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理污水池下水道清洗 程朱理学 洗清泼在程朱理学上的污水——重识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清理污水池下水道清洗 程朱理学 洗清泼在程朱理学上的污水——重识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


独秀书生

进士

8

在农业方面。乐爱国教授总结了朱熹的农业科技思想,包括“深耕细耙,改良土壤”;“适时播种,不误农时”;“多施基肥,适时追肥”;“加强田间管理”;以及“注重兴修水利”。乐爱国认为:“农业是治国生民之本,劝农是为官之职,这也就是他为什么要积极研究农业科技之缘故。朱熹研究农业科学技术,不仅说明他本人并不鄙视(而是重视)农业科学技术,更表明他的理学具有很广泛的开放性、包容性。”[ 乐爱国. 朱熹的农业科技思想. 朱子研究,1999年第2期]

下面援引黄世瑞先生在《朱熹科技思想浅探》中的相关论述:

对于农业生产结构、作物布局及具体的生产技术,朱熹也很重视并有很好的安排处理,如:“蚕桑之务,亦是本业,而本州从来不宜桑柘,盖缘民间种不得法。今仰人户常于冬月多往外路买置桑栽,相地之宜,逐根相去一二丈间,深开窠窟,多用粪壤,试行栽种,待其稍长,即与削去细碎拳曲枝条,数年之后,必见其利。如未能然,更加多种吉贝、麻苎,亦可供备衣著,免被寒冻。”朱熹认为本州不宜桑柘的原因是民间种不得法,没有掌握好技术。因此他要求从外地引进桑苗,选择合适的地方按株距一、二丈的方式栽植。以现代桑树栽培技术的眼光观之,如此株距栽植的,应该是作为高干桑养成型式来培养的。……关于桑树的修剪技术,朱熹在“劝农文”中也有详细讲解:“其桑木每遇秋冬,即将旁生拳曲小枝尽行斩削,务令大枝气脉全盛,自然生叶厚大,喂蚕有力。”将修剪的时间、具体操作的方法以及目的,都讲清楚了。此项技术至今仍在沿用,不过又增加了剪梢的内容。实践证明,趁秋冬没有桑叶时修剪桑枝,确是除病虫、增桑叶的好办法。朱熹主张:“秋间收成之后,须趁冬月以前,便将户下所有田段一例犁翻,冻令酥脆,至正月以后更多著遍数,节次犁耙,然后布种,自然田泥深熟,土肉肥厚,种禾宜长,盛水难干。”此方法农村至今仍在沿用。深翻土块,冻令酥脆,还可以使躲在地下冬眠之害虫及其卵裸露地面,易为其天敌等消灭。……从其“劝农文”中还可看出朱熹对造肥、施肥的具体方法、程序也是很熟悉的:“耕田之后,春间须是拣选肥好田段,多用粪壤,拌和种子,种出秧苗。其造粪壤,亦须秋冬无事之时,预先铲取土面草根,晒曝烧灰,旋用大粪拌和入种子在内,然后撒种。”另外利用中耕除草去之草,沤作绿肥:“禾苗既长,秆草亦生。须是放干田水,仔细辨认,逐一拔出,踏在泥里,以培禾根。其塍畔斜生茅草之属,亦须节次芟削,取令净尽,免得分耗土力,侵害田苗,将来谷实必繁盛坚好。”铲取草皮烧制堆肥,以及中耕除草沤作肥料,今日农村仍在继续采用。[ 黄世瑞. “莫言先哲轻科技,鱼跃鸢飞别有天”——朱熹科技思想浅探.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1期]

回复 收起回复

33楼

2010-08-10 22:03

举报|

我也说一句



独秀书生

进士

8

科学精神方面,朱熹非常提倡、鼓励怀疑精神:“学者不可只管守从前所见,须除了,方见新意。”“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人之病,只知他人之说可疑,而不知己说之可疑。试以诘难他人者以自诘难,庶几自见得失。”[ (宋)朱熹著. 朱子全书·第14册:朱子语类·卷十一·学五. 上海古籍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2002,第343~344页]要善于从“无疑”中发现疑问,找出问题,然后再对此“有疑”探讨研究,一直到探究明白,达到新的“无疑”。不迷信圣人、经典,以实际为标准,并能够、善于诘难自己,这是非常宝贵的科学精神。

回复

34楼

2010-08-10 22:03



独秀书生

进士

8

3.李约瑟对理学科学性质的评价

《宋明理学与自然科学》一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理学精神对科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张岂之,董英哲. 宋明理学与自然科学. 人文杂志,1989年第4期]:

首先,理学发扬了早期儒学中重视人的独立思考、兼综百家和重视文化研究的优良传统,是有利于自然科学发展的。

其次,理学发扬了儒学思想中的理性主义精神,也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

最后,理学的朴素辩证思维也促进了当时自然科学的发展。

我们看著名的中国科技史家李约瑟对朱熹及程朱理学的评价。在《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第十六章中,李约瑟非常推崇朱熹,认为“朱熹是‘中国历史上最高的综合思想家’……这一中国思想史上最伟大的人物之一”[ [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489页]、是“中国所曾产生过的,最伟大的,集大成的哲学家”[ [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524页]。他说:

并且朱熹对宇宙本质的洞察力,因此就要比他的任何中国和欧洲的注疏者和翻译者所承认的更为先进得多。……如果像我所认为的,他当时在朝着这样一种哲学摸索他的道路,那么就他思想和写作的时代(即12世纪)而言,那就是一桩非常了不起的成就;因此,从科学史的观点来看,或许可以说他的成就要比托马斯·阿奎那大得多。[ [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506页。托马斯?阿奎纳,欧洲中世纪经院哲学的哲学家和神学家——引者注。]

李约瑟从一个崭新的角度评价了朱熹有机自然哲学的学术意义与历史意义。朱熹“决心不隐入唯心主义,但他也不愿成为一个(机械)唯物主义者”[ 引自:徐刚. 李约瑟对朱熹自然哲学的评判.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现代中国的知识分子所以会接受共产主义的思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新儒家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上是密切联系的。换句话说,新儒学家这一思想体系代表着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最高峰,它本身是唯物主义的,但不是机械的唯物主义。实际上,它是对自然的一种有机的认识,一种综合层次的理论,一种有机的自然主义……它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概念是非常接近的。辩证唯物主义也是有机而不是机械的”[ [英]李约瑟. 四海之内. 三联书店,1987,第61页。]。也就是李约瑟甚至认为程朱理学本质上和辨证唯物主义没有多大区别,他说:

现代中国人如此热情地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有很多西方人觉得是不可思议的。他们想不明白,为什么这样一个古老的东方民族竟会如此毫不犹豫、满怀信心地接受一种初看起来完全是欧洲的思想体系。但是,在我想象中,中国的学者们自己却可能会这样说的,“真是妙极了!这不就象我们自己的永恒哲学和现代科学的结合吗?它终于回到我们身边来了。”……中国的知识分子之所以更愿意接受辩证唯物主义,是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哲学思想正是他们自己所产生的。[ [英]李约瑟. 四海之内. 三联书店,1987,第61、67页。]

李约瑟提到宋代科学书籍的大量出版时说:“把许多小册子汇集在一起印成一套从书的做法也是在宋代开始的。其中第一部是《百川学海》,从12世纪末叶起刊行,在上百种书中,大约四分之一是和科学有关的。”[ [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527页]他说:“理学根本上确实是一种有机主义的哲学。”[ [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528页]“当我们进一步考察这一精心表达的自然体系时,我们不能不承认宋代哲学家所研究的概念和近代科学上所用的某些概念并无不同。”[ [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498页]程朱理学“反映了近代科学的立足点”,“至少理学的世界观和自然科学的观点极其一致,这一点是不可能有疑问的。”[ [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526页]“宋代理学本质上是科学性的,伴随而来的是纯粹科学和应用科学本身的各种活动的史无前例的繁盛。”[ [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527页]

返回目录

回复

35楼

2010-08-10 22:04

举报|



独秀书生

进士

8

三、程朱理学对西方思想启蒙和文明发展的促进作用

朱熹哲学是在文艺复兴后期至法国启蒙运动期间被耶稣会传教士介绍到欧洲的。早在16世纪末,利玛窦就把朱注《四书》翻译成拉丁文传到了欧洲。至17世纪,经传教士之手翻译成欧洲文字的中国典籍越来越多,其中以介绍儒家学说的书为主,并因时代原因,几乎都打上了朱熹理学的烙印。[ 张允熠. 论朱熹哲学的世界历史意义. 合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2期]朱熹哲学在法国和荷兰的接引者是笛卡儿学派,在德国则有17世纪的莱布尼茨学派。

回复

36楼

2010-08-10 22:06



独秀书生

进士

8

首先看程朱理学对法国的积极影响。张品端在《朱子理学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中对此作了论述。[ 张品端. 朱子理学对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影响. 东南学术,2004年第2期]

法国启蒙思潮的发展,推动了法国近代文明的诞生。法国启蒙思潮的先驱笛卡尔、培尔和马勒伯朗士,领导者孟德斯鸠、伏尔泰,以及百科全书派的狄德罗、霍尔巴赫和波维尔,重农学派的魁奈、杜尔哥等都曾研究过朱子理学,并从中汲取营养,充实和丰富自己的理论思想。

