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外教师 课程资源:家长成为“编外教师”

课程资源:家长成为“编外教师”
日期:2014-05-01 作者: 来源:文汇报

用忠诚与使命铺就优质教育之路 用心智与艺术丰满飞向未来翅膀 课程资源:家长成为“编外教师” ——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课程建设引发学校变革探访记之四

  “今天的课可特别了,班上同学的爸爸、妈妈变身为‘老师’,要给我们上课了”,午饭刚吃完,教室里就有些沸腾了,一些同学凑在一起,在议论着他们期待的即将上演的“那一课”。

  这是香楠校区二(5)班,第一次迎来“家长微型课程”讲座。与以往不同的是,参与讲课的两位成员是王诗雨同学的爸爸和妈妈。据了解,王诗雨的父亲是杜邦公司的资深管理人员,专门从事安全方面的培训工作。

  在热情的问好声中,拉开了讲座的序幕。王诗雨妈妈首先介绍了什么是安全带以及安全带的四个种类。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们个个踊跃举手,纷纷介绍起家中汽车的安全带。郭钟蔚同学的敏锐观察力得到了王诗雨妈妈的好评。接着,王诗雨妈妈又用一系列数据,对比了安全带在国内外使用情况,语重心长地告知为什么要使用安全带以及使用的误区。其间,小朋友的出色回答受到了王诗雨妈妈的赞赏,她还谦虚地说:“你们可以给我当老师了!”“叶正刚好棒呀,好专业!”王诗雨的爸爸及时给积极回答的孩子递上了礼物。然后,他们和孩子们一起探讨几岁以下的儿童为什么必须使用儿童安全座椅?宠物需要系安全带吗?并让大家观看了惨烈的车祸画面,小朋友们唏嘘不已。整个讲座,让孩子们明白了道理:安全带是汽车安全中最重要的设备,只有主动的安全驾驶,没有被动安全配置。通过讲座,学生们明白了汽车安全带就是在汽车上用于保证乘客以及驾驶员在车身受到猛烈打击时防止乘客被安全气囊弹出时伤害的装置。客车驾驶员和前排的乘客必须使用安全带,以便发生交通事故时,安全带对人起到缓冲的作用,防止出现二次伤害。

  这样的课程,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实验小学被叫作“家长微型课程”,由家长“编外教师”担当。

  开门办学,这是办现代小学的原则和方法,娄华英校长认为,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发挥教育合力是教育发展的一条基本原理,家长资源是学校教育值得关注、开发和运用的重要教育资源。

  学校在家长资源方面拥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地处张江高科技园区,园区内很多孩子的家长不但拥有高学历,而且活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自身都拥有不同的职业背景,丰富的人生阅历,同时还拥有极为丰富多样的社会资源。因此,家长成为“编外教师”,不仅有助于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而且还有助于让家长了解学生在校的学习与生活情况,增进家校的互动交流。

  为此,学校结合上海二期课改关于拓展型课程开发的要求和指引,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调查、利用家长资源,通过限定拓展和自主拓展相结合的“家长微型课程”的开发,探索家校合作的课程化途径。

  

就地取材:家长“编外教师”的“拿来之源”

  所谓“家长微型课程”,是指学校通过利用家长中的优质资源,为师生以及家长开设关于科学、技术、卫生、环保、安全、兴趣诸方面的专题教育活动;采用“学生走出去,家长走进来”的授课形式,以丰富学校教学内容,推进学校特色发展;满足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欲望;满足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的愿望;促进教师及时吸取最新文化知识,提高课程开发能力,从而达到学校、学生、家长、教师多方共赢的效果。

  学校有多位工作在高科园区的“编外教师”——家长,他们走上讲台,传授着老师们也未必有的知识,为学生们打开了一扇窗,打开了精彩纷呈的社会和世界……对此,《人民日报》等十余家媒体作了报道。对学生成长而言,“家长微型课程”,则为其学习补充“维生素”。微型课程中的知识和技能,不少是学校无法提供但学生又需要的。现在“家长微型课”已有了多个“品种”。

