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女首富周莹 周莹:中国古代艺术(上)

周莹:中国古代艺术(上)<?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xml:namespace prefix = st1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2015-04-30 宣讲家网 周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讲师

 

核心提示:中国的远古艺术源于原始彩陶。原始彩陶纹饰以人物、动物和几何图形为主,体现人兽合一的理念,追求无始无终之美和对称、均衡、和谐之美,体现了艺术由具体到抽象,由实到虚的演化过程。青铜器的纹饰则体现重组变形和人兽共生的法则。中国艺术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远古至春秋时期,艺术从原始到理性开始演化;战国到西汉时期,各门艺术开始成熟;魏晋以后,各门艺术在文化中的位置基本确立。

<?xml:namespace prefix = v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

周莹 哈尔滨师范大学讲师

在文化的发展过程当中,文化的类型在各个领域当中都有所体现,今天从中国古代艺术的各个门类的发展来给大家介绍一下我国灿烂的艺术成就。

一、中国古代艺术的发展历程

我们要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源流,就应该从一万八千年前生活在山顶洞地区的山顶洞人开始谈起。为什么从这样早的时期谈起呢?因为在原始社会,在人们刚刚从野外的生存状态转入到了一种群居生活状态的时候,艺术就产生了。这种艺术的产生是被动的,是人们在生产劳动的过程当中体现出来一种艺术形式。

1993年在北京的周口店龙骨山山顶部发现了一个经过修整过的洞,洞内的面积挺大。在这个大洞内就保留三个完整的头骨化石。经过对一些骨头碎片和牙齿的鉴定,他们就是距今1.8万年以前的人类遗骨化石,他们被称为山顶洞人。

陕西女首富周莹 周莹:中国古代艺术(上)

山顶洞人的文化发展大大超过了前人,也就是说从猿到人的转化过程当中,到山顶洞人的时候,他们的社会性更强一些。在那个时期一些看似是生活当中用具的物品却带有了一些艺术的特色。在山顶洞内发现的一些小石珠、鱼骨、海蚶壳等这些小东西都可以称为艺术品。这些小石珠、鱼骨上都有洞眼,可以用线串起来织成装饰品,就像我们现代人戴的项链一样,有的还在这些骨头的小珠子上染上了一些颜色。这些装饰品的出现可以表明,在一万八千年以前,人类在刚刚懂得穿衣是可以御寒的时候,就知道爱美了。通过这些小石珠我们就可以看到原始人们在衣服上加以装饰,开始打扮自己,在能够御寒的基础上,在重视实用价值的时候又重视了衣服的审美价值,在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了艺术的活动。人类的文化生活逐渐地丰富起来。但是山顶洞人衣服上的装饰只能算上是人类艺术活动的一个萌芽,不是艺术的最初开端,它只是在某种意义上下意识地产生了艺术的萌芽。

随后在中国的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在贺兰山、昆仑山一带的山岩上和山洞内出现了三千年到一万年前人类绘制的岩画。这些岩画有的画的是人的面貌,有的画的是羊的样子,像贺兰山的岩画是画的公牛。现在人们在新疆、青海、甘肃、宁夏一些地方也能够看到这些原始人所绘制的岩画。在贺兰山和昆仑山一带非常多。这些岩画也能证明原始社会已经出现了一些艺术活动。这些岩画从艺术的角度来看还是比较粗糙的,称不上是艺术品,但在那个时期相对来说已有了艺术的价值,所以在中国艺术史上把西北的岩画和山顶洞人的装饰品都看作是中国古典艺术的萌芽,但并不是开始。

在中国艺术史上一致公认的古代艺术的开端是什么时候?是原始彩陶出现。原始彩陶是华夏文化的一个核心,中国的远古艺术也是从原始彩陶讲起,这是公认的中国古代艺术的开始。

(一)原始彩陶的出现

什么是原始彩陶艺术?原始陶器是指新石器时代原始先民使用一些黏土做原料,然后把原料用火烧制成一些物质的器皿。在旧石器时代,人们把石头经过加工用作劳动生产的工具,到新石器时代人们开始学会制作劳动工具,陶器就是当时人们利用黏土经过火烧制之后出现的器皿。陶器出现之后,人们发现这个器皿上如果有一些图案可能会好看一些,于是在一些器物上就出现一些黑颜色、白颜色、红颜色的形状、纹饰或者是几何的一些图案。当时在器皿上所绘画的图案都是自然而且简朴的,并不像我们现在看到的陶器或者是瓷器的图案那么精致,但是在当时已经具有了非常高的艺术价值了。