法国哲学家、物理学家、数学家、生理学家,解析几何的创始人笛卡儿(1596~1650年)是欧洲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奠基人之一。17世纪初,拉丁文《四书》和《天文实义》在欧洲出版,此时笛卡尔开始接触朱熹理学。1642年,笛卡尔完成其重要哲学论著《沉思录》。为了反驳笛卡尔怀疑论把朱熹理学看成无神论,法国耶稣会士神父马若瑟(1666~1736)写出《关于中国一神论的信札》其中引用大量中文资料论证朱熹理学是一神论、反对把朱熹理学说成无神论。这篇信札探讨了朱熹的宇宙起源论,并说明中国同样存在与基督教相一致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观念。马若瑟在《论中国人的独神主义》中亦向欧洲学者介绍了理学观点,鲍狄埃受此启发写成了有关“后儒”(理学)的论著。他在1844年出版的《中国哲学史大纲》中认真研究了朱熹的《太极图说》和张载的《正蒙》,提出了一种著名的宇宙形象。这是欧洲对中国哲学的首次全面论述鲍狄埃《中国哲学史大纲》一书,成为19世纪欧洲关心中国哲学思想的读者的入门教材。

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巴黎出版了《有关中国人的历史、科学、艺术、风俗和习惯的论著》(简称《中国杂纂》),使许多理学的新资料传到了欧洲。该书第八卷收入了中国传教区的韩国英于1782年写成的《论中国人的哲学》。在其中,韩氏阐述了周敦颐和朱熹的思想,认为朱熹是中国的最大天才,朱熹打开了怀疑论以及在感情和思想上不信教的大门。比埃尔·培尔是继笛卡尔之后法国启蒙思潮的先驱者,继承和发展笛卡儿哲学的唯物主义思想,是笛卡尔的科学怀疑的追随者。他从法国皇家图书馆获得有关宋儒理学思想,并阅读了耶稣会士与非耶稣会士之间关于中国礼仪争论的著作和文章。培尔利用“孔教的无神论,来有意使读者去打倒基督教及以基督教为基础的专制政治”

法国伟大的启蒙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鸠(1689~1755年)不仅是18世纪法国启蒙时代的著名思想家,也是近代欧洲较早地系统研究古代东方社会与法律文化的学者之一。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高度称赞中国的文化:“我相信,中国文化将永远无法完全为我们所了解。”

法国资产阶级启蒙运动著名领袖、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伏尔泰(1694~1778年)同样也受到中国文化以及朱熹理学思想的影响,并为朱子理学自觉的理性精神所折服。他从耶稣会士傅圣多和启蒙思潮先驱者的著作中了解到中国文化,认为中国历史悠久,“在起源上比《圣经》所说的希伯来人文化早得多,基督教各个教派宣扬的宗教史观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站不住脚。”在《风俗论》前言中,伏尔泰说:“当一个以哲学家身份去了解这个世界时,应首先把目光朝向东方,东方是一切艺术的摇蓝,东方给了西方以一切。”伏尔泰认为中国人“是在所有的人中最有理性的人。”在其著作《自然法赋》初篇的末尾论述自然法的普遍性时说:“吾人与生俱来之悠久的存在,一切人之心中同样有其萌芽。从天所授的德性,由人来表现,人却为私欲或迷误蒙蔽了它”。这和程朱理学的“天理人欲之辨”和“存天理去人欲”类似。

狄德罗(1713~1778)是百科全书派领袖人物。他赞美朱子理学所倡导的伦理道德与政治的结合,是造成中国高度文明的基础。他主编的《百科全书》伸张人类理性,热情洋溢地介绍中国文明,认为中国哲学的基本概念是“理性”,高度评价宋儒理学,说它“只须以理性或真理,便可治国平天下。”狄德罗受朱熹理学无神论的影响较深,1749年发表了被认为是公开宣扬无神论著作《供明眼人读的盲人书简》。狄德罗撰写的《政治权威》一词条,以惊人的胆量说:“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这和朱熹“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非一人之私有故也”没有什么不同。

百科全书派的霍尔巴赫(1723~1789)亦推崇朱熹的政治与伦理道德相结合的理性思想,认为中国是政治和伦理道德结合的典范。他在《社会体系》一书中说:在中国“伦理道德是一切具有理性的人的唯一宗教”,“中国是世界上唯一的把政治和伦理道德相结合的国家。这个帝国的悠久历史使一切统治者都明了,要使国家繁荣,必须仰赖道德。”这种以德治国,强调法制必须与德治相结合,以德治为基础的社会政治理念,正是朱子思想的精华之一。

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1694~1774年)非常崇尚朱熹的“以农立国”、“务农重谷”是“自然之理”的思想。他指出:“所有的国家都忽视了按自然法则来建立自己的国家,只有中国是例外。”魁奈提出“整顿税收制度,实行地租单一税”的主张,也是受《周礼》均田贡赋和朱熹“除尽正税以外的赋税”、“存天理,灭人欲”克制私欲思想的启发的。

杜尔哥(1727~1781年)是重农学派的改革家。杜尔哥通过中国留学生和耶稣会士获得大量关于中国经济、农业和朱熹理学等方面的资料。当他在担任法国财政大臣时,就借助中国朱熹“民生之本在食,足食之本在农,此自然之理也”o的重农思想,进行农业经济发展改革,以图实现他的重农主义的主张。

赵品端总结道:“朱熹理学对十七、八世纪的法国启蒙思想家产生过深刻的影响。这场思潮的先驱者、发起人和参与者都曾研究过包括朱熹理学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资料,并从中汲取理论养料,充实和丰富自己的思想。”

回复

37楼

2010-08-10 22:06



独秀书生

进士

8

再看程朱理学对德国的积极影响。在这一方面,程利田等也作了研究。

朱熹理学对德国哲学发生影响,是从莱布尼茨——沃尔夫时代开始的,而这个时代正是近代德国哲学形成的时期。莱布尼茨,德国最重要的自然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历史学家和哲学家,和牛顿同为微积分的创建人。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是近代德国哲学的重要开创者,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莱布尼茨曾说:“当近代中国[ 李约瑟解释道:“他(莱布尼茨——引者注)指的是理学派评注家”。]的诠释家们把上天的统治归之于自然的原因时,当他们不同意那些总是在寻求超自然(或者不如说超形体)的奇迹和意外救星般的神灵的无知群氓时,我们应该称赞他们。”[ [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535页]

莱布尼茨从结交的常识渊博的来华传教士那里获得了大量最直接的关于中国的知识,按照莱布尼茨的看法,他认为朱熹理学至少在下面几个内容,是西方哲学应当同样具有的本质规定第一,哲学是探究无限的永恒的自有的再无本源的绝对实体或第一原理。第二,朱熹理学最本质的规定是“天地之间,理一而已”、“万物为一,一是万物”。第三,朱熹理学在思维上,莱布尼茨认为与西方哲学也有同构性。

莱布尼茨因为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倾注了最大的兴趣和毕生的精力[ 参考:程利田在《朱熹理学对德国哲学的影响——兼论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作用》一文中详细列举了莱布尼茨与中国文化联系过程中的大事记。],从中国哲学里探视到具有西方哲学的本质规定性,再加之中国几千年的灿烂文明,所以他在盛赞中国文明的同时,认真地吸取中国文明中的养分来培植他的哲学成就,发表了与宋儒的《伏羲六十四卦次序图》与《伏羲六十四卦方位图》完全一致的《二进制计算的阐述》论文;撰写了专著《形而上学论》(1686年)、《人类理智新论》(1704年)、《神正论》(1710年)等,特别是撰写出《单子论》(1714年)。莱布尼茨的《单子论》极深刻地体现出朱熹理学、中国哲学的影响。[ 程利田. 朱熹理学对德国哲学的影响. 《福建学刊》,1998年第2期]

德国学者利奇温在《十八世纪中国与欧洲文化的接触》一书中说道:“莱布尼茨认为东方和西方的关系是具有统一世界的重要性与媒介。”“莱布尼茨实为承认中国文化大足贡献西方文化发展的第一个人。他的《单子论》极其和中国儒释道三教的德性论相同。他所提出的‘前定和谐夕又极象中国的‘天下之道’。”总之,莱布尼茨接受了朱熹理学、中国哲学的巨大影响, 建立了他的《单子论》学说和唯理论的思辨哲学。[ 程利田. 朱熹理学对德国哲学的影响. 《福建学刊》,1998年第2期;程利田. 朱熹理学对德国哲学的影响——兼论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作用. 南平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胡阳、李长铎在《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中通过对欧洲现存17世纪中西交流文献的查阅和考证,否定了在莱布尼茨发明了二进制以后才见到先天图的说法,鉴于莱布尼茨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和推崇,认为莱布尼茨的二进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八卦图的启发。主要证据有:1660年斯比塞尔在荷兰出版了《中国文史评析》一书,书中记载了I Ging(易经)。这本书是莱布尼茨为了解中国参考过的一本书。书中两个部分介绍了易经,介绍了龙马负图出河、伏羲得图做八卦以及太极阴阳八卦学说。1687年,耶酥会士柏应理出版了《中国哲学家孔子》一书,其中共计13页对伏羲八卦图做了介绍,书中配有伏羲八卦次序图、伏羲八卦方位图及文王六十四卦图。莱布尼茨于《中国哲学家孔子》出版的当年,就阅读了这本书。在致友人冯·黑森—莱茵费尔的信中,向他介绍说自己阅读了这本书。[ 胡阳、李长铎. 莱布尼茨——二进制与伏羲八卦图考[M]. 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网络版:http://www.aIhUaU.comLeibniz。]

