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外经 《黄帝外经》(三)

《黄帝外经》(三)(2012-06-28 19:35:19) 第六十一章  营卫交重篇[1]

 【原文】
 雷公曰:阳气出于卫气,阴气出于营气。阴主死,阳主生。阳气重于阴气,宜卫气重于营气矣[2]。岐伯曰:营卫交重也。
 雷公曰:请问交重之旨。岐伯曰:宗气积于上焦,营气出于中焦,卫气出于下焦。盖有天地[3],有阳气,有阴气。人禀天地之二气,亦有阴阳。卫气即阳也,由下焦至中焦,以升于上焦,从阴出阳也[4];营气即阴也,由中焦至上焦,以降于下焦,从阳入阴也[5]。二气并重,交相上下,交相出入,交相升降,而后能生气于无穷也。
 雷公曰:阴阳不可离,予既已知之矣,但阴气难升者谓何?岐伯曰:阴气精专,必随宗气以同行于经隧之中。始于手太阴肺经太渊穴,而行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6],而又始于手太阴肺经。盖阴在内不在外,阴主守内不主卫外,纡折而若难升,实无晷之不升也[7]。故营卫二气,人身并重,未可重卫轻营也。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营卫原并重也。世重卫而轻营者,不知营卫也。
 
 【注解】
 [1]本篇论述卫气与营血并重的道理。雷公并非不知营卫交重之理,明知故问,以醒世之学者。
 [2]阳气重于阴气,宜卫气重于营气矣:强调阴阳平衡,又谓孤阴不生,独阳不长,亦含交重之义。
 [3]盖有天地:原文为“盖有天”,文义不通,故改为“盖有天地”。
 [4]卫气即阳也,由下焦至中焦,以升于上焦,从阴出阳也:阳气(卫气)由下焦上升到中焦,再到中焦,从阴位上升到阳位。下焦,即脐下的下丹田以及位于督脉线上的尾闾关等关窍和组织结构。
 [5]营气即阴也,由中焦至上焦,以降于下焦,从阳入阴也:营气即营血,由中焦化生,上达于上焦,下降于下焦,从阳位进入阴位,形成全身的血液循环。
 [6]始于手太阴肺经……足厥阴肝经:十二经之循行,如环而无端,周流不息。
 [7]纡折而若难升,实无晷之不升也:阳气的运行曲折,似乎难以上升,其实却象天星按照晷影运行一样,无时无刻不在上升之中。
 
 【白话】
 雷公问:“阳气表现为卫气,阴气表现为营气。阴气主管死亡,阳气主管发生。阳气与阴气重叠,应当卫气与营气重叠了。”岐伯说:“这是营气与卫气相互重叠。”
 雷公问:“请问相互重叠的含义。”岐伯说:“宗气积聚在上焦,营气从中焦发出,卫气从下焦发起。因为有天地,有阳气,有阴气。人禀受天地的二气,也有阴阳二气。卫气就是阳气,由下焦到达中焦,上升到上焦,这是从阴出阳;营气就是阴气,由中焦到达上焦,再下降到下焦,从阳入阴。二气相互重叠,相互上下,相互出入,相互升降,然后才能产生无穷的生气。”
 雷公问:“阴阳不能分离,我已经知道了,但是阴气难以上升,为什么?”岐伯说:“阴气精凝专一,必须随着宗气一起运行在经络之中,从手太阴肺经的太渊穴开始,行走于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再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因为阴气在内不在外,阴气主管持守里面,不负责防卫表面,运行曲折似乎难以上升,其实无时刻不在上升。因此营气和卫气,对于人身都是很重要的,不能只重视卫气而轻视营气。”
 雷公说:“好。”
 
 陈士铎说:营气和卫气原来是同等重要的。有的人重视卫气而轻视营气,这是没有认识营气和卫气啊!
 
 【探微】:
   阴阳二气分化人体后天,就成为营血卫气。营阴卫阳,互重互化,生气无穷。命门元气转入膻中宗气,宗气分化成营血卫气,卫气属阳,却屈居于下,便于上行运化。营血性阴,却从上往下,流行于十二经隧之中。二者相互转化,阴阳一体,岂世人偏重于卫而轻视于营呢?
  今观世间无知俗人,为满足后天无边奢欲,稍有不谐,便责之为阳虚,便滥用补气壮阳之药,竭泽而渔,搜骨剔髓。实令知者寒心矣!
  吾等修真逆天之人,自当明白营卫并重,阴阳互根,绝对不会偏重于一隅而致阴阳失调,气血失和,道不成反而致病矣。观今天世俗之人,不明白修真之大道,乃自身阴阳调和,气血龙虎交合之道,妄讲养生,或排毒,或壮阳,或补气,等等外道不一而足,读者朋友还记得第一章所说的逆转之道吗?
 诗云:
      昼夜河图大衍轮,本来营卫是同根。
      阴阳一炁分流后,便有人间素女门。
 
五藏互根篇第六十二[1]

 【原文】
 雷公问于岐伯曰:阳中有阴,阴中有阳,余既知之矣。然论阴阳之变迁也,未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亦有定位乎?
 岐伯曰:阴阳互根也,原无定位,然求其位亦有定也。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2],厥阴与督脉会于巅[3],此阳中有阴,阴居阳位也;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此阴中有阳,阳居阴位也。
 雷公曰:请言互根之位。
 岐伯曰:耳属肾而听声,声属金,是耳中有肺之阴也[4]。鼻属肺而闻臭,臭属火,是鼻中有心之阴也[5]。舌属心而知味,味属土,是舌中有脾之阴也[6]。目有五轮,通贯五藏[7],脑属肾,各会诸体[8],是耳与脑有五藏之阴也。大肠俞在脊十六椎旁[9],胃俞在脊十二椎旁,小肠俞在背第十八椎,胆俞在脊十椎旁,膀胱俞在中膂第二十椎,三焦俞在肾俞之上脊第十三椎之旁,包络无俞,寄于膈俞,在上七椎之旁[10],是七腑阳中有阴之位也。惟各有位,故其根生生不息也,否则虚器耳,何根之有哉?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无位而有位者,以阴阳之有根也。
 
 【注解】
 [1]本篇对于五脏互根,即脏腑阴阳之互根,表现为视、听、言、动、思,作了细致入微的论述。揭示了养生修真的路径,暗示了至关重要的玄关一窍的位置,具有重要价值!
 [2]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藏魄,发则为言;心开窍于舌,藏神,发则为动;脾开窍于口,藏意,发则为识;肝开窍于目,藏魂,发则为视;肾开窍于耳,藏精,发则为听。精神魂魄意,修真之药物也。目视、心动、意思、口言、耳听,顺则生人,逆则生仙,为养生修真之路径也。
 [3]厥阴与督脉会于巅:厥阴肝经与督脉在头顶交会之处为百会穴。百会穴为全身“阳极”之穴,不是内修的入首窍位。
 [4]耳属肾而听声,声属金,是耳中有肺之阴也:肾开窍于耳,功用为听声,声属肺金,故耳中藏有肺金之阴。
 [5]鼻属肺而闻臭,臭属火,是鼻中有心之阴也:鼻开窍于皮毛,功用为闻臭,臭属心火,故鼻中藏有心火之阴。
 [6]舌属心而知味,味属土,是舌中有脾之阴也:舌开窍于口,功用为尝味,味属脾土,故舌有藏有脾土之阴。
 [7]目有五轮,贯通五脏:目之五轮:木轮,火轮,土轮,金轮,水轮。木轮通于肝脏,火轮通于心脏,土轮通于脾脏,金轮通于肺脏,水轮能于肾脏。因为双目可贯通五脏,连结七腑,所以在养生修真中极其重要!《阴符经》曰:“机在目。”即暗示双目的重要作用。
 [8]脑属肾,各会诸体:脑之所以属肾,以其藏精也。“各会诸体”,蕴藏奥秘,必结合《奇恒篇》“脑为泥丸,即上丹田也”进行研究,才能从中得到真知。
 [9]大肠俞在脊十六椎:即夹脊关(肾脊关)的窍位所在。此处配东方卯位,属木,为生气之所在。在小周天向大周天突破时,攒簇五行的紫气东来、三阳开泰即在此处。
 [10]包络无俞,寄于膈俞,在上七椎之旁:《内经》曰:“七节之旁,中有小心。”即此。
 
 【白话】
 雷公请问岐伯说:“阳中有阴,阴中有阳,我已经知道了,然而论述阴阳的变迁,不知阴中有阳,阳中有阴,也有定位吗?”岐伯说:“阴阳互相以对方为根本,本来没有固定的位置,然而寻求它们的位置也可以是固定的。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厥阴与督脉会合于头顶,这是阳中有阴,阴气居于阳位;肝与胆为表里,心与小肠为表里,肾与膀胱为表里,脾与胃为表里,肺与大肠为表里,包络与三焦为表里,这是阴中有阳,阳气居于阴位。”
 雷公问:“请说明五脏互相作为根源的位置。”岐伯说:“耳属于肾,主听声音,声属于金,这是耳中有肺的阴气。鼻属于肺,主闻香嗅之气,嗅属于火,这是鼻中有心的阴气。舌属于心,主管味道,味道属于土,是舌中有脾的阴气。眼睛内有五轮,贯通五脏,脑属于肾,会合身体的各个部分,这是耳与脑中有五脏的阴气。大肠腧在脊柱的第十六椎旁边,胃腧在脊柱的第十二椎旁边,小肠腧在脊柱的第十八椎旁边,胆腧在脊柱的第十椎旁边,膀胱腧在中膂的第二十椎,三焦腧在肾腧之上脊柱的第十三椎旁边,包络没有腧,寄居在膈腧,在脊柱的第七椎的旁边,这是七腑阳中有阴的位置。只有分清楚它们的位置,才能生生不息,否则就成为虚无的脏器了,还有什么根呢?”
 雷公说:“好。”
 
 陈士铎说: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没有位置其实又有位置,因为阴阳分别有根本。
 【探微】:
    丹经中常言的名词:“五炁朝元”,在本章中得到了根本性的解释,为什么修真者逆返阴阳,反观内守,就会引起五脏元气的团聚和升发呢?究其原因,原来五脏元气中也分阴阳,而修真者将后天外放的“视、听、言、动”功能内收,促使五脏元气阴阳自配,自然能将以往外放的能量重新向内释放,从而象后天在母体内由肾精分化成五脏六腑那样成长出人的元命来,这个元就是“仁”、“真”、“道”是人的第二条生命——元婴。
 而肾在后天开窍于耳,肺开窍于鼻,心开窍于舌,而五脏元气全聚于眼睛,眼睛内观又汇于脑海泥丸宫。归五气于元府,养元婴于真宫,养元婴就是在泥丸宫内,慢慢地使元婴也具备了“视、听、言、动”的能力,阳神可成了。
 诗云:
      五炁朝元产玉真,也能言笑也能颦。
      先天后土同根造,逆返阴阳是圣人。
 
八风固本篇第六十三[1]

 【原文】
 雷公问于岐伯曰:八风出于天乎?出于地乎?抑出于人乎?岐伯曰:八风出于天地,人身之五风合而成病。人无五风,天地之风不能犯也。
 雷公曰:请问八风之分天地也。岐伯曰:八风者,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之风也。春夏秋冬之风,时令之风也,属于天;东西南北之风,方隅之风也[2],属于地。然而地得天之气,风乃长;天得地之气,风乃大。是八风属于天地,可合而不可分也[3]。
 雷公曰:人之五风,何以合天地乎?岐伯曰:五风者,心肝脾肺肾之风也,五藏虚而风生矣[4]。以内风召外风,天地之风始翕然相合。五藏不虚,内既无风,外风何能入乎[5]?
 雷公曰:风既入矣,祛外风乎?抑消内风乎?岐伯曰:风由内召,不治内将何治乎?
 雷公曰:治内风而外风不散奈何?岐伯曰:内风不治,外风益入,安得散乎[6]?治藏固其本,治风卫其标,善治八风者也[7]。
 雷公曰:何言之善乎!请志之,传示来者。
 
 陈士铎曰:小风之来,皆外感也,外感因于内召。故单治内不可也,单治外亦不可也。要在分之中宜合,合之中宜分也[8]。
 
 【注解】
 [1]此篇对八风及其本始进行辨析,阐明了八风及其致病的病机,并提出了“治脏固其本,治风卫其标”的标本兼治原则。
 [2]方隅:即东、南、西、北四方,以及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四隅也。
 [3]八风属于天地,可合而不可分也:原文为“可分而不可分也”,据文义改之。
 [4]五脏虚而风生矣:五脏空虚,虚邪之风乘虚而入,成为中风的病因。因此,应当及时预防。
 [5]五脏不虚,内既无风,外风何能入乎:五脏内的正气充实,就不会有内风的存在,虚邪贼风就难以乘虚而入。
 [6]内风不治,外风益入,安得散乎:内因尚未巩固,外风乘虚而入,如此,风气如何才能驱散呢?
 [7]治脏固其本,治风卫其标,善治八风者也:指出“内强脏腑以固其本、外治风气以治其标”的治风原则。
 [8]要在分之中宜合,合之中宜分也:宜分宜合之法,即标本兼治也。
 
 【白话】
 雷公请问岐伯说:“八风来源于天呢?来源于地呢?还是来源于人呢?”岐伯说:“八风来源于天、地,与人身的五风相合而发病。如果人体中没有五风,则天地的邪风不能侵犯。”
 雷公问:“请问如何将八风分配给天地?”岐伯说:“八风,指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之风。春、夏、秋、冬之风,是时令之风,属于天;东、西、南、北之风,是方位之风,属于地。然而,地得到天的气,风才能长;天得到地的气,风才能大。因此八风虽然分别属于天地,形式上可分、实际上不可分。”
 雷公问:“人的五风,如何与天地相合呢?”岐伯说:“五风,是心、肝、脾、肺、肾的风,五脏虚弱内风就会产生了。因为内风召感外风,天地之风才会开始与它相合。五脏不虚弱,身内既然没有风,外风又怎么能够进入呢?”
 雷公问:“外风既然进入了,是祛除外风呢?还是抑制和消除内风呢?”岐伯说:“外风由身内召感而来的,不治内风,又将怎么治呢?”
 雷公问:“治疗内风,但是外风不消散,怎么办呢?”岐伯说:“内风得不到治疗,外风的进入就会更加厉害,又怎么能够消散呢?治疗五脏以便坚固内在的本,治疗风气以防卫外来的标,这才是善于治疗八风啊!”
 雷公说:“说得真好啊!请记载下来,传给后来的学者。”
 
 陈士铎说:外来的小风,都是外感。外感的原因在于内召,因此仅仅治疗身内是不行的,仅仅治外面也是不行的。要点在于分别之中有相合,相合之中有分别。
【探微】:
  佛教有偈语“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形容得非常形象。但是区别的是,佛家说的八风吹不动者,乃是心性灵识之把握不动,八风也不是自然天地之风,而是七情六欲中之风气也;而我道家所言之八风乃“春、夏、秋、冬、东、南、西、北”之风,吹不动者,先天地所生元气根本也。
 后天疾病之因和临床治则,本篇中已尽言。然“外经”的宗旨在于论道,读者宜省,不要忘了,我们在前面所说的内外逆转之道,看到本篇中最关键的话:“治藏固其本,治风卫其标”这才是真正的核心宗旨所在,固其本自然八风吹之不动,卫其标自然外邪不入。先固其本,内不为七情六欲所伤;再卫其标,外不被邪气所中,岂不比佛法之“端坐紫金莲”更高吗?
 诗云:
      先明真性拒情迷,再固金身命不离。
      千劫八风安可坏,笑玩生死上天梯!
 