它的艺术价值主要体现在哪里?人们对劳动工具在使用价值之外又附加上了审美价值,在陶器上绘制一些图案,它的造型非常美,颜色也比较丰富,这个器皿除了使用之外看起来也很漂亮。在原始时期,能够代表文化成就的就是当时的原始彩陶,也是远古艺术的最高成就,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中国艺术的源头。

(二)原始彩陶的分布

原始彩陶主要分布在中原和西北地区。彩陶出现并且盛行在新石器时代的六千年前,是仰韶文化时期。仰韶文化是指我国的黄河流域在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因为它最早发现于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所以叫仰韶文化。我国黄河流域的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一代的文化都叫仰韶文化。

丰富多彩的陶器是仰韶文化的最大成就,所以彩陶器皿在中原地区和西北地区出现的较多。仰韶文化的制陶工艺已经相当成熟,器物的种类较多,陶器上一般绘制一些黑色、棕色或者红色的几何图形或动植物的图案。所以仰韶文化也被人称为彩陶文化。

四千年前东南沿海地区出现了另一种文化现象,叫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也是典型的新石器时代的文化,是指在山东省泰安县出土的大汶口文化遗址,因它最早发现在山东省泰安县大汶口村而得名。考古学上把东南沿海地区范围之内的文化统称为大汶口文化。大汶口文化区也有大量的彩陶出土,并且有相当高的制陶的水平。和仰韶文化相比,它的图案和纹饰更精致、复杂一些,看起来也更有艺术感。

原始彩陶的器皿上的图案类型丰富多彩,最常见的主要是人物的纹样、动物的纹样、植物的纹样和几何纹样这样四大类。      

人物纹样是指人类把自己的面孔绘到了器皿上。彩陶制品当中人物纹样是最常见的,像青海大通县上孙家寨出土的马家窑彩陶,在接近盆口的内壁上描绘了三组手拉手的人物纹饰,纹饰之间还有一些类似小于号的符号隔开。人物共有三组,每组有五个人,戴着头饰,还有尾饰。拉手的小人这个图案在今天的民间艺术当中是个很重要的母题,叫做拉手娃娃,后来把它称为抓髻娃娃。抓髻娃娃在民间艺术图式当中千变万化,最初是在彩陶的器皿上画出了拉手的几组人,在我们现在的民间剪纸艺术当中很常用的就是剪出几个拉手小娃娃图案。所以抓髻娃娃是从远古彩陶艺术到现在的剪纸艺术一直都在利用的一种纹饰。

动物纹样主要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常常接触到的一些动物,如鱼、鹤、鹿、猪等等。在半坡出土的人面鱼纹盆,盆的内壁用装饰的手法画出了一个圆圆的脸,三角形的鼻子,两根短线画出了眼睛,就像闭目在默默祈祷什么,双耳和嘴部画着鱼,盆的其他部位也画着鱼,所以叫人面鱼纹盆。这种图形和半坡的氏族原始的图腾崇拜信仰是有关系。仰韶文化出土的鹳鱼石斧图的彩陶缸,其左侧是一个高大的鹳,右侧是奄奄一息的一条鱼,鹳嘴里咬着一条鱼。这个图案表示以鹳为标记的家族战胜了以鱼为标记的家族,展示两个氏族斗争的胜败。还有半坡出土的彩陶鹿纹盆,其他地方还出土了以壁虎和鱼为图案的原始陶器。所以原始陶器上的动物纹样是比较普遍的,都是人们在生活当中常常接触到的一些动物。

植物的图案也是最常见的。有花瓣纹路、各种叶子纹路等等。最著名的就是庙底沟出土的一个陶器上的花朵图案,这是说明人们在跟自然相处过程当中对花是有非常好的印象的。

彩陶的几何纹样是多种多样的,有三角纹、圆圈纹、云纹、螺旋纹等等。其中在马家窑出土的陶器上波浪的图案、半坡出土的圆圈图案是比较著名的。

原始彩陶还有各种生活器皿,如碗、罐、盆、壶、钵、鼎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用来盛东西的用具。现在我们的生活虽然不用彩陶了,但是我们一般吃饭用的碗大多是瓷器,所以说现在我们也在继承着彩陶——原始人们使用黏土做成的用具。这些用具在生活当中是具有使用价值的,但是原始先民在能完成它的使用价值的同时又给它赋予了审美价值。为什么我们把它叫艺术品?就是因为它们的造型或者是表面的图案是艺术性的。