回复

38楼

2010-08-10 22:10



独秀书生

进士

8

1707年,佛朗克在哈雷创建东方神学院,专设了中国哲学专科。莱布尼茨的学生及其哲学理论的继承者沃尔夫,把莱布尼茨的哲学理论系统化, 而且用条理清晰的语言将从形而上学方面来研讨中国哲学的理论原则在大学讲坛上广为传播。同时,沃尔夫开始了对中国哲学的实践原则的研究。沃尔夫认为他在朱熹理学里找到了他自己道德理论的一个卓越检验, 试图把朱熹理学、中国哲学这一重要本质规定纳入自己民族的哲学之中。沃尔夫的学生兼同学毕芬格著《古代中国道德说并政治说的样本》一书, 论及中国政治、道德、哲学及文学, 比较了中国教育与欧洲神学及道德,尤其推崇中国政治与道德结合的传统,表达了他以中国为楷模建设德国的愿望。思想家卢多维希在其《评论莱布尼茨哲学之全部发展史》序言中认为,莱布尼茨与沃尔夫的世界观, 与柏拉图哲学和中国哲学关系密切, 不研究后者就谈不上研究前者。[ 程利田. 朱熹理学对德国哲学的影响. 《福建学刊》,1998年第2期]

德国哲学家、天文学家、星云说的创立者之一、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康德,在1755年刊行的《宇宙发展史概论》中提出的天体起源的假说, 把宇宙描绘成一个物质的发展过程和肯定宇宙是由于自身的必然性发展形成的观点, 这与600年前朱熹宇宙哲学中的“阴阳二气的宇宙生成说”类似。有人认为,朱熹的天地演化理论被来过中国的传教士传到欧洲,从而可能对笛卡尔提出的天体演化漩涡学说和康德的星云说产生过影响。更有甚者认为“朱熹的天地生成说是西方星云说的雏形,西方星云说是朱熹天地生成说的逻辑发展结果。’[ 袁运开、周翰光. 中国科学思想史[M]. 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方豪指出康德的哲学深受中国哲学尤其是深受程朱理学的影响。尼采则称康德为“歌尼斯堡的中国人。”[ 程利田. 朱熹理学对德国哲学的影响. 《福建学刊》,1998年第2期]

程利田总结道,16至18世纪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沃尔夫、康德、黑格尔等从朱熹理学、中国文化中吸取了许多有益的养分,促进了他们各自哲学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同样也促进了德国哲学的发展。说明了朱熹理学对德国哲学的影响是广泛而深刻的。[ 程利田. 朱熹理学对德国哲学的影响——兼论中国文明对西方文明的作用. 南平师专学报,1997年第3期]

回复

39楼

2010-08-10 22:10



独秀书生

进士

8

现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我相信,由理学所总结的中国思想对欧洲思想的贡献,比迄今为止人们所充分认识到的要大得多,最后可能证明并不亚于中国人因那些人给他们传来了17、18世纪欧洲科学和技术而受的惠。……虽然中国文化对欧洲文化的多方面的影响已经讨论很多,特别是在皮诺、顾立雅、马弗里克、里启文等人的著作中,但是我认为,哲学贡献的全部意义还没有被人领会。”[ [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528页]李约瑟在作中西自然哲学比较时认为莱布尼茨关于一般与个别相统一的思想“颇似理学家的理在每个纹理与组织当中无数的个别显现”,这里的理学家,主要指的是朱熹。[ 徐刚. 关于朱熹自然哲学研究的思考. 上饶师专学报,1997年第5期]“人们不难在他(莱布尼茨——引者注)的哲学中找到中国思想的反响。”[ [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531页]

李约瑟指出,马克思主义在其产生过程中吸收了中国的哲学精华:“现代中国知识分子所以会共同接受共产主义的思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因为新儒学家(二程、朱熹)和辩证唯物主义在思想上是密切联系的。换句话说,新儒学家这一思想体系代表着中国哲学思想发展的最高峰,它本身是唯物主义的,但不是机械唯物主义。实际上,它是对自然的一种有机的认识,一种综合层次的理论,一种有机的自然主义。”[ [英]李约瑟. 四海之内. 三联书店,1987,第61页]他说:

知识的增长要求采纳一种其自然主义性质并不亚于原子唯物主义而却更为有机的哲学的时代即将来临。这就是达尔文、弗雷泽、巴斯德、弗洛伊德、施佩曼、普朗克和爱因斯坦的时代。当它到来时,人们发现一长串的哲学思想家已经为之准备好了道路——从怀特海上溯到恩格斯和黑格尔,又从黑格尔到莱布尼茨——那时候的灵感也许就完全不是欧洲的了。也许,最现代化的“欧洲的”自然科学理论基础应该归功于庄周、周敦颐和朱熹等人的,要比世人至今所认识到的更多。[ [英]李约瑟. 中国科学技术史·第二卷:科学思想史. 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第538页]

有学者据此指出,在李约瑟看来,“朱熹理学作为一种有机主义的哲学,它很可能通过莱布尼茨传入西方,而成为西方有机主义形成的重要材料,这也表明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和怀特海的有机主义与朱熹理学有着密切联系。”[ 乐爱国. 李约瑟评朱熹的科学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自然辩证法研究,1999年第3期]李约瑟还断言说:“辩证唯物主义渊源于中国,由耶稣会士介绍到西欧,经过马克思主义者们一番科学化后,又回到了中国。”[ 引自:张允熠,张弛. 西方学者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文化背景的研究. 学术界,2007.06]

美国著名科学史专家尤里达教授也积极评价朱熹科学思想的历史贡献。他说:“现今的科学大厦不是西方的独有成果和财富,也不仅仅是亚里士多德、欧几里得、哥白尼和牛顿的财产——其中也有老子、邹衍、沈括和朱熹的功劳。我们不能说中国本土的科学倘若独立发展下来将会演化成什么样子。但是,我们可以说,当今科学发展的某些方面所显露出来的统一整体的世界观的特征并非同中国传统无关。完整地理解宇宙有机体的统一性、自然性、有序性、和谐性和相关性是中国自然哲学和科学千年探索的目标。”[ (美)R.尤里达. 中国古代的物理学和自然观. 美国物理学杂志,43卷第2期。转自:孔令宏. 朱熹的科学思想与道家、道教. 自然辩证法通讯,2002年第2期。]

英国约翰·霍布森在其著作《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中说道:“很多与18世纪英国工业革命相联系的特征在1100年时的中国就已出现了。……正是宋朝中国许多技术和思想上的重大成就的传播,才极大地促进了西方的兴起。”[ [英]约翰·霍布森著,孙建党译,于向东、王琛校. 西方文明的东方起源. 山东画报出版社,2009,第47页]

返回目录

回复

40楼

2010-08-10 22:11



独秀书生

进士

8

四、理学基本精神对当代的启示

在哲学方面,程朱理学是一种以道德为本体的人文主义,它确立了以道德为主体的独立性,执著地追求人生精神价值,对培养人的气节情操、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程朱理学所蕴含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爱国主义理论,丰富强化了人们的伦理道德观念,激扬了中华民族的正气,凝聚了华夏儿女团结御侮、革旧立新的雄心,成为了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源泉之一。“存天理,灭私欲”和“格物致知”等思想成为了中国人日常言行的是非标准和认理践履的主要内容,在促进人们理论思维,教育人们知书识礼、陶冶情操、维护社会稳定、推动历史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乐爱国在《朱熹的科学价值观及现代意义》中认为,知识与道德的关系问题是宋代理学讨论的重要间题之一。二程认为,作为理想人格,知识与道德不可偏废,朱熹也明确地肯定了在道德修养过程中知识的优先地位。由于朱熹的格物致知包括科学在内,他所谓的知识也包括科学知识,因此他实际上已经在某种程度上肯定了科学对于道德的价值。同时,他也看到科学对于道德的价值是非常有限的。在格物中仅仅格自然之物而不“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也并不是学问。[ 乐爱国. 朱熹的科学价值观及现代意义. 纪念朱熹诞辰865周年暨朱熹对中国文化贡献学术会议]

也就是说,“仅靠科学并不能解决所有道德间题;科学家道德人格的完善单纯地靠从事科学活动也是不可能完全实现的,朱熹对此已有明确的看法;而且现实的科学活动中也还存在着某些与科学本身相违背的不道德的东西。”科学的目的在于服务社会,道德的修养对于防止科学被滥用是必需的。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发展所展现出现的负作用,如科技、工业大发展导致的环境恶化,生化武器、核武器、转基因生物对人类健康和安全的威胁等,已经深刻地说明了这个道理。可以说,朱熹的“格物致知”“即物穷理”是为了“穷天理、明人伦、讲圣言、通世故”的思想,对于今天的世界科技进步和文明进步仍具有非常实在的意义。

回复

41楼

2010-08-10 22:13



独秀书生

进士

8

理学基本思想在今天的中国,仍然有它的现实意义。当前中国环境污染、浪费资源的程度严重,社会腐败贪污横行,贫富差距、两极分化日益严重,而亿万富翁为富不仁,不受约束的市场经济商业化大潮下的商业活动极端追求利润而不惜伤害公众健康、生态环境,尤其是当前的上层买办汉奸通过大量出卖国家和民族利益获取私人利益,其卖国、叛国的行径使人发指。前文已经分析,“存天理,灭人欲”的精神实质上是要求对社会影响大的官员、士人和学者提高个人修养,摒除个人私欲,更多地为国家和社会谋利益。因此这句格言对当代中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当前的全球化浪潮,在西方的自由市场经济的刺激下,将人的物欲发掘到无以复加的地步,整个社会出现秩序混乱,矛盾加剧。自由主义市场经济是靠促进乃至诱惑调唆人的物质欲望来保持经济的增长。在自由市场经济的疯狂加速度发展下,人类终将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极端恶化的严重威胁,这必将加剧人类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故而,对不加限制的人类社会精英的欲望进行约束和改造,缓解矛盾,将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所必需解决的问题。所以说,理学的“存理去欲”思想不仅对现在的中国,而且对现在的西方制度,对未来人类发展,都有着深刻的哲学指导意义。[ 参考:愚人. “存天理,绝人欲”有重要的现实和未来意义]

