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别姬》 导演陈凯歌,主演张国荣、张丰毅、巩俐
人,得自个儿成全自个儿。
说的是一辈子!差一年,一个月,一天,一个时辰都不算一辈子!
戏得疯魔不假,可要是活着也疯魔,在这人世上,在这凡人堆里,咱们可怎么活哟!
1993年电影《霸王别姬》,改编自中国香港女作家李碧华的同名小说,由陈凯歌导演,张国荣、张丰毅、巩俐领衔主演。本片由汤臣电影公司和西安电影制片厂共同投资拍摄完成。
本片曾于1993年荣获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最高奖项“金棕榈大奖”,这也是我国唯一一部获此殊荣的影片。除此之外,本片还获得国际影评人联盟大奖、金球奖最佳外语片奖等多项国际电影奖项。这部作品也曾在全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公映,是一部享有世界级荣誉的电影。
电影剧情
《霸王别姬》的时间从清末一直跨到文革,主要描写了一对戏子(程蝶衣和段小楼)离奇悲惨的一生,同时展现了广阔丰富的社会风貌,因而具有史诗的性质。小豆子出身妓女家庭,因生活所迫,被母亲送到关师父的戏班。古时戏班的训练异常艰苦,小豆子承受不住,与小癞子一块出逃,却在出逃途中,因震服与京剧和名角的巨大魅力和影响力而返回戏,结果又遭关师父死打。小癞子受到惊吓,上吊而死。春去秋来,几年后,小豆子成长为一代名角,取名程蝶衣,而他的师哥也同时成名,取名段小楼。两人合唱的《霸王别姬》名震京师。程蝶衣由于被当作女孩养大,进入戏班后,又强学旦角,以至心理扭曲,竟爱上了师哥段小楼。而段小楼在一次狎妓时与菊仙一见钟情。程蝶衣随即和菊仙争风吃醋,并欲与段小楼决裂。随后日本鬼子进城,段小楼因拒演而入狱。程蝶衣为救师哥,为鬼子唱了一折《牡丹亭——游园惊梦》。抗战结束,程蝶衣因曾为日本人演戏而被以汉奸最罪起诉,段小楼倾力营救。解放后,两人的绝艺并没有受到重视,程蝶衣因此而吸毒堕落。文革到来后,师兄弟、夫妻之间在外界非人的压迫下相继反目成仇,相互揭发,菊仙上吊自杀。程蝶衣和段小楼在十一年后再唱《霸王别姬》,但此时的程蝶衣已经悲观绝望,而自尽身亡。
影片制作
该片是是导演陈凯歌的第5部作品,也是陈凯歌电影创作中的一个转折点。影片围绕两个京剧艺人半个世纪的悲欢离合,展现了对传统文化、人的生存状态及人性的思考与领悟,是两岸三地电影人合作拍片最成功的代表作之一,也是中国电影雅俗共赏的典范作品。影片影像华丽,剧情细腻,内蕴丰富深广,极具张力地展示了人在角色错位及灾难时期的多面性和丰富性。说到这部影片,就不得不提起影片的主演——已故演员张国荣。《霸王别姬》肯定要算张国荣最重要的影片之一,时至今日,《霸王别姬》还在国内影片中有着很高的地位。片中,张国荣通过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将心理异常的程蝶衣刻画了出来。本应保守的中国观众在张国荣的精心演绎下,对程蝶衣的独特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同情感。张国荣就以此感动了自己,也感动了观众。“我本是男儿郎,又不是女娇娥”,看过《霸王别姬》的人一定忘不了那个外表柔弱,内心倔强、痴迷的程蝶衣。
影片评价
《霸王别姬》一片感情强烈,情节曲折,充满生生死死的戏剧冲突,并邀请几位大明星主演,具备充分的商业元素,但同时,却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被认为“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
影片用中国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京剧艺术及其艺人的生活,有着人性的思考和人生存状态的表述,更通过几十年的时事风云,透射出一股中国传统文化的哲学思考。片中人物的人生经历犹如“戏梦人生”。
国际影评联盟评委:“《霸王别姬》一片深刻挖掘中国文化历史及人性、影像华丽、剧情细腻”。
《纽约时报》:这是中国电影史上的一个新高峰,也是中国电影史上的旷世巨作。
《时代》杂志:《霸王别姬》是一部场面绚丽、剧情曲折而,动人心弦的史诗式巨制。
《西雅图时报》:《霸王别姬》可以说是中国版的《乱世佳人》,这部电影的传奇风格是由演员的表演功力和剧情的设置奠定的。
《波士顿全球报》: 《霸王别姬》具有历史性的共鸣和震撼,令人热血沸腾。
人物评价
陈凯歌:“没有张国荣,就没有《霸王别姬》,这部戏也是唯一在获得戛纳、金球奖的同时赢得欧洲和好莱坞认同的中国电影。”
葛优:“我在《霸王别姬》里与张国荣合作挺愉快的。他是我认为最优秀的演员之一,而且他演的虞姬是无人能替代的。”
宾京士利 (英国演员,曾获得奥斯卡影帝):“张国荣在《霸王别姬》里的演出让我见识到什么是完美表演!”
