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有人聚居的地方皆有井。井,有时便是家乡的代名词。
近年来,在探访福州及其周边地区传统建筑的过程中,拍到了不少的老井。这些井虽与建筑本身没有直接的关系,但也不妨作为古建的附属物来看待。一口老井,不但承载了时代、环境的变迁和当时当地的人们对精致生活的追求,井台上的铭文,更可作为确定建筑物年代最有力的证据。所以,在今后寻访老房的过程中,某人还要坚持拍井,越多越好。
以下的几口井,对于某人有着特殊的意义。
这是老屋后门附近的一口井。从10岁起,每天都要到这井里挑水,直到把家里的一个大水缸装满为止,这并不是一件轻松的活。初中毕业后,家家通了自来水,挑水的任务才算结束。
不知道是在什么时候,青石井台的外表,被人抹上了一层水泥,这井,也就失去了原来的韵味。
老屋后门的那口井水质虽好,但出水量太小,有时为了应急,也到离家较远的这口井里挑水。
老家村尾天后宫旁的一口老井,井栏为青石材质,有“岁寒三友”的浅雕,还有“开占百花先,清高第一仙。几生修到此,处士有前缘。眷弟冯乐舜拜题。”的题诗和落款。想来原先应该是某位大户人家宅院的墙裙,不知什么时候起就被砌成了井栏。总之,它在某人出生前就已经存在了,现在一直还是这个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