返回目录

回复

42楼

2010-08-10 22:15



独秀书生

进士

8

关于程朱理学的被满清篡改和歪曲,杜车别对此有深刻分析。此处作简单介绍。

杜车别首先以吕留良的遭遇为例说明。吕留良是一个具有强烈的理学精神(包括强烈反清复明的民族思想)的人物,死后被清廷挫尸枭示。吕留良案件的结果是“上至入土之尸,下及襁褓之孩,无一幸免,或挫骨,或凌迟,或杀头,或流放,或为奴”[ 俞国林. 天盖遗民:吕留良传. 浙江人民出版社,2006]。至于其著作,“并行知各省、府、州、县,将大逆吕留良所著文集、诗集、日记及他书已经刊刷抄录者,于文到日出示遍谕,勒限一年,尽行焚毁。”[ 杨国强. 儒学的衍变和清代士风. 史林. 1995年第1期]

杜车别通过吕留良的著作摘引认为,“在吕留良看来,程朱理学和儒家观念本身就提供了批判君主专制和异族统治的思想武器,程朱理学中批判私心,批判功利,其矛头所向不是平民百姓,恰恰是君主和官员等统治阶层。”“吕留良对程朱理学进行的这种解释和阐述,并非是他个人的发明,而是程朱理学的本义所在。”“清朝统治者是通过把程朱理学钦定为官方学说,以达到垄断对程朱理学的解释,来阉割程朱理学,并进而阉割士人精神的目的,而吕留良恰恰是还原程朱理学的精神内涵,这是从根本上击中满清统治者的要害,从思想基础上威胁满清统治的合法性。……更令清廷憎恶恐惧的就是吕留良通过孔子和朱熹来阐发的民族主义观点。”最终,“真诚信奉程朱理学者受到杀戮迫害,而那些把程朱理学歪曲成为替满清服务工具的奴才却受到满清统治者的竭力褒扬。”[ 杜车别. 严厉批判满清统治之必要性及民族理论问题之综合论述]

满清对程朱理学阉割架空,也可以从当时朝鲜人的记载中反映出来。葛兆光在其论文中论述:“当他们发现清国的文人讨论《春秋》居然不遵朱熹的说法,‘终不提论华夷内外’时,就故意挑出来质问说,‘文固可佳,而但孔圣之所以作《春秋》,专为上下之分,内外之别而作也,今无此等语,可谓失旨矣,’……在这些维护朱子之学立场坚定,而且对于真理在握相当自信和自尊的朝鲜使者面前,一些立场不那么坚定的清人,多少有些愧歉与尴尬。……当时在北京的书肆里,竟然连《语类》等朱子学的书也没有。”[ 葛兆光. 从“朝天”到“燕行”——17世纪中叶后东亚文化共同体的解体. 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01期]

对清代的这种学术上的倒退,杨国强《儒学的衍变和清代士风》一文中也有深入论述,例如:“刘师培说‘清代之学,迥与明殊。明儒之学,用以应世,清儒之学,用以保身。’”“章太炎也说‘宋明儒者多耿介,清儒多权谲’。”

在分析满清统治者阉割程朱理学的原因时,杜车别说,“通过尊崇程朱理学的方式,只要把程朱理学的灵魂核心阉割掉,置换掉,那么程朱理学所具有的严密性,趋同性,以及稳固性,反过来可以为维护满清统治所用。而同时,以清廷褒奖宣扬的官方面目而出现的程朱理学,本身就足以让大部分潜在的反清知识分子感到反感,并进而疏离厌恶,这样程朱理学就真正被清廷所垄断,不可能再对清廷造成任何实质性的威胁。”“满清通过尊崇程朱理学的方式,本身也就连带把王阳明心学消灭,将心学可能有的进步作用化解于无形。……它们通过推崇程朱,来消灭程朱,架空程朱,把程朱理学阉割成为他们所用的奴才哲学,而同时也顺带消灭了陆王心学。这样一来宋明两大思想成就,理学与心学在满清统治下被全盘瓦解。”[ 杜车别. 严厉批判满清统治之必要性及民族理论问题之综合论述]

满清对程朱理学的阉割与歪曲,也是造成清代进步思想家戴震等批判理学“以理杀人”和近现代爱国的仁人志士猛烈批判传统文化的重要原因。

返回目录

回复

43楼

2010-08-10 22:23



独秀书生

进士

8

不好意思,上一楼发错序了。

就在下一楼内容之下。

回复

44楼

2010-08-10 22:24

吧友220.164.129.*

你好。。。请问在哪可以看到完整的批判满清是中华全面复兴之必要条件

在你的blog吗。。 求地址

回复

45楼

2010-08-10 22:29



独秀书生

进士

8

五、满清统治对儒学、理学文化的歪曲和篡改

从前面诸多事实的介绍与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五四新文化运动所批判的封建糟粕其实更多的是批判满清阉割、歪曲的文化。鲁迅先生说“满清杀尽了汉人的骨气廉耻”。他所批判的“吃人的历史”实乃满清遗毒;五四先烈的文化革命本是要革“辫子文化”的命;真正的汉族文化早在三百年前便戛然而止了。

在现今多数人对儒家文化的误解和鄙视中,相当一部分甚至很大一部分是满清统治者歪曲的。如著名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一直被说成是儒学教义,常被某些人“义愤填膺”地用以揭批儒家文化的把柄。但是儒家经典、朱熹理学著作并没有此话出处,孔子、孟子更没有说过。[ 一道闪电. 两段“儒家名言”被误读,试看满清之黑暗,满遗之卑劣]

儒家经典教材《左传》对于“君难”的看法:“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 春秋左传·襄公二十五年]就是说国君为了社稷国家去死,死得其所,我们就应该与之共同赴难,如果是为自己的私利而死,死的就不得其所。这就是儒家对于君臣生死问题的态度。《孟子》有曰:“盛德之士,君不得而臣,父不得而子。”[ 孟子·成章章句上]按儒家的看法,君权并非至高无上,在君权之上,还应该有“道”。对于德高望重的得道贤人,君主应该恭敬如师,不能以臣子对待。

曾子犯小过,斩断了他父亲曾皙以吴国觅来的瓜种,曾一怒之下用锄柄将曾子打昏了。曾子苏醒后问父亲:“刚才我犯了过错,您教训我,没累着吧?”之后回房弹琴而歌,好让父亲听见,表示他挨打后没有不适。孔子则说:“今参事父委身以待暴怒,殪而不避,殪死既身死而陷父于不义,其不孝孰大焉?汝非天子之民也?杀天子之民,其罪奚若?”曾参闻之曰:“参罪大矣。”[ 孔子家语·六本]也就是孔子知道后批评说:一点小事,曾皙不该暴怒杖罚曾子,而曾子也不该委身以待杖罚,如果万一为父打死,死得没有道理,人们就会指责曾皙的不义,这是大不孝,且子女是天子之民,非父母之私有,父并没权力要求子亡。父母有服从“天下大义”的义务,儿女对父母的错误有责任纠正。这是对所谓的“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说法的不攻之击。

《孝经》中曾参问孔子:“敢问子从父之令,可谓孝乎?”孔子答曰:“是何言与?是何言与?父有争子,则身不陷於不义,故当不义,则子不可以不争於父,臣不可以不争于君。故当不义则争之,从父之令,又焉得为孝乎?”这显然是说“孝”是有原则的,有约束的,不能推到极端。可见,把孝当成子女对父母百依百顺也是对孔孟观点的曲解。

满清入关后,为了维护其满清部族统治,奴隶制残余,在大兴“文字狱”的同时,肆意歪曲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为其所用。康熙自称:“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 陈寒鸣. 康熙帝与清初庙堂儒学]他自封是圣人在世:“朕惟天生圣贤,作君作师。万世道统之传,即万世治统之所系也。”[ (清)东华录·卷五十一。转引。]从此传统儒家在君权之上的道统被其颠覆,满清皇帝在政治上“合理、合法”为所欲为,败坏了儒学(理学)思想。

陈寒鸣说:

表面上看,康熙此论是为颂扬儒家圣贤和赞誉儒家经典而发的,但实际上,他乃是要藉此表白自己既为“治统”之代表,又为“道统”之传人,“治统”与“道统”兼其一身。他在另一处说得更明白:“世运代擅,隔千载,则必有神哲诞生其间,以承大统,以作名世。”而他本人当之无愧地是这种“隔千载”方诞生的“承大统”之“神哲”。因此,既然“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那末,他以及以他为代表的清廷统治也就不会因儒家有所谓“华、夷之分”论而不具备合理合法地位了。