BBC(英国广播公司) :《霸王别姬》在世界范围内的成功使他扬名国际。[2]
美国CNN:“张国荣是80及90年代的重要演员,他在《霸王别姬》中的出色演技最令人怀念。”
澳大利亚《澳洲新报》:“天才横溢的张国荣一生艺术成就深远,除了以他音乐造诣吸引万千歌迷外,更会在六十余部电影中扮演不同类型的角色,他在《霸王别姬》中的演出让他的精湛演技获得国际认同。”
美国《新闻周刊》:“张国荣是一位出色的华语歌手,而他在电影《霸王别姬》中诠释感情的态度,更给西方人士留下极为深刻的印象。”
非常感人和美丽的电影,有极为出色的表演,从头至尾充满艺术性。这部电影给了张国荣一个机会来展示他炉火纯青的演艺天分—— AlisonJobling,Heroic Cinema-- 亚洲电影在澳大利亚导读
吴彦祖:“张国荣是个全方位的艺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在《霸王别姬》里的演出,尤其因为自己小时候看过爸爸练京戏,更觉得他把一个很难的角色诠释得很好。”
美影评人罗杰艾伯特对《霸王别姬》的影评
《霸王别姬》其实同时是两部电影:一部跨越当代中国半个世纪的史诗片,一部以著名的京剧为生活背景的情节剧。透过两位京剧演员的视角来观看中国,这样的想法,起初,似乎不合逻辑:一个发展中国家诞生之初的阵痛与一种古老而又仪式感很强的艺术形式濒危的喘息有何共同之处呢?可是这部电影的叙事具有很强的紧迫感,使得所有的关联看似合乎逻辑。电影视觉效果壮观,足以震住所有可能的负面评价。
电影在一个狄更斯式的背景下开幕,两个年幼的男孩孤儿被招收进一家严厉苛刻的京剧训练班里。虽然身体和精神上的磨砺难以忍受,但是却在多年之后锤炼出精心打造的名角儿。
我们看到这个纤巧的小豆子(张国荣饰),他被分配唱演一出著名京剧里一位姬妾的男扮女装的角色,而更孔武有力的石头(张丰毅饰),则扮演大王。纵观一生,他俩都被锁在舞台上的这两个角色里,而他们二人的缘分总算经受住二战的炮火、共产党在中国确立政权的政治巨变,以及文化大革命的政治动荡。
凭借舞台艺名“程蝶衣”(张国荣饰)和“段小楼”(张丰毅饰),两位演员受到北京观众狂热地追捧。然而他们没有政治城府,特别是程蝶衣,在日军占领期间,做出不明智的抉择,导致日后受到通敌叛国的指控。
他们两人的关系也同样波折不断。程蝶衣是同性恋,对段小楼怀有深厚的爱,而“大王”却没有怀有同样的感情,最后娶了中国首席女演员巩俐饰演的貌美青楼女子“菊仙”。尽管程蝶衣恨恨不已、妒火中烧,菊仙还是无畏地在多年的艰辛中生活在这两个男人之间。
京剧经历了五十多年的动荡仍旧保存下来,着实令人惊讶;显然京剧的统治阶级渊源才铺就了它漫长的历史,成为中国一项传统文化,结果,甚至红色中国也全盘接受昨日辉煌的京剧。而几乎使京剧销声匿迹的,却是文化大革命;年轻盲目的意识追随者们刺耳地叫嚣,将俯拾即来的政治正确强加在老一辈人身上,于是角色们被逼着相互诋毁。甚至段小楼揭发程蝶衣是个同性恋,程蝶衣还击揭发他妻子的卖笑出身。
电影导演陈凯歌,在进入电影学院之前曾是一名红卫兵,一名士兵,并在某个时期揭发过他的生身父亲,这一举动令他至今羞愧难当。(他的父亲,被判了几年劳改,在这部电影中作为艺术指导与儿子合作。)《霸王别姬》获得今年戛纳电影片评委会大奖,可是陈凯歌回国后发现,电影先上映,然后禁映,解禁之后再遭禁。特别触犯当局之处是在1977年上演了一场自杀,而官方说法认为,这一年中国的生活没有道理促成这些举动。中国权威同样对故事中的同性恋内容感到不安。