  
卷八
      八风命名篇第六十四[1]

 【原文】
 少俞问于岐伯曰:八风分春夏秋冬、东西南北乎?岐伯曰:然。
 少俞曰:东西南北不止四风,合之四时,则八风不足以概之也。岐伯曰:风不止八,而八风实足概之。
 少俞曰:何谓也?岐伯曰:风从东方来,得春气也;风从东南来,得春气而兼夏气矣[2];风从南方来,得夏气也;风从西南来,得夏气而兼秋气矣[3];风从西方来,得秋气也;风从西北来,得秋气而兼冬气矣[4];风从北方来,得冬气也;风从东北来,得冬气而兼春气矣[5]。此方隅、时令合而成八也。
 少俞曰:八风有名乎?岐伯曰:东风名和风也,东南风名薰风也,南风名热风也,西南风名温风也,西风名商风也,西北风名凉风也,北风名寒风也,东北风名阴风也[6],又方隅时令合而名之也。
 少俞曰:其应病何如乎?岐伯曰:和风伤在肝也,外病在筋[7];薰风伤在胃也,外病在肌[8];热风伤在心也,外病在脉[9];温风伤在脾也,外病在腹[10];商风伤在肺也,外病在皮[11];凉风伤在膀胱也,外病在营卫[12];寒风伤在肾也,外病在骨[13];阴风伤在大肠也,外病在胸胁[14]。此方隅时令与藏腑相合而相感也。然而藏腑内虚,八风因得而中之[15],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非空言也[16]。
 少俞曰:人有藏腑不虚而八风中之者,又是何谓?岐伯曰:此暴风猝中,不治而自愈也。
 
 陈士铎曰:八风之来皆外感也,外感因于内召。故治内而外邪自散;若自外病者,不必治之。
 
 【注解】
 [1]此篇论述八风的命名及其病因、病机、治则,强调了“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病机,提示“正气内存,邪不易干”的养生原则。
 [2]风从东南来,得春气而兼夏气矣:东方为春气,南方为夏气,风从东南来,故得春气兼夏气。
 [3]风从西南来,得夏气而兼秋气矣:南方为夏气,西方为秋气,风从西南来,故得夏气兼秋气。
 [4]风从西北来,得秋气而兼冬气矣:西方为秋气,北方为冬气,风从西北来,故得秋气兼冬气。
 [5]风从东北来,得冬气而兼春气矣:北方为冬气,东方为春气,风从东北来,故得冬气兼春气。
 [6]东风名和风也,东南风名薰风也,南风名热风也,西南风名温风也,西风名商风也,西北风名凉风也,北风名寒风也,东北风名阴风也:这是八风的命名,也是本篇的篇名。
 [7]和风伤在肝也,外病在筋:和风发于东方,内应肝脏,肝主筋,故外部在筋络。
 [8]薰风伤在胃也,外病在肌:薰风发于东南,内应胃腑,胃主肌肉,故外病在肌肉。
 [9]热风伤在心也,外病在脉:热风发于南方,内应心脏,心主脉,故外病在血脉。
 [10]温风伤在脾也,外病在腹:温风发于西南,内应脾脏,脾主腹,故外病在腹部。
 [11]商风伤在肺也,外病在皮:商风发于西方,内应肺脏,肺主皮毛,故外病在皮毛。
 [12]凉风伤在膀胱也,外病在营卫:凉风发于西北,内应膀胱,膀胱通调营卫,故外病在营卫。
 [13]寒风伤在肾也,外病在骨:寒风发于北方,内应肾藏,故外病在骨髓。
 [14]阴风伤在大肠也,外病在胸胁:阴风伤在大肠也,外病在胸胁。
 [15]藏腑内虚,八风因得而中之:风为阳邪,其性善行而数变。其脏腑内虚,八风便会乘虚而入,使人得筋、肉、脉、腹、皮、骨、营卫之病。
 [16]邪之所凑,其气必虚,非空言也:正气内虚,则邪气容易集中侵袭其处。例如,太阳卫外之气虚衰,则外邪较易侵入,引发伤寒一类病证。
 
 【白话】
 少俞请问岐伯说:“八风分为春、夏、秋、冬、东、西、南、北吗?”岐伯说:“是的。”
 少俞问:“东、西、南、北不只四风,配合四时,八风不足以概括啊!”岐伯说:“虽然不只八种风,但是八风实际上足以概括了。”
 少俞问:“怎么说呢?”岐伯说:“风从东方来,得到的是春天的气;风从东南来,得到的是春天的气并兼有夏天的气:风从南方来,得到的是夏天的气;风从西南来,得到的是夏天的气并兼有秋天的气;风从西方来,得到的是秋天的气;风从西北来,得到的是秋天的气并兼有冬天的气;风从北方来,得到的是冬天的气;风从东北来,得到的是冬天的气并兼有春天的气。这是方隅与时令配合形成八风。”
 少俞问:“八种风有名称吗?”岐伯说:“东风称为和风,东南风称为薰风,南风称为热风,西南风称为温风,西风称为商风,西北风称为凉风,北风称为寒风,东北风称为阴风。这也是用方位与时令配合来命名。”
 少俞问:“它们对应的病怎么样?”岐伯说:“和风在内伤害肝,在外病在筋;薰风在内伤害胃,在外病在肌肉;热风在内伤害心,在外病在脉;温风在内伤害脾,在外病在腹;商风在内伤害肺,在外病在皮肤;凉风在内伤害膀胱,在外病在营卫;寒风在内伤害肾,在外病在骨;阴风在内伤害大肠,在外病在胸胁。这是方位、时令与脏腑配合而相互感应。然而,脏腑内在的虚弱,八风因此才得以侵入,邪气所凑集的地方,正气必然虚弱,这不是空泛的言论。”
 少俞问:“有的人脏腑不虚弱,但是八风也可以伤害他,又是怎么说呢?”岐伯说:“这是猛烈的暴风突然伤害他,不治疗也会自然痊愈。”
 陈士铎说:八风来入侵都是外感,外感的原因在于内召。因此,治疗里面外邪就会自然消散;如果起源于外来的病,不必治它。
【探微】:
 这一篇紧接上篇,所言之八风之名,正如佛家所言:皆皮毛之外相也。但论人与天地相感相合相召这言,岂佛学之所能并论呢?不管外风何名,我只内固真元,抱一守本,管他外邪何风,概难入内也。“邪之所凑,其气不虚,非空言也”。果有脏腑不虚,偶入邪气,岂可惧哉!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老子所言岂虚妄乎,我在此言,我守其一,八风不动。
 诗云:         抱元归一道藏怀,一任八风千劫来。
         种种名称皆假幻,修真只在守灵台。
 
 
 
太乙篇第六十五[1]

 【原文】
 风后[2]问于岐伯曰:八风可以占疾病之吉凶乎?岐伯曰:天人一理也,可预占以断之[3]。
 风后曰:占之不验何也?岐伯曰:有验有不验者,人事之不同耳,天未尝不可占也[4]。
 风后曰:请悉言之。岐伯曰:八风休咎,无日无时不可占也。如风从东方来,寅卯辰时则顺[5],否则逆矣,逆则病;风从西方来,申酉戌时则顺[6],否则逆矣,逆则病;风从南方来,巳午未时则顺[7],否则逆矣,逆则病;风从北方来,亥子丑时则顺[8],否则逆矣,逆则病。
 风后曰:予闻古之占风也,多以太乙之日为主[9]。岐伯曰:无日无时不可占也,恐不可为训乎?占风以太乙日决病,所以验不验也[10]。
 风后曰:舍太乙以占吉凶,恐不验更多耳。岐伯曰:公何以信太乙之深也?
 风后曰:太乙移日,天必应之风雨,风雨和则民安而病少,风雨暴则民劳而病多。太乙在冬至日有变,占在君;太乙在春分日有变,占在相;太乙在中宫日有变,占在相吏;太乙在秋分日有变,占在将;太乙在夏至日有变,占在民。所谓有变者,太乙居五宫之日,得非常之风也。各以其所主占之,生吉克凶,多不爽也。岐伯曰:请言风雨之暴[11]。
 风后曰:暴风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脉,其气主热[12]。暴风西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肌,其气主弱[13]。暴风西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皮肤,其气主燥[14]。暴风西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其气主清[15]。暴风从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寒[16]。暴风东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两胁腋骨下及肢节,其气主温[17]。暴风东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筋经,其气主湿[18]。暴风东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重着[19]。言风而雨概之矣。岐伯曰:人见风辄病者,岂皆太乙之移日乎[20]?执太乙以占风,执八风以治病,是泥于论风也[21]。夫百病皆始于风[22],人之气血虚馁,风乘虚辄入矣[23],何待太乙居宫哉?
 
 陈士铎曰:人病全不在太乙,说得澹而有味。
 
 【注解】
 [1]此篇辨析太乙占风之术,以及执着于太乙占风术以治病的弊端。
 [2]风后:黄帝管风的大臣。《史记》记载:“帝梦而得其人。”故名。
 [3]天人一理也,可预占以断之:河图陈列的天象与洛书排列的地理,其理一致,可以作为占风的依据。例如,河图为三八,天时为春令,地理为东方,八风为和风。
 [4]天未尝不可占也:圣人开辟易道,上算天文,下算地理,中算人事。故曰“天未尝不可占也”。
 [5]如风从东方来,寅卯辰时则顺,否则逆矣,逆则病;东方春令,四时为寅卯辰,故寅寅卯辰时为顺。逆者,不当令、不得位的虚邪贼风,最易使人发病。例如,春令寅卯辰时,风从西方来,为商风,即为虚邪贼风,应及时避开。其余仿此。
 [6]风从西方来,申酉戌时则顺:原文误作“风从北方来,申酉戌时则顺”,故改之。西方秋令,四时为申酉戌,故申酉戌时为顺。
 [7]风从南方来,巳午未时则顺:南方夏令,四时为巳午未,故巳午未时为顺。
 [8]风从北方来,亥子丑时则顺:北方冬令,四时为亥子丑,故亥子丑时为顺。
 [9]予闻古之占风也,多以太乙之日为主:这是以风后为代表的“太乙占风术”的观点。
 [10]占风以太乙日决病,所以验不验也:正因为以太乙占风术来确定疾病,才导致了有时准验、有时不准验的情况。显然,太乙占风术用于诊断疾病存在着明显的缺陷。
 [11]请言风雨之暴:天师明知风后拘泥于太乙占风之术,故意让其言之。
 [12]暴风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脉,其气主热:南方属火,对应于心脏和血脉,其病为热气。
 [13]暴风西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肌,其气主弱:西南属土,对应于脾脏和肌肉,其病为萎弱。
 [14]暴风西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皮肤,其气主燥。西方属金,对应于肺脏和皮毛,其病为干燥。
 [15]暴风西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其气主清:西北属金,对应于小肠和手太阳小肠经,其病主因热暴死。
 [16]暴风从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寒:北方属水,对应于肾脏和骨髓,其病为寒凝。
 [17]暴风东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两胁腋骨下及肢节,其气主温:东北属土,对应于大肠和肢胁,其病为风温。
 [18]暴风东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筋经,其气主湿:东方属木,对应于肝脏和筋经,其病为风湿。
 [19]暴风东南方来,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重着:东南属木,对应于胃和肌肉,其病为重着。重着之病,全身自觉沉重,或腰间如带五千钱。
 [20]人见风辄病者,岂皆太乙之移日乎:人们往往有见风就病的,难道都是因为太乙移日吗?此问,风后无言以答。
 [21]执八风以治病,是泥于论风也:婉言驳斥风后的谬误。
 [22]夫百病皆始于风:风为阳邪,为百病之长,是导致人体致病的首要原因。
 [23]人之气血虚馁,风乘虚辄入矣:引发人体风病的主要原因是内因虚馁,邪风乘虚而入。如果正气内存,虚邪贼风岂能侵入?
 
 【白话】
 风后请问岐伯说:“从八风可以占卜疾病的吉凶吗?”岐伯说:“天与人是一样的道理,可以通过预测来决断。”
 风后问:“占卜不应验,为什么?”岐伯说:“有的应验也有的不验,这是因为人事的不同,并不是天时不可占卜。”
 风后说:“请详细说明。”岐伯说:“八风的休咎,没有哪一天哪一个时辰不能占卜。例如,风从东方来,寅卯辰时为顺,否则就是逆了,逆就会得病。风从西方来,申酉戌时为顺,否则就是逆了,逆就会得病。风从南方来,巳午未时为顺,否则就是逆了,逆就会得病。风从北方来,亥子丑时为顺,否则就是逆了,逆就会得病。”
 风后说:“我听说古代对于风的占卜,多数是用太乙之日为主。”岐伯说:“其实没有哪一天哪一个时辰不能占卜,这种说法恐怕不能作为训导?以太乙日的风向占卜疾病,有应验的,也有不应验的。”
 风后说:“舍弃太乙日而占卜吉凶,恐怕不应验的会更多啊?”岐伯说:“你为什么会那么深信太乙占卜之术呢?”
 风后说:“太乙每天迁移,天必然相应出现风雨,风雨和顺民众就平安而病少,风雨狂暴民众就劳苦而多病。太乙在冬至之日有变化,占卜会应验在君主;太乙在春分之日有变化,占卜会应验在臣相;太乙在中宫之日有变,占卜会应验在官吏;太乙在秋分之日有变化,占卜会应验在大将;太乙在夏至之日有变化,占卜会应验在民众。所谓有变化,是指太乙位于五宫的日子,遇到不正常的风。分别以它所主宰的日子进行占卜,相生则吉,相克则凶,多数都会应验。”岐伯说:“请说明风雨的狂暴。”
 风后问:“暴风从南方来,它伤害人,在内位于心,在外位于脉,它的气是热气。暴风从西南方来,它伤害人,在内位于脾,在外位于肌肉,它的气是弱气。暴风从西方来,它伤害人,在内位于肺,在外位于皮肤,它的气是燥气。暴风从西北方来,它伤害人,在内位于小肠,在外位于手太阳经,脉象断绝则溢满,脉象闭结则不通,往往会暴死,它的气是清气。暴风从北方来,它伤害人,在内位于肾,在外位于骨与肩背的大筋,它的气是寒气。暴风从东北方来,它伤害人,在内位于大肠,在外位于两胁腋骨下和四肢关节,它的气是温气。暴风从东方来,它伤害人,在内位于肝,在外位于筋节,它的气是湿气。暴风从东南方来,它伤害人,在内位于胃,在外位于肌肉,它的气是重着之气。谈论风,雨也包括在其中了。”岐伯说:“人遇到风往往都会得病,这怎么都是太乙日的迁移呢?执着于太乙来占卜风,执着于八风来治病,这是拘泥地论风。百病都是从风开始,人的气血虚衰,风气就会乘虚而入,为什么要等待太乙位于某宫呢?”
 
 陈士铎曰:人体发病与太乙的迁移毫无关系,说得淡而有味。
【探微】
  太乙又叫太一,本是天地元气的名称,属先天之气,八风属于后天之气,太乙迁移而生八风,这是最原始的说法,但如果象本篇中风后拘泥于这种说法,就是不懂得后天气的变化了。人之所以会感八风以致病,都是因为人里面的太乙元气虚弱消耗了的缘故。天有太乙,人里面也有太乙,人如果太乙元气不虚,后天八风之邪根本无从可入,岂能致人于病呢?
 所以无论太乙如何变化,产生的八风如何之烈,只要人的太乙元气坚固,都不可能生病的,这里所讲的都是从后天疾病的机理来讲太乙之用的。
 在先天修真中,太乙之气相当于天地活子时,人如果从采活子时过渡到采正子时的阶段,那么,不管天地太乙如何变化,则无时无刻不是活子时了。
 诗云:
      太乙东皇活子时,八风吹动荡天池。
      真人守定中黄窟,一任阴阳造化之。
 
 
亲阳亲阴篇第六十六[1]

 【原文】
 风后问于岐伯曰:风与寒异乎?岐伯曰:异也。风后曰:何异乎?岐伯曰:风者,八风也;寒者,寒气也[2]。虽风未有不寒者,要之风寒各异也。
 风后曰:风与寒有异,入人藏腑,亦有异乎?岐伯曰:风入风府,寒不入风府也。
 风后曰:其义何居?岐伯曰:风阳邪,寒阴邪[3]。阳邪主降,阴邪主升[4]。主降者由风府之穴而入,自上而下也[5];主升者不由风府,由脐之穴而入,自下而上也[6]。
 风后曰:阴邪不从风府入,从何穴而入乎?岐伯曰:风府之穴,阳经之穴也;脐之穴,阴经之穴也[7]。阳邪从阳而入,故风入风门也[8];阴邪从阴而入,故寒入脐也[9]。阳亲阳,阴亲阴,此天地自然之道也[10]。
 风后曰:风穴招风,寒穴招寒。风门,风穴也,宜风之入矣。脐非寒穴也,何寒从脐入乎[11]?岐伯曰:脐非寒穴,通于命门,命门火旺则寒不能入,命门火衰则腹内阴寒,脐有不寒者乎[12]?阴寒之邪遂乘虚寒之隙,夺脐而入矣,奚论寒穴哉[13]?
 风后曰:善。
 
 陈士铎曰:阳邪入风府,阴邪入脐,各有道路也。
 
 【注解】
 [1]本篇论述风寒之差异以及“阳邪入风府,阴邪入脐,各有道路”的机理。
 [2]风者,八风也;寒者,寒气也:风,为东、南、西、北等八方之风;寒,指冬令、北方之气。
 [3]风阳邪,寒阴邪:风气,合于春时,东方,为河图少阳之气,故为阳邪;寒气,合于冬时,北方,为河图太阴之气,故为阴邪。
 [4]阳邪主降,阴邪主升:阳邪来源于天,故主降;阴邪出于地,故主升。
 [5]主降者由风府之穴而入,自上而下也:邪风由风府之穴进入人体,沿着三阳经往下降,到达足趾。
 [6]主升者不由风府,由脐之穴而入,自下而上也:寒邪由脐进入人体,沿着三阴经向上升,到达胸部和头部。
 [7]风府之穴,阳经之穴也;脐之穴,阴经之穴也:风府穴位于玉枕下方的督脉线上,是阳经的穴位;神阙穴(脐)位于是任脉线上,是阴经的穴位。
 [8]阳邪从阳而入,故风入风门也:风为阳邪,风府穴为风门,故风邪由风府进入。
 [9]阴邪从阴而入,故寒入脐也:寒为阴邪,脐为阴穴,故寒气由脐进入。
 [10]阳亲阳,阴亲阴,此天地自然之道也:阳邪亲合于阳穴,故风穴招风;阴邪亲合于阴穴,故寒穴招寒。这是天地自然的客观规律,并非人力可以左右。
 [11]脐非寒穴也,何寒从脐入乎:神阙穴(脐)虽然是阴穴,但是阴中有阳,对应于后天八卦的乾卦(),因此不是寒穴。那么,为什么寒气还会从肚脐进入人体呢?
 [12]命门火旺则寒不能入,命门火衰则腹内阴寒,脐有不寒者乎:当命门之火旺盛时,寒气不能侵入;当命门之火衰弱时,腹内就会有阴寒之气,便容易遭受寒气的侵袭。
 [13]阴寒之邪遂乘虚寒之隙,夺脐而入矣,奚论寒穴哉:阴寒之邪便会乘虚寒之隙,从神阙穴(脐)进入。因此,不论神阙穴(脐)是否为寒穴,都会感受寒气的侵袭。
 
 【白话】
 风后请问岐伯说:“风与寒有差别吗?”岐伯说:“有差别。”
 风后问:“有什么差别呢?”岐伯说:“风,是指八风;寒,是指寒气。虽然风没有不寒冷的,然而关键是它与风有差别。”
 风后问:“风与寒有差别,侵入人的脏腑,也有差别吗?”岐伯说:“风气进入风府,寒气不进入风府。”
 风后问:“它的含义是什么?”岐伯说:“风为阳邪,寒为阴邪。阳邪主管下降,阴邪主管上升。主管下降的由风府穴进入,从上面往下面行走;主管上升的不从风府穴进入,由肚脐的穴位进入,从下面向上面行走。”
 风后问:“阴邪不从风府穴侵入,从什么穴位侵入呢?”岐伯说:“风府穴,是阳经的穴位;肚脐的神阙穴,是阴经的穴位。阳邪从阳位侵入,因此风气进入风门;阴邪从阴位侵入,因此寒气进肚脐。阳气与阳气相亲,阴气与阴气相亲,这是天地自然运行的道理。”
 风后问:“风穴招来风气,寒穴招来寒气。风门是风穴,风气应当进入;肚脐并不是寒穴,为什么寒气会从肚脐进入呢?”岐伯说:“肚脐不是寒穴,但它连通命门,命门火旺时寒气就不能侵入,命门火衰时腹内就会阴寒,肚脐哪会不寒呢?阴寒的邪气于是乘着肚脐虚寒的空隙,从肚脐进入,又怎么需要论述寒穴呢?”
 风后说:“好。”
 
