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诗词 华罗庚的诗词对联

  

华罗庚的诗词对联<?xml:namespace prefix = o ns =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office" />

1、华罗庚教授是一位数学大师,他热爱中国古文化,留下不少诗文作品。

《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序诗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华罗庚为青少年写了一本通俗著作《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他用的是一首诗作为序:

神奇妙算古名词,师承前人沿用之。 

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 

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 

积久方显愚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 

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 

其中“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成了勉励青年学子的名句。 

劝勉诗 

1962年6月16日在《中国青年报》上,华罗庚写了一篇题为《取法乎上,仅得乎中》的文章,勉励青少年应该早努力,学好本领。勉励青年刻苦学习,不要嫌迟,他写了这样的诗: 

发奋早为好,苟晚休嫌迟。 

最忌不努力,一生都无知。 

对联

三强韩赵魏,九章勾股弦 

1953年华罗庚随中国科学院出国考察。团长为钱三强,团员有大气物理学家赵九章教授等十余人,途中闲暇,为增加旅行乐趣,华罗庚便出一上联求对: 

三强韩赵魏 

片刻人皆摇头,无以对出。他只好自对下联: 

九章勾股弦 

十章联中的“三强”,一指钱三强,二指战国时韩赵魏三大强国;“九章”,既指赵九章,又指我国古代数学名著《九章算术》。该书首次记载了我国数学家发现勾股定理。全联数字相对,平仄相应,古今相连,堪称一副佳联。 

    对“数形结合”的论述 

华罗庚对数学中的“数”与“形”的关系,用词的形式作了如下形象的论述: 

数与形,本是依倚,焉能分作两边外,数缺形时少知觉,形少数时难入微,形数结合百般好,割裂分家万事休,切莫忘,几何代数统一体,永远联系,切莫分家。 

数学家的妙对 

1981年4月,华罗庚到合肥中国科技大学讲学,同去的有张广厚、王元等著名数学家。4月合肥,正是春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季节。华先生一行住在风景如画的 “稻香楼”里朝南的一个小院子,科大还专门派了一位医生倪女士照顾华先生。华先生在科大生活很愉快,每天傍晚由同住的数学家陪他散步、聊天,也说说笑话。一天,华先生在住处,突然诗兴大发,他看看倪医生笑着对大家说:“我出一个对子,你们对一下。” 

妙人儿倪家少女 

这个对子很难,其中“妙”字拆成了“少女”,“倪”字拆成了“人儿”,又与倪医生相对出。大家想了许久,实在想不出下联,最后还是由华先生说出了下联: 

搞弓长张府高才 

其中“搞”字拆成“高才”,“张”字拆成“弓长”,却正好又对着在座的数学家张广厚。大家惊叹不已,赞赏对联之妙。 

铭胸志 

华先生因心肌梗塞留在医院休养6星期,离院时写了首意气风发的诗: 

呼伦贝尔骏马,珠穆朗玛雄鹰, 

驰骋草原志千里,翱翔太空意凌云, 

一心为人民。 

壮士临阵决死,哪管些许伤痕, 

向千军老魔作战,为百代新风斗争, 

慷慨掷此生。 

十六字令·读《攻关》 

难? 英雄岂惧书千万。 纵险阻, 苦践能过关。 

难? 不畏艰辛向上翻。 从头越, 群山脚下看。 

难? 科学高峰竞登攀。 集众智, 更上出云端。 

难? 更怕刻苦与顽强。 年继年, 战果数不完。 

难? 科学顶峰是峰峦。 登攀上, 远望喜开颜。

2、华罗庚毕生都驰骋在“数学王国”里,他最后是在日本的数学讲坛上走完生命之路的。在平时,他讲话总是口不离“数”,即使写诗,也是以数字入诗。1984年8月25日,已74岁高龄的华罗庚在病榻上写了一首以数字入诗的《述怀》,别有情趣:

即使能活一百年,36524日而已。

而今已过四分之三,怎能胡乱轻抛。

何况还有,老病无能为计。

若细算,有效工作日,在2000天以内矣!