原始彩陶图案的变化是比较明显的。最初彩陶上的图案比较简单,也比较容易理解,渐渐地在彩陶上出现的图案比较复杂,也很细致,所以说它是由具体形象到抽象图案的演化历程。仰韶文化鱼纹的抽象化,庙底沟的鸟纹抽象画,马家窑人兽合一的图案,都是由具体到抽象的非常有力的代表。我们可以从原始彩陶图案的变化发现艺术的演化过程,那就是由具体到抽象,由实到虚。

开始人们在陶器上绘制一些人的形象,还有鱼、猪、鹿等动物的形象,动物本来就有着很强的生命力,这样的图案会让我们感觉非常生动。后来人们把一些有象征意义的符号、图纹刻在陶器上,表达的是一种经过加工的形象。可以看到,人们在绘画图案的时候,有一个从具体形象到艺术加工的过程。西安半坡的原始族群把人的形象和鱼的形象合在一起,绘制出人面鱼纹的图案。由具体到抽象的演变显示出人类的思维水平开始提高,也开始进步。后来几何图形出现,是由具体向抽象的特征性变化。在几何图形中极力追求一种和谐之美、对称之美、比例之美、平衡之美、节奏之美。这些美,正是后世人类所共同追求、遵循的一些原则。中国的艺术当中在美学的角度比较注重对称的美、和谐的美、均衡的美。从彩陶器皿的艺术特征来看,就具有对称美、平衡美、和谐美,符合我们现在的审美要求。

从原始彩陶中,能够发现两个非常重大的艺术法则,第一点是无始无终回味无穷。原始彩陶上虽然有很多种图案的造型,但主要造型图案是以圆形为主,这体现了人们的审美特点,就是人们在观赏圆形陶器上的图案时,他的注意力是随着图案来移动的,步步移、面面观,没有终点,没有起点,从有限的一个画面看到另一个画面。原始彩陶绘画的图案始终是连接的、没有穷尽的。原始彩陶的这种无始无终、无穷无尽的艺术法则,在以后的陶器制作中得到发扬光大。

再看其他朝代,商周时期的青瓷、唐代的彩瓷、宋元时期的青瓷、明清时期的青花瓷,都已经成为专供观赏的艺术品。这些瓷器都以圆形为主,就是无穷无尽的意思。后来园林和绘画艺术都继承了陶器制作的回味无穷的艺术法则。无论陶瓷什么形状,在图案的绘制上都是上方下视(从上往下俯视)能成一个非常美的图案,重视各个角度的艺术性。像人面鱼纹盆从上到下是头朝下的鱼,上面是鱼尾,底部是鱼头,左上一条小鱼,右上一条小鱼,左下、右下又是两条对头的鱼,体现了对称的美、和谐的美、均衡的美。从原始彩陶可以看出那个时期的原始先民就已经开始注重整体的欣赏效果。

原始彩陶上图案的布局和散点透视法则,对后世的绘画的影响也比较大。原始彩陶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品位,这两个法则体现出艺术领域中的审美法则。

陶器是我国最著名的工艺品之一,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我国古代的瓷器品种较多,有彩陶、青瓷、白瓷、彩瓷、花瓷、影青瓷、青花瓷等。

(三)青铜器的出现

在彩陶之后出现了青铜纹饰。青铜器是指我国从夏代末期到秦代时期用铜、锡经过烧制、锻造后形成的各种器皿。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开始于公元前两千年,后来经过夏、商、西周至春秋,经历四个阶段、十五个世纪,是我国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为什么说青铜器是非常重要?因为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非常有文化价值,这个时候出现了文字,文字都刻录在青铜器上。青铜器文化是夏、商、周文化的核心。从艺术审美的角度来看,商周时代的礼器既有文化价值,又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青铜器也有各种各样的类型。首先做工具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工具用青铜锻造而成,如小刀、锥、凿子,基本上都是仿照石骨工具来做的。还有农具、斧子、铲子、鱼钩。还有兵器,像弓形的剑、盔甲。还有饮食器具,仿造陶器制作一些青铜器的日用品,像大方鼎、圆鼎。还有成套的餐具,餐具的艺术价值远远高于它的使用价值。还有酒器,像铜爵就是一种铜制带把的酒杯。还有梳妆用具,像脸盆、梳妆镜。铜镜是现存最有价值的艺术品。在我国最有价值的铜镜是1976年在河南安阳妇好墓出土的四面铜镜,其中大型的一件、中型的两件、小型的一件,镜面呈弓形,背面有花纹。可以看出,商周是使用青铜器的一个时期。