 陈士铎说:阳邪侵入风府穴,阴邪侵入肚脐,分别有它们的道路。
【探微】
  当内修达到内息大定之时,人就会自动招采外气,阴招阴,阳采阳,各归其道。在后天,外邪风寒入体,即可致病。风入风府之穴,寒入脐内;肝阳内亢,则风入经脉,是后天的内外招引。
 修真之人则逆其道而行之,用其外气之入,而运行于内景隧道,阳不足则采阳,阴不足则聚阴,圣胎可成矣!
 诗云:
      阴归寒府养元胎,阳入风门化炁来。
      本是天然分一气,冲开紫府聚灵台。
 
 
异传篇第六十七[1]

 【原文】
 雷公问曰:各藏腑之病皆有死期,有一日即死者,有二三日死者,有四五日死者,有五六日至十余日死者,可晰言之乎?岐伯曰:病有传经不传经之异,故死有先后也。
 雷公曰:请问传经。岐伯曰:邪自外来,内入藏腑,必传经也[2]。
 雷公曰:请问不传经。岐伯曰:正气虚自病,则不传经也。
 雷公曰:移寒移热,即传经之谓乎?岐伯曰:移即传之义,然移缓传急[3]。
 雷公曰:何谓乎?岐伯曰:移者,藏腑自移;传者,邪不欲在此腑而传之彼藏也[4]。故移之势缓而凶,传之势急而暴,其能杀人则一也。
 雷公曰:其传经杀人若何?岐伯曰:邪入于心,一日死。邪入于肺,三日传于肝,四日传于脾,五日传于胃,十日死。邪入于肝,三日传于脾,五日传于胃,十日传于肾,又三日邪散而愈,否则死。邪入于脾,一日传于胃,二日传于肾,三日传于膀胱,十四日邪散而愈,否则死。邪入于胃,五日传于肾,八日传于膀胱,又五日传于小肠,又二日传于心则死。邪入于肾,三日传于膀胱,又三日传于小肠,又三日传于心则死。邪入于膀胱,五日传于肾,又一日传于小肠,又一日传于心则死。邪入于胆,五日传于肺,又五日传于肾,又五日传于心则死。邪入于三焦,一日传于肝,三日传于心则死。邪入于胞络,一日传于胃,二日传于胆,三日传于脾,四日传于肾,五日传于肝,不愈则再传,再传不愈则死。邪入于小肠,一日传于膀胱,二日传于肾,三日传于包络,四日传于胃,五日传于脾,六日传于肺,七日传于肝,八日传于胆,九日传于三焦,十日传于大肠,十一日复传于肾,如此再传,不已则死。邪入于大肠,一日传于小肠,二日传于三焦,三日传于肺,四日传于脾,五日传于肝,六日传于肾,七日传于心则死。不传心仍传小肠,则生也。邪入于胆,往往不传,故无死期可定[5]。然邪入于胆,往往如见鬼神,有三四日即死者,此热极自焚也[6]。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移缓传急,确有死期可定,最说得妙。
 
 【注解】
 [1]此篇主要论述五脏六腑的病邪传变规律以及预定死期。异传,指五脏六腑感受不同的邪气后出现的特异性传经现象。
 [2]邪自外来,内入藏腑,必传经也:外邪,即虚邪贼风之属,但多由内虚召来。
 [3]移即传之义,然移缓传急:转移与传变,含义大致相同,但是转移病情变化比较缓慢,而传变病情变化急重。
 [4]移者,藏腑自移;传者,邪不欲在此腑而传之彼藏也:转移,是在同一个脏腑中自行移动;传变,邪气不是在同一脏腑而是传到其它的肮腑。
 [5]邪入于胆,往往不传,故无死期可定:《内经》曰:“凡此十一藏,皆取决于胆。”邪气进入胆腑,往往不发生传变,故无法预定死亡日期。
 [6]然邪入于胆,往往如见鬼神,有三四日即死者,此热极自焚也:邪气进入胆腑,病情危重,往往出现幻听幻视,好象见到鬼神一样。出现这种情况,有的病人三四天就死亡了,这是热到极点自焚而亡。
 
 【白话】
 雷公问:“各脏腑的病都有死期,有一天就死亡的,有二三天死亡的,有四五天死亡的,有五六天至十多天死亡的,可以详细解析吗?”岐伯说:“疾病有传经和不传经的差异,因此死亡的日期有先后的差别。”
 雷公说:“请问传经?”岐伯说:“邪气从外面进来,进入脏腑,必然会传经。”
 雷公问:“请问不传经。”岐伯说:“正气虚损,病人自己发病,就不会传经。”
 雷公问:“寒气迁移和热气迁移,就是所谓的'传经’吗?”岐伯曰:迁移也有传变的意思,但是转移缓慢,而传变迅速。”
 雷公问:“怎么说呢?”岐伯说:“转移,是病气在同一个脏腑中迁移;传变,是邪气从某个脏腑传到别的脏腑。因此,转移的气势缓慢而凶险,传变的气势迅速而凶暴,而能够导致人死亡的结果却是一样的。”
 雷公问:“传经导致人死亡会怎么样?”岐伯说:“邪气进入心,一天死亡。邪气进入肺,三天传到肝,四天传到脾,五天传到胃,十天就会死亡。邪气进入肝,三天传到脾,五天传到胃,十天传到肾,又经过三天,邪气解散病就会痊愈,否则就会死亡。邪气进入脾,一天传到胃,二天传到肾,三天传到膀胱,十四天邪气解散就会痊愈,否则就会死亡。邪气进入胃,五天传到肾,八天传到膀胱,又经过五天传到小肠,又经过二天传到心就会死亡。邪气进入肾,三天传到膀胱,又经过三天传到小肠,又经过三天传到心就会死亡。邪气进入膀胱,五天传到肾,又经过一天传到小肠,又经过一天传到心就会死亡。邪气进入胆,五天传到肺,又经过五天传到肾,又经过五天传到心就会死亡。邪气进入三焦,一天传到肝,三天传到心就会死亡。邪气进入心包络,一天传到胃,二天传到胆,三天传到脾,四天传到肾,五天传到肝,不痊愈就会再次传变,再次传变不痊愈就会死亡。邪气进入小肠,一天传到膀胱,二天传到肾,三天传到包络,四天传到胃,五天传到脾,六天传到肺,七天传到肝,八天传到胆,九天传到三焦,十天传到大肠,十一天又传到肾,如此再次传变,不痊愈就会死亡。邪气进入大肠,一天传到小肠,二天传到三焦,三天传到肺,四天传到脾,五天传到肝,六天传到肾,七天传到心就会死亡。如果不传给心,仍然传到小肠,就可以存活。邪气进入胆,往往不传,因此没有死期可预定。然而邪气进入胆,往往象见到鬼神一样,也有人三四天就死亡了,这是热到极点自焚而亡。”
 雷公说:“好。”
 
 陈士铎说:转移缓慢,而传变迅速,的确有死期可以预定,说得妙极了!
 【探微】
    这一章写得惊心动魄,直言邪气之异传脏腑病变不愈则死,甚至连死期都定下来了。难怪梅自强前辈在“解要”中对此说法抱怀疑态度,强调现代医学的先进,可以快速救治,阻止不传不移。
 其实我读此篇,却有会于心,知此说乃后天顺行之说,如果跳越此层,依外经之宗旨来看,逆转生死,颠倒阴阳,把“必死”之说变成必生之道,将传变之邪气换而成内修之真气元神,再看传经之期日,原来是真元运行之火候。古人诚不我欺,原来有“五日一候,一年合七十二候”之说,却是过来人经验之语。就是说如果修得真元传经的速度也是之样的话,正好符合内丹火候之说了。
 诗云:
      生死原来一念间,真元邪气透玄关。
      修成正果全无病,笑把金丹即日还!
 
 
伤寒知变篇第六十八[1]

 【原文】
 雷公问曰:伤寒一日,巨阳受之,何以头项痛,腰脊强也?岐伯曰:巨阳者,足太阳也。其脉起于目内眦[2],上额交巅,入络脑[3],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挟脊抵腰中[4]。寒邪必先入于足太阳之经,邪入足太阳,则太阳之经脉不通,为寒邪所据,故头项痛,腰脊强也[5]。
 雷公曰:二日阳明受之,宜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矣;而头项痛、腰脊强,又何故欤[6]?岐伯曰:此巨阳之余邪未散也。
 雷公曰:太阳之邪未散,宜不入阳明矣。岐伯曰:二日则阳明受之矣。因邪留恋太阳,未全入阳明,故头项尚痛,腰脊尚强,非二日阳明之邪全不受也。
 雷公曰:三日少阳受之,宜胸胁痛、耳聋矣,邪宜出阳明矣。既不入少阳,而头项腰脊之痛与强,仍未除者,又何故欤[7]?岐伯曰:此邪不欲传少阳,转回于太阳也。
 雷公曰:邪传少阳矣,宜传入于三阴之经,何以三日之后太阳之证仍未除也?岐伯曰:阳经善变,且太阳之邪与各经之邪不同,各经之邪循经而入,太阳之邪出入自如,有入有不尽入也[8]。惟不尽入,故虽六七日,而其证未除耳。甚至七日之后,犹然头项痛,腰脊强,此太阳之邪乃原留之邪,非从厥阴复出而传之足太阳也。
 雷公曰:四日太阴受之,腹满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口干舌燥;六日厥阴受之,烦满囊缩[9]。亦有不尽验者,何也?岐伯曰:阴经不变,不变而变者,邪过盛也[10]。
 雷公曰:然则三阳三阴之经皆善变也,变则不可以日数拘矣。岐伯曰:日数者,言其常也;公问者,言其变也[11]。变而不失其常,变则可生,否则死矣。
 雷公曰:两感于寒者变乎?岐伯曰:两感者,越经之传也,非变也[12]。
 
 陈士铎曰:伤寒之文,世人不知。读此论,人能悟否?无奈治伤寒者不能悟也。
 
 【注解】
 [1]本篇名为“伤寒知变”,是针对《内经》“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的正常情况,而论述其变化情况。知常达变,方可以言大医也。
 [2]其脉起于目内眦:足太阳膀胱经称为巨阳,其脉起于目内眦,并与督脉交会于此。此窍即庄子“缘督以为经”之经,是传统养生修真的入手窍位,其中大有玄机!
 [3]上额交巅,入络脑:巅,即督脉与厥阴交会之百会。“入于脑”,即《奇恒篇》中“脑为泥丸,即上丹田也。”
 [4]挟脊抵腰中:挟脊,即夹脊关,又名“肾脊关”。
 [5]腰脊强也:腰脊强直,活动不自如,与现代的强直性脊髓炎、腰椎间盘突出等证类似。
 [6]二日阳明受之,宜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矣,而头项痛、腰脊强:伤寒二日,阳明受之,应当出现“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的阳明病证,反而出现“头项痛、腰脊强”的太阳病证。
 [7]三日少阳受之,宜胸胁痛、耳聋矣,邪宜出阳明矣。既不入少阳,而头项腰脊之痛与强,仍未除者:伤寒三日,少阳受之,应当出现“胸胁痛、耳聋”的少阳病证,这就表明邪气已离开阳明,进入少阳;如果不进入少阳经,反而出现“头项腰脊之痛”的太阳病证,表明太阳的邪气没有解除。
 [8]各经之邪循经而入,太阳之邪出入自如,有入有不尽入也:其它各经的邪气都是循经而入,只有太阳经的邪气出入自如,有时传入其它经,有时不完全传入。
 [9]四日太阴受之,腹满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口干舌燥;六日厥阴受之,烦满囊缩:这是伤寒传入三阴经的主要症状。
 [10]阴经不变,不变而变者,邪过盛也:三阴的症状一般不会变化,如果出现了变化,就是邪气过于旺盛的原因了。
 [11]日数者,言其常也;公问者,言其变也:“一日太阳,二日阳明,三日少阳,四日太阴,五日少阴,六日厥阴”是伤寒传变的正常情况;而您所问的,旨在阐述伤寒传经的变化情况。显然,“言其变”,旨在补《内经》之不足。
 [12]两感者,越经之传也,非变也:两条经同时感受寒气,这是越经的传变,不是普通的传变。
 
 【白话】
 雷公问:“伤寒第一天,太阳受病,为什么会出现头项痛,腰脊强呢?”岐伯说:“太阳,是足太阳膀胱经。它的经脉起源于目内眦,上行到额头,与督脉交会于头顶,络脉进入脑中,回转出来下行到颈项部,循行到肩膊内,从两旁挟着脊柱抵达后腰中。寒邪必然先侵入足太阳的经脉,邪气进入足太阳,那么太阳的经脉不通,被寒邪所拘束,因此出现头项痛,腰脊强的症状。”
 雷公问:“第二天阳明受病,应当身热、目疼、鼻干、不得卧,反而出现头项痛,腰脊强,这又是为什么呢?”岐伯说:“这是太阳的余邪没有散去。”
 雷公问:“太阳的余邪没有散去,应当不传入阳明啊?”岐伯说:“第二天就是阳明受气了。因为邪气留恋于太阳,没有全部进入阳明,因此头项仍痛,腰脊仍强,并不是第二天阳明全部不受邪气。”
 雷公问:“第三天少阳受气,应当胸胁痛、耳聋,邪气应当从阳明出来了。邪气既然没有传入少阳,但是头项痛、腰脊强的症状仍然没有解除,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这是邪气没有传入少阳,又转回到太阳了。”
 雷公问:“邪气传入少阳,理应继续传入三阴经,为什么三天之后太阳的症状仍然没有消失?”岐伯说:“阳经善于变化,并且太阳的邪气与各经的邪气不同,各经的邪气沿着经脉进入,太阳的邪气出入自如,有的进入有的不完全进入。惟有不完全进入,因此虽然过了六七天,太阳的症状仍然没有解除;甚至七天以后,仍然会头项痛,腰脊强,这是因为太阳的邪气是原来的邪气,不是从厥阴出来再传到足太阳。”
 雷公问:“第四天太阴受病,腹部胀满,咽喉干燥;第五天少阴受病,口干舌燥;第六天厥阴受病,少腹硬满,阴囊收缩。也有不全部应验的,为什么?”岐伯说:“阴经一般不传变,不应传变而又传变的,是邪气过于旺盛。”
 雷公说:“然而,三阳三阴的经脉都善于传变,传变后就不能拘定天数了。”岐伯说:“天数,是说明传变的规律;你所问的,是说明传变的情况。传变而又不违背其中的规律,这种传变就可以生存,否则就会死亡。”
 雷公问:“如果两条经络同时感受了寒气,会发生传变吗?”岐伯说:“两条经络同时感受了寒气,这是越过两经的传变,并不是变化。”
 
 陈士铎说:伤寒的文章,世人不明白。读过本篇论文,人们能领悟得到吗?无奈治伤寒的人不能领悟啊!
【探微】
 还是以颠倒之法来理解,将后天致病之寒气转看成为修真之元气,“顺生凡,逆生仙,只在中间颠倒颠”,修真之法,不过从目内眦入手,将元神从脑内调出,沿脊抵腰中,与命门元精相交合,化而生元气,所行之路线与病理现象吻合,一正一邪,一先天一后天而已。由太阳而至阳明,由少阳而太阴,后少阴再厥阴,周行之,则周天通达,内丹可成矣。
 其中多有透露秘传者,岂古人之不欲泄天机者焉?唯恐后学得之太易而不重此天人之宝也。此等良苦用心,读者岂知否?
 诗云:
      朝阳丹凤合双睛,先见夫人入大明。
      六道轮回周地转,原来大道死中成!
 
