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抢救8人晕倒 "不要抢救我" 医生临终时竟然是这么选择的

医生抢救8人晕倒 "不要抢救我" 医生临终时竟然是这么选择的

 

      奄奄一息的病人气管将被切开,插上导管,连接到机器上,并被不停地灌药。这种折磨,是我们连在惩罚恐怖分子时都不会采取的手段。

■家属们面对一大堆突如其来的选择,变得无所适从。当医生询问“是否同意采取一切可行的抢救措施”时,家属们往往会立马说:“是”,于是噩梦开始了。

■很多医生们是单纯出于害怕被诉讼,不得不进行各项治疗。否则,“为什么你不抢救?”会将医生送上法庭。

■假如死亡也有一种艺术形式,那它应该是:有尊严地死去。而不是伴随着心肺复苏术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痛苦结果,甚至更可怕的惨不忍睹的折磨。

 

   面对癌症,大多数患者走着这样一条路:先手术,花掉数万元;然后化疗,花掉数十万元;不行再放疗,再花掉数十万元;接着转战中医治疗,花掉数万元,最终人财两空。很多人经此遭遇的人都知道,曾经我们对治疗投入了太多情感和期望,反而没来得及让逝者享受最后的亲情。

      我曾多次和同事谈论这个话题。很多医生和我一样想法:如果有一天要走了,我希望平静地逝去。PLOSOne杂志上的一篇最新研究称88%的医生都是这么想的。这个结果一点也不让我吃惊。

  医生也是人,也会面临绝症、死亡。但医生的死法似乎和普通人不同。

      几乎所有的医务人员在工作中抢救过无数的病人。所谓抢救,指的是在奄奄一息的病人身上采用一切最先进的技术来延续其生命。病人气管将被切开,插上导管,连接到机器上,不停地灌药。这些情景每天都在ICU(重症监护病房)上演,治疗费很贵很贵。

 

  “不要抢救”,是因为我们知道病情将会如何演变、有哪些治疗方案可选,虽然我们比一般人有更好的医疗条件和熟人,但我们仍然选择“不”。“不”的意思,并不是说医生们放弃生命。而是对现代医学的深刻了解,使得我们很清楚医学的局限性,知道临终前的“抢救”基本没有意义。我们希望人生在终结时,不要增加自己的痛苦,不要伴随着心肺复苏术(CPR)和随之而来的肋骨断裂的结果(正确的心肺复苏术也可能会致肋骨断裂)。 

  我们几个同事之间曾经开玩笑地互相交代:“答应我,如果有一天我也变成这样,请你杀了我。

  为什么医生们在病人身上倾注了如此多的心血和治疗,却不愿意将其施予自身?答案很复杂,或者也可以说很简单,用三个词足以概括,那就是:病人、医生、体制。

  先来看看病人所扮演的角色。假设甲失去意识后被送进了急诊室:通常情况下,在面对这类突发事件时,甲的家属们会面对一大堆突如其来的选择,变得无所适从。当医生询问“是否同意采取一切可行的抢救措施”时,家属们往往会立马说:“是。”于是噩梦开始了。

 

  有时家属所谓的“一切措施”的意思只是采取“一切合理的措施”,但问题在于,他们有时可能并不了解什么是“合理”;因为医生在抢救时,他们会尽力做“所有能做的事”,无论它“合理”与否。

  很多医生因为有制度和法律在约束而不得不进行抢救。比如抢救时间,必须达30分钟以上,必须有高年资医生在场。否则一句“为什么你不抢救”将会把已送送上法庭。除非病人家属在拒绝抢救证明上签字。

      很多医生们在自己或家人临终时不会选择抢救。因为这种治疗的结局他们见得太多,这种抢救,几乎没有意义。  

  很多年前,我的表哥生了一场病,事后查出是肺癌,并已扩散至脑部。我带着他去了各种专家门诊,最后明白了:像他这种情况,如果采用积极治疗的话,需要每周3~5次去医院化疗,而即使这样他也最多只能活4个月。