还有车马器,车马器是车的装饰物,像铜铃。还有符节,是当时派使者或调兵时用来做凭据的,刻上文字,分成两半,一半给朝庭,另一半给外任官员或出征的将帅,两个对在一起就说明要商量一些事情。还有玺印,就是我们现在用的印章,铸或刻在铜的材料上,是权力的象征。

还有古代吹奏的乐器,有一种像红薯似的,叫埙。还有编钟,编钟是西周中后期出现的,三个编钟为一组,目前最早的编钟是陕西宝鸡茹家庄出土的一套编钟,共有三件,大小相次。在陕西长安发现三件西周的编钟。在陕西扶风县发现了八枚一套的周末编钟。春秋时期的编钟,由周末的八枚发展到九枚。后又出现战国时期的编钟,它的音域和表达能力远远超过春秋时期,最杰出的代表是楚国的曾侯乙的一套楚国编钟,在曾侯乙墓中发现65枚编钟,其音域达五个八度十二个半音。这套编钟音阶俱全,可与现代乐器媲美。

(四)青铜器的主要纹饰

青铜器纹饰有两个重要的艺术法则。首先是重组变形法则。青铜器上的纹饰主要是怪兽,其中最多见的是饕餮纹。饕餮纹是重组变形法则最重要的体现。饕餮是什么?《辞海》解释成传说中一种贪食的恶兽。古代的钟鼎礼器上一般都刻它的头形作为装饰。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的饕餮形象不尽一致,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饕餮在生活当中是没有的,是多种动物的组合、变形之后出现一个图案。重组变形的形象在龙和凤的形象上也得到体现。青铜器上的其他怪兽、各种原始的面具、服装都是通过对动物或者某一形象进行的再创作和重组变形。重组变形的艺术法则对后世的艺术影响极大。

商周时期开始出现的龙凤纹样,成为后人传统生活艺术的精华。在很多日用品图案中都会发现龙和凤,在八十年代以前所用的缎面被子上常常会出现一些龙凤的图案。还有一些画或者是雕刻的艺术品、剪纸上都会出现龙凤的图案,这也是在青铜器时期,重组变形的结果。在封建社会,龙、凤是皇帝和后妃政治权势的标志,在民间大量的石刻形象就是龙,结婚娶亲是龙凤标记,生儿育女后也用龙或凤来命名,遍及世界各地的中国人都称是龙的传人。人们出门旅游也喜欢看巨型龙雕塑,山西大同九龙壁、北京的北海九龙壁和故宫九龙壁等都是用龙这样重组的形象来表示权力和吉祥的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龙是人们创造出来的吉祥物。青铜器的龙凤形象对于中国人的生活特别是传统的文化生活有很深远的影响,这也是重组变形法则和青铜器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还有一个体现艺术的法则,是人兽共生法则。人兽共生图案的演变显示出上古观念演变的逻辑阶段。艺术和文化从原始向理性的演化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原始社会彩陶纹饰把具体形象抽象化。而在殷商和西周,则是人兽合一、人兽共存的图案,比如说四足鼎青铜器,它的前足像鸟的爪子,后足像人头,通身都是龙和鸟的花纹,这是一个人兽合为一体的图案。另外,在有些酒器上还有虎头和人头的装饰,或者在是两个对称的张大口的动物中,口里边还有一个人头,这些图案主要想表明人兽一体为神物,人通过兽才能与上界沟通。

后代的艺术品就不再突出这样的主题了,而是表现出人对兽取得了主动地位,人们开始把兽变成一种被动的动物,人能胜兽成为了主题。最开始的主题是在图腾崇拜中人对于动物的崇拜,后来人们在跟动物和自然的和谐相处当中,发现人和兽是共生的,人兽合一就成为了主题。后来人的能力越来越大,觉得战胜自然,能战胜动物,人要胜兽就成为主题。比如,著名的战国时期的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这也是一个青铜器,它就反映人在狩猎生活中的乐趣,以及人能胜兽的理性认识。