回复

46楼

2010-08-10 22:31



独秀书生

进士

8

强调君位独尊是康熙政治思想最基本的特色。康熙虽说过“君、臣一体”的话,但他更强调“天尊地卑,自然之定位也。……君尊臣卑,百王之大经也”。至雍正,发挥此论,将君主至尊无二的地位强调到绝对化程度。他认为:“夫人之所以为人而异于禽兽者,以有此伦常之理也。故五伦谓之人伦,是阙一不可谓之人矣。”其中,“君臣居五伦之首”。根据这个原则,人之为人的依据首先是认同君臣关系,任何人都必须对君主俯首而从:“为人臣者,义当惟知有君;惟知有君,则其情固结不可解,而能与君同好恶。”臣下在行动上、思想上和感情上都要成为君主的傀儡,至于普通黎民百姓更应如此:“君即不抚其民,民不可不藏其后。”君主专制制度在这里被绝对化,不留一丝回转的余地。嗣后,乾隆阅史至王安石向宋神宗抗表申理,使神宗悔悟巽罪,立即批语曰:“安石抗章,神宗逊谢,成何政体?即安石果正人,犹尚不可,而况不正乎!”按其语意,即使君主处理问题有误,亦不得更改,若改亦须君主日后自行为之,臣下是绝不能言君之非或擅改君之过的。这就将以往提倡向君主进忠言、做诤臣补弊救偏的儒家传统抛置一旁,只留下赤裸裸的“独夫”一人专制了。[ 陈寒鸣. 康熙帝与清初庙堂儒学。载:黄宣民、陈寒鸣编. 中国儒学发展史. 中国文史出版社,2009]

于是晏子所说的大臣不是君主私人的奴才,就不再是事实了。“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不仅仅成为臣下不得不执行的命令,而且还成为起码的伦理道德要求,要心甘情愿、感激涕零。“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和奴性成为整个社会的精神要求和共性。

满清皇帝在把持了儒学解释权之后,满清“家有天下”、全面专制的观念也发展到了顶峰。诗经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也有了新的内涵。这句话中的“王”一般指一家之王朝,但这一家之王朝是必需服从于文明和进步的。或者说,这里的“王”指的就是文明和礼仪。而满清雍正在《大义觉迷录》中说:“夫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吕留良于我朝食德服畴,以有其身家,育其子孙者数十年,乃不知大一统之义。”他将天下一切都归于满清一家,彻底歪曲了这句名言。满清皇帝把明代以来主流的儒家“民本思想”变为“君本专制”说,满清皇帝既是教主,出言成“经”,从此儒学被阉割成了“奴学”。章太炎总结清代士风:“清世理学之言,竭而无余华;多忌,故诗歌文史楛;愚民,故经世先王之志衰?<矣兄腔郏蟠沼谒稻嘁源溃踅っ铛稚埔印!盵 章太炎著,章太炎全集·检论·卷四·清濡.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三),第973页]

满清王朝康雍乾之世“道统在是,治统亦在是”实际上是试图建立一个“政教合一”的政权,凡是这种政权都是封闭的、保守的,极力压制任何异端思想的,与文明进步背道而驰,同历代中华政权有根本性的不同。但是,满清的种种所为,却使得今人把“满清奴学”强加到历代中华政权,强加到传统文化,栽赃到儒学,将儒学当作满清黑暗统治的替罪羊。

明代有着厚重文化传统的中国人能够发现和批判文化糟粕,并且有能力逐步解决问题,使中国继续保持正常的发展进程。但满清的文化奴役镇丄压了晚明以来民丄主与科学的思想因素,致使早期启蒙思潮一度中断,造成中国人长期麻木不仁的心理状态。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国思想文化也因之而丧失了自我由传统向近代转换更新的契机。

野蛮的侵略不仅蹂躏了中华大地更彻底改变了中华文化和文明。中华文明和文化被抹杀被扭曲;现在的中华文明是扭曲奴化的文明。比较元清和汉唐的中华文明我们可以看到中华文明和中国人有四个方面的根本变化。首先,中华文化由俯视或平等的文化变成了仰视的文化;第二,中华文明和中国人由襟怀宽广和开放的变成了狭隘和封闭;第三,中国人由自尊自信变得怯懦自卑;第四,中国人由崇尚高风亮节变得奴颜卑膝、由宽厚仁和变得阴柔鄙琐。[ 文祯元. 找回我们的文明,找回我们的自豪]

回复

47楼

2010-08-10 22:31



独秀书生

进士

8

下接43楼。

回复

48楼

2010-08-10 22:31



独秀书生

进士

8

附录一:一些学者对朱熹的自然科学成就的高度评价

来源:乐爱国《朱熹的“推类”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运用》,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

关于朱子的自然科学研究以及所获得的成就,古今不少学者已有过评述。

黄榦称朱子“天文、地志、律历、兵机,亦皆洞究淵微”(《勉斋集》卷三十六《朱先生行状》,四库全书本)。

《宋元学案》称朱子“博极群书,自经史著述而外,凡夫诸子、佛老、天文、地理之学,无不涉猎而讲究也”(《宋元学案》卷四十八《晦翁学案上》,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05页)。

胡适先生指出:“从某些方面来说,朱子本人便是一位科学家。”(胡适:《胡适口述自传》,《胡适全集》(第18 卷),安徽教育出版社,2003 年,第444页)

钱穆先生则说:“朱子言格物,不得谓其是一自然科学家,然朱子于自然科学方面亦有贡献。以朱子观察力之敏锐,与其想像力之活泼,其于自然科学界之发现,在人类科学史上,亦有其遥遥领先,超出诸人者。”(钱穆:《朱子学提纲》,北京三联书店,2002年,第206页)

张立文于上个世纪80年代就撰文《朱熹哲学与自然科学》,指出:“朱熹对宇宙、天文、气象等自然学说都有贡献。”(张立文:《朱熹哲学与自然科学》,《孔子研究》,1988年第3期,第51页)

科学史家们对于朱子的自然科学研究也多有评述。

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称朱子是“一位深入观察各种自然现象的人”((英)李约瑟:《雪花晶体的最早观察》,《李约瑟文集》,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年,第521页)。

韩国科学史家金永植在所著的《朱熹的自然哲学》中指出,朱熹在科学技术方面的知识“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他对自然界的知识有时还独具慧眼”((韩)金永植:《朱熹的自然哲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7页)。

中国科学史家胡道静先生说:“朱子对于自然界林林总总的万物之理,亦潜心考察,沉思索解,常有独到之见,能符合科学研究所得出的法则。所以,朱子还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相当成就的自然科学家。”(胡道静:《朱子对沈括科学学说的钻研与发展》,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朱熹与中国文化》,学林出版社,1989年,第39页)

席泽宗早在上个世纪60年代就发表了《朱熹的天体演化思想》一文,肯定朱子的天体演化学说“较前人的有很大进步”(《古新星新表与科学史探索——席泽宗院士自选集》,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年,第95页);后来他又进一步指出:朱子“是很关心自然科学的一位唯心主义哲学家。他关于高山和化石成因的论述和关于天地起源的论述,都有独到之处。”(席泽宗:《中国科学思想史的线索》,《中国科技史料》,1982年第2期,第11页)

返回目录

回复

49楼

2010-08-10 22:32



独秀书生

进士

8

本章内容完毕。

重申:禁转。

回复

50楼

2010-08-10 22:34



独秀书生

进士

8

回复:3楼

我对理学的学习才刚刚入门,不知道要学多少年。

陆王心学还在排队呢。——王阳明表示对此很不爽。

回复

51楼

2010-08-10 22:36



独秀书生

进士

8

回复:26楼

你的问题我还没有研究过。

但我有两篇文章可作为参考阅读。

回复

52楼

2010-08-10 22:43



独秀书生

进士

8

先断上楼,补充一下,

关于程朱理学与尚武关系,是本章没有论述到的。时间紧,工作事多,还要准备考研,实在没有精力了。这里贴出东方飞龙的文章。

注意:此文禁转。

儒家思想阉割了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了吗?

东方飞龙

未经允许,不准转载,违者必究!

常在网上看到这样的言论,儒学就是重文轻武!儒家文化的软弱性造成了中国人屡次挨打的历史,儒家文化阉割了中国人的尚武精神!儒家思想、宋朝理学阉割了中华民族的“骨气”,使中华民族进取心丧失。儒家思想是中国落后的根源!最初看到这样的言论,可以一笑了之。但是这样的言论看多了,难免感到悲哀!为这个国家,为这个民族悲哀!

“儒家思想及宋朝理学阉割了中华民族的‘骨气’,阉割了中华民族得尚武精神,儒家思想是中国落后的根源!” 这样一个愚蠢的谣言在中华传统文明已经衰落的新中国得到太多愚昧人的公识。迅速流行着,竟成了一股潮流。

无知者往往无畏!我找不出这个言论的源头,只好断定可能是出自《狼图腾》这本销量火爆的书,而又充满无知,充满谎言,充满丑恶的书。真是好书难卖,烂书传千里。

谣言传播于愚昧人中间,谣言止于智者。

一、儒家文化阉割了中国人的尚武精神吗?

我们看看儒家的老祖宗孔子,孔子提倡教授的“六艺”指的是“礼、乐、射、御、书、数”。其中“射”与“御”就是射箭和驾驶战车这两门武艺,孔子把学习射箭和驾驶战车作为儒家弟子的必修课。孔子不尚武吗?儒学不尚武吗?

子贡问:“居父母之仇,如之何?” 孔子回答说:“寝席耽干,不仕,弗与共天下也。遇诸市朝,反兵而斗。” 公羊曰:“九世之仇犹可报乎?”孔子认为:“王道复古,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主张不仕、反兵而斗,报父母之仇的人怎么能不尚武?提倡尊王攘夷,认为十世之仇都要报的人怎么能不尚武?主张复仇,要以暴制暴的人。怎么会缺少尚武精神?

孔子宣扬:“有德者必有言,有言者不必有德;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孔子认为:“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孔子还说:“见义不为,无勇也。”儒家提倡见义勇为,儒家是非常提倡勇的,提倡勇不尚武吗?孔子认为勇不可缺少,儒家思想哪里表现得软弱?

