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我正在家休息,突然一条短信息发过来,我一看原来是之前跟我有过不少次交流的小军同学。小军今年16岁,高一,在我们当地上了一所很好的高中。我看了他给我发的短信:大哥哥,能帮助下我吗?我想问下数学怎么才能学好?
看了这条短信后我很疑惑,根据我之前对小军的了解,今年中考小军的数学成绩是非常优秀的,怎么现在提出这个问题呢。于是我拨通了小军的电话,我问:“小军,你数学不是挺好的吗?怎么现在高中开学才3个月你就跟不上了?”
“不是的,我这次期中考试考的其实还是很好的,考了92分(满分100分)。可是当我把答卷带回家给爸爸签字时。。。。。。”小军还没说完就在电话那头哭泣起来了。原来,小军的爸爸看了小军这次的数学分数后,觉得没上次考考的理想,便很生气的斥责了小军,并且以拒绝签字的方式来让小军记住这次教训。
当我得知小军是因为这事才找我交流时,我想了很多,觉得很多时候要教育可能并不是孩子而是父母。我想很多家长都知道,孩子成绩的好坏除了学习的方法和信心之外,还有个很大的因素就是来自父母对孩子学习的评价!
但是从目前现实来看,父母在评价孩子的学习时往往只看一个指标,那就是考试卷面的分数。结果这些家长不自觉的就陷入到了一个教育孩子的误区:平时给孩子的鼓励肯定比较少,但给予孩子的批评、否定却很多!
如今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越来越重视,老师为了让家长配合协助教育孩子,考试答卷让孩子带回家找父母签字等。然而不少家长在看孩子的试卷时,很少会赞赏孩子这次的努力,多为批评孩子这道题怎么做错了等。
更有甚者,有的父母当看到孩子考试成绩不好时,还会说一些不理智的话,比如:你怎么这么笨?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能答错?作文写的一塌糊涂!等等。
当孩子面对父母这些训斥时,往往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但内心却深深受到了伤害。一次考试后可能确实分数不太理想,但是孩子其实已经努力了,可父母却没给予他们适当的鼓励肯定,这样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信心。长期下去,孩子还有多大兴趣继续努力学下去呢?每次考试将成为孩子的负担。
如果父母能换位思考,可能结果就会天差地别。当父母看到孩子的试卷时,能先把分数放在一边,能像朋友一样与孩子分析这次考试的得与失。
在指出孩子的不足时要重点关注孩子在这次时中的优点之所在,并提出合理的建议,这样势必能激发孩子的自信心,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孩子在父母这得到的是学习的动力而不是压力,对孩子的学习一定是影响深远的!
最后我给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可能对大家有所启发。
在新学期的第一节课上,班主任面对刚升入小学的小朋友说:“哪位同学愿意跟我们分享自己在幼儿园时最难忘的一件事?”这时只见一名小男孩勇敢得站起来,走到讲台上结结巴巴的讲述了自己在上幼儿园时最难忘的一件事。
在这名小男孩讲述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在一旁用笔认真记下来。小男孩说完故事后,老师表扬了他,并把自己记下的故事的纸用信封装好,写上小男孩的名字,然后把它放在班级的宣传栏上。
我想,那个信封里装着的可能是最糟糕的故事,但在小男孩和同学的心中那一定是最好的故事。
如果我们做为父母我们也能用这位老师做法去对待自己的孩子,那么孩子肯定会朝着自己期待的方向发展进步!
注:图片来自网络
公益key原创,转载请注明来自今日头条。更多文章欢迎关注微信号:gongyikey(长按复制),帮助孩子更好的成长,同时关注公益助学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