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苇叶轻舟(blog)
奥巴马的自传告诉我们,他年少时是个“Trouble maker”直译就是麻烦的制造者,也就是问题多多的不良少年,有段时间他整天与毒品为伍。在《我父亲的梦想》一书中,奥巴马曾诚实地坦白自己高中时酗酒、吸大麻,甚至还碰过可卡因,比起早年酗酒的小布什还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他成长的过程中,因为自己的肤色、父亲,他和许许多多在青春期自我认同方面充满困惑的青少年一样,在现实的压力和周围的怀疑中,曾经一度迷茫、自卑,甚至有些自暴自弃。正如他自己所说:“这样下去,我几乎会沦为吸毒者、大烟鬼,这也是黑小子通常的最终下场。当然,让我感到兴奋的并不是这些,我并不想以此证明自己是个堕落成性的黑小子。至少在当时,决不是这样。让我感到兴奋的恰恰相反。毒品能让我把“我是谁”这样的疑问抛到脑后,让我忘了过去和我所有的经历。”
成功与否,人与人在关键时刻的比拼的并不是谁比谁更聪明这样的智力因素,而是毅力、意志品质这些非智力因素决定谁能最终登顶。
因为,谁都会跌到,却不是谁都能站起来。能够站起来的就会成为最终战胜自己的人,也让他人信服的成功者。大多数情况下,能够摆脱逆境顽强站起来的人都寥寥无几,所以成功者是少数。
在与联合国亚太经社会合作的国际课题“关注亚太地区青少年性与生殖健康、预防艾滋病、防止药物滥用”的过程中,我听到许多业内戒毒专家谈到:现在的毒品提纯度太高了,一般人戒断毒品后的复吸率几乎是100%,几乎无人能幸免。而奥巴马却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他做得到!由此可见,奥巴马需要多大的毅力才能戒除专家认为无人能够挑战的成功!正如一位国内网友所说:谁都有自己的梦想和理想,如何实现?奥巴马就是现今年轻人的榜样!
那么,到底是什么强大动力促进奥巴马走出困境,获得成功的呢?
本博主从心理学的视角点评一二并与大家分享:
一、良好的自我接纳。
自我接纳是心理学名词,就是指对自己身高、相貌、家世、背景、智力等等我们自己以及自己所具备的特征持有的一种积极的态度,就是能欣然接受自己现实中的状况,不因自身优点而骄傲,也不因自己的缺点而自卑。
自我接纳是一个人天生就拥有的权利。一个人并非要有突出的优点、成就、作为或者做出别人希望的改变才能被接纳。即使貌不突出、语不惊人也能接纳和喜欢自己。
自我接纳是自尊的基石,一个接纳自己的人就能自信满满。
每个人都有着无法改变的先天特质、缺点、出身和血统,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很积极地认同自己的一切,进而迸发出惊人的爆发力去开拓自己的人生。
奥巴马的出身很复杂,他的父亲是来自肯尼亚的黑人学生,母亲却是来自堪萨斯州的白人,在早年种族歧视依然存在的美国,他的混血身份让他在周围的人群中显得很异类。有段时间,他还在语言不通的印度尼西亚生活过,他经常遭到其他孩子的取笑,周围只有他这么一个外国孩子,也只有他一个要到新天主教教会学校上学。周围住的都是巴达维亚人或雅加达的土著人,他们无一例外都是穆斯林。对此,他也曾迷茫过,庆幸的是他没有消沉下去,而是积极的看待自己的血统,高度认同自己一半白人、一半黑人的先天身份。进而积极融入到自己周围的人群中,把自己当成美国的一部分,一个拥有权力和义务的美国公民。他明白,你把自己看成什么样,你就会变成什么样,用他的话说就是“这里没有一个自由派的美国,也没有一个保守派的美国,这里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这里没有一个黑色美国和一个白色美国、拉丁裔美国、亚裔美国,这里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
二、批判性思维。