再说青铜器的纹饰,商代时期的青铜器常常出现的花纹是云雷纹,还有漩涡纹、圆圈纹,龙纹。商代后期青铜器上的花纹较前期复杂,有写实的虎、牛头、蛇、鸟、龟、鱼、蝉、蚕等等。还有一些非写实的凤、饕、餮、怪鸟、怪兽;还有大量的几何形纹饰,像云雷纹、圆涡纹、三角纹、蕉叶纹等等。西周时期青铜器上的纹饰又有变化,为什么?西周是重礼仪的国家,尊礼尊德的文化思想开始在艺术上产生影响。这时候的器物崇尚凝重和庄严,纹饰主要以兽面纹、龙纹为主,云雷纹作为底纹,不过龙的形象还是张着大口、短身子、躯体卷曲的形状。鸟纹就变成了长尾高冠的凤鸟纹和分尾的长纹,双身的纹饰开始增多。总的来看,商周时期的青铜器皿上的纹饰以怪兽为主。不同时代的青铜器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商代的青铜器形制繁缛华丽,纹饰多兽面纹,有点神秘的感觉,还有威慑的气氛。西周中期到春秋晚期,风格趋向朴素,追求朴素、典雅之美。春秋后期到战国时期,器形比较奇巧、轻灵,纹饰易于理解。秦汉时期向便捷、精巧的方向发展,往往以独特的造型取胜,所以这个时期的青铜器有许多是世界级的珍品。

比如说后母戊鼎,商代后期王室的青铜礼器。1939年在河南安阳的武官村出土,三足两耳,鼎内铸有“后母戊”三个字,据考证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他的母亲所铸的一个大鼎,该鼎的纹饰体现出青铜器的特点。这个时期出现的青铜器能代表古代艺术的发展。

通过彩陶器皿和青铜器,我们了解了在原始社会时期艺术从萌芽到发展的情况。中国古代的艺术通过陶器和青铜器的发展,艺术门类出现更多分化。在各个门类当中都有一些典型的艺术作品和艺术成就。从整体上把中国艺术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是远古至春秋时期。

这个时期是艺术与文化从原始向理性演化的过渡,从瓷器、青铜器的造型和纹饰上我们很清楚地看出来这个是第一个阶段,也是中国艺术发展的开端阶段。

距今六千年至四千年前的原始彩陶很讲究实用性,造型上模拟动物、植物、人物,图案也以人物、动物、植物为主。后来又有几何图案和人兽合一的图案。在青铜器造型上,夏朝以前原始社会的先人已经开始铸造并使用青铜用具和装饰品。但是这时候青铜器的造型非常简单。

青铜器的鼎盛时期是商代,商代青铜器的发展非常好,青铜器纹饰最多,和彩陶的器皿相比,商代青铜器纹饰多是重组变形的,有一种抽象化的概念,也更理性化。

商末到西周初期,人们开始在青铜器上铸造符号,并注解文字,这些符号多为标记族名而铸,族群的标记就在青铜器上刻画,文字一般都是较长的内容。由原始彩陶和夏商时期的青铜器造型和纹饰可以看出,中国艺术和文化从原始向理性演化的过程。

第二个时期是从战国到西汉时期。

在这个时期不只出现了彩陶和青铜器的艺术,各个艺术门类都以自身的功能在社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

在建筑方面,秦始皇陵、汉武帝庙、还有秦始皇陵兵马俑,这些都是在建筑雕塑方面的杰出艺术品。在绘画艺术上,秦朝在咸阳地区建的阿房宫出土的文物中,壁画残迹有440多块,其形式简单,五彩缤纷,画的是人们生活或者表演的场景。从这个角度上看,绘画艺术在秦朝已经有相当高的造诣。

汉代墓室壁画盛行,在1976年河南洛阳出土的西汉墓壁画,是汉代墓室壁画的代表。壁画以长卷展开,描绘了墓主夫妇在仙翁、仙女、怪兽的陪送下升入天界的情景。1976年在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了一幅覆盖在棺材上的西汉前期的绘画。内容分三段:上段绘天界、玉兔、嫦娥、女娲和天门神,形象逼真。中段画的是墓主拄拐杖行走,前后有很多人相送。下段画了一个巨人,立双鱼上,双手拖物,郭沫若先生为这幅画定了一个主题叫“引魂升天”。

