在促进大学生就业方面近几年还要发挥主体地位的作用。高等学校由于就业制度刚刚转轨,就业指导服务系统还不健全,应该加快、加强这方面的建设。大学毕业生应该根据社会导向,加强自身能力的培养,提高综合素质和竞争力,以抵御就业风险,提高就业机率。针对政府、高校和毕业生提出以下几方面具体的对策。

211 政府提高就业率的对策

丰富就业信息,增强就业信息利用效率,建立全区联网的人才信息库。西藏自治区政府应抓紧建立全区联网的信息库,并与全国人才信息库联网。用人单位的招聘信息存进人才信息库,大学毕业生的求职信息也存进人才信息库,人才信息库的信息免费,对所有的招聘者和求职者开放,双方都可以在人才信息库中各取所需。不断加强人才与职位信息的对称性,提高就业信息利用效率。

加快经济发展,扩大就业渠道。政府可通过发展西藏特色经济,招商引资,大力发展市场经济,不断增加就业岗位,扩大就业渠道,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

政策上予以扶持并加以落实,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西藏地广人稀,行政事业单位的职位非常有限,企业数量又很少,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就业。因此政府应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各级各部门积极配合,在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扶持,并积极加以落实、兑现,给大学毕业生提供一个发展的平台,帮扶和鼓励大学毕业生自主创业。212 高校提高就业率的对策

加快西藏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研究和建设。西藏各高校应根据当前毕业生就业形势开展就业指导体系研究工作,加快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建设,设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更加广阔的就业空间和丰富的信息,引导大学生顺利实现就业。

根据社会需求,改革培养目标,有针对性地培养人才;随着市场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社会对人才要求专业面宽、适应性强。西藏高校也应顺应趋势,改革培养目标,实行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制度,特别应在需求广泛的文秘、工程技术、计算机、基层实用人才方面加强培养力度。

改革培养方案、课程体系和教学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就业形势。建议西藏高校在培养方案的调整中更加注重培养宽厚的基础、多面灵活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选择教学内容,构建各类课程结构,以保证课程体系的完

整。进行课堂教学时,应将教师讲授与案例分析结合,同时也应注意藏汉学生文化基础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并发展学生创造性、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加大大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和社会实践力度。据调查反映,大部分的西藏毕业生认为他们在择业的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是社会实践经验不足。因此,西藏各高校应针对这一问题,加大对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力度。让大学生有充分的时间真正培养自己的实践动手能力,深入了解社会,积累社会知识。213 大学生自身提高就业能力的对策

由因循守旧、依赖分配制度观念向积极开拓、锐意进取自主择业观念转变。西藏大学生应转变思想,彻底改变直接就业或一步到位的传统就业观念,彻底放弃包分配的幻想,要直面现实,降低就业期望值,增强自主择业意识,在形势严峻的情况做到先就业后择业。

注重学习能力、实践动手能力、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大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加强在学习、创新、人际交往、团结合作和掌握新信息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特别要注意职业技能和社会经验的锻炼和积累,不断提高个人素质和自身修养。要增强危机和竞争意识,使自己在充满竞争的求职中获得成功。

合理自我定位。毕业生在择业前应全面、客观地对自己进行评价和定位。面对社会需求,更多地去考虑/我想干什么0、/我能干什么0,充分了解自己所要从事的职业性质、特征及发展前景。克服就业过程中的盲目从众和攀比,摆正心态,不要一心只想留在拉萨及各地区级城市,一心想到待遇好的单位,而不愿到艰苦地区或基层单位。

3 结束语

大学生就业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政府、高校和大学生三者共同努力、紧密配合,同时还要根据西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状况,适时调整工作重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12 李卫红1提高认识开拓创新在大学生就业工作中加强思想政治教育[J]1中国高等教育,2007(17)122 李玉龙12007年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及应对策略[J]1科技创新导报,2007(33):117

132 沈农夫1国外大学生如何求知就业[J]1世界教育信息,2008(1)

142 杨然1大学毕业生就业现状的分析与研究[J]1边疆经济与文化,2007(7):123

152 李昌林1当前我国大学生就业难的主客观因素及对策[J]1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7(7):155

编校 陈庆芝

13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3251/560303367233.html

更多阅读

贫困大学生就业 贫困大学生就业政策

随着我国高校办学规模、形式的巨大变化以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大学生就业面临着激烈的竞争与挑战。而贫困生作为大学校园里一个特殊的群体,其就业就显得更加困难。我国每年将有近万名贫困生就业出现困难,贫困大学生签约时间滞后,签

大学生网购问题研究 大学生创业问题研究

大学生网购问题研究——基于江西师范大学的调查为例摘要:“网购热”频频见诸媒体,然而并不能令人完全信复,通过我们在江西师范大学的调查显示,网络购物的现状并不能令人满意。经过对调查的统计和分析,我通过对策研究,试图探讨出一些当下

大学生就业中普遍存在的4大问题 大学生就业问题分析

“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为了响应党和国家号召,多渠道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MSN(中国)、四达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公司和职客网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与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帮学弟学妹找工作”的社会公益活动,旨在发动全社会奉献

大学生创业就业培训 网络创业能否拯救大学生就业问题

系列专题:大学生就业  近日,国内某著名调查机构和亚洲最大零售商圈淘宝网联合发布《2008年度网购市场发展报告》。报告显示,2008年淘宝网创造了57万个直接且充分就业岗位,也就是说2008年有57万人通过在淘宝网上开店实现了就业。这57

声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 西藏就业 西藏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_西藏就业》为网友暴力小青年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