孔子说:“若臧武仲之知,公绰之不欲,卞庄子之勇,冉求之艺,文之以礼乐,亦可以为成人矣。” 孔子主张“知、欲、勇、艺、乐”全面发展。勇是儒家思想的主要核心内容,儒家思想哪里缺少的尚武精神?

孔子还曾说:“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有武事者必有文备。”孔子的学生子贡曾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这明确的表明孔子及儒家学派主张“文、武之道。”儒家要求文武皆备!!!史载孔子本身就力大无比,而且还佩剑!

儒家的另一位主要代表人物孟子也宣扬:“设为痒序学校以教之。痒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孟子还主张:“浩然之气,集义所生”“大丈夫,威武不能屈!”,儒家主张要不断积累,才能达到浩然之气。何为浩然之气?浩然之气是软弱吗?威武不能屈,这是儒家思想软弱吗?

回复

53楼

2010-08-10 22:45



独秀书生

进士

8

二、宋朝理学阉割了中国人的尚武精神吗?

还有人认为儒家思想在朱熹手里变了味,把宋亡归罪于朱熹,认为宋朝理学阉割了中华民族的“骨气”。而他们的观点毫无证据,有的只是意淫的断想。他们一点也不了解朱熹,不了解朱熹的思想主张,更不了解真实的历史。

宋朝理学的代表人物朱熹同样认为勇是不可缺少的。朱熹说:“知足以穷理,廉足以养心,勇足以力行,艺足以泛应。”,朱熹认为:“知而不为,是无勇也。” 朱熹是非常提倡勇的,提倡勇不尚武吗?

朱熹说:“有德者,和顺积中,英华发外。能言者,或便佞口给而已。仁者,心无私累,见义必为。勇者,或血气之强而已。尹氏曰“有德者必有言,徒能言者未必有德也。仁者志必勇,徒能勇者未必有仁也。”如果一个人心中有仁爱又怎么会失去勇?一个热爱自己国家,自己民族的人,怎么会在敌人面前丧失勇气?

公元1162(绍兴三十二年)宋孝宗刚即位朱熹便上奏到:“修攘之计不时定者,讲和之说误之也。夫金人于我有不共戴天之仇,则不可和也明矣。愿断以义理之公,闭关绝约,任贤使能,立纪纲,厉风俗。数年之后,国富兵强,视吾力之强弱,观彼衅之浅深,徐起而图之。”

公元1163(隆兴元年)朱熹再次上奏:“君父之仇不与共戴天。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非守无以制胜。” 在主和派掌权下朱熹竟鼓动新皇动武,这是不尚武吗?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勇气。

朱熹竟敢对皇上说,“天下之务莫大于恤民,而恤民之本,在人君正心术以立纪纲。盖天下之纪纲不能以自立,必人主之心术公平正大,无偏党反侧之私,然后有所系而立。君心不能以自正,必亲贤臣,远小人,讲明义理之归,闭塞私邪之路,然后乃可得而正。”惹得宋孝宗读后大怒曰:“是以我为亡也。”

朱熹如此直言这本身就是一种大勇。朱熹身上有一股浩然正气。朱熹竟在妥协派掌权下,主张坚决反抗金人。朱熹竟在被斥为逆党遭到打击报复甚至有人上书要杀了他的情况下,坚持宣扬理学思想,坚持和政府皇上掌权派对着干,如今谁敢?这是一种什么样的勇气呢?现在的中国人有这样的勇气吗?

回复

54楼

2010-08-10 22:46



独秀书生

进士

8

三、历史证明宋朝理学加强了中国的尚武精神

横扫中亚、西亚、东欧的蒙古军队曾被阿拉伯人、西方人称为“黄祸”“上帝之鞭”。它们是当时世界上最可怕的野蛮力量。蒙古人征服中亚霸主西辽、荡平花剌子模帝国(今阿富汗、乌斯别客斯坦等地区)都不过用了一年的时间。驯服斡罗斯联盟(今俄罗斯、乌克兰等地区),灭亡木剌夷国、黑衣大食(今伊朗、伊拉克等地)都用了不足五年的时间。蒙古人屠灭中国境内的西夏用了十年几年的时间,捣毁大金帝国用了二十几年时间。征服南宋用了多少时间?用了近五十年的时间。世界上这么多国家,只有宋朝抵抗最顽强。只有宋朝军民表现最英勇。

蒙古军队在欧洲的孛烈尔(今波兰)轻易击溃波兰与日耳曼的联军。然后挺进马扎尔(今匈牙利),并大获全胜,兵锋直指欧洲腹地。罗马教皇震惊异常,西方各国人心惶惶。

当时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是野蛮蒙古人的对手?如果有,就是宋朝,就是中国人。宋朝是当时世界上坚持最久,抗争最激烈的国家。如果说宋朝理学阉割了中国人的尚武精神,那么那些比宋朝表现差得太远的国家与民族是被什么阉割了他们的尚武精神?

中国的钓鱼城(今重庆合川市之东)被西方史学家誉为“东方麦加城”、“上帝折鞭之处”。即蒙古总帅爷汪德臣在钓鱼城被漫天飞石击中而死后,公元1259年,蒙古帝国的大汗蒙哥,史称元宪宗。在钓鱼城下蒙哥汗也被飞石击中,负伤含狠死在军中。蒙哥死前遗书曰:“我之婴疾,为此城也,不讳之后,若克此城,当尽屠之。”据《元史》及元人文集中的碑传、行状等所载,不少随蒙哥汗出征的将领也战死在钓鱼城下。宋朝军民无比顽强的抗战,使蒙古遭受到有史以来最严重的损失与挫折。蒙古大汗蒙哥的被杀,使蒙古大军第三次西征被迫停滞下来从欧亚战场全面撤退。“缓解欧亚战祸、阻止蒙古向非洲扩张” 可以说是宋朝军民的誓死抵抗挽救了亚、非、欧等国。

宋朝是中国忠臣最多的年代,宋朝是坚持民族大义最多的人,是士大夫骨气最硬的时代!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气节最盛忠臣最多的年代。

“举家自杀尽忠臣,仰面青天哭断云。听得北人歌里唱,潭州城是铁州城。”蒙古兵攻取潭州(今长沙)时,湖南安抚使李芾及部属沈忠、杨震、颜应焱等在城中矢尽,弹尽粮绝情况下战斗到最后,为国殉葬。岳麓书院几百个儒生子弟理学门生也全部战死殉国。不少长沙百姓在城破后,也自杀殉国。“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缆林木者,累累相比。”这是对中国的热爱,对大义的坚持。

宋朝坚持抗争最顽强,一直到最后。厓山(今广东江门市新会区南)海战悲壮的亡国,丞相陆秀夫背负九岁的幼帝赵昺投海。十万人壮烈殉国。“后宫诸臣,从死者众”“尸浮海上者十万余人”。这是什么?这是中华民族的气节,这是民族大义。 这是壮烈的,是震撼人心的,尤其应该震颤着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华儿女的铁铮骨气,感天动地!!!中华民族的浩然之气,气壮山河!!!

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坚持的是什么?是儒家的大义,是宋明理学的骨气。是孟子宣扬的“生我所欲,义我所欲,二者不可兼得,舍生而取义也”,是朱熹主张的“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文天祥也被阉割了尚武精神?

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皆为南宋的之相,都为国而死。他们被后人称为“宋亡三杰”。陆秀夫、文天祥、张世杰都是儒家子弟。为大宋壮烈殉国的儒家子弟何止这三人。历史事实证明宋明理学不仅没有阉割了中国人的尚武精神,而且还加强了中国人的凝聚力,使中国人面对世界上最可怕的灾难性力量表现出大无畏的尚武精神。

在卫国战争中死去的宋朝军民永远是中国的骄傲,文天祥等永远是中国的民族英雄,他们的英勇抗战、民族大义永远值得后人为之自豪与歌颂。

回复

55楼

2010-08-10 22:46



独秀书生

进士

8

四、朱熹思想在日本发扬光大

由中、日、韩三国学者共同编撰的《东亚三国的近现代史》:“朱子学还通过‘退溪学’对日本产生了极大影响。今天仍有一部分人尊重“朱子家礼”,崇尚朱子的伦理道德、思想、人生、价值观。江户幕府时代,日本的朱子学成为“官学”而纳入了学校教育,在各藩的学校中教授儒学,出现了专门研究朱子学的儒家学派,一些武士与官员以自己的儒家修养为骄傲。”

在幕府强制推崇下,日本朱子儒学广泛地渗入社会的各个阶层中,成为幕府的官方意识形态和整个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日本政府之所以推广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朱熹的学说强调“大义”。这“大义”就是气节,就是朱熹主张的是“饿死事小,失节事大”。日本人尚武吗?在日本流传最广、影响最大的儒学,是宋朝朱熹的学说,即“朱子学”。朱熹思想在日本发扬广大,日本人是否也被阉割了尚武精神?朱熹思想深入各阶层及日本武士之心。日本武士道精神,就坚持儒家思想、宋朝理学主张的勇与大义,只不过日本人没有继承仁。儒家思想、宋朝理学可曾造成了日本的软弱性造成了日本屡次挨打的历史,可曾阉割了日本的尚武精神?

日本人继承了中国的儒家思想、宋朝理学主张的“勇、大义”,没有继承“仁”。被奴役的中国继承了什么?现在的大部分中国人,儒家思想、宋朝理学主张的“勇、大义、仁”都没有继承。朱子的思想的本来面目在中国被扭化得面目全非。日本人瞧不起现在的中国,难道没有一点理由吗?中国现在伪文化盛行,贬低污蔑中国传统文化。把朱熹这样一位卓越的学者与思想家描绘成一个小丑,是我们民族的不幸……

日本人继承了宋朝的大义精神,继承了宋朝的文化。宋朝的相扑,成了日本的国技。宋朝的茶道,是日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宋朝的礼仪,成了日本人的礼仪。中国继承了什么?中国的大义哪去了?中国的相扑哪去了?中国的茶道哪去了?中国的礼仪哪去了?中国的传统文化哪去了?中国的传统精神哪去了?