在书法艺术上,秦篆是书法艺术史上两座丰碑,秦篆分为大篆和小篆,篆体一般都刻在石头上,像著名的《封泰山碑》,是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登泰山的时候,丞相李斯等颂泰德而立。汉代隶书也是风格独特的一种书法。现在人们还常说学篆非秦不可,学隶非汉不可。这就说明秦时的大篆、小篆和汉代的隶书已经在书法史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

在文学艺术上,先秦的诗歌散文,两汉的辞赋,在文学史上也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声乐和乐器方面,楚国的编钟举世闻名。在建筑方面,秦长城、汉长城,号称“中华国宝,世界奇观”。

以上的成就,足以说明战国到两汉时期,特别是在秦汉时期,各门艺术都开始成熟了,并且以特有的功能在寻找自己的位置,这是中国古代艺术发展的第二个阶段。

第三个阶段是魏晋以后。

魏晋以后各门艺术在文化中的位置基本确立。魏晋时期主要指南北朝至唐宋元明清时期,在古代的艺术领域,人们最推崇的是诗文,其次是绘画和书法,再次是建筑、雕塑、音乐和戏曲。在文学艺术方面,魏晋南北朝的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都是最辉煌的文学艺术门类。在绘画艺术方面,东晋的画圣三绝顾恺之,他的代表作是《维摩诘》、《洛神赋图》。唐代诗人王维的山水画,还有元代书法家赵子昂的山水画,人物、车马、花木、竹石都很精刻。明代郑板桥是“扬州八怪”之一。这是文学和绘画艺术的成就。

在书法方面,晋代的王羲之最有名的《兰亭序》,可惜现在流传的都是后人临摹本。唐代颜真卿、柳公权的楷书也流传到现在。宋代的书法成就主要在行书方面,苏轼、米芾、黄庭坚都在行书上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

在建筑艺术方面,至今尚存的北京古建筑群是中国古代艺术的代表作。在雕塑方面,从魏晋以后雕塑无处不在,在建筑物上,在园林里,在帝王的陵墓上,在寺院里,在桥梁上等都有雕塑,最有名的是甘肃敦煌莫高窟的彩塑和佛像石雕。现存的彩塑和石雕,上到西梁、北魏,下至清代都能看到在雕塑方面的成就。在古代在音乐方面成就也非常大。汉代出现的琵琶和箜篌,秦代以前出现的筝和瑟,都是从古至今一直保留下来的民族乐器。许多诗歌和绘画中描绘了魏晋到清代音乐演奏的壮观画面。白居易的《琵琶行》中就写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由上述可以看到,各门艺术在南北朝时期,在唐宋元明清时期,都有自己最辉煌的时刻。他们在艺术史上,在文化中的地位基本确立。我们选几个有代表性的艺术门类看一下它的发展。

二、中国古代艺术门类

(一)建筑艺术

中国的建筑艺术起源于五千至七千万年前。1986年8月6日的《光明日报》和7日的《人民日报》报道,甘肃的秦安清理出原始房屋240座,灰坑342个,墓葬79个,窑址38个,出土各类文件8000余件。其中出土的房屋遗址呈现出原始居住的大村落以群居为主,是部落布局的轮廓,除了矮小的窝棚式建筑外还发现了殿堂式建筑。被编号为当时901的房屋整体有一些分布,有主室,有左室,还有右室、后室。可以看到出,在很早的时候建筑艺术就有所发展。

从远古到清代,中国古代的建筑分为四种类型: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此外,城池、塔刹、故居、长城、桥梁、亭台、楼阁等也属于建筑艺术,但他们是附着于宫殿、陵墓、园林和寺庙当中的艺术。

1.宫殿

宫殿以帝王皇宫为代表,北京的故宫是古代建筑当中最杰出的代表作。什么叫殿呢?高大的房屋叫殿,《汉书》的颜师古注云“古者屋之高严,通呼为殿,不必宫中也”。宫殿在秦汉时期以后就成为建筑艺术当中的一个门类,如秦时的阿房宫、北京的故宫、西汉的未央宫等都是中国古代宫殿的代表作。