  教师们认为,“家长微型课程”与各领域的基础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探究型课程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关系,它能够大大拓展学校教育的时间、空间、人力资源的获取来源,密切学校教育与社会生活的关系,从而取得“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的效果,是终身教育时代学校重新定位自身以及与社会其它子系统关系的一种尝试。

  

打开视野:家长“编外教师”的“形式之活”

  为了充分利用家长资源,更有效地实施“家长微型课程”,经过多次商讨和研究,学校确立了“课程”实施的两种模式。

  请进来,即请家长走进学校,开设“家长微型课程”,这种模式又分成三种形式:一是家长对学生授课的“家长微型课程”。班主任或年级组长事先与授课家长约定好时间和授课内容,利用午会课、班会课或探究课的时间,由家长到教室中面对学生,进行20至30分钟的“微型课程”,并留部分时间进行家长与学生之间提问交流的互动。二是家长对家长授课的“家长微型课程”,同样是班主任事先与授课家长约定好时间和授课内容,利用家长学校、家长会的时间,由家长对家长进行15至30分钟的“对孩子成长方法指导”或这方面的“经验交流”。三是家长对教师授课的“家长微型课程”,学生管理部会定期或不定期的利用“家长资源库”,寻找有关“生命教育”专长的家长,在约定好时间和授课内容后,利用“高科论坛”的时间,邀请家长来校对教师进行专题培训。

  走出去,由家长带领学生走出校门或在家中进行教育。这种模式有两种形式:一是家长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进行社会实践活动。每学期,各个年级都会利用家长资源,寻找社区中的实践基地,开展一次年级社会实践活动。活动中,年级组会邀请家长成为本次实践活动的辅导员,班主任协助家长带领学生走出校门,在校外的社会实践活动中进行教育。如“社会实践课”——学生成长的“游乐场”,学校把社会实践课取名为“从张江走向世界”,“小脚丫们”踏遍了中医药大学百草园、博物馆、超级计算机中心、集成电路馆等校外基地,老师们教会学生用脚丈量心中的世界,用心读社会这本书……

  二是家长在家中,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为了让生命教育更有效,学校尝试了引导家长在家中对孩子进行有关生命教育的主题式教育,各个班级都为此建立了班级生命教育的家庭版日记手册,记录了生命教育在家中开展的情况。同时,还利用家长会进行交流。

  “家长微型课程”在学生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严健斌同学说:“今天,我妈妈来给大家上主题为‘宇宙新发现’的微型课。通过学习,我们懂得了天体被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人造卫星,宇宙飞船是人造天体;自然天体是星云、星系等,宇宙是多么神秘,我们在宇宙中又是那么渺小,无边无际的宇宙,是那么吸引人,又是那么可怕,黑洞,陨石,这些东西破坏力极强,我们应该勇敢地去探索,发现更多知识。”另一位同学则写道:“今天家长为我们上了一堂《珍爱生命》的微型课。上课内容分为珍爱生命、善待生命和学会感恩三个部分,我受益匪浅。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也没有两个相同的人。每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的。每个人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特点,甚至是比别人力气大也算是特点。面对挫折应该对未来有希望,不逃避。珍爱生命的人,应对自己负责任,遵守交通规则,还应懂得其他自救方法。我们要有颗会感恩、温柔、能宽容别人的心,爱别人、爱自己,做一个会感恩的人。”

编外教师 课程资源:家长成为“编外教师”

  

取其精华:家长“编外教师”的“开发之道”

