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荔 魏忠
影片<壁花少年的所得>
2012年7月到8月2个月,我有幸在匹兹堡和洛杉矶全程见证了定级PG-13为电影《一位壁花少年的收获》的牌色,并和作者、导演史蒂夫-奇波斯基共进午餐,该片将于2012年9月21日在北美上映。这部电影根据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同名小说的作家史蒂夫-奇波斯基亲自导演,国内的网站翻译成《壁花少年》,我看翻译成《局外人的收获》更贴切一些。作者描写了一个非主流学生眼中的世界以及面对各种社会现象的心路历程:酗酒、情色、同性恋、吸毒。这部电影吸引了哈里波特的女主角的参与,影片被称作是“有关青春期跌宕起伏的现代经典”,有的书店今年将原著列为夏日青少年经典读物之一。然而,这样一部13年后的经典,在2009还年被美国图书协会列为“十大青少儿有争议书籍” 的第三位,这样的变化背后,10多年来美国发生了什么?
在英文中,以前壁花少年指的是舞会上没有男士愿意邀请去跳舞的女士,其结果这些女士只有闷闷不乐地靠着墙根站着,后来约定俗成壁花少年常用来泛指那些局外人。主人公查里由于内向,认为没有人能够了解他,是书中的壁花少年。但是旁观者清,他不仅看到他姐姐美丽出众的阳光,也目睹了她常被她男友们虐待的软弱和阴暗。看到了他朋友们的悲欢离和,以及吸毒与同性恋的尝试也感受了朋友自杀的痛苦和朋友的感情。最终在朋友的鼓励和他英文老师的帮助下,查里开始看到自己的才智和特长,从别人对他的限制中解放出来,感受到无限的自由。
该电影的作者正好在们我们居住的匹茨堡长大,这部电影也是在匹兹堡拍摄的,匹城风光,特别是金三角和大桥的夜景,星光闪闪,应该很有气派,校园生活, 英文课,毕业典礼,舞会等等,多是在匹城南部的彼得高中拍摄。事实上,这部小说就是以作者就读的公立高中为背景,该校以白人子弟为主,校区的学习成绩与房地产税收在匹茨堡地区名列前茅。我(本文作者之一)作为一个社会学家和两儿一女的母亲,读了这本书后,震动很大:作为社会学家,这本小说里作者对一部分高中生人物的勾画和高中生活的描述一下给我提供了许多和孩子们交流的素材,会比统计数字和研究报告更生动;作为妈妈,自己的孩子地成长环境几乎就在这里,在我的脑子里,我孩子的学校环境没这么乱。于是我便和22 岁, 17岁和14 岁的孩子们对证,三个孩子都不以为然,认为我大惊小怪。
看来信息压力下的基础教育,对于情商和人的培养却实是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和变革。2012年8月,英国的哈里王子被爆色情照片,引起舆论大哗。照理来说,英国王室对于王室成员的教育非常严格,几百年来王室成员战场都要上的,难道就管不住男女那点事?结果却是真的管不住,原因就是因为信息压力。在过去的100年,一个贵族,只要管好他的社区、他的朋友、他的学校,基本的成长轨迹是可控的。然而,哈里王子成长于电影、电视、网络、移动终端和社交网络信息泛滥的今天,问题恰恰出在传统的管理不能适应全新的信息压力环境。大家知道,面对着网络、影视、社交媒体的存在,以往屏蔽信息的培养人的方式越来越无法实施,2012年8月,曾经轰轰烈烈的湖北某中高三学集体挂吊瓶复习功课的热烈场景最终被证明是校长的一场"教育行为艺术" ,那个班级的所有学生没有一个最终被一本志愿录取,头悬梁的故事2000年前也许是励志,2000年后就是笑话。
美国与中国一样,与高中孩子沟通非常重要却又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华人的高中学生家长很难了解到孩子的真实情况,尤其是目前网络媒体的发达,对此基本上是“黔驴技穷”,最多不过叨唠几句,“有枣没枣先打三杆子”而已。但是传统的cool妈,星妈加苦妈们却毫不示甘心,还是想进一步了解美国生活和我们的孩子,试图以永远与他们保持一个互敬互爱的关系。我也好奇的想发现我们的叫于想当然的“煮夹生饭“的原因,以期改变教育的效果。
我个人认为,在美国小学的教育环境最可爱,基本上是任何人的直接交往,如果老师和家长勾通有效,孩子们会有许多机会在德,智,体上全面发展,聪明的家长应该充分利用这个环境,比尔盖茨的父亲在他小的时候就不让盖茨看电视;随着孩子的成熟与网络的复杂,美国初中也变得比较复杂了,在管理,课程上很稀松,家长去学校的机会大大减少,因为学校开始鼓励学生自己找老师解决问题;高中后孩子们更成熟,他们有自己选择和喜欢的信息方式的子由,家长对学校的环境,事情知道相应越来越少,孩子们的朋友也会有变化,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井水不犯河水是这个时候大部分学生的态度。作者书中的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和表现对我们的孩子一点不陌生。在一个拥有千人的公立学区里,碰撞多年的孩子们,他们似乎知道自己与他人有效空间和距离。在有的方面,我们的孩子是“明星”,有的方面是“璧花“,但是,只要他们发现自我知道自重,自爱,他们会走向一个没有人可以限制你发展的”自由王国”。
如果不能屏蔽,那就主动适应。电影主角的心路历程最后找到自我的过程,既代表了传统的美国精神,也给我们新的信息压力时代教育以启示: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情商的下一代,封闭的理想化的说教教化出来的没有免疫力的人?还是还原社会现实,培养出早晚要面对的能够找到自我价值的人?我们的孩子要利用自己的识别和免疫功能,战胜不利的环境。信息社会里是没有真空地段的。躲得了和尚,躲不了庙。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是很不实际的。因此从小培养孩子热爱学习,自我和自己的身体,并且给他们思想的空间和机会去实际环境中多作决定,发现自己的才能,朋友,是他们以后战胜不利环境的基础。
本部电影给我们很多启示,作为教育的影片,国内有如此深度和严肃探讨的似乎很少,我也非常希望看到最后的电影如何处理以下的情景:
1. 壁花少年,查里到底得到了什麽以及在坎坷的自我发现的路途中,谁帮助了他。生长在一个有打橄榄球明星的哥哥,赫赫有名的姐姐的家庭环境中,查里有机会目睹他们闪光后面的阴暗。他是否勇敢地找到他自己成功的定义,心态和平的焦点,最终感到一个自由人的乐趣 (infinite)?。
2. 其次,我想看看,作为原著作者,又是导演,史蒂夫-奇波斯基(StephenChbosky)在制片中痛苦的舍弃了哪些人物和片断?十年后,原著作者自己的成熟和成长,有多少会在电影中表达出来以至不忠实原著。在一个定级PG-13的电影里,我想看到导演如何处理高中生吸毒、自杀、性、欺生,欺弱 和同性恋等诸多敏感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