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介绍学习方法的干货
我读高中时,历史老师是个奇葩,他总是能把难背的历史知识想得生动好记,印象最深的是一次他问我们,卢沟桥事变的日期(1937年7月7日)中有几个7啊?当我们是白痴啊,三个7。“所以是1937年嘛”老师说。
我一辈子也不可能忘记这个日期了。
历史老师上课使劲安利给我们一个学习方法,就是把知识点以网状结构画在一张纸上,还要用不同的颜色标出来,上课老师还叫人到黑板上去画,还布置成作业。我们对此都很不耐烦。课业负担已经很重了还要画这些“鬼画符”……直到我上了大学,面对一团乱麻一样的知识点,忽然想到当年那个“鬼画符”,才深深地发现它真的很好用,可以使你的思路变清晰,知识结构更完善,甚至更便于记忆。它就是——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什么?
托尼·布赞
思维导图是英国心理学家托尼·布赞发明的一款简单高效的思维工具。托尼·布赞曾因帮助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而被誉为英国的“记忆力之父”,因为发明思维导图被誉为“大脑先生”。时至今日,思维导图正被全球2.5亿人使用,被广泛地运用到做笔记、做计划、准备演示、知识管理、个人思考和写作等领域。
我不是想卖什么书或者文具给你,完成一幅思维导图你只需要一支笔、一张纸、你的脑子和想象力。
怎么画思维导图?
根据托尼·布赞的理论,一个完善的思维导图应该具有简要的文字、颜色、图像和彼此联系的结构。每张思维导图只能有一个主题。如果你想表达两个以上的主题,那你就需要画两张以上的思维导图。下面就来说一下怎么画它吧,以梳理一本书的某一章为例。
思维导图长这样
1.在一张纸的正中间写下这一章的名字。写在正中间可以让你的大脑“自由地飞翔”,思维可以发散到纸的各个方向和角落。
2.用一个图标或者图像代表这一章。为什么?因为一张图片胜过千言万语,直观的图像能更好地激发想象力,帮助你集中注意力。回想一下,当我们在书店看到一本有插画的书时,是不是更容易被插画吸引呢?当阅读一大段枯燥的文字时,我们更倾向于寻找解说性的配图。其实思维导图本身就是一个大图片,方便人整合、梳理知识。(如果实在嫌麻烦可以不画,这一步的重点在于帮助记忆,没有必要花太多时间画一个小图案,本末倒置)
3.用不同的颜色画出不同的小节分支。颜色就像图片一样可以有效地刺激大脑,就像我们喜欢用各种颜色鲜艳的荧光笔做记号一样。(我个人觉得用不同的颜色真的有助于记忆,可以很好地区分每个小节,不会把知识混到一起。但是如果你真的没有那么多彩笔,也可以只用一种笔)
4.从最中心分化出几个小节,再从几个小节分化出更细的知识点。为什么?因为大脑的各个部分是相互联系的,不是每个部分孤立工作,将章、节、知识点从大到小联系起来,更便于记忆。
5.章、节、知识点等之间的联系一定一定要用曲线,而不要用直线。因为我们的大脑会觉得直线很枯燥。(这一点当年我们的历史老师也特意强调过,所以不要比着尺子画思维导图,怎样舒服就怎样画线。)
6.每个分支写一个字,最多两个。无论是章节的名称还是小知识点,不要竭尽全力地写上完整的名称,比如“教育的意义”,就简单地写上“教意”或者一些帮助你联想的词。写得太详细人就懒得思考了,写得很简单,大脑在每次看到的时候都得琢磨一下:这是啥意思?可以保持思维的灵活性。
7.尽可能多地加图像。就像第2点中所说,图像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记忆。所以多多益善。
猛一看似乎很抽象,其实看一下图就一目了然了。
这张完全遵守以上几条
这张只用一种颜色画的
我们大部分人估计画出来就是这样的,
或者这样的,没那么花里胡哨(这张字太多了,如果只是给自己看的,千万别这样)
思维导图的核心是用一张图梳理知识,这个图的关键在于保持知识点之间的连续性,激发大脑的想象力,帮助记忆。
以下是一张反面教材:
抛开没有图画、没有用不同的颜色这些细节,这个图有三个问题。1、用直线连接知识点,呆板僵硬。2、直线在知识点处断开,实际上,每一张思维导图去掉文字都是一个完整的、发散性的结构,而不是断断续续的线条。3、概括知识点的字数太多,你把书都抄上去,脑子还用想什么呢?方框中的“高质量学习”这几个字完全可以写为“高质”,或者是“↑质”。
如何让它发挥魔力?
如果你精雕细刻地画好一幅思维导图,得意洋洋地发了朋友圈以后就再也不看它一眼,那你并不能从中真正获益。充分利用思维导图在于时时回顾,一张导图可以概括一本书,复习时只用对着导图就可以看出自己哪儿有知识漏洞。这段儿我正好在研究脑部结构,用导图把大脑、丘脑、脑干等部分整理一下,每天上下班的路上就默默回忆图上的内容,效果很好。
这些年,思维导图一直陪伴着我,理清知识和思路,做to-do-list。每次用它时,心里都在默默感谢自己的历史老师,尽管当年我们都那么讨厌他。
于是,你还记得卢沟桥事变的日期吗?
Ps,现在还有不少画思维导图的app,感兴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一下。
编辑:乔木
丨读者书房今日推荐《照片的历史》,点击图片即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