考虑到电影拍摄时所处的环境,电影竟能展示出如此自由和活力,着实不可思议。电影难以置信地野心勃勃,利用整个现代中国的历史做背景,当角色们静下心来时,回顾他们一生叵测的命运:一个时期是国民炙手可热的宠儿,另一个时期却遭大众驱逐、无家可归,并且不止一次因为政治上的无知而几近遭到毁灭。(这里有一个不太公正的小争议,即虽然到故事结尾时,他们应该六十多岁了,而看上去不比他们年轻时老多少。)京剧的拍摄极尽繁复之能事;戏服得益于坐落在上海、也是现存世界上最后一个三色带彩色印片工作室而色彩绚烂;舞台下的勾心斗角、爱恨情长相当一部肥皂剧。同一年,尊龙男扮女装的演出因难以令人信服致使《蝴蝶君》败北,而张国荣的虞姬却再也无法信服不过,他的个人生活——他主要被京剧当做同性恋教养长大,不管他愿不愿意——包含着剪不断理还乱的种种情感。饰演青楼女子的巩俐,时而光彩夺目,时而憔悴不堪,并时时处在两个男人的摆布之下;而这两个人的合作分别定义了他们各自的人格。
电影类型中史诗片是前景堪忧的艺术形式。观众们似乎更青睐那些没有那么多雄心壮志、想法比较简单的电影,电影中的英雄们操控着局势,而不是被局势左右着。
《霸王别姬》展示了一部伟大的史诗片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以前我只是泛泛地了解现代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但是这部电影令我感受并想象出在这个国家这些时期生活着的情形。诸如《日瓦戈医生》、《印度之行》这些不同的电影,《霸王别姬》带我转换到另一个时空,令我感同身受。这是年度最佳电影之一。
《陈凯歌电影论》中关于《霸王别姬》的部分意象解读
物象辞典:从写实到写意
1、 石头
这里所说的石头,并不是《黄土地》中翠巧死后出现在黄河岸滩上的那块石头。而是指人的名字,即《霸王别姬》中男主人公段小楼的名字。这个男人叫石头。
石头虽是人名,却又是一种物的概念;而物——即石头——在概念中,自然就包含了“物象”。不同的是,它不是直接出现在银幕上,直接的展现在我们面前;而是需要我们想象,并且是特殊的想象
《霸王别姬》中的小石头(段小楼)是与小豆子(程蝶衣)相对的。小豆子这个名字也很有讲究,令人想到元曲大师关汉卿,这位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令陈凯歌等后辈艺术家仰慕不已的“风流领袖”、“浪子班头”——“铜豌豆”。小豆子不是老豆子,更不是“铜豆子”,所以,并非“蒸不烂、煮不熟、锤不扁”,而是可以打烂(手掌)、切除(手指)、重塑(性别意识/性格)。小豆子从“男儿郎”变成了“女娇娥”。在这一层,小豆子就不如小石头那样刚硬,小石头倒是打不怕、骂不怕、练不怕,而且有义烈、侠肠、丈夫气。可是在另一层,随着他们的成长,小豆子变成了“大豆子”,小石头变成了“大石头”,两人的对比情形又有一变。无论怎样说,小豆子是自然之物,却是有生命的的自然之物,有生命就有灵性;而石头虽亦有自然之性,但石头本身并无这种生命的灵性。这差异我们也许只能在后面才能看清。