 
 
伤寒异同篇第六十九[1]

 【原文】
 雷公问于岐伯曰:伤寒之病多矣,可悉言之乎?岐伯曰:伤寒有六,非冬伤于寒者,举不得谓伤寒也。
 雷公曰:请言其异。岐伯曰:有中风,有中暑,有中热,有中寒,有中湿,有中疫,其病皆与伤寒异[2]。伤寒者,冬月感寒邪,入营卫,由腑而传于藏也[3]。
 雷公曰:暑热之证感于夏,不感于三时,似非伤寒矣[4],风寒湿疫多感于冬日也,何以非伤寒乎?岐伯曰:百病皆起于风[5]。四时之风,每直中于藏腑,非若传经之寒,由浅而深入也。寒之中人,自在严寒,不由营卫直入藏腑,是不从皮肤渐进,非传经之伤寒也。水旺于冬,而冬日之湿反不深入,以冬令收藏也,他时则易感矣[6]。疫来无方,四时均能中疫,而冬疫常少。二证俱不传经,皆非伤寒也[7]。
 雷公曰:寒热之不同也,何热病亦谓之伤寒乎?岐伯曰:寒感于冬,则寒必变热;热变于冬,则热即为寒[8]。故三时之热病不可谓寒,冬日之热病不可谓热,是以三时之热病不传经,冬日之热病必传经也。
 雷公曰:热病传经,乃伤寒之类也,非正伤寒也[9]。何天师著《素问》有热病传经之文,而伤寒反无之,何也?岐伯曰:类宜辩而正不必辩也,知类即知正矣[10]。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伤寒必传经,断在严寒之时,非冬日伤寒,举不可谓伤寒也。辩得明说得出。
 
 【注解】
 [1]此篇重在阐述正伤寒(即伤寒)与非伤寒(即类伤寒)的区别。冬令得之者为伤寒,其余三时则非伤寒(即类伤寒)。伤寒的特点在于传经,类伤寒的特点在于不传经。
 [2]有中风,有中暑,有中热,有中寒,有中湿,有中疫,其病皆与伤寒异:有中风,有中暑,有中热,有中寒,有中湿,有中疫,这五种病合称为“类伤寒”,发病与正伤寒不同。
 [3]伤寒者,冬月感寒邪,入营卫,由腑而传于藏也:正伤寒,是人体在冬月感受寒邪,侵入营卫,由在外的腑传入在里的脏。
 [4]暑热之证感于夏,不感于三时:中暑的病证常见于夏月,通常不会发生在春、秋、冬三时。
 [5]百病皆起于风:风为阳邪,其性变化无常,成为人体致病的首要外因。然而,起决定作用的仍然是内在的正气。如果正气内存,则风亦无隙可入。养生首重预防。
 [6]水旺于冬,而冬日之湿反不深入,以冬令收藏也,他时则易感矣:水旺于冬月,但是冬月水湿之气不容易侵入人体,这是因为冬令为闭藏,外来的水邪不容易进入;如果是其它季节,那么水邪就比较容易侵入人体。
 [7]二症均不传经,皆非伤寒也:伤寒与类伤寒的区别在于是否传经。伤寒必然传经;类伤寒非伤寒,即冬令以外三时感受一般寒邪也。
 [8]寒感于冬,则寒必变热;热变于冬,则热即为寒:寒邪在冬月侵害人体,因为体表有太阳的卫外作用,人体必然会出现发热的症状;如果发热的症状出现在冬月,这种热气也是由寒气引发的。
 [9]热病传经,乃伤寒之类也,非正伤寒也:发热之类的病证出现传经的情况,属于“类伤寒”,而不是正伤寒。
 [10]类宜辩而正不必辩也,知类即知正矣:类伤寒应当分辨清楚,而正伤寒不必分辨,因为知道了类伤寒,正伤寒也就清楚了。
 
 【白话】
 雷公请问岐伯说:“伤寒的病症很多,可以详细论述吗?”岐伯说:“伤寒有六种,除非冬天受到寒气的伤害,都不能称为伤寒。”
 雷公问:“请说明其中的差异。”岐伯说:“有中风,有中暑,有中热,有中寒,有中湿,有中疫,这些病都与伤寒有差别。伤寒,是指在冬天的月份感受了寒邪,侵入营卫,由腑传到藏。”
 雷公问:“暑热的病症在夏天发生,不会在其它三个季节发生,似乎不是伤寒了。风、寒、湿、疫大多数在冬天发生,为什么不是伤寒呢?”岐伯说:“百病的起因都是风。四时之风,经常直接侵入脏腑,不象传经的寒气,由浅深入。寒气伤害人体,自然发生在严寒的季节,不是由营血和卫气直接进入脏腑。不从皮肤逐渐进入,就不是传经的伤寒。水旺于冬天,然而冬天的湿气反而不会深入,因为冬天是收藏的季节,其它季节就容易感染了。疫病的传播不受地方的限制,一年四季都可能被疫病感染,而冬天疫病常常比较少。这两种病症都不会传经,都不是伤寒。”
 雷公问:“寒热的性质不相同,为什么热病也称为伤寒呢?”岐伯说:“寒气在冬天感染,那么寒气必然会变成热症;热症发生在冬天,热症也是寒气引发的。因此,春、夏、秋三时的热病不能称为寒,冬天的热病不能称为热,所以春、夏、秋三时的热病不传经,而冬天的热病必然会传经。”
 雷公问:“热病传经,属于伤寒之类,不是正伤寒。然而,天师在写作《素问》时,有热病传经的篇章,而伤寒反而没有,为什么?”岐伯说:“类伤寒应当分辨清楚,而正伤寒不必分辨,知道了类伤寒,正伤寒也就清楚了。”
 雷公说:“好。”
 
 陈士铎说:伤寒必然会传经,而且必定在严寒的时节。不是冬天的伤寒,都不能称为伤寒。辩得明确,说得清楚。
【探微】
 外经的微言大义就是外言医而内言道,正看治病,逆看修真,这一篇固然可以作为医学之标范以观病,更可以作为道学以言丹。
 后世传丹道之学者,总爱拘泥于前面传经的时间限制,按火候讲什么正子时,活子时,什么子、午、卯、酉,进火退符,沐浴封炉,采药入鼎,凡是讲得太死板的人,大多不是实修者,只是在丹经上转字眼。而实修有成者,大多数人都知道,以上名词只是表象的,而实际炼过程中,往往没有分得那么清楚,规定得那么死的。
 这一章伤寒异同,外讲四时之伤寒,唯冬令为正,只唯风为使。其实逆转来看,风即是内修之呼吸,寒即是所得之真元。不须三年并九载,一时辰内结丹成。活子时无时不在,四季只在一时辰内。知此修炼,方不迷矣!
 诗云:
      人言病理论伤寒,我道颠翻是大丹。
      再拜岐黄心感念,多情圣祖用情难。
 
 
风寒殊异篇第七十[1]

 【原文】
 风后问于岐伯曰:冬伤于寒与春伤于寒,有异乎?岐伯曰:春伤于寒者,风也,非寒也。
 风后曰:风即寒也,何异乎?岐伯曰:冬日之风则寒,春日之风则温[2]。寒伤深,温伤浅。伤深者入少阳而传里,伤浅者入少阳而出表[3],故异也。
 风后曰:传经乎?岐伯曰:伤冬日之风则传,伤春日之风则不传也。
 风后曰:其不传何也?岐伯曰:伤浅者,伤在皮毛也。皮毛属肺,故肺受之。不若伤深者,入于营卫也[4]。
 风后曰:春伤于风,头痛鼻塞,身亦发热,与冬伤于寒者,何无异也?岐伯曰:风入于肺,鼻为之不利,以鼻主肺也。肺既受邪,肺气不宣,失清肃之令,必移邪而入于太阳矣。膀胱畏邪,坚闭其经,水道失行,水不下泄,火乃炎上,头即痛矣。夫头乃阳之首也[5],既为邪火所据,则一身之真气皆与邪争,而身乃热矣。
 风后曰:肺为胃之子,肺受邪,宜胃来援,何以邪入肺而恶热、口渴之证生,岂生肺者转来刑肺乎?岐伯曰:胃为肺之母,见肺子之寒,必以热救之。夫胃之热,心火生之也。胃得心火之生,则胃土过旺,然助胃必克肺矣。火能刑金,故因益而反损也。
 风后曰:呕吐者何也?岐伯曰:此风伤于太阴也[6]。风在地中,土必震动,水泉上溢则呕吐矣。散风,而土自安也。
 风后曰:风邪入太阳头痛,何以有痛不痛之殊也。岐伯曰:肺不移风于太阳,则不痛耳。
 风后曰:风不入于太阳,头即不痛乎?岐伯曰:肺通于鼻,鼻通于脑[7],风入于肺,自能引风入脑而作头痛[8]。肺气旺,则风入于肺而不上走于脑,故不痛也。
 风后曰:春伤于风,往来寒热,热结于里,何也?岐伯曰:冬寒入于太阳,久则变寒;春风入于太阳,久则变热。寒则动传于藏,热则静结于腑[9]。寒在藏,则阴与阳战而发热;热在腑,则阳与阴战而发寒[10]。随藏腑之衰旺,分寒热之往来也。
 风后曰:伤风自汗何也?岐伯曰:伤寒之邪,寒邪也;伤风之邪,风邪也[11]。寒邪入胃,胃恶寒而变热;风邪入胃,胃喜风而变温[12]。温则不大热也,得风以扬之,火必外泄,故汗出矣[13]。
 风后曰:春伤于风,下血谵语,一似冬伤于寒之病,何也?岐伯曰:此热入血室,非狂也。伤于寒者,热自入于血室之中,其热重[14];伤于风者,风祛热入于血室之内,其热轻也。
 风后曰:谵语而潮热者,何也?岐伯曰:其脉必滑者也。
 风后曰:何也?岐伯曰:风邪入胃,胃中无痰则发大热,而谵语之声高;胃中有痰,则发潮热,而谵语之声低[15]。潮热发谵语,此痰也。滑者,痰之应也[16]。
 风后曰:春伤于风,发厥,心下悸,何也?岐伯曰:伤于寒者邪下行,伤于风者邪上冲也。寒乃阴邪,阴则走下;风乃阳邪,阳则升上[17]。治寒邪,先定厥,后定悸;治风邪,先定悸,后定厥[18]。不可误也!
 风后曰:伤于风而发热,如见鬼者,非狂乎?岐伯曰:狂乃实邪,此乃虚邪也[19]。实邪从太阳来也,邪炽而难遏;虚邪从少阴来也,邪旺而将衰。实邪,火逼心君而外出,神不守于心也[20];虚邪,火引肝魂而外游,魄不守于肺也[21]。
 风后曰:何论之神乎?吾无测师矣!
 
 陈士铎曰:风与寒殊,故论亦殊,人当细观之。
 
 【注解】
 [1]此篇主要分辨风与寒的异同及其致病的病因、病机和病证,特别指出了“头乃阳之首”以及虚火对于“神”的干扰作用,提示了保养精水在养生修真中的重要作用。
 [2]冬日之风则寒,春日之风则温:冬月寒气当令,故冬日之风为寒风;春月温气当令,故春日之风为温风。
 [3]伤深者入少阳而传里,伤浅者入少阳而出表:少阳为半表半里,可入可出。传里深入阳明则病重,出表到达太阳而病轻向愈。
 [4]不若伤深者,入于营卫也:深入卫气营血,病邪转深矣!
 [5]夫头乃阳之首也:头部先天为乾卦,为诸阳之首。故岐伯天师曰:“脑为泥丸,即上丹田也。”本经《奇恒篇》则曰:“气血精髓,尽升泥丸。”可见,头在养生修真中的重要作用!
 [6]此风伤于太阴也:厥阴风木,伤太阴湿土,风在地中,土必震动,故水泉上溢而呕吐。
 [7]肺通于鼻,鼻通于脑:肺通于鼻端,鼻端通于大脑泥丸。真知丹道养生内修之秘者,对此必拈花微笑,会意鼻与脑之机要矣!
 [8]风入于肺,自能引风入脑而作头痛:因肺与脑相通,因此风入肺中,自能引风入脑,发为头痛之证。
 [9]寒则动传于脏,热则静结于腑:寒气发动传于脏,其病深;热气专静结于腑,其病浅。
 [10]寒在脏则阴与阳战而发热,热在腑则阳与阴战而发寒:寒气在脏,阴寒之气与脏中之阳相战,发为少阴热化之证;热气在腑,则阴寒之气与腑中之阳相战,发为恶寒之证。
 [11]伤寒之邪,寒邪也;伤风之邪,风邪也:寒为阴邪,风为阳邪。
 [12]寒邪入胃,胃恶寒而变热;风邪入胃,胃喜风而变温:寒邪为阴,胃气属阳。胃喜温恶寒,寒邪入胃,发为胃热之证。风邪为阳,胃气属阳,两阳相并,变为温证。
 [13]温则不大热也,得风以扬之,火必外泄,故汗出矣:春温之气,其性不大热。温气得风扬之,火气外泄,阴血随之,故汗出。
 [14]伤于寒者,热自入于血室之中,其热重:伤于寒气,发为热证,自行进入血室之中,热势较重。
 [15]风邪入胃,胃中无痰则发大热,而谵语之声高;胃中有痰,则发潮热,而谵语之声低:胃中无痰,风邪与热气并,故谵语之声高;胃中有痰,潮热为痰气所阻,故谵语之声低。
 [16]潮热发谵语,此痰也。滑者,痰之应也:潮热、谵语,是胃中有痰的主证。滑脉,为痰脉。《濒湖脉学》曰:“滑脉为阳元气衰,痰生百病食生灾。”
 [17]寒乃阴邪,阴则走下;风乃阳邪,阳则升上:寒为阴邪,阴则主降,其性下行;风为阳邪,阳则主升,其性上行。
 [18]治寒邪,先定厥,后定悸;治风邪,先定悸,后定厥:这是治疗寒邪引发的厥逆、悸动与治疗风邪引发的悸动、厥逆的治则。
 [19]狂乃实邪,此乃虚邪也:登高狂言,不避亲疏,为阳邪引发的狂证;伤风发热,如见鬼状,为虚邪引发的少阴证。
 [20]实邪,火逼心君而外出,神不守于心也:神即元神,先天为性命之性也。神不守于心,即不守于“心之机”也。
 [21]虚邪,火引肝魂而外游,魄不守于肺也:肝藏魂,为阳;肺藏魄,为阴。阴阳相须,原不相离。魂不守舍,则魄也飞散。故天师在本经《命根养生篇》中说:“魂魄皆神也。”
 
 【白话】
 风后请问岐伯说:“冬天受到寒气伤害与春天受到寒气伤害,有差异吗?”岐伯回答说:春天受到寒气伤害的,是风气,不是寒气。”
 风后问:“风气就是寒气,有什么差异呢?”岐伯说:“冬天的风寒冷,春天的风温暖。寒气伤害深,风气伤害浅。伤害深的进入少阳后会传入里面,伤害浅的进入少阳后却出到表面,因此有差异。”
 风后问:“会传经吗?”岐伯说:“受冬天的风寒伤害就会传经,受到春天的风气伤害就不会传经。
 风后问:“为什么不传经?”岐伯说:“伤害浅的,伤在皮毛。皮毛属于肺,因此由肺脏承受。不象伤害深的,会进入营卫。”
 风后问:“春天受到风气的伤害,会头痛鼻塞,身体发热,这与冬天受到寒气的伤害相比,有什么差异?”岐伯说:“寒风进入肺中,鼻子就会不通畅,因为鼻主肺。肺既然感受了邪气,肺气不能宣布,失去了清肃的政令,必然会将邪气转移进入太阳。膀胱畏惧邪气,紧闭它的经络,水道就不能通行,水液不能向下排泄,于是火性上炎,头就会疼痛。头是阳气的首领,既然被火邪占据,那么一身的真气都会与邪气抗争,于是身体发热。”
 风后问:“肺金是胃土的儿子,肺感受了邪气,胃理应来救援,为什么邪气进入肺后会出现恶热、口渴的症状,这岂不是生出肺金的,转过来刑克肺金吗?”岐伯说:“胃土是肺金的母亲,见到肺子的寒气,必然会用热来救援它。胃中的热气,是由心火生出来的,胃得到心火的生起,胃土就会过旺,虽然能够扶助胃土,必然也会克伤肺金,火可以克金,因此由于助益反而造成损害了。”
 风后问:“为什么会呕吐呢?”岐伯说:“这是风气损伤了太阴。风在地中,土必然震动,水泉向上溢出,于是就呕吐了。驱散风邪,土气自然就会安定。”
 风后问:“风邪侵入太阳就会头痛,为什么会出现痛与不痛的差别呢?”岐伯说:“如果肺不将风气转移到太阳,就不会头痛。”
 风后问:“风气不进入太阳,头就不痛吗?”岐伯说:“肺气上通于鼻,鼻上通于脑,风气进入肺中,自然能够将风气引入脑中,变成头痛。肺气旺盛,风进入于肺中,但是不上行到脑中,因此不痛。”
 风后问:“春天受到风气的伤害,会寒热往来,热气结在里面,为什么?”岐伯说:“冬天寒气侵入太阳,久后变成寒症;春天风气侵于太阳,久后变成热症。寒症会变化传入藏,热症则静止结于腑。寒气在藏,阴气与阳气相争斗,表现出发热;热结在腑,阳气与阴气相争斗,表现出寒症。根据脏腑的衰弱和旺盛,分别表现出寒和热的往来。”
 风后问:“伤风后身体会出汗,为什么?”岐伯说:“伤寒的邪气,是寒邪;伤风的邪气,是风邪。寒邪侵入胃,胃厌恶寒气而出现发热;风邪侵入胃,胃喜欢风气而变成温暖,温暖表现为不太热。得到风气来扬起土气,火气必然外泄,因此就会出汗。”
 风后问:“春天受到风气的伤害,会出现下血、谵语的症状,很象冬天受到寒气伤害的病症,为什么?”岐伯说:“这是热气进入血室,不是狂证。受到寒气伤害的,热气就会进入血室之中,它的热势重;受到风气伤害的,风邪己散去,但是热气进入血室之内,它的热势轻。”
 风后问:“谵语并且身体潮热的,会怎么样?”岐伯说:“病人的脉象必然是滑脉。”
 风后问:“为什么?”岐伯说:“风邪侵入胃,胃中没有痰就会产生大热,那么谵语的声音高;胃中如果有痰,发潮热的,谵语的声音低。潮热、发谵语,是因为有痰。滑脉,是胃中有痰对应的脉象。”
 风后问:“春天受到风气的伤害,就会手足逆冷,心下悸动,为什么?”岐伯说:“受到寒气伤害邪气会向下行走,受到风气伤害邪气会向上逆冲。寒是阴邪,阴就会向下行走;风是阳邪,阳就会向上升起。治疗寒邪先要祛除逆冷,然后平息悸动;治疗风邪先要平息悸动,然后祛除逆冷,不能有失误。”
 风后问:“受到风邪的伤害,身体发热,象见到鬼一样,这不是发狂证吗?”岐伯说:“狂证是实邪,而这是虚邪。实邪从太阳而来,邪气炽盛,难以遏止;虚邪从少阴而来,邪气由旺转衰。实邪,是火气逼迫心君外出,精神不能持守在心中;虚邪,是火气引动肝魂外游,魄不能持守于肺脏。”
 风后说:“为什么会论述得如此神妙呢?我没有办法测度老师了!”
 
