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18岁及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28.9%,其中男性为34%,女性为24.7%;城市为34.8%,农村为25.3%。三个成年男性就有一个患高血压,城市人群中,3个成年人就有1个“中招”。身边高血压患者几乎“到处都是”,那么,在治疗过程中,有很多误区,在这里,记者就请专家帮大家梳理了一些常见的,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误区1:高血压没有症状就不要服药
高血压症状主要有头痛、头晕、头昏、头胀等,严重者可表现为气喘、呼吸困难、浮肿、视力障碍、恶心、呕吐、偏瘫、少尿、胸痛等并发症症状。有典型症状者不多,而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者很常见。
高血压是用血压计量出来的,是否需要服药是根据测量的血压值,而不是症状,如根据是否有症状来决定是否服药是非常危险的。
误区2: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不准确
对于有高血压的患者,每周都需要测量数次血压,有时需要同日不同时间多次测量。一般测血压前,最好休息5-10分钟,半小时内避免情绪激动、饮茶、咖啡、吸烟等。目前认为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与传统的汞柱血压计一样可靠、准确。使用时每次测量2-3遍,取平均值,并做好记录。家庭自测血压,建议选择符合国际标准(ESH、BHS和AAMI)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不建议使用腕式或手指式的。
误区3:只要服药,生活上就不必注意了
长期坚持生活方式改善是高血压治疗的基石,合理使用降压药是血压达标的关键,两者缺一不可。
生活方式比如,减少钠盐摄入,建议每人每日食盐量要低于6克; 体育运动,中等量,每周3-5次,每次持续30分钟左右;合理膳食,均衡营养;控制体重;彻底戒烟,避免被动吸烟,少量饮酒;释放精神压力,保持乐观的情绪。
误区4:只要血压测量高了就要吃药
血压高不等于高血压病,因为影响血压的因素很多,如紧张、眩晕发作、药物等等,当去除了这些诱因后,如果没有高血压病者,血压就会恢复正常,是不需要服药的。
人24小时血压水平是不恒定的,有峰有谷,不同时间段量血压,其数值有所不同,而且也受气候、心理、身体因素的影响。过分关注自己的血压,频繁测血压、血压不稳就紧张,自行调药,反而影响降压效果。无明显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轻微高血压,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观察3个月后再评估。
轻度高血压经过合理的非药物治疗后血压仍然高者或者中重度高血压应该药物治疗。
误区5:降压药得终生吃,有副作用
继发性高血压,早期治愈这种原发病,大部分患者血压会恢复正常,不需要终生服药。占绝大部分高血压的原发性高血压,绝大部分都需要终生服药,主要目的是心脑肾等各种并发症,提高生命质量,延长患者生命。
这和“毒品成瘾”、“烟瘾”完全不是一回事。是药物都有一定程度的副作用,没有副作用的药物是不存在的。只要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用合适的药物,副作用是可控的,获益一定远远大于风险。
误区6:降压药不能从贵的药开始吃
药品的价格是主要由药品的药品本身的生产成本、研发成本、流通成本、上市时间、适合人群(销量)以及物价部门定价等很多因素决定的,和药品的作用机理关系很小。目前推荐的一线降压药物,按药理作用主要分为5大类,按照作用时间可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药物,无贵药和便宜药物的分类。选择降压药物时,首先选择一线药物,然后尽量选择长效制剂。
“高血压吃药不能从贵的药开始吃,这样的话就得一直吃贵的药”此类说法完全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