《霸王别姬》中的石头没有以石头之名坚持到底,石头只是他的小名,成年,尤其是成名之后,他有了自己的大号:段小楼。——段小楼是人工之物:无论是“小楼”之名,还是“小楼”的物象,它都是要人工取名,人工搭建的。小豆子变成程蝶衣,当然也经过了人工化,但“蝶衣”与“小楼”不同,前者使人想到《边走边唱》中兰秀所喜欢的那只风筝蝴蝶(那似乎可以看成叠之“衣”的象征性物象)。进而,蝶之一名,仍然带有自然、自由、美丽的寓意。蝶衣,当然可以有更深的理解。不过这儿说的是段小楼,他全然失去了自然之性,而在人工的“搭建”之后,遇历史风霜的损毁,也是要人工去“修补”。于是就有了将戏剧舞台与人生舞台分开之俗念,而且,在戏剧舞台上扮演霸王(石头),却在人生的舞台上扮演着黄天霸(投降、背叛者/可以重塑之物),甚而成了“面团”或“稀泥”,哪里还有石头的刚烈、顽固可言?——这恰恰又是历史/人工的巨大腐蚀力造成的。悲哉!
《霸王别姬》就是将石头变成小楼(泥土建筑)再变“面团”的故事。“名”中“物象”,观众(读者)诸君亦不可不知。
2、 鱼
鱼也是自然生物。可是与人的关系太近了。供人食,供人欣赏,还供人做性的联想——太极双鱼“阴阳和合”之象,由此发生男女之性情与欲望。
下面要说的鱼是金鱼。金鱼是纯粹的观赏鱼,让人看的,养在《霸王别姬》程蝶衣的家里,一共出现两次。一次是程蝶衣在床上抽大烟,因段小楼娶了菊仙,师兄弟分手、程蝶衣心中不乐,便以鸦片烟麻醉自己。有趣的是,那坤在房间的另一边帮程蝶衣读信(这信大约也是那坤帮他写的),信是程蝶衣写给母亲的,发往地点是付之一炬,烧掉。信中有“师兄待我很好……”一段,令人鼻酸,这分明是在说假话“哄鬼”。可是为了安慰老娘,恐怕更为了麻醉自己,还非得这么说不可。总之,程蝶衣此时心情复杂,那坤见多识广,自然“明戏”,所以不断变着法儿来安慰他,哄他,逗他,包括“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典出《红楼梦》)等等。此时,那坤与程蝶衣之间隔了一缸金鱼,而且还隔了一座金鱼屏风(纱上绣有金鱼)。这当然是作者有意为之。故意以金玉屏风及金鱼鱼缸在二人之间造成一种“隔”,而且也在人物与观众之间造成一种“隔”。这既有现实依据,又有审美的考虑,当然更有象征的意义。
现实的依据是,一、像程蝶衣这样的红角儿,自然养得起金鱼,亦用得起金鱼屏风;二、程蝶衣无疑(ps:从哪看出来的?)很喜欢金鱼,何况养金鱼亦是传统,亦是时尚。
审美的考虑,一是使画面精美,构图及光影俱佳;二是使画面具有动感(拍活金鱼),而且富有变化(在真金鱼与绣金鱼之间变换更替);三是在二人之间隔上金鱼一物,不仅使人产生一种恍兮惚兮之感,而且由于一“隔”,迫得人不得不用心去“看”——想看清楚;而想“看”清楚,则不能不想。