 陈士铎说:风与寒不同,因此论述也有差异,读者应当仔细观察。
【探微】
 无论先天后天,正气邪风,皆与少阳密切相关,风有寒温而气有浅深,功有先天后天之分,用先天元神采之则入道而修丹,用后天识神运之则练气而神武,这是道与武的区别。在后天,顺则外邪风寒入侵为表里之症,修一口真气则有虚实真假之分,邪可侵脏侵腑分寒热表里之证,气可入脏腑结刚柔真假之果。
 邪入里化热,热入血分而神昏澹语,是为狂症。有修者入魔现有此症,皆为欲念炽盛而化火,如果能牢记首章“窈冥之旨”,用“颠倒之术”,则永无此患,学者可会心否?修真之人只要善葆其真,不管寒热往来,八触诸觉,恍如一梦而已也。
 诗云:
      风寒侵体病丛生,道自先天逆转成。
      真假凭君难辨别,魂游魄聚说分明。
 
 
阴寒格阳篇第七十一[1]

 【原文】
 盘盂[2]问于岐伯曰:大小便闭结不通,饮食辄吐,面赭唇焦,饮水亦呕,脉又沉伏,此何证也?岐伯曰:肾虚寒盛,阴格阳也[3]。
 盘盂曰:阴何以格阳乎?岐伯曰:肾少阴经也,恶寒喜温[4]。肾寒则阳无所附,升而不降矣!
 盘盂曰:其故何也?岐伯曰:肾中有水火存焉,火藏水中,水生火内,两相根而两相制也[5]。邪入则水火相离,而病生矣!
 盘盂曰:何邪而使之离乎?岐伯曰:寒热之邪皆能离之,而寒邪为甚。寒感之轻,则肾中之虚阳上浮,不至格拒之至也。寒邪太盛,拒绝过坚,阳格阴而力衰,阴格阳而气旺,阳不敢居于下焦,冲逆于上焦矣。上焦冲逆,水谷入喉,安能下入于胃乎?
 盘盂曰:何以治之?岐伯曰:以热治之。
 盘盂曰:阳宜阴折,热宜寒折。今阳在上而作热,不用寒反用热,不治阴反治阳,岂别有义乎?岐伯曰:上热者,下逼之使热也;阳升者,阴祛之使升也。故上热者,下正寒也[6],以阴寒折之转害之矣,故不若以阳热之品,顺其性而从治之,则阳回而阴且交散也。
 盘盂曰:善。
 
 陈士铎曰:阴胜必须阳折,阳胜必须阴折,皆从治之法也。
 
 【注解】
 [1]此篇论述阴寒格阳的病因和病机,并提出以热治寒、热因热用的治则。
 [2]盘盂:黄帝的大臣。
 [3]肾虚寒盛,阴格阳也:肾虚寒盛是主因,则不难找到治则。
 [4]肾少阴经也,恶寒喜温:少阴肾虽为水脏,但其气为君火,故恶寒喜温。
 [5]肾中有水火存焉,火藏水中,水生火内,两相根而两相制也:肾属水,其中真火藏焉,故曰“火藏水中,水生火内”。水与火,互为根源,并相互制约,而成水火既济之象。
 [6]阳升者阴祛之使升也,故上热者下正寒也:针对“上热下寒”的病机,提出“以热治寒、热因热用”的治则。
 
 【白话】
 盘盂请问岐伯说:“大小便闭结不通,吃了食物之后就吐出来,脸色呈现赭色,唇口干焦,饮水后也呕吐,脉象沉伏,这是什么病症?”岐伯说:“这是肾火虚衰,寒气旺盛,阴气格拒阳气。”
 盘盂问:“阴为什么会格拒阳呢?”岐伯说:“肾是少阴经,厌恶寒冷,喜欢温暖。肾中寒冷,阳气没有依附之处,就只能上升而不能下降了。”
 盘盂问:“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岐伯说:“肾脏中有水火存在,火藏在水中,水生于火内,两者互为其根,又互相制约。邪气侵入,导致水火二气分离,于是疾病就产生了。”
 盘盂问:“是什么邪气使它们分离呢?”岐伯说:“寒热的邪气都能造成水火二气分离,寒邪更为严重。寒邪感染较轻的,肾中的虚阳上浮,不至于造成格拒;寒邪过于旺盛,就会极力格拒阳气,阳气因为格拒阴邪而力量衰弱,阴气因为格拒阳气而旺盛,阳气不敢处于下焦的位置,向上逆冲到上焦。上焦受到冲逆,水分和食物进入咽喉,怎么能够下行到胃呢?”
 盘盂问:“怎么治疗呢?”岐伯说:“用温热药来治疗。”
 盘盂问:“阳病应当用阴性的药物来折其锋,热性病应当用寒涼药来折其锋,现在阳气在上焦形成热症,不用寒凉药反而用温热药,不治阴反而治阳,难道还有别的意义吗?”岐伯说:“上焦的热症,是因为下焦的逼迫使它发热;阳气上升,是因为阴气的驱赶使它上升。因此,上焦发热,正是由于下焦的虚寒,用寒凉的药物折其锋,反而会产生伤害,所以不如用温热的药物,顺从阳气上升的趋势给予治疗,不仅可以回复阳气,而且阴寒也可以解散了。”
 盘盂说:“好。”
 
 陈士铎曰:阴胜必须用阳来折其锋,阳胜必须用阴来折其锋,这都是“从治”的方法。
【探微】
 本章再次强调肾火的重要性,命门真火虚衰,寒气旺盛,阳气就会被格拒在外而无所依附了。阳气只能上升为虚阳浮越在上面,如同灯头残焰,堪堪将灭。
 这都是因为邪气入侵肾脏,导致肾中水火分离,火不能藏于水中,难以既济。寒邪内蕴于中,阳气格拒在外,阴阳失去互根互化的作用,病深难治了。
 治疗的方法是不能被外表虚阳上越的假象所迷惑,反而要补阳助火,驱散下焦积聚的内寒,回复肾中真阳。当然,除了要用后天的药物辅佐外,最好的方法是逆转阴阳,行颠倒之术,借风火之力,运真元于下田元海,发动真阳,百病全消!
 诗云:
      一点真阳出海门,冲开水府上昆仑。
      黄河逆转扶摇力,万里鲲鹏展翅奔。
 
 
春温似疫篇第七十二[1]
 
 【原文】
 风后问于岐伯曰:春日之疫,非感风邪成之乎?岐伯曰:疫非独风也。春日之疫,非风而何?
 风后曰:然则春温即春疫乎?岐伯曰:春疫非春温也。春温有方,而春疫无方也。
 风后曰:春疫无方,何其疾之一似春温也?岐伯曰:春温有方,而时气乱之,则有方者变而无方[2],故与疫气正相同也。
 风后曰:同中有异乎?岐伯曰:疫气热中藏杀,时气热中藏生[3]。
 风后曰:热中藏生,何多死亡乎?岐伯曰:时气者,不正之气也。藏腑闻正气而阴阳和,闻邪气而阴阳乱。不正之气即邪气也,故闻之而辄病,转相传染也[4]。
 风后曰:闻邪气而不病者,又何故欤?岐伯曰:藏腑自和,邪不得而乱之也[5]。春温传染,亦藏腑之虚也[6]。
 风后曰:藏腑实而邪远,藏腑空而邪中,不洵然乎?
 
 陈士铎曰:温似疫证,不可谓温即是疫,辩得明爽。
 
 【注解】
 [1]此篇论述春温与疫病(传染病)病因、病机的不同,揭示了春温由方隅之风邪引起,热中藏生;疫病则无方而藏杀,且转相传染,甚至死亡!提出了“正气内存,邪不易干”的养生预防原则。
 [2]春温有方,而时气乱之,则有方者变而无方:春月温气当令,其方为东方,故曰“春温有方。”如果时气(即邪气)扰乱了春天温和之气,则有方者就会变为无方。例如,春天吹西风,为金克木,即为时气扰乱春温之气,此时极易出现疫病。
 [3]疫气热中藏杀,时气热中藏生:由时疫之气引起的发热,热势重,其中暗藏杀机;而由时气引起的发热,热势较轻,其中藏有生机。
 [4]故闻之而辄病,转相传染也:时疫之病(今之传染病),最大的特点为传染性极强,闻之辄病,如现代的流行性脑膜炎(乙脑)、非典型肺炎(SAS)之类。
 [5]藏腑自和,邪不得而乱之也:正气内存,脏腑自然安和,外来的邪气就不能侵害自身。揭示了养生预防的极端重要性!
 [6]春温传染,亦脏腑之虚也:春温之病传染性强,主要原因在于脏腑虚弱。故《内经》曰:“虚邪贼风,避之以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白话】
 风后请问岐伯说:“春天的疫气,不是感染了风邪吗?”岐伯说:“疫气不单是风气。春天的疫气,不是风气又是什么?”
 风后问:“然而,春天的温气就是春疫吗?”岐伯说:“春疫不是春温。春温有方位,春疫没有方位。”
 风后问:“春疫没有方位,为什么它的疾病象春温一样呢?”岐伯说:“春温有方位,但是时令的气会干扰它,有方位也会变得没有方位了,因此与疫气正好相同。”
 风后问:“相同之中存在着差异吗?”岐伯说:“疫气在温热中隐藏着杀机,时令之气温热中隐藏有生机。”
 风后问:“温热中隐藏有生机,为什么病人多数会死亡呢?”岐伯说:“时气,指四时不正之气。脏腑感受到正气,阴阳就会调和,感染了邪气,阴阳就会紊乱。不正之气就是邪气,因此感染了邪气就会很快得病,转而互相传染。”
 风后问:“感染了邪气但是不发病的,又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脏腑自然调和,邪气不能扰乱它。春天的温疫传染,也是由于脏腑空虚的原因。”
 风后说:“脏腑充实邪气就会远离,脏腑空虚邪气就会感染,这不是理所当然吗?”
 
 陈士铎说:春温象疫症,不能说春温就是疫病,分辨得明确。
【探微】
   温和疫乃两种气也,春温是时令之气,疫气是外邪之因。春温虽可致病却属应时而至,故热中有生;疫气却是不时之邪,热中藏杀。相互传染,虚者立应。
   然而无论时风外疫,“闻之辄病”者,元气中虚也。“脏腑实而邪远,脏腑空而邪中,不洵然乎”?古今一理,“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得道者可转化时风为元气,辟除疫气而无病。因其内中无虚也。一腔正气充盈,何邪可犯?脏腑调和,阴阳有序,何邪可入?故修真之士,只不过首章之善于昏默,甘于昏默者,窈冥之地即无何之乡,大明之上即无极之野,一气而已,得此一气,长抱入怀,一任它春温时疫,不过外卖而已。
 诗云:
      春来疫气纵横中,勿使真人脏腑空。
      守得金砂归五内,时温只把对东风。
卷  九
 
补泻阴阳篇第七十三[1]
 
 【原文】
 雷公问于岐伯曰:人身阴阳分于气血,《内经》详之矣,请问其余。岐伯曰:气血之要,在气血有余不足而已。气有余则阳旺阴消,血不足则阴旺阳消[2]。
 雷公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阳旺阴消者,当补其血;阴旺阳消者,当补其气。阳旺阴消者,宜泻其气;阴旺阳消者,宜泻其血[3]。无不足,无有余,则阴阳平矣[4]。
 雷公曰:补血则阴旺阳消,不必再泻其气;补气则阳旺阴消,不必重泻其血也。岐伯曰:补血以生阴者,言其常补阴也;泻气以益阴者,言其暂泻阳也。补气以助阳者,言其常补阳也;泻血以救阳者,言其暂泻阴也。故新病可泻,久病不可轻泻也;久病宜补,新病不可纯补也[5]。
 雷公曰:治血必当理气乎?岐伯曰:治气亦宜理血也。气无形,血有形。无形生有形者,变也;有形生无形者,常也[6]。
 雷公曰:何谓也?岐伯曰:变治急,常治缓。势急不可缓,亟补气以生血;势缓不可急,徐补血以生气。
 雷公曰:其故何也?岐伯曰:气血两相生长,非气能生血,血不能生气也。第气生血者其效速,血生气者其功迟。宜急而亟者,治失血之骤也;宜缓而徐者,治失血之后也。气生血,则血得气而安,无忧其沸腾也;血生气,则气得血而润,无虞其干燥也。苟血失补血,则气且脱矣;血安补气,则血反动矣[7]。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气血俱可补也,当于补中寻其原,不可一味呆补为妙。
 
 【注解】
 [1]本篇名为补泻阴阳,即补气补血,为治疗血症之专论。
 [2]阳旺阴消者,当补其血;阴旺阳消者,当补其气:阳气旺盛而阴血虚衰的,应当补血;阴血旺盛而阳气衰弱的,应当补气。
 [3]阳旺阴消者,宜泻其气;阴旺阳消者,宜泻其血:阳气旺盛阴血虚衰的,适宜泻其阳气;阴血旺盛而阳气衰弱的,适宜泻其阴血。
 [4]无不足,无有余,则阴阳平矣:无不足,无有余,则阴阳平和,其人无病矣!故《内经》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5]故新病可泻,久病不可轻泻也;久病宜补,新病不可纯补也:新病之人,其体尚健,可泻其偏旺之方,不可纯补;久病之人,其体已衰,不可轻泻,宜以补为主。
 [6]无形生有形者变也,有形生无形者常也:无形之气生有形之血,这是变化之道;有形之血生无形之气,这是正常之道。无形与有形的相互促进,至于变化莫测矣!
 [7]苟血失补血,则气且脱矣;血安补气,则血反动矣:如果对于失血的病人,仅仅考虑到补血,那么阴血旺盛,就会导致阳气虚脱而亡;阴血平和,妄为补气,就会导致血液沸郁之病。
 
 【白话】
 雷公请问岐伯说:“人身的阴阳分为气和血,《内经》已经详细说了,请问其他相关的知识。”岐伯说:“气血的关键,在于气血的有余与不足。气有余时,则阳亢阴虚;血不足时,则阴盛阳虚。”
 雷公问:“那该如何治疗呢?”岐伯说:“阳旺阴虚的,应当补血;阴旺阳消的,就要补气。阳旺阴虚的,应当泻气;阴旺阳消的,应当泻血。没有不足,也没有多余,那么阴阳就平衡了。
 雷公问:“补血就可以阴旺阳消,不需要再泻他的气;补气就可以阳旺阴消,不需要再泻他的血。”岐伯说:“通过补血生起阴精的,是指经常补益阴精;通过泻气来补益阴精的,是所谓的暂时性泻阳。通过补气来回复阳的,是指经常补阳气;通过泻血来救阳的,是所谓的暂时性泻阴。因此,刚发生的病可以采用泻法来治,慢性病就不能轻易采用泻法;慢性病应当采用补法,刚出现的病则不能一味地进补。”
 雷公问:“治血一定要理气吗?”岐伯说:“治气也应该理血。气无形,血有形,无形之气生有形之血,就是所谓的变法;有形之血生无形之气,就是所谓的常法。”
 雷公问:“怎么说呢?”岐伯说:“以变法治疗急症,以常法治疗缓症。病势危急的不能采用缓慢的疗法,要赶快补气以生血;病势缓慢的不能用快速的方法,要缓慢地补血以生气。”
 雷公问:“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呢?”岐伯说:“这是因为气与血相互滋生,而不是气能生血、血不能生气。气生血的功效快速,而血生气的功效则迟缓。应当急治的就要采用急救的方法,这是治疗大出血的关键措施;应当缓慢的就要采用进补的方法,以便失血之后身体的恢复。气生血,血得到气的相助而安宁,就不用担忧血会出现扰动的现象;血生气,气得到血的濡养而滋润,就不用担忧会出现气枯的现象。如果因失血而单纯补充血液,就会造成气的虚脱;血液安和却要补气,就会导致血动妄行。”
 雷公说:“好。”
 
 陈士铎说:气和血都是可以补的,应该在补法中寻求补的依据,而不能简单呆板地进补,这才妙啊!
【探微】
 这一章主要讲究阴阳平衡之道,责之后天气血而已。元气充盈,自然血海充盈。一失偏颇,疾病丛生,此病之所由来者,阴阳失调也。
 人的阴阳平衡一旦打破,渐渐地阴盛阳衰,抑或阳旺阴虚,气血之中,百病纷扰,人岂能安,寿岂能长哉。今有后天临床借助药物而补泻之,高者抑之,低者举之。然而正如《参同契》中魏祖师所云:“杂性不相类,安肯合体居”?草木竹石,作为一时调气血辅助可用,岂有长期巨量可能平抑人体逐日虚耗之气血者。因此,欲得气血调和,阴阳平秘,必须“竹破还须竹补宜,”哪里亏了,还从哪里补起来。
 人本来就因为落入后天,每日因“视、听、言、动”而渐次消耗其肾精元气,导致气血亏损,阴阳衰败,才会百病丛生的。今用颠倒逆转法,将外耗之神魂意志收归体内,自然虚受实补,阴阳平衡矣,何须借助于药物呢?
 诗云:
      当年一念入尘埃,渐觉身躯老病衰。
      勒马悬崖回首看,青春去远莫徘徊!
 