每个人都有大脑,但不是所有人都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在奥巴马接触毒品的日子里,他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对未来也失去了信心,毒品成为他回避社会和现实的最好避风港。但是,在母亲的开导下,他逐渐开始思考,反思自己的困境,从书本、亲人身上汲取力量。进入纽约哥伦比亚大学后,奥巴马决定重新开始自己的人生,彻底摈弃西方学院派养成的所谓科学研究的坏习惯。主修政治学期间,他定期参加黑人学生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包括反种族隔离抗议活动等等。就在1983年毕业前夕,他决定把社团活动组织当作自己的事业来经营奋斗。他相信:“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团体,为之奋斗,并辛勤耕耘。”如今,他把这种思想变成了许多美国人共同的思想。
奥巴马在自己的自传《我父亲的梦想——种族和继承》结尾中写道,美国法律为我们提供了这样一个大的背景,从中我们了解到这个民族一直在与其良知进行着辩论:我们的社区是什么,这个社区究竟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实现自由?我们能尽的义务有哪些?如何把权力变成正义,把情感转化为爱?在法律书里我找到令自己满意的答案——像布朗诉教育局案这类的案例中,为了私利和贪欲而放弃良知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在美国的法律中,当听到来自各层面的声音和意见,我又深受鼓舞,深信只要我们仍然敢于提出这些问题,那么把我们维系在一起的良知最终还是会占上风。
现今有很多来自小城镇或者乡村的青少年,曾经怀揣青春的激情和梦想金榜提名,告别家乡,来到大城市求学追梦。他们和年少的奥巴马一样,也曾拥有远大理想并留在大都市为圆梦而拼搏。但是,缺少了自我接纳和批判性思维,他们的青春激情和远大梦想如同温室里的花朵一般脆弱而不经风雨。一旦接触社会,这份理想和激情需要洗净铅华、大浪淘沙。很多人有信心接纳自己鲤鱼跳龙门的成功,却不能接纳自己理想遭遇现实的暂时挫败,如同许多大学生一样,当了村官或是成为公务员,权力在握,从此便强上芦苇随风飘移,忘却了真正的自我接纳和认同以及勇于批判和建设的勇气,也只能在现实的泥潭中沉浮而不能如奥巴马般一路不屈不挠地坚持抵达梦想的彼岸!
三、自尊——牢固的人生基石。
自尊或者说我们平常所说的自信,主要基于我们对自我的两点认识:
第一:我是可爱的;
第二:我是有价值的!
自尊的核心就是自我接纳,奥巴马能够先完成自我接纳,也就为他的自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同本博文的顺序一样,奥巴马一路走来也印证了这一点。
奥巴马在大学时曾经严重低落过,当他的父亲送给他一个篮球作为圣诞礼物后,他开始接触篮球。起初,他笨手笨脚,但很快他的自信就与日俱增。上高中时,奥巴马就被潘拿荷校队选中,尽管他还不是开局投手,但很快他就在球场上结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奥巴马开始学打篮球,很快就发现篮球不但给他带来了归属感,也帮他找到了释放自我的方式。奥巴马在高中校队打篮球,毕业前的一年,校队赢得了州冠军的殊荣,因为奥巴马擅长远距离投球,他还得了个“巴利轰炸机”的雅号。在整个大学期间,甚至在哈佛法学院读书的时候,他都没有间断打篮球。他说:“在篮球场上,我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找到了自我。正是在赛场上,我和白人朋友们打成一片,在这里黑色肌肤也不再代表着低人一等。”
然而,自尊(自信)又是个很难把握的东西,太过分就成了自负,欠缺不足则成了自卑。脚踏实地、不偏不倚才能夯实自尊的基础,迈出坚定有力的步伐。
作为家长,我们怎么引导孩子,不在成功的时候过分自负,也不会因为遭遇挫折而过分自卑。奥巴马的经历也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
祝福曾经失落的孩子都能走出阴影,祝福所有青少年都能像奥巴马一样用自己的努力成就未来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