想什么呢?想金鱼的意思。有人喜欢它,可也有人不喜欢金鱼,如30年代有一篇题为《金鱼》的文章这样写道:“我每看到金鱼,一团肥红的身体,突出两只眼睛,转动不灵的在水中游泳,总会联想到中国的新嫁娘,身穿红布袄裤,扎着裤腿,拐着一对小脚伶俜的走路。我知道自己有一种毛病,最怕看真的或类似的小脚。”(启明:《金鱼》,原载1930年4月17日《益世报-副刊》第107期。)——所以此人不喜欢金鱼。——无论陈凯歌是否读过此类的文章,他在电影中用金鱼来造型/表意,显然非等闲之笔。具体说,是人与金鱼形成互相描写的特殊关系。(1)金鱼是供人观赏的,程蝶衣的职业亦是供人观赏的,所以与金鱼“同病相怜”;(2)此时此地此境界,鱼缸里的活鱼与屏风上的綉鱼让人眼花缭乱,以致难辨真假。而此时程蝶衣又恰好在那儿抽大烟,同样精神恍惚。此恍惚中真鱼假鱼、活鱼死鱼,乃至人与鱼,都难以分清了;(3)更进一步,金鱼既让人想到“新嫁娘”及“小脚女人”即想到女人,性,以及性的变态。加上程蝶衣做了袁世卿的“玩物”,又正陷于对师兄段小楼的(变态的--ps:不是我加的*-*--)失恋之中,这就将金鱼与人,人与金鱼的对应互诠关系更加进一步加强。
第二次出现金鱼镜头,是程蝶衣(在解放后)戒鸦片烟,痛苦不堪。以致将手伸进鱼缸,将脸靠近鱼缸……不仅变态,而且变型。妙在菊仙出场之后,屋里的镜头立即恢复正常,人是人,鱼是鱼。只是程蝶衣有些呓语:“娘,水都冻冰了,我冷!”云云,这是当年他第一次为进科班被娘剁去骈指时说的话,菊仙有母爱之心,将他搂在怀中。从此以后,人、鱼相别。可见,片中的金鱼/金鱼图(屏风)都是对主人工程蝶衣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状态的象征性描述。
《霸王别姬》结构分析
一、序幕(开场)时长:3分钟
基本情境:1977,中国北京;人物,段小楼,程蝶衣;舞台冷开场
交代了因文革两人22年不合作,11年没见面,对时间记忆的精确程度反映了两人一粗一细的性格
二、开端 时长:40分钟
1、 开端
基本情境:1924,北平,北洋政府时代
天桥相遇,戏班,细节:小癞子逃跑,小石头拍砖
戏班打通堂,剁去手指,戏班收下小豆子。细节:小豆子手冷,水冻冰
小石头与小豆子的互相照顾,小石头在师兄弟中的威信有霸王的豪气,从小石头口中第一次出现《霸王别姬》的唱词(例证性动作)
通过关师父强调了梨园的规则——重视京戏,下苦功,熬出头
铺垫:小癞子挨罚
2、 过渡段落
陶然亭,芦苇荡,喊嗓。《霸王别姬》的唱词第二次出现,从幼年到少年
师兄弟齐背口诀
3、 发展
小豆子背诵《思凡》总出错,挨打,小豆子对性别的认同逐渐错乱。“人戏不分,雌雄同在”。
铺垫:小癞子挨打到无法忍受。“打”已经成为教学方式,与背词对错无关
小石头与小豆子相互依赖与照顾。细节:血手浸水,糖葫芦
小豆子和小癞子逃跑,看到名角儿演出《霸王别姬》,受到触动,回到戏班,挨打,小石头与小豆子相依为命,小癞子因害怕挨打而上吊,送葬。细节:小石头眉角受伤
京剧《霸王别姬》第一次演出,突出霸王,是小豆子爱上霸王这个艺术形象的开始
4、 过渡段落
关师父讲述霸王别姬的故事(壁画),交代电影主题,包括“人敌不过天命”,“从一而终”,“人要自己成全自己”。小豆子再次受到触动
陶然亭喊嗓,霸王别姬唱腔再次出现
5、 高潮
张宅订戏,小豆子《思凡》又背错,小石头含泪成全
张府,两人第一次合演《霸王别姬》,突出了虞姬。小豆子帮小石头舔眉角的伤口
小豆子发现宝剑,许下送剑之约。小豆子被张公公欺负,捡回小四,通过关师父再次强调了宿命的观点
师兄弟背诵口诀的声音再次出现
三、过渡 时长:1分钟
照相,从少年到成年(带入)
四、发展 时长:1小时17分钟
1、 展开
