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

 

泱泱中华,灿烂的文明史,文学是一条妩媚浩瀚的长江,诗词是这条长江中最为璀璨的明珠,漫步在唐宋诗词的花园中,可以说是姹紫嫣红、千娇百媚,始终让人目不暇接、美不胜收。而若就诗词的鉴赏而言,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又有着完全不同的差异。透过古往今来那些温雅明睿的眼睛,我们可以粗浅的知悉诗与词而者在文学特征上的不同之处,即二者的区别之所在。

 

初读有关诗词的特点,往往把握不准,也就觉得找不着边际,而且多数理论性的东西,理解起来也是很费神的,其实只要掌握了文学作品的体裁、形式、内容的基本创作规律,化为己有,是不难发现:无论形式如何变化,均脱离不了这三方面因素,(1)概括特色。(2)分析阐述,以证明观点。(3)写了什么、如何写的、这样写的好处。戏剧、小说、诗歌、散文,紧紧围绕的还是“内容决定了形式”,至于“形式与内容统一”,只不过是表现的技巧而已。在中华诗歌百花园里,常见诗、词、曲, 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深受人们的喜爱,流传至今。


    诗词中虽然主张不同,但不可拘于形式而“害文伤意”,它们虽然要求不同的表现形式,但“同中有异,异中求同”,都是以抒发“情感”为主题的。美离不开形象,美的事物必须是形象的事物,同时应有真实的内容。对悲剧来说,不仅要写出命运的惨痛,而且要写出对苦难的抗争,因此,如果没有对命运的反抗,也就没有悲剧。


    古典诗词在艺术上的最大特点就是意境创造。意境是诗的生命,在文学作品中,它具有鲜明的审美特征,它是诗歌创作的最高审美准则,因而我国古典文学批评家常常以意境的高低来衡量作品的美学价值。

 

意境“美在含蓄”。所谓含蓄,就是在不损害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不减少形象感人的作用这一原则下,作家根据创作的需要,从客观事物中找出一个着力点,以此显示其余,即所谓笔简味长,引一概万,在有尽中显示无尽。词含蓄蕴藉,就会耐人寻味,发人深思,激起读者的想像和联想。词的含蓄美,在某种意义上正是一种“不言之美”。通常把刚强、壮盛、雄健、豪迈、巨大、烈剧运动的美,称之为阳刚之美,而把柔和、婉丽、纤巧、缠绵、文雅、平稳静止的美称之为阴柔之美。

 

李清照词向来以婉约著称。所谓“婉约”,就是指曲折委婉、含蓄隐约而又寓意隽永的一种细腻婉转的笔法。李清照词长于抒情,她善于借助形象化的手法,创造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并通过正面刻画或侧面揭示的艺术手法,显露人物的内心世界,抒发其幽悠深沉的情怀。她的词形象抒情的最突出特点就是一个“细”,描写细腻。无论写人、状物或抒情,都以幽微细腻见长,特别是心理描写,更是如此。例如《点绛唇》: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有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诗歌是文学作品中抒情的最好形式,从古到今都是这样。中国古代的诗歌表达相对含蓄,往往托物言志或写景抒情,我们鉴赏诗歌就是要品味出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所以借助各种知识和信息,分析诗歌的情与景也是鉴赏诗歌的关键。诗歌中的情往往是隐含在各种描写中的,不是平白直露的,这就要求我们目的性很明确得去从各个角度剖析诗歌的各种技巧。


    考究诗与词的差异,重点在“言”而不在“境”。即如何发挥词“言”的优势,“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诗较早地脱离音乐,而与封建时代科举考试结下不解之缘。诗是科考的必试之课,而且宋代以后,试帖诗总是要求围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间词话》里说,诗之境阔,词之言长,张惠言说,词是“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叶嘉莹也说,诗以直接感发为主,词则深微婉曲。都说诗言志,词抒情,那么,志和情又有什么区别?志,不是内心的情感?


    其实,二者也没有什么本质的差别,只是因为诗人写的诗(以七言、五言律诗绝句为主)由于字数所限,要言简意赅,含无限之意于有限的二三十字之中,当然如果写排律也可以写的深微婉曲啊,而词就不一样了,短的词如《十六字令》只有短短十六个字,也多以直接感发为主,而多至上百字的长调就可以一咏三叹了。


    如果只是简单的说“诗以直接感发为主,词则深微婉曲”则未免有贴标签的嫌疑了。在做学问上,很多都是一家之言,很少理论是没有缺陷的,博学如高邮王氏,渊博如王国维、陈寅恪也不可能做到无懈可击,让人找不到错误。说“诗以直接感发为主,词则深微婉曲”的话,我们总是可以找到反例的,早在战国时孟夫子就说过“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凡事不可拘泥,尤其是读书。