 
善养篇第七十四[1]

 【原文】
 雷公问于岐伯曰:春三月谓之发陈[2],夏三月谓之蕃秀[3],秋三月谓之容平[4],冬三月谓之闭藏[5],天师详载《四气调神大论》中,然调四时则病不生,不调四时则病必作[6]。所谓调四时者,调阴阳之时令乎?抑调人身阴阳之气乎?愿晰言之。岐伯曰:明乎哉问也!调阴阳之气,在人不在时也。春三月,调木气也;调木气者,顺肝气也[7]。夏三月,调火气也;调火气者,顺心气也[8]。秋三月,调金气也;调金气者,顺肺气也[9]。冬三月,调水气也;调水气者,顺肾气也[10]。肝气不顺,逆春气矣,少阳之病应之。心气不顺,逆夏气矣,太阳之病应之。肺气不顺,逆秋气矣,太阴之病应之。肾气不顺,逆冬气矣,少阴之病应之。四时之气可不调乎?调之实难,以阴阳之气不易调也,故人多病耳。
 雷公曰:人既病矣,何法疗之?岐伯曰:人以胃气为本,四时失调,致生疾病,仍调其胃气而已[11]。胃调脾自调矣,脾调而肝心肺肾无不顺矣!
 雷公曰:先时以养阴阳,又何可不讲乎?岐伯曰:阳根于阴,阴根于阳。养阳则取之阴也,养阴则取之阳也。以阳养阴,以阴养阳[12],贵养之于豫也,何邪能干乎[13]?闭目塞兑[14],内观心肾[15],养阳则漱津送入心也,养阴则漱津送入肾也,无他异法也[16]。
 雷公曰:善。
 
 天老问曰:阴阳不违背而人无病,养阳养阴之法,止调心肾乎?岐伯曰:《内经》一书,皆养阳养阴之法也。
 天老曰:阴阳之变迁不常,养阴养阳之法,又乌可执哉?岐伯曰:公言何善乎!奇恒之病,必用奇恒之法疗之。豫调心肾,养阴阳于无病时也[17]。然而病急不可缓,病缓不可急,亦视病如何耳。故不宜汗而不汗,所以养阳也;宜汗而急汗之,亦所以养阳也。不宜下而不下,所以养阴也;宜下而大下之,亦所以养阴也。岂养阳养阴,专尚补而不尚攻乎?用攻于补之中,正善于攻也;用补于攻之内,正善于补也。攻补兼施,养阳而不损于阴,养阴而不损于阳,庶几善于养阴阳者乎[18]!
 天老曰:善。
 
 陈士铎曰:善养一篇,俱非泛然之论,不可轻用攻补也。
 
 【注解】
 [1]本篇专论善养,即善养阴阳、善调四时也。何为阴阳?一阴一阳,即一性一命,亦即养生修真之道也。如何养法?先“调四时”,以达于养生之域;后进行“闭目塞兑,内观心肾”之内修。对于久病之人,则首重调胃为主,土旺然后才能发生万物也。
 [2]春三月谓之发陈:春三月,草木萌发,敷陈于大地,称为发陈。
 [3]夏三月谓之蕃秀:夏三月,万物蕃衍,茂盛荣秀,称为蕃秀。
 [4]秋三月谓之容平:秋三月,其气舒缓,从容平定,称为容平。
 [5]冬三月谓之闭藏:冬三月,其气闭塞,伏藏于地,称为闭藏。
 [6]调四时则病不生,不调四时则病必作:调,调养、调度、调度之义。
 [7]调木气者,顺肝气也:调养木气,在于调顺肝气。肝通于目,贵在垂帘闭目,回光内照也。
 [8]调火气者,顺心气也:调养火气,在于调顺心气。心之机在目,故仍在垂帘闭目,回光内照也。
 [9]调金气者,顺肺气也:调养金气,在于调顺肺气。肺之气在于口,更在于息。故调肺之气,一在“塞兑”,二在“调”绵绵若存之胎息。
 [10]调水气者,顺肾气也:调养水气,在于调顺肾气。肾之气在于耳,更在于命宫。故调肾气,炼精化气。
 [11]人以胃气为本,四时失调,致生疾病,仍调其胃气而已:胃属土,旺于四季,而为五脏后天之本,胃气旺则有康复再生之机矣。
 [12]以阳养阴,以阴养阳:性属阴,命属阳。养阳则取之阴也,养阴则取之阳也。故善养性者,以阳养阴也;善养阴者,以阴养阳也。
 [13]贵养之于豫也,何邪能干乎:豫同预。未病之时预防为主,使精力充沛,正气旺盛,则邪不能干矣。
 [14]闭目塞兑:兑,即口。闭目塞兑,闭上口目,使精神集中向内,使向外的顺行消耗变为向内的积累再生。
 [15]内观心肾:内观心肾的“心肾”,并不是指心肾之器官实体,而是指“心之机在目”的目内眦以及肾之机在“命宫”的尾闾。二者是神气(性命)之源头。
 [16]养阳则漱津送入心也,养阴则漱津送入肾也,无它异法也:保养阳气的诀窍,是将甘津(元精)咽下,送入心中;保养阴气的诀窍,是将甘津(元精)咽下,送入肾中。
 [17]豫调心肾,养阴阳于无病时也:无病之时,内观心肾,修炼丹道,则“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18]庶几善于养阴阳者乎:只有这样,才是真正的善于调养阴阳啊!
 
 【白话】
 雷公问:“春天的三个月称为发陈,夏天的三个月称为蕃秀,秋天的三个月称为容平,冬天的三个月称为闭藏,天师已经详细地记载于《四气调神大论》中了。调和四时,疾病就不会发生;不调四时,疾病必然会发生。所谓调四时,是调节四时的阴阳之气,还是调节人体的阴阳之气?请详细论述。”岐伯说:“这真是明哲的提问啊!调节阴阳之气,在于人体而不在于四时。春天的三个月,要调节木气;调节木气,以顺应肝气;夏天的三个月,要调节火气;调节火气,以顺应心气;秋天的三个月,要调节金气;调节金气,以顺应肺气;冬天的三个月,要调节水气;调节水气,以顺应肾气。肝气不顺,悖逆了春天的木气,少阳病就会相应发生;心气不顺,悖逆了夏天的火气,太阳病就会相应发生;肺气不顺,悖逆了秋天的金气,太阴病就会相应发生;肾气不顺,悖逆了冬天的水气,少阴病就会相应发生。四时阴阳之气岂能不调节呢?调节它们其实很难,因为四时阴阳之气不容易调节,因此人们才容易得病。”
 雷公问:“人们既然病了,用什么方法来治疗呢?”岐伯说:“人以胃气为根本,因为悖逆了四时阴阳之气而产生的疾病,仍然是调理胃气而已。胃气调理好了,脾气也就自然好了;脾气得到了调节,那么肝、心、肺和肾,就没有不顺畅的了!”
 雷公问:“在每个时令之前调养阴阳,又怎么可以不讲呢?”岐伯说:“阳以阴为根,阴以阳为根。养阳需要从阴中求阳,养阴需要从阳中取阴。以阳养阴,以阴养阳,贵在预先调养,还会有什么邪气能够入侵呢?闭上双目,合上嘴唇,向内观照心肾,养阳就含漱津液送入胃脘中,养阴就含漱津液送入肾中,没有其它特别的方法了。”
 雷公说:“好。”
 天老问:“阴阳不相背离,人就没有疾病,养阳养阴的方法,只是调养心肾吗?”岐伯说:“《内经》一书,讲的都是养阳和养阴的方法。”
 天老问:“阴阳的变化复杂多端,养阴养阳的方法,又怎么可以一成不变呢?”岐伯说:“你问得真好啊!奇恒的疾病,必须采用适应奇恒的方法来治疗。预先调养心肾,是在没有发病之前调养阴阳。当然,病情急重的不能缓慢地调养,病情缓慢的不需要急治,也需要根据疾病的情况来决定。因此,不适宜发汗就不使用汗法,这是为了养阳;适宜发汗就赶快使用汗法,这也是为了养阳;不适宜攻下就不使用下法,这是为了养阴;适宜攻下就赶快使用下法,这也是为了养阴。养阴养阳,怎么能够一味地强调补而不强调攻呢?把攻法融入补法之中,正是善于运用攻法;把补法融入攻法之中,正是善于运用补法。攻法和补法兼顾使用,养阳而不损伤阴,养阴而不损伤阳,这才是善于调养阴阳啊!”
 天老说:“好。”
 
 陈士铎评述:《善养》这一篇,都不是泛泛而谈,不能轻率地使用攻法和补法。
【探微】
 读经就象海滩检宝一样,时不时会在一望无根的沙滩上发现闪光的珠贝。
 象前面几篇中几乎看不到真正讲述先天大道的内容,忽然这一章别开生面,直示中心,再次将修真秘宝直接展示在我们面前,使我们在懵懂中为之精神一振,于是活子时现,心花怒放,急按文中所示秘法,逆转心神,内视心肾,阴归阴,阳归阳,不采而自采,小药得焉!
 “闭目塞兑,内观心肾,养阳则漱津送入心也,养阴则漱津送入肾也,无他异法也”。“《内经》一书,皆养阳之法也”。“豫(预)调心肾,养阴阳于无病时也。”此善养之大道也,论在《内经》而示在《外经》,读者诸君,可能明白乎?可能实行否?
 闭目含光,内观心肾则阴阳自调,四时自顺。调四气而归于脾胃,意土中正,则五行自安,五气归元,大丹必成!
 诗云:
      善养吾真不老人,天书指导可通神。
      岐黄惠德传千载,佑我中华永世春。
 
 
亡阴亡阳篇第七十五[1]

黄帝外经 《黄帝外经》(三)

 【原文】
 鸟师问于岐伯曰:人汗出不已,皆亡阳也?岐伯曰:汗出不已,非尽亡阳也。
 鸟师曰:汗证未有非热也,热病即阳病矣,天师谓非阳,何也?岐伯曰:热极则阳气难固,故汗泄亡阳。溺属阴,汗属阳[2]。阳之外泄,非亡阳而何?谓非尽亡阳者,以阳根于阴也。阳之外泄,由于阴之不守也[3]。阴守其职,则阳根于阴,阳不能外泄也。阴失其职,则阴欲自顾不能,又何能摄阳气之散亡乎?故阳亡本于阴之先亡也。
 鸟师曰:阴亡则阴且先脱,何待阳亡而死乎?岐伯曰:阴阳相根,无寸晷之离也[4]。阴亡而阳随之即亡,故阳亡即阴亡也,何分先后乎?
 鸟师曰:阴阳同亡,宜阴阳之共救矣!乃救阳则汗收而可生,救阴则汗止而难活,又何故乎?岐伯曰:阴生阳则缓,阳生阴则速。救阴而阳之绝不能遽回,救阳而阴之绝可以骤复,故救阴不若救阳也。虽然,阴阳何可离也?救阳之中附以救阴之法,则阳回而阴亦自复也。
 鸟师曰:阴阳之亡,非旦夕之故也,曷不于未亡之前先治之?岐伯天师曰:大哉言乎!亡阴亡阳之证,皆肾中水火之虚也[5]。阳虚,补火以生水,阴虚,补水以制火[6],可免两亡矣!
 鸟师曰:善。
 
 陈士铎曰:阴阳之亡,由于阴阳之两不可守也,阳摄于阴,阴摄于阳。本于水火之虚,虚则亡,又何疑哉?
 
 【注解】
 [1]此篇论述大汗亡阳的机理及其治则,指出“肾中水火之虚”是亡阴亡阳的病机,并提出了“回阳救逆”的治则。
 [2]溺属阴,汗属阳:溺,通“尿”。尿液下泄,故属阴;汗液达于体表,故属阳。
 [3]阳之外泄,由于阴之不守也:阳气之所以外泄,是由于阴气不能内守。
 [4]阴阳相根,无寸晷之离也:晷,音鬼(guǐ),即日晷,是古代用来测量日影以确定时辰的工具。阴与阳,两者互为其根,不可须臾离也。故《内经》曰:“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5]亡阴亡阳之证,皆肾中水火之虚也:亡阴亡阳之证,其病机在于肾中水火二气的虚衰。
 [6]阳虚,补火以生水;阴虚,补水以制火:对于阳虚的病人,可以采用补火生水的治法;而对于阴虚的病人,则应当采用补水以制火的治法。
 
 【白话】
 鸟师问:“人不停地出汗,都是亡阳吗?”岐伯说:“汗出不停,不都是亡阳。”
 鸟师问:“汗症没有不发热的,热病就是阳症啊,天师说不全是阳症,为什么?”岐伯说:“热到极点则阳气难以稳固,因此出汗过多就会亡阳。尿属阴,汗属阳。阳气外泄,不是亡阳又是什么?说不全是亡阳,是因为阳以阴为根。阳气外泄,是因为阴气不能固守。如果阴气恪守它的职能,阳气得到阴气的根本,阳气就不能外泄;阴气失职,阴气难以自保,又怎么能够固摄阳气使之不亡呢?因此,亡阳症的根源是阴气先亡。”
 鸟师问:“阴亡应该是阴液先脱,为什么要等到阳亡了才死呢?”岐伯说:“阴阳相互是对方的根本,没有片刻的分离。阴液亡了,阳气就会随之而亡,因此阳亡就是阴亡,还分什么先后呢?”
 鸟师问:“既然阴阳同时消亡,那么就应该同时救护阳气和阴气啊!救阳则出汗停止而人能转生,救阴出汗也停止但人却难于存活,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阴生阳比较缓慢,阳生阴就很迅速。救阴不能立即挽回阳气的消亡,救阳则可以立即使阴液恢复,因此救阴不如救阳。尽管如此,阴阳又怎么可以分离呢?救阳之中应当附加采用救阴的方法,那么在阳气回复的同时,阴气也就自行恢复了。”
 鸟师问:“亡阴和亡阳不是一朝一夕的原因引起的,为什么不在没有出现症状之前就先进行治疗呢?”岐伯天师说:说得很对啊!亡阴亡阳的病症,都是因为肾中水火虚衰。阳虚,补火来生水,阴虚,补水来生火,就可以避免亡阴和亡阳了!”
 鸟师说:“好。”
 
 陈士铎说:亡阴亡阳,是由于阴和阳两者互相不能持守,阳气受阴气的摄受,阴气受阳气的持守。发病的原因是肾中水火的亏虚,亏虚就会亡失,这还有什么疑问呢?
【探微】
 这一章又用隐晦之法,强调保阴保阳的唯一法门,就是保持肾中水火不虚,自然可以调剂阴阳,永远不会出现亡阴脱阳之患。
 “阴阳之亡,非旦夕之故也,曷不于未亡之前先治之?”这一句才是我国道医的宗旨,“治未病”,不待有病而后治之。预防一直是圣祖传道之心法,“亡羊补牢”岂如“防患于未然”为高明哉!
 而作为修真之人,则完全颠倒后天生死之规则,打破阴阳顺行的轨道,以肾中一点先天水火烹炼长生不死之金丹,虽冬天腊月,仍汗飞如雨,却无脱阳亡阴之虑,不也神乎!
 诗云:
      水火混元汇命门,阴阳同体又同根。
      他年相遇昆仑顶,笑指江河浊浪奔。
 
 
昼夜轻重篇第七十六[1]

 【原文】
 雷公问于岐伯曰:昼夜可辨病之轻重乎?岐伯曰:病有重轻,宜从昼夜辨之。
 雷公曰:辨之维何?岐伯曰:阳病昼重,阴病昼轻,阳病夜轻,阴病夜重[2]。
 雷公曰:何谓也?岐伯曰:昼重夜轻,阳气旺于昼,衰于夜也;昼轻夜重,阴气旺于夜,衰于昼也。
 雷公曰:阳病昼轻,阴病夜轻,何故乎?岐伯曰:此阴阳之气虚也。
 雷公曰:请显言之。岐伯曰:阳病昼重夜轻,此阳气与病气交旺,阳气未衰也,正与邪斗,尚有力也,故昼反重耳;夜则阳衰矣,阳衰不与邪斗,邪亦不与正斗,故夜反轻耳。阴病昼轻夜重,此阴气与病气交旺,阴气未衰也,正与邪争,尚有力也,故夜反重耳;昼则阴衰矣,阴衰不敢与邪争,邪亦不与阴争,故昼反轻耳。
 雷公曰:邪既不与正相战,宜邪之退舍矣,病犹不瘥,何也?岐伯曰:重乃真重,轻乃假轻。假轻者,视之轻而实重,邪且重入矣,乌可退哉?且轻重无常,或昼重夜亦重,或昼轻夜亦轻,或时重时轻,此阴阳之无定,昼夜之难拘也。
 雷公曰:然则,何以施疗乎?岐伯曰:昼重夜轻者,助阳气以祛邪[3];昼轻夜重者,助阴气以祛邪[4],皆不可专祛其邪也。昼夜俱重,昼夜俱轻,与时重时轻,峻于补阴,佐以补阳,又不可泥于补阳而专于祛邪也。
 
 陈士铎曰:昼夜之间,轻重自别。
 
 【注解】
 [1]本篇根据疾病的昼夜轻重或时轻时重,阐述其病机,并确立了治则。
 [2]阳病昼重,阴病昼轻,阳病夜轻,阴病夜重:白天阳气旺,夜晚阴气盛。阳病,白天阳气与病邪相争,故白昼重,夜晚轻;阴病,夜晚阴气与病邪争,故夜晚重,白天轻。
 [3]昼重夜轻者,助阳气以祛邪:对于昼重夜轻的阳性病,宜助其阳气,以祛除病邪。
 [4]昼轻夜重者,助阴气以祛邪:对于昼轻夜重的阴性病,宜助其阴气,以祛除病邪。
 
 
 
 【白话】
 雷公请问岐伯说:“可以辨别疾病在白天和晚上的轻重吗?”岐伯说:“病情有重有轻,正应当从白天和晚上加以辨别。”
 雷公问:“辨别的标准是什么?”岐伯说:“阳病白天重,阴病白天轻;阳病晚上轻,阴病晚上重。”
 雷公问:“怎么说呢?”岐伯说:“阳症白天重夜间轻,是因为阳气在白天旺盛而夜晚则衰微;阴症白天轻而夜间重,是因为阴气在夜晚旺而在白天衰。”
 雷公问:“阳症白天轻,阴症夜间轻,这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这是阴阳之气虚的缘故。”
 雷公说:“请给予明确解释。”岐伯说:“阳病白天重而夜间轻,这是白天阳气和病气都旺盛,阳气没有衰微,在与邪气的交锋中正气还有力量,所以白天症状反而较重;夜间阳气衰微,阳气衰微就不会与邪气争斗,而邪气也不与正气争斗,所以夜间病症反而较轻。阴病白天轻而夜间重,这是夜间阴气和病气都旺盛,阴气没有衰微,在与邪气的交锋中正气还有力量,所以夜间症状反而较重;白天阴气衰微,阴气衰微就无力与邪气争斗,而邪气也不与阴气争斗,所以白天病症反而较轻。”
 雷公问:“病邪既然不与正气相争斗,邪气应当退避三舍了,可是疾病仍然不愈,为什么?”岐伯说:“症状重是真的重,症状轻是假的轻。假轻的,是看起来轻而实际上重,邪气侵入更为深重,怎么会退去呢?至于那些轻重无常,有的白天症状重夜间也重,有的白天症状轻夜间也轻,有的时重时轻,这是因为阴阳不稳定,难以受制于昼夜变化的规律。”
 雷公问:“既然如此,那该如何治疗呢?”岐伯说:“白天重而夜间轻的,助长阳气以便祛除邪气;白天轻夜间重的,助长阴气以便祛除邪气,都不能单纯地攻伐邪气。白天夜间都重的,或者白天夜间都轻的,或者症状时重时轻的,关键在于补阴,辅以补阳,不可拘泥于补阳而专一祛邪。”
 