⑴开端
1937,七七事变前夕
段小楼、程蝶衣拍照,学生游行。两人对待学生游行及诘问的不同态度反映了段小楼的豪与硬,程蝶衣只关注演戏,记得清第一次合作
后台,蝶衣为小楼勾脸(情感演进,例证性动作),演出《霸王别姬》,观众热情。
后台,二人举止亲密。袁四爷送头面,小楼不服气,蝶衣顾忌袁四爷的势力,与二人戏中角色的的性格相吻合
细节:找剑,糖葫芦,“人戏不分,雌雄同在”
妓院,小楼为菊仙解围,喝定亲酒。细节:小楼拍壶
⑵发展
后台,蝶衣请求和小楼唱一辈子的戏,要求与小楼“从一而终”,而小楼活得现实
演出《霸王别姬》,蝶衣华丽谢幕,菊仙看戏后为自己赎身,通过老鸨再次强调了宿命的观点
后台,小楼与菊仙定亲,蝶衣含泪的挽留被小楼拒绝,蝶衣因不能与小楼“从一而终”、失去小楼而痛苦
袁四爷邀请蝶衣赴宴
⑶高潮
袁四爷府,蝶衣发现张公公处的剑。蝶衣与袁四爷醉舞,蝶衣差点自刎,“不疯魔不成活”,“真虞姬,假霸王”。
日本人进城。
蝶衣带着剑,来到小楼与菊仙定亲的现场,把剑送给小楼,说明了要分开唱
舞台,蝶衣演出《贵妃醉酒》。小楼因拍日本人壶而被抓走,蝶衣不管舞台下多乱只关注自己的表演,袁四爷理解蝶衣。细节:菊仙为小楼勾脸
蝶衣与菊仙就搭救小楼做交易。蝶衣演出昆曲《牡丹亭》。小楼因蝶衣为日本人演出而看不起蝶衣
蝶衣见到日本人枪杀中国人,受到惊吓,又因为失去小楼以及被菊仙欺骗而奔跑
菊仙与小楼结婚。袁四爷与蝶衣一起晚宴,喝蝙蝠血。
2、 递进
⑴开端
蝶衣抽大烟,在戏院门口抽烟。小楼斗蛐蛐,遭到菊仙的反对,小楼舞剑
关师父打骂,要求蝶衣成全小楼,师兄弟复合。小楼得知菊仙怀孕
关师父去世,科班解散,小四跟着蝶衣。少年小四就有成角儿的强烈愿望,“自己成全自己”
1945,日本投降
⑵发展
小楼与菊仙为未来的孩子准备衣服
舞台,蝶衣演出《霸王别姬》遭到伤兵的无理对待,小楼出面维护,因蝶衣为日本人演出过而起了冲突,菊仙流产,蝶衣被抓走。
⑶高潮
菊仙与小楼商量决定,救出蝶衣后二人分开唱。菊仙与小楼以剑要挟袁四爷救蝶衣
牢中,蝶衣知道了“分开唱”这个获救的条件,抽大烟。
法庭,蝶衣万念俱灰,指望京剧能传到日本,反对被救,要求被杀,意外被释放
国民政府,蝶衣演出昆曲《牡丹亭》
五、过渡 时长:4分钟
1948,国民政府离开大陆之前
蝶衣抽大烟,焚烧写给母亲的信,斯扇
大街,蝶衣把剑再次送给了卖西瓜的小楼,意外见到了落魄到卖烟的张公公
六、高潮 时长:46分钟
1、 开端
1949,人民解放军进入北平
二人合演《霸王别姬》,蝶衣嗓子倒了,士兵的理解震撼了蝶衣,点燃了他好好生活希望。小四渴慕、敬佩解放军。
蝶衣戒烟,蝶衣的辛苦激发了菊仙的母性。细节:血手浸水,“水都冻冰了”。
镇压反革命,袁四爷被杀,小楼震惊形式的变化,小四对形式的变化感到开心,改装,挨了菊仙的打。
2、 过渡
病榻,蝶衣戒烟成功,师兄弟改装
3、 发展
蝶衣反对现代戏的改革,小四不理解
菊仙影响小楼的立场,小楼回避这个问题,立场已经动摇
蝶衣因小四不吃苦而罚小四,遭到小四的反抗
后台,小楼在菊仙与形式的逼迫下,终于抛弃了蝶衣与小四合演《霸王别姬》,蝶衣失去小楼与钟爱的事业,烧掉戏衣,“不疯魔不成活”。
4、 过渡
蝶衣走过芦苇荡
5、 高潮
1966,文革前夕,北京,广播