    诗与词主要的区别是诗是独立的,而词则是配上曲调唱的,相当于现代的歌词,只不过后来唱的曲调基本失传了,只有词流传了下来。所以词有“词牌名”,不同的词牌名就是不同的配乐曲调。相当于你可以把现代的流行歌曲的歌词拿掉,换上你自己喜欢的内容,这就叫“填词”了。例如有人把流行歌曲《死了都要爱》,保留曲调,内容则换了,变成《死了都不卖》,这一行为在古代就叫“填词”。曲调是固定的,不同的词牌名就是不同的曲调,而内容则是由词作者不断地换的。所以诗是作诗,而词是填词。


    词是诗余,入乐与否并不是区别诗词的根本,而入什么乐,却是区别诗词曲的标准。一般的看法是,词乐是区别于中原音乐的燕乐发展而来。词,有词牌。后人所谓“词有定句,句有定字,字有定声”是也。若说词是散文诗,恐怕就是误解了。词与散文诗本不同,并非散文诗一样可以不顾词谱,随意发挥的。


    孔子说“诗三百篇,一言以撇之,思无邪”。思无邪当理解为直接表达歌咏者的感情。因而说“诗言志”,“盛于唐”,明清时期的政治氛围就不适合诗的创作了。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写道: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再比如唐代著名诗人元稹,他可以算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个贩卖自己隐私而成名的作者了。他根据自己的经历写下《莺莺传》,凭此跻身于名家之列。相信如果没有这段经历,他无论如何也写不出。而那句“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更是真实心境的写照,更为入世。后来天纵奇才王实甫自己没有经历什么,于是据元稹的《莺莺传》改写一部巨著《西厢记》。


    还有,东晋的陶渊明,田园诗人;南北朝的谢灵运,山水诗人。而正是他们出世,或归隐,或游山水,才有那些脍炙人口的经典诵传。诗庄词媚,所谓“诗言志,词寄情”。词中句法,要平孚精粹。易趣之中,安能句句高妙?文学创作成就与作家的出世和入世是否有必然的联系?比如诗人,入世太深大多写的诗很俗,而小说家离世便写不出很好的小说。


    在词学界,从宋代李清照起,一直到现代的词评家,很多人认为“词别是一家”。李清照在她早年所写的《词论》里,就是这么说的。李清照词不以辞采取胜,而是“用浅俗之语,发清新之意”。通俗中见典雅,具有自然淡雅的艺术风格,达到了朴素之美的境界。


    词以花间集为代表,看着华丽的文字后面却另有一种味道,而且越品越能品出或哀怨凄美或委婉侧讽。尤其了解作者的身世及一些词句含义后更是如此。感觉不是情绪激昂时的作品,而是那种平淡以后的深深的忧愁。清朝的纳兰词就最典型了。


    诗要庄重、其意象必须包容阔大、意境深远。词之为体、要渺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言尽诗之所能言。因为词是一个相对比较个人的、情感的、情绪的东西,它在对情感的刻画上,比诗更细腻、也更多细节的描写。比如同样是写离愁别绪,“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就只能写到这个份上,不能再多、也不能再细了。而词呢,“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又是香灯、又是残月,这样的细节和细腻刻画,在诗是做不到的,当然诗也不能这么去做。


    就象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写《咏白海棠》的时候,前两句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心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贾宝玉立马就喝彩“是怎么想出来的!”,可最后就连她自己也说“到底伤于纤巧些”。所以这一轮上她输给了薛宝钗。可见,只要是写诗就必须大气庄重,任何过度的渲染或者过于细腻的描绘都会伤害到诗的大气和意境,就象林黛玉说的“伤于纤巧”。


    很多诗是以《闺情》为内容的,也多半是以男女喻君臣,看似写女子的家庭生活,实际上是表达臣子对君王的寄情,说的也是家国社稷、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浅显。词呢,恰恰要妩媚、要婉约、要细腻。因为它是偏重于个人情感的编织。词是以婉约派为正宗,虽然也有豪放词,但豪放词首先数量上就较婉约词要少得多,其次,就是纵观一个豪放词人的所有词作,也是以婉约词居多,豪放词只是其中一个标新立异的分支。李清照提出《词论》,说词“别是一家”,是区别于诗的另一个流派,不管是内容、文法、文体、还是风格上都跟诗区别开来,词论也就为词打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道路。


    所以说到诗词的区别的时候,除了格律、句式、句法上面的区别,最主要的就是从起源开始,从而发展出来的意境、风格、内容、修辞手法上等等的不同。这样一说,志和情的区别就很明显了,志是对有关家国社稷的思考,情是个人的、更加私密的情感。我通常喜欢用社会性和人性这两个词来表示其区别。志是一种更社会性的情感愿望,情一是种更人性的感触体会。


    诗贵雅正,词的表达能力似乎更强,至于曲,就庄谐并用,智趣横生,但是有点看破红尘的味道。《人间词话》里也“诗境阔,词言长”,指诗在描写上多从阔处着眼、大处落笔,词在描写上较为细腻,转折较多,张惠言说,词是“以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叶嘉莹也说,诗以直接感发为主,词则深微婉曲。那么,诗就无法表达低回婉转的情感吗?词是言简意深,意内而言外,那么,诗就不是如此了吗?诗的含蓄蕴藉与词的要眇宜修,区别在何处?