  家长拥有的资源,并不一定是教育资源,就是可以用来作为教育资源的,也需要通过合理地开发和改变,使之由社会资源变为学校资源,由一般资源变为课程资源。

  在学校,“家长微型课程”的开发实践过程分为8个阶段,分别是:问卷调查、目标制订、探索模式、确立内容、课前准备、授课过程、整理资料、新闻公示。

  学校通过家长会向全体家长介绍此课程实施的意图,了解家长中愿意为学生服务及其可能为学校提供的硬件资源与软件资源,以便实现资源共享,从而帮助学校学生构建新型知识能力,激发学生的个性潜能。如在开学第一周的家长会上,学校向所有家长发放问卷,询问家长是否愿意担任学校的“编外教师”,上门为学生、在职教师或部分家长开设家校合作微型课程?如果愿意能开设怎样的课程?除了开设课程之外,还能提供哪些资源等。

  根据问卷的统计表明,有近40%的家长愿意成为学校的“编外老师”;有近20%的家长能开设课程,而且涉及的面比较广,如:保护牙齿、植物种植、个人理财、生命的意义……还有近10%的家长能提供社会实践等方面的资源。通过问卷调查,充分挖掘了家长的资源,让学校对课程的实施有了更大的信心。

  学校对家长提供的众多资源进行分类整理,作为微型课程的素材。同时,按“家长微型课程”的标准用内容,制定实施“家长微型课程”的各级目标。

  各级目标包括校级、年级、班级目标。学校目标:开发“将家长请进来”,请家长对学生、家长对家长、家长对教师“授课”和“利用家长资源让学生走出去”为主的在家中、在社区中进行的“家长微型课程”,从而达到全方位的教育效果。打破各年级家长课程“各自为政”的壁垒,树立家长课程也是学校课程的观念,对优质课程资源实现年级之间的互动和共享,并逐步形成一支以“家长”为主的相对稳定的校外教师队伍,从而实现家长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年级目标:根据本年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校的学生的培养目标及“童年之旅”各年级的主题,有效开设“家长微型课程”,探索“课程”实施的模式,确定“课程实施”的内容,每学期年级开设的“家长微型课程”不少于1次。

  班级目标:以学校及年级制定的“家长微型课程”目标为中心,根据自己班级的特点,有效开设“家长微型课程”,每学期班级开设的“家长微型课程”不少于1次。

  

心语 家长资源是多元的

  张江高科实验小学校长 娄华英

  与其将家长作为资源来利用,倒不如当作办学力量来智用。

  在家校关系上,我们应当具有教育的定力和眼光拓宽的视野。去掉简单的对等关系,家校合作应当在教育层面上实现共同育人的目的。

  从家校共同育人角度盘活家校资源,我们采用“家长微型课程”讲座的方式,这一方面能够将家长的资源通过整合和开发,成为学校课程建设的资源,让更多的学生受益,另一方面学校也在利用家长资源中优化教育条件,丰富办学形式。

  而“家长微型课程”讲座,更多的是在课程范畴体现其的价值,是校外资源的引入和开发,既是对校内课程的补充,也是实现家校合作的载体,意义是多元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5351/719071074189.html

更多阅读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 家长与老师沟通的内容

教师如何与家长沟通——简介与人沟通的能力是现代人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之一。教师沟通能力的强弱,沟通水平的高低,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工作。国内外的教育专家普遍认为:在当今时代,教师已经不能独立解决许多迫切的教育问题,现代的学校,需要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策略转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作者: 自学平一、研究背景1、指导思想和目标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为依托,从家乡的社会经济文化和教育发展的实际出发,构建体现时代的需要、符合家乡实际的课程体系。在《决定》指导下,落实《纲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利用校本电子白板资源

农村小学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随着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校本课程资源”成为人们特别关注的一个崭新的概念。在教育部颁发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学校在执行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同时,应视当地的社会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视频专区下载 中国精品课程资源网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视频专区http://video.jingpinke.com/1、有人说国家推行的精品课程“劳民伤财”,或许是有些过于偏激了。虽然在不少地方是流于形式,但其中也有些是值得赏识的。做为一个学习者,不必要太在意这种行政主导的运动,只要能

声明:《编外教师 课程资源:家长成为“编外教师”》为网友我会很坚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