蝶衣走过,看到了菊仙与小楼的不安,烧四旧,夫妻二人发生关系,二人通过原始的交合来对抗现实中的恐惧。
小楼被问话,交代“剑”的问题,承认不是霸王,拍砖
蝶衣、小楼、菊仙受批斗,小楼开始避重就轻,在红卫兵的逼迫下揭发蝶衣,蝶衣感受了欺骗,爆发揭发菊仙,为小楼的屈服与京戏的灭亡而绝望,菊仙因兔死狐悲而反对小楼深刻揭发蝶衣,菊仙从火中捡回剑,小楼背叛菊仙,主动与她划清界线。
细节:蝶衣为小楼勾脸(情感演进,例证性动作)
菊仙自杀,小四被发现渴望蝶衣华丽头面与名角儿地位的本质
倒高潮:1977,二人再次表演《霸王别姬》,蝶衣背诵《思凡》再次被错,回忆往事,蝶衣因感情的失败与毕生艺术追求的破灭而自杀
《霸王别姬》电影音乐赏析
电影当中有许多精彩的配乐,它们突出人物性格,渲染电影气氛,调动观众情绪。其中多处音乐更是由中国京剧院乐队和中国中央乐团演奏。
下面就几处精彩配乐做下简单赏析。
故事的开头,程蝶衣的母亲带着幼小的程蝶衣到了戏班,被告知由于他的第六只手指而不能被收留时,母亲狠心地把他的第六只手指给切掉。程蝶衣被带去厨房的时候,响起自左到右的金属“嗡嗡”声表现出主人公心里的压抑,当手指被切掉后,母亲带抱着他去打手印,在此过程中,金属“嗡嗡”声夹杂一下一下低沉的大鼓重击声,渲染一种心惊肉跳的气氛。程蝶衣满手是血地在纸上盖上手印的一瞬间,却响起戏剧表演时的吹奏音乐,暗示程蝶衣的一生将就此跟戏剧联系起来。
就在母亲丢下他一个人走掉的一刻,响起一把高亢的吆喝声,正是修剪子人的吆喝声,在四处回荡着。刀具,抛弃,血,成了程蝶衣此时的回忆。而在故事发展到程蝶衣在宫中的天井看到一个在风雪中被抛弃的婴儿,他不顾反对,毅然把婴儿带回去。此时,那把修剪子人的吆喝声再次响起,可见,从被抛弃的婴儿身上,程蝶衣看到了自己的过去,从而产生同情。
那自左到又的金属“嗡嗡”声从程蝶衣一走进戏班大院开始就总是伴着戏班大院出现,无论是小时候平常训练,还是十多年后两主人公再次回到戏班大院。话说,在那个戏班里,除了严格的训练,被往死里打是很平常的事,一阵阵环绕的“嗡嗡”声表现出了主人公对这个戏班大院的恐惧和心里的压抑。
小时候的一件事震撼着程蝶衣的心灵却也因此让他坚定了走戏剧这条道路。那天学徒们都在休息,癞子在吹嘘冰糖葫芦有多好吃的时候适时响起一把属于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受不住诱惑的癞子和蝶衣竟逃出大门。而在出逃的这段时间里,两人去看了场戏,那时的程蝶衣就被台上的楚霸王深深感动着,于是拉着癞子的手,坚定地回去那个可怕压抑的戏班大院。
回到戏班大院自然免不了一顿打。压抑的“嗡嗡”声,学徒们的叫喊声,师傅的骂声充斥着整个空间,而当程蝶衣站出来说一人做事一人当的时候,所有声音停止了,转而出现的却是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可见,这一次的惨痛经历,是由这一声声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引起的。癞子由于忍受不了压力而在吃完口袋里最后一颗冰糖葫芦的时候选择了上吊,程蝶衣和段小楼悲伤地送走他的遗体时,那一声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又再次响起。癞子的死给儿时的程蝶衣心里造成很大冲击,这次经历在他心里烙下深深的印记,永远忘不了这次出逃,永远忘不了这个为戏剧死去的同伴。冰糖葫芦的吆喝声是一个标记,标记这个心里的冲击。所以,在十多年后,当成名了的程蝶衣在众人的簇拥下走进戏院的时候,一声声冰糖葫芦的吆喝声使他蓦地回头;再次回到戏班大院去探望师傅的时候,冰糖葫芦的吆喝声使他不禁被烟呛了一下。