 陈士铎说:昼夜之间,病情的轻重自然有区别。
【探微】
 此处讲昼夜阴阳的差别,修真是讲二六时阴阳火候的差别的。昼夜分六阳时,六阴时,初修者阳气虚而阴气盛,多用六阳时修炼,后元阳渐足,多用六阴时静养沐浴,子午卯酉不是定数。
 后天疾病因偏阴偏阳而有昼夜轻重之分,先天修真也看阴阳火候,昼夜用功,唯勤不怠。然勤并不是多炼就可,而是在二六时,用心体察阴阳气血之变化,日夜用心,才能不使事倍而功半也。
 不管是后天治病还是先天修真,都不能一味地喜阳恶阴,一味地祛邪,今人有专攻排毒祛邪者,是不知阴阳也,老子“专气致柔”,“我处其和”。把握阴阳平衡,正气滋生,自然邪不可干。
 诗云:
      炉火熊熊昼夜红,修真本属鬼神工。
      时分二六阴阳合,太上英明正反通。
 
 
解阳解阴篇第七十七[1]

 【原文】
 奢龙问于岐伯曰:阳病解于戌,阴病解于寅,何也?岐伯曰:阳病解于戌者,解于阴也;阴病解于寅者,解于阳也。然解于戌者,不始于戌;解于寅者,不始于寅。不始于戌者,由寅始之也;不始于寅者,由亥始之也。解于戌而始于寅,非解于阴乃解于阳也;解于寅而始于亥,非解于阳乃解于阴也。
 奢龙曰:阳解于阳,阴解于阴,其义何也?岐伯曰:十二经均有气旺之时,气旺则解也。
 奢龙曰:十二经之旺气,可得闻乎?岐伯曰:少阳之气,旺寅卯辰;太阳之气,旺巳午未;阳明之气,旺申酉戌;太阴之气,旺亥子丑;少阴之气,旺子丑寅;厥阴之气,旺丑寅卯也。
 奢龙曰:少阴之旺何与各经殊乎?岐伯曰:少阴者,肾水也。水中藏火,火者阳也。子时一阳生,丑时二阳生,寅时三阳生[2],阳进则阴退,故阴病遇子丑寅而解者,解于阳也。
 奢龙曰:少阴解于阳,非解于阴矣!岐伯曰:天一生水,子时水生,即是旺地,故少阴遇子而渐解也。
 奢龙曰:少阳之解,始于寅卯,少阴、厥阴之解,终于寅卯,又何也?岐伯曰:寅为生人之首,卯为天地门户[3]。始于寅卯者,阳得初之气也;终于寅卯者,阴得终之气也。
 奢龙曰:三阳之时旺,各旺三时,三阴之时旺,连旺三时,又何也?岐伯曰:阳行健,其道长,故各旺其时;阴行钝,其道促,故连旺其时也。
 奢龙曰:阳病解于夜半,阴病解于日中,岂阳解于阳,阴解于阴乎?岐伯曰:夜半以前者,阴也;夜半以后者,阳也;日中以后者,阴也;日中以前者,阳也。阳病必于阳旺之时先现解之机,至夜半而尽解也。阴病必于阴旺之时先现解之兆,至日中而尽解也。虽阳解于阳,实阳得阴之气也;虽阴解于阴,实阴得阳之气也。此阳根阴,阴根阳之义耳。
 奢龙曰:善。
 
 陈士铎曰:阳解于阴,阴解于阳,自有至义,非泛说也。
 
 【注解】
 [1]本篇论述阳病解于阴时以及阴病解于阳时之理,并指示了人体气机升降的时辰。
 [2]子时一阳生,丑时二阳生,寅时三阳生:子时一阳生,为地雷复卦();丑时二阳生,为地泽临();寅时三阳生,为地天泰卦()……. 坤为地卦()。此十二消息卦,为丹道养生修真的“火候”秘机。
 [3]寅为生人之首,卯为天地门户:道家认为:“天开于子,地辟于丑,人生于寅。”“日升于卯,月降于酉。”故曰:寅为生人之首,卯为天地门户。
 
 【白话】
 奢龙请问岐伯说:“阳病缓解于戌时,阴病缓解于寅时,为什么?”岐伯说:“阳病缓解于戌时,是缓解于阴时;阴病缓解于寅时,是缓解于阳时。然而,缓解于戌时的,不是从戌时开始的;缓解于寅时的,也不是从寅时开始。不开始于戌时的,从寅时开始;不开始于寅时的,从亥时开始。缓解于戌时而开始于寅时,不是缓解于阴时而是缓解于阳时;缓解于寅时而开始于亥时,不是缓解于阳时而是缓解于阴时。”
 奢龙问:“阳病缓解于阳时,阴病缓解于阴时,其中有什么含义?”岐伯说:“十二经都有气旺的时辰,经气旺盛疾病就缓解了。”
 奢龙问:“十二经的旺气,可以听闻到吗?”岐伯说:“少阳经的气,旺于寅卯辰三个时辰;太阳经的气,旺于巳午未三个时辰;阳明经的气,旺于申酉戌三个时辰;太阴经的气,旺于亥子丑三个时辰;少阴经的气,旺于子丑寅三个时辰,厥阴经的气,旺于丑寅卯三个时辰。”
 奢龙问:“少阴经气的旺相为什么与其它各条经络有差异呢?”岐伯说:“少阴经属肾水,水中藏有火,火就是阳,子时一阳生,丑时二阳生,寅时三阳生,阳进则阴退,因此阴病在子丑寅三个时辰得到缓解的,是缓解于阳时。”
 奢龙说:“少阴病缓解于阳时,不是缓解在阴时。”岐伯说:“天一生水,水生于子时,就是水旺之地,因此少阴症遇到子时逐渐缓解。”
 奢龙问:“少阳病的缓解从寅卯二时开始,少阴、厥阴病的缓解则在寅卯二时结束,为什么呢?”岐伯说:“寅是生人的开始,卯是天地的门户。开始于寅卯二时的,是阳得到初生之气;终止于寅卯二时的,是阴遇到终结之气。”
 奢龙问:“三阳经气的生旺分别在三个不同的时辰,三阴经气的生旺,则连续生旺在三个时辰,这又是什么呢?”岐伯说:“阳气的运行刚健,它的路径比较长,因此三阳经气的生旺分别在三个不同的时辰;阴气的运行迟缓,它的路径比较短,因此连续生旺在三个时辰。”
 奢龙问:“阳病缓解于夜半子时,阴病缓解于日中午时,岂不是阳病缓解于阳时,阴病缓解于阴时吗?”岐伯说:“夜半之前的时辰属阴,夜半之后的时辰属阳;正午之后的时辰属阴,正午之前的时辰属阳。阳病必然会在阳气生旺的时辰先出现缓解的苗头,到夜半时分则全部解除;阴病必然在阴气生旺的时辰先出现缓解的征兆,到正午时刻就会全部解除。虽然阳病缓解于阳时,实际上是阳得阴气;虽然阴病缓解于阴时,实际上是阴得阳气。这是阳以阴为根、阴以阳为根的根本含义。”
 奢龙说:“好。”
 
 陈士铎说:阳病缓解于阴时,阴病缓解于阳时,有其特定的含义,并不是泛泛而论。
【探微】
 不理解的人,一定会说笔者似乎在牵强附会,明明讲的是医学临床治病之说,为什么非要每篇都勉强解为修真内炼之义呢?其实,这就是笔者将此赘文命名为“探微”的原因。其实,《外经》也好,《内经》也罢,都离不开修真之学,并非只是开头的几章论道,后来的就是医学了。要知道道为体而医为用,一贯的宗旨。岐黄论道,寓道于医,便于人们从后天临床去感悟。《内经》讲天地中的道在人身上的用,《外经》讲人体的真道与天地道体的相合相证。每一篇都有其内涵,微言太义,有待我们去探索。
 就如本篇,就是在前一篇的昼夜轻重阴阳胜衰的基础上更进一步阐述了寅戌二时在修真中的重要性,在《参同契》中讲屯、蒙二卦在阴阳火候的运用,朝屯暮蒙,进火退符,别有真传,学道者岂有心或!
 修真之术,后世称为炼丹,由外丹炉火而参悟内修丹法是一段弯路,其实上古有《火记》传世时,火候尽人皆知也。后秦宫劫火,《火记》失传,幸有魏伯阳祖师参同易理,作“万古丹经王”,使后世修真者又知火候之秘旨,司阴阳之规律。
 本章所言阴阳病解之时,正是先天运火之际,借后以喻先天,读者宜悟也。解于寅者始于亥,亥本阴时,然极阴之中一阳孕生,古人讲亥子之交是阳生之时,得道之人身心如小孩,这个“孩”字就是子亥交合而成字,可知古人造字用心良苦。阳病解于戌时,阴病解于寅,此寅戌便朝屯暮蒙,阴阳轮转之机也。另外十二经虽各有衰旺之时,但不可拘泥,每个时辰都有子午卯酉,都有其朝屯暮蒙,学者不可不知。又突出“子时一阳生”,“天一生水,子时水生,即是旺地”,“卯为天地门户”。“阳行健,其道长,故各旺其时;阴行钝,其道促,故连旺其时也。”这些关键,读者切不可等闲视之而忽略。陈远公也说:“必有至意,非泛说也”。
 梅老解要说:“寅卯大天光”,又说“小周天至大周天,质的飞跃,由此门户也”。
 诗云:
      屯蒙二卦说分明,朝暮殷勤道可成。
      解得阴阳真火候,光同日月享长生!
 
 
真假疑似篇第七十八[1]

 【原文】
 雷公问曰:病有真假,公言之矣。真中之假,假中之真,未言也。岐伯曰:寒热虚实尽之。
 雷公曰:寒热若何?岐伯曰:寒乃假寒,热乃真热。内热之极,外现假寒之象,此心火之亢也。火极似水,治以寒则解矣[2]。热乃假热,寒乃真寒,下寒之至,上发假热之形,此肾火之微也。水极似火,治以热则解矣[3]。
 雷公曰:虚实若何?岐伯曰:虚乃真虚,实乃假实,清肃之令不行,饮食难化,上越中满,此脾胃假实,肺气真虚也,补虚则实消矣[4]。实乃真实,虚乃假虚,疏泄之气不通,风邪相侵,外发寒热,此肺气假虚,肝气真实也,治实则虚失矣[5]。
 雷公曰:尽此乎?岐伯曰:未也。有时实时虚,时寒时热,状真非真,状假非假,此阴阳之变,水火之绝也[6]。
 雷公曰:然则,何以治之?岐伯曰:治之早则生,治之迟则死。
 雷公曰:将何法早治之?岐伯曰:救胃肾之气,则绝者不绝,变者不变也。
 雷公曰:水火各有其假,而火尤难辨,奈何?岐伯曰:真火每现假寒,假火每现真热,然辨之有法也。真热者,阳证也。真热现假寒者,阳证似阴也,此外寒内热耳。真寒者,阴证也。真寒现假热者,阴证似阳也,此外热内寒耳。
 雷公曰:外寒内热,外热内寒,水火终何以辨之?岐伯曰:外寒内热者,真水之亏,邪气之胜也[7];外热内寒者,真火之亏,正气之虚也[8]。真水真火,肾中水火也。肾火得肾水以相资,则火为真火,热为真热;肾火离肾水以相制,则火为假火,热成假热矣!辨真辨假,以外水试之,真热得水则解,假热得水则逆也[9]。
 雷公曰:治法若何?岐伯曰:补其水则假火自解矣[10]。
 雷公曰:假热之证,用热剂而瘥者,何也?岐伯曰:肾中之火,喜阴水相济,亦喜阴火相引,滋其水矣。用火引之,则假火易藏,非舍水竟用火也[11]。
 雷公曰:请言治火之法。岐伯曰:补真水则真火亦解也。虽然,治火又不可纯补水也,祛热于补水之中[12],则假破真现矣。
 雷公曰:善。
 
 陈士铎曰:不悟真,何知假?不悟假,何知真?真假之间,亦水火之分也。识破水火之真假,则真假何难辨哉?
 
 【注解】
 [1]本篇主要论述寒热虚实真假,以及真热假寒、真寒假热的辩证及其治则。
 [2]火极似水,治以寒则解矣:对于心火亢奋引起的真热假寒证,应治以寒凉。
 [3]水极似火,治以热则解矣:对于肾水衰微引起的真寒假热证,应治以温热。
 [4]上越中满,此脾胃假实,肺气真虚也,补虚则实消矣:对于肺胃假实、肺气真虚的上虚下实证,宜补肺气之虚,则假实可消。
 [5]此肺气假虚,肝气真实也,治实则虚失矣:对于肺气假虚、肝气真实的金虚木实之证,治宜平肝熄风,则肺虚之证可除。
 [6]此阴阳之变,水火之绝也:对于因为水火极度衰弱形成的时虚时实、时寒时热、状真非真、状假非假等危证,治宜补胃气与肾气,并且治之宜早。
 [7]外寒内热者,真水之亏,邪气之胜也:外寒内热的病证,是因为肾中的真水亏虚,内在的邪气旺盛。
 [8]外热内寒者,真火之亏,正气之虚也:外热内寒的病证,是因为肾中的真火虚亏,内在的正气虚弱。
 [9]以外水试之,真热得水则解,假热得水则逆也:试验真热和假热方法,可以将凉水给病人喝。如果是真热,喝水后就会得到缓解;如果是假假,喝水后就会呕逆。
 [10]补其水则假火自解矣:如果是虚火,意谓着病人体内真水亏虚。此时,补益体内的真水,虚火之病证就会自然解除。
 [11]用火引之,则假火易藏,非舍水竟用火也:治疗假热之证,可以用阴火来引导,则假火容易伏藏,不能只顾用火,而不顾及肾中的真水。
 [12]治火又不可纯补水也,祛热于补水之中:戒治火纯补水,应祛热于补水之中。
 
 【白话】
 雷公问:“病有真假,您已经说了。但真病中的假象,假病中的真象,您还没有说到。”岐伯说:“寒热虚实可以说尽。”
 雷公问:“寒热怎么样?”岐伯说:“寒是假寒,热是真热。体内热到极点,外表则出现假寒的症状,这是心火上亢的缘故。火旺到极点就象水,用寒凉的方法来治疗就会痊愈。热是假热,寒是真寒,下面的寒气到了极点,上面就会出现假热的症状,这是因为肾火衰微的缘故。水旺到极点就会象火,用温热的方法来治疗就会痊愈。”
 雷公问:“虚实怎么样?”岐伯说:“虚是真虚,实是假实,清肃的功能失调,饮食难以消化,在上呕吐,中脘胀满,这是脾胃假实、肺气真虚,补益虚症,实症就会消除。实是真实,虚是假虚,疏泄之气不通,风邪之气侵入,体表出现时寒时热的症状,这是肺气假虚、肝气真实,治疗实症,虚症就会消除。”
 雷公问:“就这些内容了吗?”岐伯说:“还没完呢!有时实有时虚,有时寒有时热,症状似乎是真的,其实并不是真的,症状似乎是假,的其实不是假的,这是阴阳的变化、水火二气将要断绝了。”
 雷公问:“那么,如何治疗呢?”岐伯说:“治疗及时可以生存,治疗晚了就会死亡。”
 雷公问:“应当用什么方法及时治疗呢?”岐伯说:“挽救胃气和肾气,那么断绝之气得以恢复,己经变化的就不再变化。”
 雷公问:“水火有各自的假症,特别是火的假症更难辨别,怎么办?”岐伯说:“真火经常表现假寒,假火经常表现真热,然而还是有办法辨别的。真热是阳症。真热症而表现假寒的,是阳症似阴,这是外寒内热。真寒是阴症。真寒症而表现假热的,是阴症似阳,这是外热内寒。”
 雷公问:“外寒内热,外热内寒,究竟怎样通过水火来辨别呢?”岐伯说:“外寒内热,是真水亏虚,邪气旺盛;外热内寒,是真火亏虚,正气不足。真水真火,是肾中的水火。肾火得到肾水的资助,这火就是真火,热也是真热;肾火离开了肾水的制约,那火就成了假火,发热的也就变成假热了!辨别真热假热,可以用冷水来试验,真热遇到冷水就会缓解,假热遇到冷水就会加剧。”
 雷公问:“治疗的方法怎么样?”岐伯说:“补益肾水,假火就会自行熄灭。”
 雷公问:“假热的病症,用温热的方剂也可以治愈,为什么?”岐伯说:“肾中的火,喜欢阴水来相济,也喜欢阴火的引导,因此都可以滋养肾水。用阴火引导肾水,假火就容易伏藏,这不是舍弃肾水而直接用火。”
 雷公问:“请讲述治疗火热的方法。”岐伯说:“补益真水,真火也就解除了。尽管这样,治火又不能单纯补水,在补水之中兼用祛热的方法,那么假的被攻破,真的就会显露了。”
 雷公说:“好。”
 
 陈士铎说:不领悟真的本义,怎么会知道假象?不领悟假的本义,怎么会知道真象?真假之间,也就是水火的区别。看透了水火的真假,那么真象和假象又怎么难辨别呢?
【探微】
 “病有真假”而“寒热虚实尽之”,由心肾水火而辨其真假虚实。据临床实践证明,凡肾中水火真虚者,由于命门真火不能温煦运化脾胃中的后天水谷之气,因此会导致“虚乃真虚,实乃假实”,“清肃之令不行,饮难化,上越中满”的脾胃假实现象。普通人悉以为肾虚可以用后天饮食来弥补,其实难副,因为上述之火不暖土,饮食难化,不管吃的什么都并能补足先天的亏耗,徒以增加后天脾胃的负担而已。
 因此,请读者诸君切切留意首章所传之真意,用颠倒之法逆转阴阳,超脱生死只在此间。
 另外,此篇又透露了修真炼丹中的火候之真假,至关重要。如不能明辨火候,误采假药,必结幻丹。而辨之有方,“真火每现假寒,假火每现真热”,此在后天为寒热之病证,在先天则为得药之明验。凡火候真炎,采得真丹头,黄芽吐蕊,有骨散寒琼之假寒之象,修者全身如生月光中,似乎是寒,却寒而不冷;而采得假药,结幻丹者,却全身如坐冷水,但五内俱焚,热极烦躁。此真假之分,与真修者语。请诸细读陈运公语,则真假可明矣!
 诗云:
      骨散寒琼夜半时,一阳初动兆丹基。
      凭君仔细分真假,着相无真莫信之。
 