中国古代宫殿的特点可用高、大、深、庄四个字概括。高主要就是显示帝王高人一等,一般的殿都是皇帝住的地方。大就是指宫殿占的地方比较大,这种大一方面是占有大量土地,居住起来比较方便,另一方面让人们产生对帝王的敬畏之情。深是指宫殿的排列井然有序,有一种森严的感觉,所以宫殿的深主要就是为了体现等级秩序。庄是指建筑完全沿中线对称排列,墙柱的门呈深红色,给人一种庄严、肃穆、不可动摇的气派感。对称是为了显示四平八稳。所以,宫殿的高、大、深、庄的特点显示了帝王的尊严。

2.陵墓

历代帝王陵墓的特点也是高、大、深、庄,因为一般都是帝王或者是地位非常尊贵的人才能有陵墓,实际上宫殿的建筑风格在陵墓当中得到了延伸。中国历代帝王的陵墓基本都是保存完好的。

3.寺庙

寺庙属于宗教建筑,其中佛教佛寺和道教道观的建筑风格不相同。道观是道教的活动场所,寺院是随着佛教的流传和发展建立起来的。佛寺和道观的直接区别就是佛寺一般有塔,而道观一般没有塔。最早的佛寺是河南洛阳的白马寺,据传是东汉明帝时期朝廷接纳外国僧人以后,才有了以塔为标记的佛寺。东汉帝接纳外国僧人布道传教,并且安排他们住在鸿胪寺,后来根据外来僧人的建议,改建为精舍,专供僧人居住。所谓改建就是在原址上建一座塔,由此开始后代都在佛寺建塔作为佛门圣地的标志。之所以取名为白马寺,也是有记载的,“外国国王曾毁坏寺庙,唯鸿胪寺未及毁坏,夜有一白马绕塔悲鸣,即以启王,王即停止,因改鸿胪寺为白马寺。”我国现存的一些著名寺庙,像山西五台山的唐代南 禅寺和佛光寺,辽宋时期的大佛寺,这些都是佛教僧侣居住的场所。

道观是道教的,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一种宗教形式,道观跟佛教的寺院相比少了很多,著名的道观有福建莆田三清殿,是北宋风格,在建筑上彩绘道教的图案。苏州的玄妙观三清殿,是现存最大的宋代木构建筑,这里藏有吴道子绘像,颜真卿书,唐玄宗李隆基题赞。山西芮城县的永乐宫,是为奉祀中国古代道教“八洞神仙”之一的吕洞宾而建,其壁画是艺术珍宝。武当山也是道教圣地,山上的道观建筑也是代表。

综观佛寺和道教的全貌可以发现宗教建筑的一些特征,一般都是追求整体对称,力求肃穆效应。佛寺以塔为主,四周的建筑讲究对称,道观以主殿为主,四周的建筑也讲究对称。佛寺和道观,把建筑、雕塑、绘画、园林等这些艺术融为一体,有文化内涵。

4.园林

中国古代的园林是人造的,山水、花木、匾联、文物等都是仿照自然景观的建筑物。园林是融建筑、山水、草木、匾联、文物为一体的综合艺术品。古代园林有两种类型,私人园林和皇家园林。

我国古代园林的特点是人造景物和自然界的景物相交替,组成一些有韵律的景观。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追求千姿百态,充满诗情画意的气氛,能满足人们欣赏大自然的情趣。园林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情趣。

我国古代园林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在春秋和秦汉时期开始发展壮大。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曾建大型园林,后来楚灵王建的章华台也不小。秦汉时期的苑囿出现了神话意味的仙岛。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一些士大夫爱好自然野致,在园林里制造一些比较朴素自然的环境。晋代士大夫石崇建造了一个金谷园,种了几万株松竹,河水环其下,水中养鱼,还有奇禽怪兽。金谷园是晋代私人园林的代表,皇家园林也不甘示弱。魏文帝造了假山园林,它的规模非常大,建筑物也非常豪华,相当可观。

这时的私人园林和皇家园林对后世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各门艺术的成熟时期,皇家园林和私人园林都有很大的发展。隋炀帝在洛阳建西苑,聚土石为山,凿北海引水环三山,山上建台榭回廊。唐代最有名的园林是唐玄宗经营的华清池,至今还坐落在陕西临潼的温泉附近。诗人王维的私人园林辋川别业,坐落在在风景优美的终南山上。以上是园林中比较有代表性的。

