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境界,不忘“本”
本在于“我是谁”。“我”首先是人,是从生性活泼向往美好的孩子成长起来的。当初的“我”喜欢怎样的老师?当了老师之后,怎么成了自己曾厌恶的人了?陶行知告诫老师,“我们必得会变小孩子,才配做小孩子的先生”“谁也不觉得您是先生,您便成了真正的先生”。“我”还是孩子生命中的“重要他人”。可以肯定的是,课堂上的“我”影响甚至决定着孩子的兴趣、情绪乃至可能的命运。每一个“我”不仅仅是孩子生命中的过客,更要成为孩子生命中的贵人。本还在于“为了谁”。为的是一个个生命的成长,让无论是树或是草,都能赢得自己的风骨和自在。“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行知)教是为了不教,每个孩子的生命都是一眼泉水,教是为了引导它载歌载舞地奔向更加广阔的海洋,而生硬灌输和重复训练会堵塞泉眼,让他们从眼神到心灵变得呆滞、浑浊,甚至干涸。
第三境界,不忘“命”
教师的基本层次是职业,谋生手段之一;较高层次是事业,更高的境界则是命业——当做生命。某特级教师说,“当年是为了生活而选择教师这个工作,但今天要离开教师这个工作,我就一刻也没有办法生活。”这样的老师对教育怀着初恋般的激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生“为一大事而来,为一大事而去”(陶行知)。勇者无惧,智者无虑,仁者无忧,天生的师者当如此:一个肩膀担负学生的今天,一个肩膀担负国家和民族的明天。他们内心强大,气场雄浑,在纷扰人世和汹涌物欲中,胸中有信念,脚下有坚守,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他们就像武侠小说中的主人公,天赋异禀,在险恶江湖葆有可贵的单纯甚至“迂腐”之气,矢志不移,苦心孤诣,终于登堂入室,成就一代宗师。“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于漪),遇到这样的老师,是学生之幸、社会之幸,也是民族之幸。
(作者:殷涛,常州市第二十四中学)
欢迎投稿,投稿邮箱:jssjytxw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