搬弄是非者是催命鬼,谈空话者非真知己。

少说闲话,休生闲气。

争地位,患得失,更无道理。

学术权威似浮云,百万富翁若敝屣。

为人民服务,鞠躬尽瘁而已。

1979年6月13日,正在英国访问的华罗庚接到国内的佳音:他申请入党的请求被组织上批准了。他多年的愿望终于实现了。1980年元旦,邓颖超以“老同志,新党员”给华罗庚以勉励。华罗庚以一首《破阵子——奉答邓大姐》:“五十年来心愿,三万里外佳音。沧海不捐一滴水,洪炉陶冶沙成金,四化作尖兵。老同志,深愧怍;新党员,幸勉称。横刀哪顾头颅白,跃马紧傍青壮人,不负党员名。” 

 

窗体顶端

诗人华罗庚

初中的时候,读过华罗庚写的一本小册子《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书中,华老用他的一首诗作序:

神奇妙算古名词,

师承前人沿用之,

神奇化易是坦道,

易化神奇不足提。

妙算还从拙中来,

寓公智叟两分开,

积久方显寓公智,

发白才知智叟呆。

埋头苦干是第一,

熟练生出百巧来,

勤能补拙是良训,

一分勤劳一分才。

华老是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他的文学修养很高。一生写了许多诗词,华老的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

1946年,华老应邀去苏联,途中受阻,请求当时国府驻外机构帮忙,遭拒绝!华老写诗表达愤慨:

我欲高飞云满天,

我欲远走冰寒川,

拔剑四顾茫然起,

锋芒直指霄汉间!

当年在西南联大,条件艰苦,华罗庚与闻一多两家人同挤一室,中间用布帘隔开。有华老诗一首佐证:

排布分屋共容膝,

岂止两家共坎坷?

布东考古布西算,

专业不同心同仇!

后来闻一多先生遇难,时值华罗庚在上海,悲愤写道:

乌云低垂泊清波,

红烛光芒射斗牛,

宁沪道上闻噩耗,

魔掌竟敢杀一多!

60年代,华罗庚在《中国青年报》上写诗鼓励青年人刻苦学习:

发愤早为好,

苟晚休嫌迟,

最忌不努力,

一生都无知!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华罗庚先生致力与推广统筹法和优选法,经常深入农村工厂,写诗表达当时的心情:

向来城市里,

今来大地边。

东风勤拂拭,

绿满万顷田。

规划处处用,

数学入田间。

移植谁之力?

靠当非靠天!

有人批评华老搞“双法”推广是“不物正业”,是大材小用,浪费生命。华罗庚写诗回答:

杜甫有诗古柏竹,他为大树鸣不平,

我今为之转一语,此树幸得到门庭,

苗长易遭牛羊践,材成难免斧锯侵,

怎得参天三千尺,端赖丞相遗爱深,

树大难用似不妥,大可分小诸器成,

小材充大倾楼宇,大则误国小误身,

为人休怪做小事,小善原是大善根,

自负树大不小就,浮薄轻夸负此身。

华罗庚先生一生追求真理要求进步,终于与1979年6月13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填词一首表达自己高兴心情:

破阵子·奉答邓大姐

五十年来心愿,

三万里外佳音,

沧海不捐一滴水

洪炉陶冶砂成金,

四化作尖兵。

老同志,深愧怍,

华罗庚诗词 华罗庚的诗词对联

新党员,幸勉称,

横刀那顾头颅白,

跃马紧傍轻壮人,

不负党员名。

华罗庚五十年代归国,80年代再度访问美国,在那里遇见诸位同学朋友。

三十年前归祖国,

而今又来访美人,

十年浩劫待恢复,

为学借鉴别燕京。

愿化飞絮被天下,

骑甘垂貂温吾身,

一息尚存仍需学,

寸知片识献人民。

1982年,华罗庚患心肌梗塞住院,但他渴望工作。

即使能活一百年,

36524日而已。

而今以过四分之三,

怎能胡乱轻抛?