 

诗与词的区别要从诗与词的起源上说起,诗起源于生产劳动,内容表达的是民生民情,是放在书桌案头上看的;词是起源于消遣娱乐,填词是一种游戏,说的是离愁别绪相思之苦,是放在枕边床头上看的。所以诗要庄重,词要妩媚;诗要隐显、词要隐婉。故此,古人有诗庄词媚一说,就是说诗能不能象词一样表达得那么婉转低回,这种区别就类似于没有谁会西装革履正襟危坐的在圆桌会议上讨论男欢女爱相思之苦,也没有谁会跟情人在一起温婉缠绵时会去讨论社稷兴衰一样。文体有时就是一种特定的表达环境之下表述特定的姿态。

 

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

诗体庄重,其意象包容阔大,意境深远。词之为体,则渺且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言尽诗之所能言。因为词是一个相对比较个人的、情感的、情绪的东西,它在对情感的刻画上,比诗更细腻、也更多细节的描写。比如同样是写离愁别绪,“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诗就只能写到这个份上,不能再多、也不能再细了。而词呢,“红楼别夜堪惆怅,香灯半掩流苏帐。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劝我早归家,绿窗人似花。”香灯、残月、美人、绿窗,这样的细节和细腻的刻画,诗是做不到的,当然,诗也不能这么去做。

 

就象多愁善感的林黛玉,在写《咏白海棠》的时候,前两句是“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心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贾宝玉利马就喝彩“是怎么想出来的!”,可最后就连她自己也说“到底伤于纤巧些”。所以这一轮上她输给了薛宝钗。可见,只要是写诗就必须大气庄重,任何过度的渲染或者过于细腻的描绘都会伤害到诗的大气和意境,就象林黛玉说的“伤于纤巧”。

 

很多诗是以《闺情》为内容的,也多半是以男女来借喻君臣,看似写女子的家庭生活,实际上是表达臣子对君王的寄情,说的也是家国社稷、并不是表面上看到的那么浅显。而词恰恰要妩媚、要婉约、要细腻。因为它是偏重于个人情感的编织。词是以婉约派为正宗,虽然也有豪放词,但豪放词首先数量上就较婉约词要少得多,其次,就是纵观一个豪放词人的所有词作,也是以婉约词居多,豪放词只是其中一个标新立异的分支。

 

李清照《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是区别于诗的另一个流派,不管是内容、文法、文体、还是风格上都跟诗区别开来,词论也就为词打开了一个属于自己的道路。所以说到诗词区别的时候,除了格律、句式、句法上面的区别,最主要的就是从起源开始,从而发展出来的意境、风格、内容、修辞手法上等等的不同。这样一说,志和情的区别就很明显了,志是对有关家国社稷的思考,情是个人的、更加私密的情感。我通常喜欢用社会性和人性这两个词来表示其区别。志是一种更社会性的情感愿望,情一是种更人性的感触体会。

 

诗词的分别:时间上讲,一般认为诗开张在战国,词发端于残唐五代。对于古代大多数的士大夫来讲,诗关乎功名利禄,文人作诗都是在作文章的另一体,是主业,词是副业,诗主而词辅,有写诗不作词的,而作词不写诗的就很少,所以词还有一个名称:“诗余”。到清代有一点不同,词格外获得妇孺的热爱,清词中有好几位有名的才女就没有什么诗作流传。

 

诗和词的区别,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之为体,要眇宜修,能言诗之所不能言,而不能尽言诗之所能言。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意思很明显,好像有位先生是这样皆是的:“用对比来讲:给人的感触印象上,诗刚,词柔;表达的手法上,诗直,词曲;情意的表露程度上,诗显,词隐;性别上(来由和归属),诗男,词女。”。诗歌注重的是意象的表达,只要营造了美的意境就可以了,打油诗本身也有艺术价值的,我们今天流传的很多古人的短诗,其实就是一时兴起的作品,只不过现在的文学研究和教育更注重挖掘那些有深刻内涵的作品。

 

综合来看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

一、诗和词与音乐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1、诗和词所配合的音乐体系不同
先秦时的音乐一般称为雅乐,与郑声相对;汉魏六朝时的乐府诗,所配音乐的主流是清乐;而与词相配合的是燕(宴)乐,主要是随着隋的统一而兴起的一种汉族民间音乐和少数民族以及外来音乐交融而产生的新的音乐。诗词与音乐的关系的不同:诗最终脱离了音乐,独立发展。诗歌和音乐分离后,变得更加成熟和繁荣,而音乐性却是词体的最基本特征。诗歌与音乐的结合:雅乐,清乐,以乐就诗。词与音乐的结合:燕乐,倚声填词。