 
从逆窥源篇第七十九[1]

 【原文】
 应龙问曰:病有真假,证有从逆,予知之矣,但何以辨其真假也?岐伯曰:寒热之证,气顺者多真,气逆者多假。凡气逆者,皆假寒假热也。知其假,无难治真矣!
 应龙曰:请问气逆也,何证也?岐伯曰:真阴之虚也[2]。
 应龙曰:真阴之虚,何遂成气逆乎?岐伯曰:真阴者,肾水也。肾水之中有火存焉[3],火得水而伏,火失水而飞。凡气逆之证,皆阴水不能制阴火也[4]。
 应龙曰:予闻阴阳则两相配也,未闻阴与阴而亦合也。岐伯曰:人身之火不同,有阴火阳火。阳火得阴水而制者,阴阳之顺也;阴火得阴水而伏者,阴阳之逆也。
 应龙曰:阴阳逆矣,何以伏之?岐伯曰:此五行之颠倒也。逆而伏者,正顺而治之也[5]。
 应龙曰:此则龙之所不识也。岐伯曰:肾有两岐,水火藏其内。无火而水不生,无水而火不长,不可离也。火在水中,故称阴火[6]。其实水火自分阴阳也。
 应龙曰:阴火善逆,阴水亦易逆,何故?岐伯曰:此正显水火之不可离也。火离水而逆,水离火亦逆也。
 应龙曰:水火相离者,又何故欤?岐伯曰:人节欲少而纵恣多,过泄其精,则阴水亏矣。水亏则火旺,水不能制火而火逆矣[7]。
 应龙曰:泄精损水,宜火旺不宜火衰也,何火有时而寒乎?岐伯曰:火在水中,水泄而火亦泄也。泄久则阴火亏矣,火亏则水寒,火不能生水而水逆也。故治气逆者,皆以补肾为主[8]。水亏致火逆者,补肾则逆气自安[9];火亏致水逆者,补肾而逆气亦安[10]。
 应龙曰:不足宜补,有余宜泻,亦其常也。何治肾水之火,不尚泻尚补乎?岐伯曰:肾中水火,各藏腑之所取资也,故可补不可泻,而水尤不可泻也。各藏腑有火无水,皆肾水滋之,一泻水则各藏腑立槁矣。气逆之证,虽有水火之分,而水亏者多也。故水亏者补水,而火亏者亦必补水,水旺则火衰,水生则火长也。
 应龙曰:补水而火不衰,补水而火不长,又奈何?岐伯曰:补水以衰火者,益水之药宜重;补水以长火者,益水之药宜轻也[11]。
 应龙曰:善。
 
 陈士铎曰:人身之逆,全在肾水之不足。故补逆必须补水,水足,而逆者不逆也。
 
 【注解】
 [1]此篇从病人喘急气逆之证,窥测肾家水火之盛衰,揭示气逆的病机在于纵欲多,从而提出了补益肾家水火的治则。
 [2]真阴之虚也:真阴虚,此处指肾水虚。
 [3]肾水之中有火存焉:肾水中之真火,即八卦的坎卦()。
 [4]凡气逆之证,皆阴水不能制阴火也:肾中之水,不能制约上逆的火气,就会引发上气咳逆之证。
 [5]逆而伏者,正顺而制之也:若要制伏火逆上气之证,宜补益肾中之真水,水旺克火,克中带生,即相当于“顺而制之”也。
 [6]火在水中,故称阴火:真火在真水之中,即一阳陷于二阴之内,为八卦的坎卦()。
 [7]水亏则火旺,水不能制火而火逆矣:肾水亏虚,水不能制火,虚火上炎,则为上气咳逆之证。
 [8]故治气逆者,皆以补肾为主:治疗气逆的病证,以补益肾中之水火为主。肾水充,则足以制火,咳逆之证可除。
 [9]水亏致火逆者,补肾则逆气自安:由于肾水亏虚导致的火逆证,通过补益肾水,水旺可以制火,则逆气自安。
 [10]火亏至水逆者,补肾而逆气亦安:由于肾火亏虚导致的水逆证,通过补益肾中之火,火旺则气顺,逆气亦自安。
 [11]补水以衰火者,益水之药宜重;补水以长火者,益水之药宜轻也:通过补水之法以使火气变衰的,补益肾水的药物用量要大;反之,通过补水以助长火气的,补益肾水的药物要轻,并且应加入二味热性药。前者如六味地黄丸,后者如金匮肾气丸。
 
 【白话】
 应龙问:“病有真假之别,症有顺逆之分,我已经知道了,但是如何辨别其中的真假呢?”岐伯说:“热症和寒症,气顺的多数是真,气逆的多数是假。凡是气逆的,都是假寒假热。知道了其中的假症,就不难治疗真症了。”
 应龙问:“请问气上逆的,是什么症?”岐伯说:是真阴虚弱症。”
 应龙问:“真阴虚弱,怎么会很快造成气上逆呢?”岐伯说:“真阴就是肾水。肾水之中蕴含有真火,火得到水的制约而伏藏,火失去肾水的相济就会飞走。凡是气逆的症状,都是因为阴水不能制约阴火。”
 应龙说:“我听说阴和阳两者相配,没听说阴和阴也能相合。”岐伯说:“人身的火有阴火和阳火的区别。阳火得到阴水的制约,阴阳就会和顺;阴火受到阴水的压制,阴阳就会悖逆。”
 应龙问:“阴阳相悖逆了,如何调伏它们?”岐伯说:这就要使五行颠倒了。上逆是五行相侮而阴火藏伏,这正好顺着它的特性来治疗。”
 应龙问:“这是我所不知道的。”岐伯说:“肾脏分为两路,水火隐藏在其中。没有火的资养水就不能发生,没有水的相济火也难以生发,两者不能分离。火在肾水之中的,因此称为阴火。实际上,水火已经自行分为阴阳了。”
 应龙问:“阴火容易上逆,阴水也容易上逆,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这正是显示肾中的水火不能分离。火离开了水的节制就会上逆,水离开了火的资养也会上逆。”
 应龙问:“水火互相分离,又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人们节制欲望少而放纵欲望多,过多地外泄精气,就会造成阴水亏虚。阴水亏虚火就会炽旺,水不能制约火,火就会上逆了。”
 应龙问:“走泄精气损伤了水,应当是火旺而不是火衰,为什么有时会出现火气虚寒呢?”岐伯说:“火藏伏在水中,水走泄了,火也会走泄,水长期走泄就导致火亏虚了!火亏虚,水就会寒冷,火不能资养水,于是水就上逆了。因此,治疗气逆症,都以补肾为主。因此,水亏虚而导致火上逆的,补肾就可以使逆气自行安宁;火亏虚导致水上逆的,补肾也可以使逆气安宁。”
 应龙问:“不足的应当补,有余的应当泻,这是常规疗法。为什么治疗肾水不足引起的火逆,不用泻法而只强调补肾呢?”岐伯说:“肾中的水火二气,是各个脏腑资取的来源,所以只能补而不能泄,特别是水更不能泻。各脏腑都是有火无水,他们全靠肾水来滋养,一旦泻水,这些脏腑马上就会干枯。气逆之症,尽管有水火的区别,但更多的是阴水亏虚。所以,阴水亏的要补水,而火亏的也一定要补水,水旺火就会衰微,阴水滋生火就会生发。”
 应龙问:“补益肾水而火不衰减,补益肾水而火不生发,该怎么办?”岐伯说:通过补水来削弱火势的,补益肾水的药物应当重用;通过补水来助长火势的,补益肾水的药物应当少用。”
 应龙说:“好。”
 
 陈士铎说:人身水火二气上逆,都是因为是肾水不足的缘故。因此,治疗上逆之症必须补水,肾水充足,上逆的也就不再上逆了。
【探微】
 从后天气逆之病而窥其源,知源头仍属肾中水火也。五行颠倒,顺而治之是逆而伏之者。
 这一章再次呼应首章之顺逆颠倒之说,窥源者,肾中水火是根本。不管后天疾患之由来是因肾中水火虚衰而致,还是先天修真之真种也孕之于肾中水火之中。“虽有水火之分,而水亏者多也,故水亏者补水,而火亏者补水,而火亏者亦必补水,水旺则火衰,水生则火长也”。此水当然不是后天之水液,而是先天真一之水——肾中元精也。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此过来人语也,修真者修天一真水,必保持“天光云影共徘徊”的真境,才能逆转水火,颠倒阴阳,把握生死。从逆也!
 诗云:
      生死拘人不自由,谁知颠倒逆中求。
      昆仑山上千年雪,东海翻波水倒流。
 
移寒篇第八十[1]

 【原文】
 应龙问曰:肾移寒于脾,脾移寒于肝,肝移寒于心,心移寒于肺,肺移寒于肾,此五藏之移寒也[2]。脾移热于肝,肝移热于心,心移热于肺,肺移热于肾,肾移热于脾,此五藏之移热也[3]。五藏有寒热之移,六腑有移热无移寒,何也?
 岐伯曰:五藏之五行正也,六腑之五行副也。五藏受邪,独当其胜;六腑受邪,分受其殃。且藏腑之病,热居十之八,寒居十之二也。寒易回阳,热难生阴,故热非一传而可止。藏传未已,又传诸腑,腑又相传。寒则得温而解,在藏有不再传者,藏不遍传,何至再传于腑乎?此六腑所以无移寒之证也。
 应龙曰:寒不移于腑,独不移于藏乎?
 岐伯曰:寒入于腑而传于腑,甚则传于藏,此邪之自传也,非移寒之谓也[4]。
 应龙曰:移之义若何?
 岐伯曰:本经受寒,虚不能受,移之于他藏腑[5],此邪不欲去而去之,嫁其祸也。
 应龙曰:善。
 
 陈士铎曰:六腑有移热,而无移寒,以寒之不移也,独说得妙,非无征之文。
 
 【注解】
 [1]此篇论述寒热在五脏和六腑中的转移规律及其与传经的区别。
 [2]此五藏之移寒也:这是寒气在五脏中转移。
 [3]此五藏之移热也:这是热气在五脏中转移。
 [4]寒入于腑而传于腑,甚则传于藏,此邪之自传也,非移寒之谓也:寒气进入腑中,并在腑中传递,这是寒气的传经(自传),不是寒气的转移。
 [5]本经受寒,虚不能受,移之于他藏腑:本经感受了寒气,但是本脏比较虚弱,因为脏虚不能承受寒邪的侵袭,于是转移到其他的脏腑。
 
 【白话】
 应龙问:“肾把寒邪转移给脾,脾把寒邪转移给肝,肝把寒邪转移给心,心把寒邪转移给肺,肺把寒邪转移给肾,这是五脏转移寒邪的规律。脾把热邪转移给肝,肝把热邪转移给心,心把热邪转移给肺,肺把热邪转移给肾,肾把热邪转移给脾,这是五脏转移热邪的规律。五脏有寒热的转移,六腑没有寒热的转移,为什么?”岐伯说:“五脏的五行处于正位,六腑的五行处于附属的地位。五脏受到邪气的侵犯,单独依靠自身的力量抵御邪气;六腑受到邪气的侵犯,则分别承受邪气而遭殃。而且脏腑的疾病,热症占居十分之八,寒症占居十分之二。寒症容易回复阳气,热症难以滋生阴液,因此热症不是一传经就会停止,而是在五脏间的转移还没有停止,就又转移给相关的六腑,六腑之间又相互转移。寒症得到阳气的温煦就可以解除,在五脏间就不再传经。五脏之间不再转移,怎么还会再转移给六腑呢?这就是六腑不再出现寒症转移的原因。”
 应龙问:“寒邪不转移到六腑,难道也不转移到五脏吗?”岐伯说:“寒邪入侵六腑,从而传导到六腑,甚至会转移给五脏,这是邪气自身的传变,不能称为寒症转移。”
 应龙问:“转移的含义是什么?”岐伯说:“本经感受寒邪,因为脏虚不能承受寒邪的侵袭,从而转移给其他脏腑,这是寒邪不想退却从而出现转移,是寒邪转嫁它的祸害。”
 应龙说:“好。”
 
 陈士铎说:六腑只有热邪转移现象,而没有寒邪转移现象,因为寒邪不能转移,说得很独到,并不是没有征验的文章。
【探微】
 寒属阴,热为阳,本篇所言移寒是后天的疾病寒邪,但所传移的路线却是先天后天正邪所共行。如果所传的不是寒邪而是修炼所得的真气,那么会怎样呢?
 脏腑坚固,正气充盈,邪不可干,而且寒症容易回阳而无病邪之变,只要修得假热为真火,何愁只占十分之二的阴寒不能尽驱而成纯阳之体呢?
 此处所说的“肾传脾,脾传肝,肝传心,心传肺,肺又传肾”的规律,却是与后世所传的五行顺逆转都没有关系,有志者不妨实践一回,便知古人不欺人也。
 诗云:
      移来寒热小窗前,五气周流聚入田。
      修得纯阳无冷骨,才知此诀可通天。
 
 
寒热舒肝篇第八十一[1]

 【原文】
 雷公问曰:病有寒热,皆成于外邪乎?岐伯曰:寒热不尽由于外邪也。
 雷公曰:斯何故欤?岐伯曰:其故在肝。肝喜疏泄,不喜闭藏。肝气郁而不宣,则胆气亦随之而郁,胆木气郁,何以生心火乎?故心之气亦郁也。心气郁则火不遂,其炎上之性,何以生脾胃之土乎?土无火养则土为寒土,无发生之气矣。肺金无土气之生,则其金不刚,安有清肃之气乎?木寡于畏,反克脾胃之土,土欲发舒而不能,土木相刑,彼此相角,作寒作热之病成矣。正未尝有外邪之干,乃五藏之郁气自病。徒攻其寒而热益盛,徒解其热而寒益猛也[2]。
 雷公曰:合五藏以治之,何如?岐伯曰:舒肝木之郁,诸郁尽舒矣[3]!
 
 陈士铎曰:五郁发寒热,不止木郁也。而解郁之法独责于木,以木郁解而金土水火之郁尽解,故解五郁惟尚解木郁也,不必逐经解之。
 
嘉庆贰拾年  静乐堂书
 
 【注解】
 [1]本篇论述寒热的病因在于肝郁而累及五脏。在治则上,以舒发肝郁为主,而不必遍治五脏。
 [2]徒攻其寒而热益盛,徒解其热而寒益猛也:寒为阴,热为阳,阴阳互根。若只攻其寒,则热气就会更重;只解其热,寒气也会更加猛烈。
 [3]舒肝木之郁,诸郁尽舒矣:木为五行之首,肝气郁其余五气皆郁,肝气平其余五气皆平,故舒张肝木之郁,其余诸郁尽除矣。
 
 【白话】
 雷公问:“寒热并作的病症,都是由外来的邪气引起的吗?”岐伯说:“寒热并作,不全是由外来的邪气引起的。”
 雷公问:“那是什么原因呢?”岐伯说:“其中的原因在肝。肝喜欢疏泄,不喜欢闭藏。肝气郁闭,得不到宣发,那么胆气也随着郁闭,胆木之气郁闭,怎么能生起心火呢?因此,心气也就随着郁闭了。心气郁闭,火气不能上达,火具有炎上的特性,又怎么能够生起脾胃土呢?土失去了火的生养,土变为寒土,就会缺乏发生之气了。肺金缺乏土气的生起,那么它的金性不刚,怎么会有清肃之气呢?木少又畏惧金,反过来克伤脾胃的土气,土气想舒发而不能舒发,土与木相互刑克,彼此相互争斗,时寒时热的病就形成了。这正是没有外来的邪气干扰,只是五脏的郁气自己引发的病。只攻伐其中的寒症,发热就会更加严重;只解除其中的发热,寒症也会更加猛烈。”
 雷公问:“怎样配合五脏来治疗?”岐伯说:“舒散肝木的郁气,各种郁气都可以舒散了。”
 
 陈士铎说:五种郁闭都可以引发寒热并作的病症,不只是木郁。解除郁闭的方法惟独从木入手,因为木郁解除,金土水火的郁闭就全部舒散了,因此解除五种郁闭,只需善于解散木郁,没有必要逐经来解除。
【探微】
 修真之法既为逆反颠倒,不外泄元气,然其操作不慎而致病者,郁也。由于人后天习惯于外泄消耗,乍一逆转返回,一心内藏,最容易致病者,内郁伤肝是也,所以为什么修真者首要修心炼已,将一团性光修得通明透彻,一颗心修得水波不兴,才能永无郁火之患。
 后天治病多以“柴胡饮”舒肝以解寒热,是也。先天修真起火也从少阳经起,一点真阳必左旋而升,从龙显化。青龙吐火,生机发育。诀云:“敛息宁神处,东方生气来,万缘皆不着,一炁复归台”。紫气东来,水生木荣,主要责之于胆肝二经矣。子时一阳生,丑时龙起渊,寅卯时东方生气蓬勃,飞龙在天矣!所以,八十一章末篇,竟以此章为结,不也视生之忱乎!
 诗云:
      潜龙待到化飞龙,圣祖心思孕此中。
      紫气东来红日出,生机无限郁葱葱!

分享:

1

0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4451/681651586199.html

更多阅读

《惠子》 三浦理惠子

惠施(约公元前370~约公元前310) 宋国人。比孟子略后,与庄子同时。《汉书·艺文志》有《惠子》一篇,列为名家第二人。在政治上,惠施主要在魏国进行活动。他主张合纵抗秦,是合纵的始发者和坚定的支持者。他建议让魏国、齐国和楚国联合起来

电影《青松岭》 三进山城老电影

[转载]是谁利用一部分农民的落后思想?搞垮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2013-02-10 20:34:27)原文地址:是谁利用一部分农民的落后思想?搞垮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作者:关东情是谁利用一部分农民的落后思想搞垮了社会主义集体经济是迎合残留在一部分

声明:《黄帝外经 《黄帝外经》(三)》为网友蓝色妖姬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