回复

56楼

2010-08-10 22:47



独秀书生

进士

8

五、儒家文化造成了中国屡次挨打的历史了吗?

中国历史上几个最有名的大规模发动对外战争的皇帝如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明成祖都极推崇儒学。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明成祖都受过儒家思想的教育熏陶。汉武帝、隋炀帝、唐太宗、明成祖不尚武吗?诸葛亮、虞允文、文天祥、于谦、袁崇焕、郑成功都是儒家弟子,他们不尚武吗?儒家文化阉割了中国人的尚武精神了吗?儒家文化造成了中国人屡次挨打的局面了吗?儒家思想、宋朝理学造成了中国屡次挨打的历史了吗?

现在一些中国人最自豪的汉朝振奋人心的名言“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和孔子主张的“尊王攘夷。十世之仇,犹可报也!”与朱熹主张的“君父之仇不与共戴天。今日所当为者,非战无以复仇。”有什么不同吗?儒家思想哪里表现得软弱?

六、阉割了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的罪魁祸首

历史证明儒家思想并没有阉割中华民族的尚武精神。使中华民族丧失传统民族精神的是蒙元、满清专制、血腥、黑暗的统治。是不懂中国传统优良文化的统治者专制、奴役统治的结果。

在宋代民间习武之风极盛,当时中国人民喜欢射箭活动,喜欢看相扑,喜欢集会,喜欢打猎。由于蒙古人在攻占宋朝时,遭受到宋朝军民的顽强抵抗,吃尽了宋朝军民弓箭等武器的苦头。元朝政府禁止民间练习武艺、禁止射箭、禁止拥有各类武器、禁止集会、禁止打猎。中华民族还能尚武吗?

使中华民族丧失传统民族精神的是蒙元的“俗子执鞭亦贵,书生无用分明”,是“八娼、九儒、十丐”,是把汉人列为第三、第四等,是杀一个汉人与杀一个畜生相等的刑法。是满清的“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是“文字狱”等等。

近代著名学者钱穆曾说:“中华之受制于异族,有三期焉:一曰五胡元魏,再曰辽金元,三则满清。……元人挟其武强,最鄙汉化为不足尊,其治无可言。时则中华之文运几辍,然譬如严冬雪虐,枝叶虽辞,根茎无伤也。故明人之学,犹足继宋而起。满清最绞险,入室操戈,深知中华学术深浅而自以利害为之择,从我者尊,逆我者贱,治学者皆不敢以天下治乱为心,而相率逃于故纸丛碎中,其为人高下深浅不一,而皆足以坏学术毁风俗而贼人才。”近代国学大师陈寅恪也说过:“爱新觉罗氏以外族人主中国,屡起文字之狱,株连惨酷,学者有所畏避,因而不敢致力于史。”

满清大兴“文字狱”实行恐怖的文化高压政策,何止让读书人不敢写史著书说真话,也使真正的儒家思想不能传承,更别说有所发展、突破、创新了,它实际上斩断了中国传统的历史文化精神的国脉。宋儒宣扬读书人:“为天地立志,为生民立道,为去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而满清的盛世皇帝乾隆对宰相“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都极端不满,曾说过:“使为宰相者,居然以天下之治乱为己任,而目无其君,此尤大不可也。” 他们要的是听话的奴才,而不是要儒家主张的“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才。

蒙元和满清推行的儒家文化是被阉割的儒家思想、宋朝理学。是伪儒家,伪理学。元朝和清朝使儒家文化衰落了、儒家精神委靡了。

明末清初的学者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本朝以取仕而《五经》亡,今之为科举所学者,大率皆帖括熟烂之言,不能通之大义者也。”是一些人学的不好,不懂得儒家大义。难道还怪千年前的孔子,上百年前的朱子的理论不好?

元朝、清朝能出现朱熹那样一身正气敢对皇上仗义执言的人吗?在蒙元与满清长期统治之后,坚持大义、一身正气的中国人越来越少。历史证明,蒙元的残酷占领、满清的奴化统治,改变了中国人的气质!蒙元、满清的专制的统治、长期的奴役是使中华民族逐渐丧失了尚武精神的元凶。

历史用事实告诉我们,蒙元和滿清的专制统治、长期奴役才是使中华民族丧失传统优良精神与优良文化的罪魁祸首!

回复

57楼

2010-08-10 22:48



华夷之辨是正道

白丁

1

回复:32楼

蛮清搞的并不是儒家,也不是理学.蛮清是挂羊头卖狗肉.

回复

58楼

2010-08-10 22:48



独秀书生

进士

8

七、批判《狼图腾》的罪恶

匈奴人的图腾是狼,突厥人的图腾是狼,蒙古人的图腾是狼。低级的原始民族都是崇拜狼的!抢劫、屠杀、奸淫是狼性,狼性是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的。狼性是低级原始民族的共性!

狼性是兽性,就是无人性!草原人的团队精神?成吉思汗的家族后代,团结吗?一直自相残杀是团队精神?抢劫、屠杀、强奸就是尚武吗?历史上的那些不会创造只靠掠夺的所谓“尚武的民族”低级原始民族怎么样了呢?汉时的匈奴、隋时的突厥,它们哪去了?最后的结果是什么?野蛮的威力只能呈一时之强,终将覆灭,被历史吞没。号称由有血性的狼蒙古人建立的被吹嘘为“强大”的元朝只有短短的几十年,而被污蔑为“积弱”的宋朝却长达有三个世纪之久!文明的力量是无穷的。

《狼图腾》无耻的把蒙古帝国的垮塌归罪于“套上儒家精神枷锁”,蒙古人有文化吗?蒙古人汉语都不懂、不学,能懂得文化人的儒家精神?“是凡进呈文字必皆译以国书,可知诸帝皆不习汉文也。”“至朝廷大臣亦多用蒙古勋旧,罕有留意儒学者。” “不惟帝王不习汉文,即大臣中习汉文者亦少也”。“国朝故事,以蒙占、色目不谙政事,必以汉人佐之。官府色目居长,次设判署正官,谓其识治体、练时务也。近年以来,正官多不识字。”蒙古人基本上都是文盲。他们根本就不懂汉文化。他们能搞懂体会儒家精神吗?

《狼图腾》将蒙古人对汉民族的血腥屠杀鼓吹为“输血”,完全是没有廉耻的无知言论。“输血”之后中国是富强了还是衰落了?是前进了还是退步了?

《世丄界通史》作者美国学者著名斯塔夫里阿诺斯在研究世界历史后感慨:“游牧民族的每一次成功入侵都会造成文明的大倒退。”中国能例外吗?法国著名汉学家谢和耐在《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说:“蒙古人的入侵形成了对于伟大的中丄华帝国的沉重打击,这个帝国在当时是全世界最富有和最先进的国家。在蒙古人入侵的前夜,中华文明在许多方面都处于它的辉煌顶峰,而由于此次入侵,它却在其历史中经受着彻底的破坏。”低级原始民族蒙古人的入侵,使中国一下子由封建文明的顶峰的自由的资本商业经济社会,倒退到半封建半奴隶社会。

蒙古人建立的蒙古大帝国强大吗?安定吗?繁荣吗?人民生活幸福吗?不足百年就完蛋了。期间充满混乱、撕杀。小起义不断,大起义连片。那时被起义军吓得连夜逃跑的蒙古将军的狼性哪去了?一直拿日本人没办法,被日本人欺负,元朝无能政丄府的狼性哪去了?被赶跑落荒而逃的北元政丄府的狼性哪去了?蒙古人带给中国的是屠杀、是奸淫、是野蛮、是落后。

《狼图腾》贬低农业文明,赞美游牧文明。它的本质是否定生命力极强、创造力十足的高级中华文明,歌颂不会创造只靠掠夺生存的低级原始文明。《狼图腾》美化屠杀,歌颂野蛮。亵渎历史,掩盖真相。没有正义,不明是非。颠倒黑白,出卖良心。污蔑祖先,认贼做父。

崇尚野蛮,歌颂暴力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一本无耻之极的书在中国大肆流行,并得到一些名流的广泛吹捧,这个国家还是中国吗?

《狼图腾》宣扬“游牧民族一次次为汉民族输血才使中华文明得以延续”,历史用事实告诉我们,游牧民族一次次入侵破坏使中华文明倒退。使中华民族从遥遥领先世界到远远落后世界。元朝比宋朝落后,清朝比明朝落后。

“我们是龙的传人还是狼的传人?”中国人当然是龙的传人!中华民族不是一个缺少尚武精神的民族,不是一个缺少血性的民族。只不过中华民族不是一个没有人性的民族,不是一个以“人生最大的乐趣,就是杀人性命,夺尽其所有财产,让其亲属流泪痛哭,抱着他们的妻子和女儿睡觉”兽行十足的民族。

中华民族不是一个自己创造不出财富只能以抢劫为生,低级原始野蛮的民族。中华民族个具有高度文明的民族,是一个经过千年的演进,文明的熏陶积累,能够创造大量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民族。是一个有辉煌的文化,灿烂的财富的高级而伟大的民族。

回复

59楼

2010-08-10 22:49



独秀书生

进士

8

八、中国人为什么要自卑

现在的一些中国人对中国文化一点都不了解,可以说一无所知。他一本儒家的书都没看过就敢批评儒家思想。竟还理直气壮并自以为高明。批评儒家思想的人,你们了解儒家思想吗?你们读过一本儒家思想的书吗?你们知道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明的主题思想,是中华文明的灵魂吗?你们想干什么?想欺师灭祖,否定中华传统文明吗?