2、诗和词与音乐配合方式不同
诗与音乐相配的形式基本上是“以乐就诗”,即先有诗,然后给诗配上音乐;词大体上(自度曲除外)是“以诗就乐”,倚声填词,言合于声。音乐对词的影响是深入骨髓的,即使是到了南宋后,词已经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音乐的烙印依然是清晰可见的。

 

二、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诗词外部形式的不同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句式:律诗的句式长短相同,词的句式则长短不一;

(2)句法结构:诗的句法比较固定,词的句法灵活多样;

(3)用韵方式:律诗平仄相间、押韵固定,词的押韵则有多种新变;

(4)对仗方式:律诗的对仗有固定的规定,词的对仗比较灵活多样;

(5)体式:诗的体式少,词的体式繁复。

 

三、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以社会性的群体情感为主;词:以作者个体的自我情感为主。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诗言志,词缘情。诗,诗歌题材内容偏重政治主题,表现社会性的群体情感(国计民生、胸怀抱负);词,个体的自我情感(男欢女爱、相思离别)。

 

四、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诗,典型的语言艺术;词,典型的精美的语言艺术。词的语言相比于诗显得更精美。讲究精美浏亮、典雅脱俗、轻灵细巧、纤柔香艳。表现(1)偏爱取资微物来铸词炼句,修饰事物时,喜欢带上浓重的女性色彩和闺阁气息;(2)追求色彩鲜美,通过对色彩的细致描绘,唤起读者的联想和情绪体验,使意蕴更加丰厚。

诗庄词媚:“诗庄词媚”不仅指题材而言,更主要是指风格。同样的题材,诗词中会呈现不同的风格,如怀古题材的诗多沉郁苍凉,而词却往往在历史沧桑中插入艳情;同一作家,诗词也呈现不同风格。

词的风格特征是细腻深婉

花间词派的两位重要作家,温庭筠与韦庄有许多共同点,但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温庭筠奠定了花间模式,确立了普泛化、类型化的抒情模式,韦庄词的抒情却具有更多的主观化和个性化的色彩。抒情方式的不同,使得温韦词在语言风格、体式以及背景描绘上都有了区别。这种抒情方式的区别也反映了词体文学在发展进程中与诗体文学的对立与融合。

 

五、风格的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其一,在语言的铸造上都追求炼字炼句,必新必奇。其二,在色彩的运用上都好以浓墨重彩之笔抒写人生和悲情。其三,在作品的意境美感方面都呈现出奇谲诞幻、哀艳冷隽的特色。对二者艺术风格的比较分析,有助于我们认识李贺诗歌的深远影响、吴文英创作的艺术渊源,以及诗与词的流变。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4951/16364562499.html

更多阅读

七十二候的物候特征与八节二十四花信 秋分物候特征

七十二候的物候特征与八节二十四花信什么是物候?物候,是自然环境中动植物生命活动的季节性现象和在一年中特定时间出现的某些气象、水文现象的特征。包括三方面:(1)植物物候,又称为作物物候,如各种植物发芽、展叶、开花、叶变色、落叶

报告文学的写作 文学写作的网站

一、 报告文学的定义与特点:(一)、报告文学的定义:报告文学是新闻与文学结合的产物。它产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它是用文学手段来表现当前现实生活中具有典型意义的真人真事,是带有新闻报道性质的一种文学样式,是处于新闻与文学之间的一

诗歌、散文和小说的文体特征及区别 散文文体特征

诗歌:一直以来,一些作家和文学家对诗歌都不能下确切的定义。有人说诗歌是有韵律的纯文学。何其芳说:诗歌最集中的反映社会生活,饱和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精炼和谐,节奏鲜明。我相对比较赞同这个概括。诗歌与其它文学形式的密切关系:朱光

草莓的形态特征与原产地介绍及盆栽方法 草莓的形态特征

草莓的形态特征与草莓原产地介绍:草莓多年生草本,粗壮,密集成丛,高5~25cm。茎密被黄棕色柔毛,几与叶等长。叶三出;叶柄长4~18cm,密被黄棕色绢状柔毛;小叶具短柄; 小叶片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cm,宽0.8~3cm,先端圆钝,顶生小叶基部楔形,侧生小叶基部偏斜,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 2的倍数特征教学反思

信息及其特征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对信息的概念有基本的认识,明确信息的一般性特征。(2)过程与方法首先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有了热情学生就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再加上老师的指引,学生主动探究、分析,最终找到

声明:《报告文学的文体特征 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为网友伪文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