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 国学经典如何转为语文能力

国学经典如何转为语文能力 

读国学,诵经典,为的是谱写华美篇章:一是文学篇章;一是人生篇章。

数千年文化的装备,不能把我们装备成书柜、书虫,而要装备成当世才俊。至于究竟如何实现其中的转化,则大有文章可做。

古代儿童读书图(资料图 图源网络)

文辞不是为了炫耀 要学遣词造句

古典文学之美,其一在于词句之精炼,语言之精美,例如成语就是一个明显的范例。然而,我们现代人要掌握成语,未必要通过学习文言文,例如“豁然开朗”,未必要通过阅读《桃花源记》来掌握;例如“摇尾乞怜”,未必要通过阅读韩愈的文章来学习。至于炫耀别人不知道的生僻词,作为专业研究则可,但作为语文素养,则无必要。

我们学习经典,学的不是现成的词句,而是学习如何遣词造句。如《醉翁亭记》,我们学的不只是贯穿始终的虚词“也”,也不只是“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这样现成的句子,而要领会此文一气呵成,但其中又曲折变化的句势。欧阳修用“也”来统领全文,我们从中学到的是在行文时也恰当使用关键词,而未必是捡起这个“也”字硬塞到我们的文章里面。

立意与表达 读先秦名篇有助于写深度好文

国学名篇,不只是文辞优美动人,统领这一切的,还有其立意的高远。

作文为人,也贵在立意,格局开得大,之后的文章辞法也不会狭隘。因此这里推荐《古文观止》,里面所选《左传》以及《国语》、《战国策》的文章,既有深度,又有高度。在题材上,这些先秦文章或为外交辞令,或为军政纪要,或为朝堂论辩,或为交战檄文,甚至涉及民生,立意足够高远。

读此类好文,要学其立意之高、之妙。高在于秉持国家利益,坚持外交原则;妙在于文辞巧妙,又威不可犯。

那么,我们如何能将经典作品的高超立意技巧转为现代语文素养呢?一方面是从熟悉作品入手;另一个关键因素就是教师的传授。

教学者在传授文言文时,最好能明白两件事:一者明白字句是怎么回事;另一方面更要明白字句后面是怎么回事。古人著此文、立此意,是怎么来的?立意是从历史材料里来的,以史实为基础,它不是一个答案而已,而是有血有肉的生命体。

例如讲解《吕相绝秦》时,教学者一定要能对秦晋战争前后的历史背景相当熟悉,你自己都没闹明白秦晋为何掐架,何以让学生体会晋国宣战的荒谬呢?教师比学生高明之处不只在于对字句的把握,更有对历史背景的把握。

国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 国学经典如何转为语文能力

吕相绝秦(资料图 图源网络)

你讲解的立意有血肉了,国学经典也就有生命了,否则,就是一场枯燥的字句注释,一场昏头昏脑的读诵而已。

教学者对立意有了感性的体会后,还要能类比、联想。经典要鲜活,就在于与现实的联系,毕竟先秦和现代的生活有一定的隔膜,要使立意能让现代人认同,就得和现在的事情挂钩,进行合理的类比。

诸侯国之间的外交辞令,可以和当今的谈判,乃至个人的争辩类比;诸侯国之间的争斗,也可以与当今的商业竞争策略进行类比,尤其是当今具有传奇色彩的商业竞争,通过熟悉的社会现象,让古人的立意也变得熟悉,诚所谓“古今一也”。

这对教学者的要求很高,不仅要博古,而且要通今,能钻入“经、史、子、集”,又能打入现实生活,如果传达不清楚古人高远而高明的用意,那就辜负了古人写文章的一片深意。

熟悉文章结构 表层文脉和深层文脉的不同功用

千百年前的好文,不得不读,可怎么读才有用?理性与感性并重是上策。

现代语文教学,对于文言文教学,侧重理性分析、注释字句、分析语法、掌握结构。结构分析是必要的,要从古典文学中吸取写作能量,必须理清文脉,理清头绪,古今皆然。

然而,课堂上能分析出来的文章结构,是表层文脉,还有一层更深的文脉——那就是蕴含在文字背后作者跌宕的情感与高远的情怀。这种文脉,需要反复熟读文本,并掌握相关的周边知识,才能掌握。这种阅读,是触及作者生命深处的阅读。

模仿表层文脉,不免会生涩,而一旦到深层文脉,则古人为我所用,挥斥驱策,无不如意。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4451/638234563065.html

更多阅读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实施探究性学习张彦彬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指导启发学生、创设情境、激活学生思维、激发学生兴趣,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引导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在实际的

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艺术 浅谈中学课堂教学艺术

摘要:教学是科学,也是艺术。可是,课堂教学结构的科学性并不等于课堂教学的艺术性。语文课堂教学艺术性在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引导、疏导、诱导、辅导的作用。要发挥好学生

浅议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一、提出问题小学语文是基础学科,也是人文学科,修订版小语“大纲”指出:“语文教学过程应突出学生主体的实际活动,指导学生在主动实践的过程中获得知识,提高能力。”但是当我们走进现实的语文课堂,仍发现学生还在回答着自己不愿回答的问题

研究课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的研究四

五、课题实验成果1、构建了“以学定教,学案导学”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五种基本课型和相应的教学方法。尝试探究课、展示交流课、反馈矫正课、整理复习课、试题讲评课五种课型的建立,引领广大教师积极打造生本高效的课堂,规范了小学

语文课堂教学技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论文

一、导入的技能(一)什么是导入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打过这样的比喻,她说:“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课文的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家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家或歌唱

声明:《国学经典走进语文课堂 国学经典如何转为语文能力》为网友倒带人生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