程蝶衣和段小楼成名后,一次两人表演完后在化妆间里,一把流水般的古筝弹奏声静静响起,气氛宁静而舒适,这本是两人温馨相处的时刻,却在这时,一个对程蝶衣的一生影响很深的人——袁世卿出现了。古筝弹奏声突然变强,仿佛预示此人就此插入两人平静的生活。而我们知道,袁世卿的原型正是那个后来被称为“戏霸”的袁世凯,电影把此人塑造成一个热爱戏剧,附庸风雅的人,一举手一投足无不散发一种古典的韵味。因此,除了他刚出现时那流水般的古筝演奏外,他与程蝶衣相处的时刻都会响起那种充满古典韵味的音乐,有一个片段更是响起古琴的演奏。
故事发展到高潮,程蝶衣、段小楼和菊仙被抓去批斗。段小楼为保护自己的性命,竟背叛这两个世上最爱他的人,“供”出了程蝶衣和菊仙,并声称与他们划清界限。此时的配乐从事件一开始就响起低沉的大鼓撞击声,渲染紧张气氛,也表明角色们厄运的来临。在段小楼说到划清界限时,画面映着菊仙绝望的神情,周围的东西被点燃,此刻响起男声混声大合唱,被心爱的人如此背叛,此时的音乐反映出角色心里的绝望。
电影的后期让人不能忽略的,还有那显示时代色彩的革命歌曲的配乐,其中有几处我认为特别妙。被革命事业所吸引的小四离家出走前跟程蝶衣吵架的那一段,一直响着《歌唱祖国》的大合唱,当小四说到“师傅,永没那日子了。”歌声渐渐变强,仿佛在对应他说的那句话,时代已经不同了。而在小四走前说在新时代他绝对能成角的时候,合唱的歌声就像是一种讽刺,当然,后面就立刻说到小四代替程蝶衣演虞姬。
而更讽刺的是,菊仙被批斗后,被段小楼背叛后,穿着旧时结婚的红旗袍上吊自杀,旁边一台收音机却仍播着新时代的戏剧。那一声声赞扬着新社会的京剧与菊仙上吊的身影成鲜明对比,彰显文x对人的祸害。
到了电影结尾,程蝶衣假戏真做,拔起楚霸王的剑自刎,段小楼转过身来,一声“蝶衣!”带出的却又是那首《歌唱祖国》,段小楼惊讶过后最后的表情却是扯着嘴角,欣慰的微笑,可见,对程蝶衣来说,他的一生受时代的摧残实在太多,用菊仙的一句话来说,这时代好像就是跟他过不去似的。或许对他来说,活着已经太累了,他已经再也承受不了社会给他的压力,所以他选择了他演了一生的虞姬的方式,在自己心爱的人身边自刎,这也叫是跟段小楼演了一辈子的戏了吧……
视频链接:
http://v.baidu.com/kan/movie/?id=16426&url=http://v.pps.tv/play_36Z65C.html#from_baidu#frp=v.baidu.com/movie_intro/
中国本土禁片知多少
http://blog.sina.com.cn/lm/z/jinpian/
注:该资料为新安中学学生专题研究性学习之用。谨向作者表示最诚挚的谢意。全国语文模块课程·专题学习暨“与经典同行”教学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