  最终,表哥决定拒绝任何治疗,仅仅服用防止脑水肿的药物,回家休养。我们在之后的8个月里共度了一段快乐时光,做了许多小时候爱做的事。我们去了迪士尼公园,这是他的第一次。我们有时也宅在家。最后他昏睡了三天,安静地走了。表哥不是医生,但他清楚地知道自己想要的是生活的质量,而非生命的长度。

   假如死亡也有一种艺术形式,那它应该是:有尊严地死去。

  至于我,已经清楚地向我的同事和家人说明了我的意愿。如果有一天我那样子了,我放弃抢救——当死亡最终来临的时候,我可以不被奋力抢救,而是安详地睡去,就像我的导师查理,我的表哥一样。

 

※相关阅读:当父亲诊断为癌症晚期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主任医师陈作兵

  父亲退休后就回农村老家定居了,半年前腹胀明显、少尿、消瘦,诊断为恶性肿瘤晚期,已转移,无法手术。同事、亲友纷纷给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案,包括化疗、放疗、热疗等。

  以往都是我给别人挑选方案,现在轮到为父亲决定治疗方案,我却束手无策。

  和家人商量后,决定由父亲自己决定。父亲喜欢国学,对生命哲学有自己的见解。我将诊断和治疗预期告诉父亲后,父亲最终决定第二天出院。

 

  出院当天上午,父亲去了曾经上班的办公室,下午到西湖边走了一圈。然后去我们家看了看。之后回到了诸暨农村老家。

  其后每周末,我带上妻女,必回诸暨。女儿和她的堂兄弟妹们围在爷爷旁边,和爷爷说话。

  母亲每天会来电话告知我父亲的情况,刚开始几天,说父亲看了几个退休的老同事、老同学。后来父亲躺在床上,母亲就每天来电告诉父亲每天说了哪些话,吃什么东西;再后来父亲住院了,母亲就汇报父亲一天过的是否开心……

  父亲弥留之际,母亲给我来电话,问要不要抢救。我这么回复母亲:父亲万一昏迷或停止心跳,不要采取任何抢救措施,我会和医生沟通,如果允许,可以适当的镇静催眠,让他安详地离开这个精彩的世界。

  这是我作为一名医生对自己父亲临终治疗方案的抉择,我的理解是,癌症病人如果没有确切的治疗预期,我们应该让他们轻松、快乐的离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4251/236205916674.html

更多阅读

纠结要不要放下马桶圈的人 纠结要不要买车

我很小的时候就在纠结一个问题,小便完要不要放下马桶圈。我看过一篇文章,里面说如果家中有女性,那么小便完就要放下马桶圈,这是绅士的表现。但是如果我小便完放下了马桶圈,我妈会不会怀疑我根本在小便的时候就没有抬起马桶圈呢? 而如果我

长春牛人开"不差钱"中餐馆 美国中餐馆

长春牛人开"不差钱"中餐馆             文/长春国贸今天早晨,长春国贸办事路过春城大街时,在某小区门口的商业街上,被一家餐馆吸引了目光。这家店的门面不大,可餐馆的名字却是很牛,名为"不差钱中餐馆"。由于太早,餐馆还没有开门

感冒到底要不要看医生? 感冒到底要不要吃药

感冒到底要不要看医生?上文谈了感冒到底要不要吃药?文中的意思是:感冒不见得一定要吃药,但是吃药的好处有二。其一是让患者舒服些(如果用药得宜的话),其二是减少并发症的机会。感冒时,身体尤其是上呼吸道抵抗力减低,容易受细菌感染。常见

不要去创业小公司上班 如果属于这十种人,就不要去创业

如果属于这十种人,就不要去创业。    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具备创业素质,究竟哪些人不适合创业社会心理学家认为:    1、缺少职业意识的人。职业意识是人们对所从事职业的认同感,它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人的活力和创造力,是敬业的前

人生哲理:人,千万不要愤怒

  人生哲理:人,千万不要愤怒  人,千万不要愤怒;  因为你的愤怒会点燃心里最后一丝理智;  人,千万不要愤怒;  因为你的愤怒会激发内心最强烈的委屈;  人,千万不能愤怒;  因为你的愤怒会摧毁你正常的生活轨迹;  人,

声明:《医生抢救8人晕倒 "不要抢救我" 医生临终时竟然是这么选择的》为网友勇敢去面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