何况还有

老病无能为计。

若细算,有效工作日,

在2000天以内矣。

搬弄是非者是催命鬼,

谈空话者非真知己,

少说闲话,

少生闲气,

争地位,患得失,

更无道理。

学术权威似浮云,

百万富翁若敝屣,

为人民服务,

鞠躬尽瘁而已。

果真如此,1985年6月12日,华罗庚先生在日本东京大学讲学,心脏病突发,倒在讲台上,再也没有站起来。

 

窗体底端

1.《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

  神奇妙算古名词,师承前人沿用之,

  神奇化易是坦道,易化神奇不足提。

  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

  积久方显寓公智,发白才知智叟呆。

  埋头苦干是第一,熟练生出百巧来,

  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勤劳一分才。

  2.

  向来城市里, 今来大地边。

  东风勤拂拭, 绿满万顷田。

  规划处处用, 数学入田间。

  移植谁之力? 靠党非靠天!

  3.

  杜甫有诗古柏竹,他为大树鸣不平,

  我今为之转一语,此树幸得到门庭,

  苗长易遭牛羊践,材成难免斧锯侵,

  怎得参天三千尺,端赖丞相遗爱深,

  树大难用似不妥,大可分小诸器成,

  小材充大倾楼宇,大则误国小误身,

  为人休怪做小事,小善原是大善根,

  自负树大不小就,浮薄轻夸负此身。

  思源楼杂感

  余德浩

  罗庚有数论方圆,肇直无形析泛函。

  文俊匠心推拓扑,冯康妙计算单元。

  追思母校龙腾日,喜见繁花锦绣园。

  盛世中华迎盛会,思源楼里更思源。

  中科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的办公大楼,2002 年被命名为‘思源楼’。本诗作者当时任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算研究所副所长,参加了命名仪式。抚今追昔,自然而然想到了作者的老师、为开创我国现代数学事业,包括计算数学和科学计算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的这几位前辈数学大师华罗庚、关肇直、吴文俊、冯康,写下此诗。诗中嵌入了这四位老师的名字和专长,‘母校’指作者就学的中国科技大学,‘盛会'则是指当年将在北京召开的世界数学家大会,可谓构思巧妙,用语精到。

  数学诗题

  1

  巍巍古寺在山林,不知寺内几多僧。

  三百六十四只碗,看看周遭不差争。

  三人供食一碗饭,四人同吃一碗羹。

  请问先生明算者,算来寺内几多僧 ?

  2

  小小寞湖有新莲,婷婷五寸出水面。

  孰知狂风荷身轻,忍看素色没波涟。

  渔翁偶遇立春早,残卉离根二尺全。

  借问英才贤学子,荷深几许在当年?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4951/724695512503.html

更多阅读

华罗庚的故事 华罗庚的故事100字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的故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 ——理由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美国的一位数学评论家,写了一篇长长的文章,介绍华罗庚的事迹,登在一家很有影响的数学刊物上。文章称赞华罗庚是“世界上名列前茅的数学家之一。”这样的称赞并不过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 华罗庚的小故事50字

数学家华罗庚的小故事:华罗庚喜欢对对子,有一次和钱三强,赵九章等人出行,华出上联:“三强韩赵魏”,众人为难,因为“三强”暗指钱三强。之后,华自己答出下联:“九章勾股弦”,众人称赞。9高傲的对0说:你啥都没有0谦恭的对9说:是啊,您比我大一万倍(即

华罗庚的资料 华罗庚简介

华罗庚的资料作者:林书妍【名人简介】华罗庚生卒年(1910-1985):中国现代数学家。1910年11月12日生于江苏金坛,1985年6月12日卒于日本东京。从小喜欢数学,但因家境不好,只读完初中,便不得不退学去当店员。18岁时患伤寒病,造成右腿残疾。他在数

声明:《华罗庚诗词 华罗庚的诗词对联》为网友羡慕嫉妒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