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 结
庄子观点:
摆脱外物的束缚与羁绊,或者说摆脱对外物的依赖,才能逍遥游。
不追求名利,不需要智巧谋划。哪怕是拥有天下的君王,跟保全德性的圣人神人至人相比都是微不足道的。
不争辩是非,不讲求仁义。“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是非只是源自于每个人的成见,没有统一标准,无人能够评判。有是就有非,因是因非,因非因是,争辩是非不如包容调和是非。
不在乎功用成败尊卑荣辱。无用即是大用,成就和亏败通一。不用而寓诸庸。
不纠结于生死。生死一条,都只是躯体的变化而已,都是造物者的安排,善生则善死,安排去化。
不刻意求知。生有涯,知无涯,人固有所不知,知止其所不知。
以上这些不应有的追求和执念,都是追求自己所喜好的,排斥厌恶的,都属于“内伤其身”的益生,损害了德性。不能这样不能那样,那么应该怎么样呢?只剩下:
养生。天养,保全天赋的德性。
不得已而为之。安之若命,安排去化,顺其自然。
才全德不形。与万物和谐共存,达到和悦而又平静的最佳状态。
治国之道,无为自然,无私心成见,使物自喜。
-------------
评价:
庄子的学说有一定道理,有借鉴意义,尤其是对那些沉迷执着于物欲而不能自拔的人来说,更是一剂良药。放下不必要的包袱,逍遥畅游于世间,这的确是一种高妙的境界,但是庄子矫枉过正,由于过于超脱而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有人之形,无人之情”。那就成了行尸走肉了,何来逍遥?人情,也是自然的一部分,虽不能取代道的基本原则地位,不能恣意发挥而违背道,但也不能完全抛弃。
名利,是人应该大方追求的东西,只要不贪得无厌,不得不偿失即可。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功成身退,这都是老子告诉我们的至理名言,绝不是完全不要名利。
是非之争,并不是萝卜白菜各有各的偏好,可以任意选择,而是对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的认识问题。是非对错还是要争的,否则就要犯南辕北辙的错误,不能达到自己想要的目的甚至适得其反。
三百六十行,大家都有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尽力而为,尽量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即可。不强求从事“高级”工作,工作中不强求完美,不强求第一,但也不能无所事事,于人无益,于社会无益。
悦生恶死,人之常情,谁都想尽量多活几年,添人进口还是要庆祝,亲人永别还是要伤心,不要过度,不要虚伪做作即可,但也不能把葬礼办成演唱会。
知识是学不完的,就算是人类已经得到的知识,一个人终生也学不完。但这并不是我们不学习的借口,生活所必须的知识那就必须得学,其他的知识可以凭自己的兴趣爱好加以选择,只要别因为这些爱好而妨碍了自己的其他正常需求和正常责任即可。我们还需要一些走在人类知识探索前沿的人,为整个人类知识体系的发展和传承作出贡献。
无为而治,并非什么都不做,坐等天下太平,而是要把自己的力量用在恰当的时机,用到正确的方向上去,时势造英雄,英雄也引领时势!
人们通常把老庄并称,一起作为道家学说的代表,甚至有人把庄子学说看成是对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我认为这是不确切的,庄子学说的重点在于抹杀“人情”,作用是让人消极避世远离是非,虽然看上去也有些老子学说的影子,但终归是剑走偏锋,钻了牛角尖!与堂堂正正,质朴大气,真正指引人生道路、指导解决社会问题的老子学说相比,并不是一个方向。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