北宋时期,园林集中在洛阳,洛阳的名园非常多,就形成了所谓的城市山林。正如名人王世贞所说,“洛阳有水,有竹,有花,又有树木,但无石”。北宋园林没有峰岭,这是洛阳园林的一个遗憾。宋徽宗时期,园林多建筑在浙江余杭一代,像万寿山,这座园林吸取并聚合了当时全国名园胜景,奇花异石。此时,江南的私人园林也很盛行。总的来看,唐宋时期的园林是从临摹自然山水向写意山水发展,具有“尽广大而致精微”的特点。

元明清时期,园林主要集中在北京。元代知名府宅园林就有50多处,明代的园林也很发达,数量较多,像北海和中南海的皇家园林,清代的紫禁城。

从中国古代的园林艺术可以看出中国建筑艺术的审美性非常强。中国古代园林有自然界的实景,也有仿照自然界人造景观,体现了真假的原则。还有动静结合、曲直结合、隐显结合、大小结合、远近结合、主景和背景对立统一的原则,构成了古典园林的核心——情趣。

综上,中国古代的建筑从宫殿到园林都能体现出一定的审美价值。

(二)雕塑艺术

雕塑包括雕刻和雕像。遍布各地的石像、宗教造像以及小型的民间雕塑品,都是中国古典雕塑的精华。中国的雕塑,最早的是原始彩陶,如陶猪是把黏土捏成猪的形状,然后烧成陶器。而夏商、西周时期把青铜器铸成了饕餮的形状、龙的形状、凤的形状、鹤的形状,当时所制作动物陶器,是我国雕塑的起源。

春秋战国时期的陶俑是古代雕像的代表作,秦始皇陵兵马俑是古代典型的雕塑作品。唐代的雕塑主要是唐三彩,是用彩色的釉制作的,常用的颜色主要是黄色、白色、绿色等,由于它色彩斑斓,富丽堂皇,因此在雕塑史上是占有一席之地的。宋代以后纸冥器盛行,木俑、陶俑在墓葬中逐渐少见。明代一些王公贵族墓中的彩陶仍然不少。

我国古代的雕塑主要有陵墓集群、宗教集群、古建筑群、工艺雕塑等。中国雕塑有自己的特点,比如说强调整体的服从性,雕塑的作品总是服从于整体的建筑,没有脱离建筑整体而独立出来。雕塑的各种形象本身也有非常森严等级的服从性,注重平面,形象也比较逼真。

今天我们从古代艺术的各个门类中选取了雕塑和建筑这两方面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下次讲座当中我们再介绍其他的艺术门类。谢谢大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4651/309880219144.html

更多阅读

非诚勿扰女嘉宾徐莹 徐莹非诚勿扰

,可理解的到,非诚勿扰女嘉宾徐莹 对于发光的思想一个男人和大部分的他扩大了能力; 由于他已经玩什么孩子的暗淡记忆当一个孩子他自己,谁已经他们的父亲小孩般说话, 和,快乐大本营亲爱的他们, 和被爱; 由于多少一半的-, 梦幻的他的母

资本主义扩张 中国女首富张茵的资本扩张困局

 眼下,靠收购废品起家到成为中国女首富的张茵执掌的玖龙纸业再次行进到十字路口,面对申请“破产”传言、高库存、拖欠款、高负债等等,高速扩张后的玖龙纸业所面临的这些重大难题,再次将张茵推至前台。企业战略咨询师朱志砺认为,玖龙纸

马云是什么首富 中国第一女首富是什么人物

 张茵成为中国第一位女首富,也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女白手起家者,财富270亿元。   曾连续两年蝉联中国首富的黄光裕,今年以个人财富200亿元位居第二名。朱孟依以个人财富165亿元排名第三。  上榜富豪首次达到500位,最低门槛8亿元。前

张茵第一任老公 中国女首富张茵的平衡之道

  这是《胡润百富》杂志记者对玖龙纸业董事长张茵4个小时的专访中,这位中国女首富重复最多的词语。  她自言,目前很少负责公司的具体事务,只是主导一些关乎发展的宏观策略,而这一切其实就是目标与执行之间的平衡,公司与社会之间的

声明:《陕西女首富周莹 周莹:中国古代艺术(上)》为网友让我爱恨两难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