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脘痛是由于胃气阻滞,胃络淤阻,胃失所养,不通则痛导致的以上腹胃脘部发生疼痛为主症的一种脾胃肠病症。北京灸道堂中医研究院灸疗师表示,本病在脾胃肠病症中最为多见,人群中发病率较高。由于其痛处近于心窝部,因此,历代文献中也有将此称之为“心痛”、“心下痛”的。《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云:“胃病者,腹胀,胃脘当心而痛。”《医学正传》指出:“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至于心血管疾患所致的心痛,古代医学称之为“真心痛”,并指出:“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相当于现代的“冠心病心肌梗塞”),应与胃痛相鉴别。
本病包括现代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胃神经官能症,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等疾病。
【病理阐述】
1.饮食伤胃:饮食不节,暴饮暴食,损伤脾胃,内生食滞,致使胃中气机阻滞,胃气失和而疼痛。《素问·痹论》曰:“饮食自倍,肠胃乃伤。”或五味过极,辛辣无度,肥甘厚腻,饮酒如浆,则蕴湿生热,伤脾碍胃,气机壅滞,脘闷胀痛。
2.肝气犯胃: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气机阻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而发胃痛。肝郁日久,化火生热,邪热犯胃,肝胃郁热,热灼而痛,或若肝失疏泄,气机不畅,气滞日久,血行淤滞,或久痛入络,胃络受阻,均可导致淤血内停,发生胃脘痛。忧思过度,脾气郁结,尤其在饭前饭后突受精神刺激,损伤胃气,也可发生胃痛。
3.脾胃虚弱:素体不足,或劳倦过度,或饮食所伤,或久病脾胃受损,或肾阳不足,失于温煦,均可引起脾胃虚弱,中焦虚寒,致使胃失温养作痛。或热病伤阴,或胃热火郁,灼伤胃阴,或久服香燥理气之品,耗伤胃阴,胃失濡养,亦致胃痛。此外,本症也可因过服寒凉药物,伤及脾胃之阳,而引起疼痛。
总之,胃痛的病因是多种的,但其发病机制却有共同之处,即胃气阻滞,胃失和降,胃失濡养,胃之气血阻塞不通,“不通则痛”。
【灸疗辨证】
1.寒凝气滞
(1)症状表现:胃痛暴作,痛势较剧,恶寒喜暖,脘腹得温则痛减,遇寒则痛增,恶心呕吐,或泛吐清水稀涎,或伴恶寒发热,口和不渴,喜热饮,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灸疗原则:温中散寒,和胃止痛。以取足阳明,任脉、足太阴,手厥阴经穴为主。
(3)灸疗处方:中脘、足三里、内关、公孙。
(4)随症加穴:①呕吐甚者,加胃俞、中魁;②恶寒发热者,加大椎、合谷;③胃痛甚者,加梁丘、里内庭;④食滞嗳腐者,加伤食名灸。
(5)灸疗方法:
①艾炷隔姜灸:每次选3~5穴,每穴灸5~7壮,艾炷如半枣核大,每日灸1~2次。
②艾条回旋灸:每次选2~5穴,每穴灸10~30分钟,每日灸1~2次,5~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③艾条温和灸:每次选2~5穴,每穴灸10~30分钟,每日灸1~2次,5~10次为1疗程,疗程间隔3~5天。
④胃痛糊敷灸:取川椒150g,炮姜100g,生附子100g,檀香100g,苍术200g,上药共研细末,混匀,贮瓶备用。敷灸时每次取药末30g,用生姜汁调和成稠糊状,分别敷贴在穴位上。上用油纸或塑料布覆盖,胶布固定即可。每日敷灸1次,第一天贴中脘、足三里,第二天贴脾俞、胃俞。两组穴位交替使用。
⑤温盒灸:每日选用2~4个穴位,多选用腹背部俞穴,每次灸15~20分钟,每日灸1次。
(6)方义说明:中脘为胃之募穴,取而灸之,可温中散寒,配胃之合穴足三里以理气和胃;内关是手厥阴之络穴和阴维脉之交会穴,有宣通上、中三焦气机的作用,素以止呕著称;公孙为足太阴脾经之络穴,又是冲脉之交会穴,脾与胃相表里而阴维脉与冲脉合于心、胸、胃,可以调和中焦而平冲逆之气;胃俞、中脘,取其俞、募相配,能加强和胃降逆之效;梁丘为足阳明胃经之郄穴,里内庭为经外奇穴,同为治疗急性胃痛的要穴;大椎、合谷可以疏邪解表,对恶寒发热者尤为适宜。诸穴协用,共奏温中散寒,和胃止痛之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