中国近百年来自孽精神极其严重。现在中国民族是个自孽的民族,自孽缘自自卑,自卑缘自无知。无知是对中华文化的无知,对中国历史的无知,对西方历史的无知,对西方文化的全面无知。

俄罗斯、英国、西班牙等等当今的欧洲强国、富国都被异族长期奴役过!有的长达几世纪。现在的俄罗斯人、英国人、西班牙人等自卑吗?俄罗斯人、英国人、西班牙人会歌颂杀害自己祖先破坏自己祖先创造的文明的人吗?被异族统治奴役没有什么可丢人的。丢人的是贬低自己的祖先,歌颂赞美杀害自己祖先的人。文明没什么可丢人的,丢人的是不文明。

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在世界上有影响的文明古国都被野蛮的民族灭了,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可耻吗?创造文明的是不可耻的,可耻的是摧毁文明的。在历史上倍受欺负的犹太人可耻吗?现在的犹太人会赞美希特勒吗?会歌颂杀害自己祖先的人吗?会贬低自己的祖先吗?今天的中国人为什么要歌颂成吉思汗?为什么要赞美满清?为什么要贬低宋朝、明朝?中国人还是中国人吗?在以色列歌颂希特勒无耻吗?无知吗?无罪吗?

“要想灭亡一个民族,首先就要毁灭他们的文化”。中国还是具有几千年文明史的国家吗?现在的中国人还了解一点中国的传统文化吗?现在的中国还有传统文化吗?不了解自己祖先的文明,优秀的文化的人,就不配称做他们的后代?现在的中国还配称中国吗?

世界上许多文明古国,皆消失在历史的尘碍里。只有中国文明渊远流长,这一切都缘自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民族精神的维系、传承。而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的主脉、灵魂。正是孔子、孟子、荀子、诸葛亮、杜甫、韩愈、苏轼、朱熹、文天祥等等这些儒者把儒家思想传承发扬光大,构成了中国灿烂的文明而悠久的历史。

中华民族必将崛起,中华文化必将复兴!儒家思想必将在中国从新昌盛,因为它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我们的根!

回复

60楼

2010-08-10 22:49



独秀书生

进士

8

续52楼。

理学大师:朱熹

本文摘自《中国历代大儒》作者:舒大刚/主编 出版:吉林教育出版社

朱熹是先秦以来儒家系统中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国后期封建社会在文化思想领域中影响较大的一位思想家。从学术成就上看,他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宋明理学最突出的代表。从他的历史地位和社会影响上看,朱熹在中国古代学者之中,可算是屈指可数的几位伟人之一。

一、自幼勤奋好学立志要做圣人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别号晦庵,60岁以后自称晦翁。祖籍徽州婺源(今属江西婺源县),宋高宗建炎四年(1130年)出生于福建南剑(今福建南坪)龙溪县,卒于宋宁宗庆元六年(1200年)。卒后葬于建阳塘石里之大林谷。

从朱熹的家世来看,其祖辈世代做官,为“婺源著姓,以儒传家”,其家族在地方上很有名望。据江永编著的《近思录集注·考订朱子世家》记载:“唐末,有朱古寮者,世为婺源镇将,因家焉。”自朱古寮传至朱森为第七代,是朱熹之祖父,“以子赠承事郎,森生松,为朱熹之父。朱松字乔年,号韦斋,官吏部”,不到20岁就中进士,授建州政和尉,后来“因召对,称善,改左宣教郎,除秘书省校书郎”。嗣后在吏部做官,他曾上疏极力反对秦桧与金人议和,最后受任出知饶州(今江西波阳)。未赴任,“得主管台州崇道观。”喜欢研究历史,“取经子史传,考其兴衰治乱,应时合变”。他也是一位理学家,是罗从彦的学生,学习过杨龟山(时)所传的河洛之学,其著作有《韦斋集》12卷,外集10卷。但朱松在朱熹出生的那年就失去官职,只好以教学为生,家境比较困难,更为不幸的是,当朱熹14岁时,其父就去世了。年少的朱熹,只好遵照遗嘱的安排,依靠父亲生前好友刘子羽过日子。

从朱熹的生平事迹来看,他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是从事读书、讲学和注释儒家经籍。因此,他在学术上的成就比其他方面更为卓著。虽然多次担任地方官职,但每次的时间都不长。他自24岁开始做官,到71岁去世,共被授官20余次,而由于权臣当道,多次遭受排挤,或辞而不就,真正在地方上做官总计不过10年,在朝做官40天。可见,其仕途坎坷,很不顺意。

朱熹出身于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朱松对朱熹的教育十分认真。《宋史》本传说:“熹幼颖悟,甫能言,父指天示之曰:‘天也’,嘉问曰:‘天上何物’?”这个传说,说明朱熹自幼就是一个具有强烈求知欲望的人。由于朱松是在二程理学思想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儒生,他对儿子的要求自然是按照儒家学做圣贤的目标去实行。据《朱子年谱》中记载,朱熹在10岁时就“厉志圣贤之学”,每天如痴如迷地攻读《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他自己回忆说:“某十岁时,读《孟子》,至圣人与我同类者,喜不可言”。从此,便立志要做圣人。以后他又教育学生说:“凡人须以圣人为己任”。

朱熹在学习上的勤奋用功,可以从《年谱》的记载中得知一二。据记载,当他十五六岁时,读《中庸》“人一己百,人十己千”一章,“悚然警厉自发”,决心“以铢累寸积而得之”。“人一己百,人十己千”是《中庸》第二十章中的话。其原文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辩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果能此道矣,虽愚必明,虽柔必强”。这段话是指导人们做学问的重要途径和方法。所谓“博学之”就是要广泛地汲取各种知识;所谓“审问之”就是学习过程中须详审察问,把不明白的问题弄清楚;所谓“慎思之”就是指思考问题须在慎字上下功夫;所谓“笃行之”,就是要把所学的东西认真付诸实行。《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它讲的学、问、思、辨、行本来是学习和实行圣贤们的学说和道德规范。但作为一般的为学方法来看,上述要求对我们是具有借鉴作用的。朱蕉在学术上之所以能够取得那么巨大的成就,就是因为他能够按照这个途径和方法去实行。他后来深有体会地说:“某自十六七时,下功夫读书,彼时四旁皆无津涯,只自凭地硬著力去做,自今虽不足道,但当时也是吮了多少年苦读书。”(《年谱》卷1)、由于学习上进步很快,他在18岁时就考上建州乡贡,19岁又考中进士。取得进士资格以后,朱熹继续勤奋读书。24岁时,朱熹竞徒步数百里,求学于当时著名理学家、他父亲的同学李侗。公元1160年,正式拜李侗为师。

李侗是程颐再传弟子罗从彦的高足弟子,而罗从彦则是二程著名弟子杨时的学生。朱熹受学于李侗之后,便潜心于理学的研读,很快就成为李侗的得意门生。李侗曾赞扬他:“颖悟绝人,力行可畏,其所诧难,体人切至,自是从游累年,精思实体,而学之所造亦深矣”。并说朱熹“进学甚力,乐善畏义,吾党罕有。”(《年谱》卷1)这样,朱熹终于全面继承了二程理学,并且进而集理学之大成,成了宋明理学家中的最高代表。

朱熹年轻时,读书的范围十分广博,除四书、五经外,对先儒的书乃至诸子百家、禅、道《楚辞》、兵书、史书无不涉猎,并且还吸取了许多自然科学知识。他是一位知识非常广博的大学问家。

回复

61楼

2010-08-10 22:54



_苏乔儿_

贡士

6

教科书想要宣传理学的不好的一面,歪曲理学的初衷,而且它的确做到了

回复

62楼

2010-08-10 22:56

首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尾页

有260篇回复贴

牛bb文章网欢迎您转载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4851/399312665870.html

更多阅读

洗清泼在程朱理学上的污水——重识程朱理学 污水处理知识

独秀书生进士8在农业方面。乐爱国教授总结了朱熹的农业科技思想,包括“深耕细耙,改良土壤”;“适时播种,不误农时”;“多施基肥,适时追肥”;“加强田间管理”;以及“注重兴修水利”。乐爱国认为:“农业是治国生民之本,劝农是为官之职,这也就是

程朱理学之理一分殊性二元论 程朱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此篇乃孔门传授心法,子思恐其久而差也,故笔之于书,以授孟子。其书始言一理,中散为万事,末复合为一理,“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性,即理也。天

笔记本键盘内部清理 笔记本键盘怎样清洗

看到有些同学的笔记本键盘脏得实在离谱,而他由于种种原因,不会”或者“不敢”给键盘进行清洗,所以决定写一篇经验来专门讲述一下怎么清洗笔记本的键盘。笔记本键盘怎样清洗――工具/原料干净的软布清水电脑清洁剂清洁布小毛刷US

程朱理学的思想主张 程朱理学的思想特点

  提起儒家学说,就不得不提起程朱理学。程朱理学是指中国宋朝以后由程颢、程颐、朱熹等人发展出来的儒家流派,是宋明理学的一派,有时会被简称为理学,与心学相对。一起来了解下程朱理学的思想特点,以及程朱理学的历史地位。  程朱理

声明:《清理污水池下水道清洗 程朱理学 洗清泼在程朱理学上的污水——重识程朱理学 程朱理学》为网友香煙吥離手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