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2014年最畅销的书排行榜,分文学类、社科类、生活艺术类等不同类别,一起来了解下吧。
1.《耶路撒冷》 作者:徐则臣
这是一本70年代元素突出的小说,通过对他们父辈以及自我切身经验的忠直描述,深入地探寻在疾速的现代化、城市化进程中一代人的精神脉络,探寻他们焦虑、疑难与出路。初平阳身上有70一代的深刻印记,作为70后作家,作者找到了70后的精神气质。
2.《阵痛》 作者:张翎
三代女人,生在三个乱世,又在三个乱世里生下她们的女儿。从上官吟春到孙小桃、从宋武生到杜路得。故事无常到让人岔气,但在大时代下,这样的无常也许属正常,而生命最终战胜了一切荒诞和磨难。
3.《我要在你坟前跳舞唱歌》 作者:阿丁
阿丁的写作就像他的前前职业--麻醉师一样,会先给你一下阵痛,然后被阵痛过的地方会失去知觉,进入麻醉状态。从《无尾狗》、《寻欢者不知所终》到这本。有人说这是一种暴力和蛮横,倒不如这是一种阵痛与麻醉,我更喜欢后者的感觉。这本新小说讲述一个家族的无常命运。
4.《天使堕落在哪里》 作者:路内
从《少年巴比伦》到《追随她的旅程》,这是路内“追随三部曲”的完结篇。讲述三个男生认养了福利院的小女孩戴黛。戴黛后来被美国人领养。杨迟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后成了白领。小苏大学毕业去了北京,也成了白领。路小路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干过各种不靠谱的营生。
5.《丫头》 作者:赵赵
丫头儿与妈妈、哥哥住一个破旧的大院。大人们的心思总是复杂微妙,婚丧嫁娶牵扯着几家人的户口、工作和远近亲疏。赵赵以丫头儿的懵懂审视成人的残酷,纪念70后们简陋而早熟的童年。
戴姑娘是我前同事,平日的工作中只知道她是个文艺青年,喜欢写诗和小说,直到一次柬埔寨之行,才知道她身上的灵异气质。这是一股她世界的气质,我等俗人参不透。而这本灵异味的童话,具备了这样的气场和语感。
7.《交口称赞》 作者:阿顺
前段时间娱乐圈颇热闹,各种交口八卦满天飞,关于娱乐圈的故事,小说是最合适的文本。我的前同事阿顺写这样一本小说,其实我有点惊讶的,只能说,不会写小说的编辑不是好编剧。书中的故事真实的可怕,很多人和事都曾不是八卦,而是真实,阿顺改名换姓写出来,的确让人想想后怕,好在,阿顺在红楼,而我在西游。哪都不挨着。
8.《神的拉面》 作者:(日)多纪光
白领多纪光是头吃货,喜欢品尝各国各地美食,退休后,他把自己的美食人生之旅做了回顾和记录,慢慢的形成自己独特的文字大餐,在他七十三岁时终于“出道”,写下这本处女作。凭借真实的味觉感受和诙谐的文字表达,这本迟来的作品受到各种好评,可见,吃一道也需要时间的积淀。
9.《来世今生》 作者:朱天衣
朱家三姐妹都好文采,挨个喜欢了一遍,最近更喜欢老么朱天衣,她在微博上的真情,她的山居生活都很吸引我。和她两个作家姐姐比,天衣的经历更丰富,她尝试了很多职业,最终才回归文学。这本随笔漫谈了她的生活碎片和朱家往事。
10.《跑步在最绝望的城市》 作者:(美)戴斯特·费尔金斯
本书是根据作者自己1998年起在阿富汗及伊拉克的采访观察写成,作者舍去了政治局势分析与褒贬功过,而是专注于还原战争中的一个个“人”,从士兵到平民,从高层军官到普通老百姓,他们在战争中的切身感受、所思所想,他们的生存处境。全书充满了众多真切而生动的感人细节。该书是美国最重要战地记者、普利策奖得主的代表作,《时代周刊》《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洛杉矶时报》年度好书,当代新闻写作最佳范本。
1.《清朝开国史》 作者:阎崇年
阎崇年的《清朝开国史》上下卷110余万字,是近年来清史研究的重要收获。该书自满洲之源流讲起,上卷讲太祖朝,下卷讲太宗朝,截至于顺治帝迁都北京,上下各以15个专题,分别论述。全书以重大历史事件为经,贯穿讲述自努尔哈赤起兵反明,至清顺治迁都北京这一时期的历史发展大势,较为完整地呈现出明亡清兴的历史画卷。
2.《独裁者手册》 作者:(美)布鲁斯·布鲁诺·德·梅斯奎塔、阿拉斯泰尔·史密斯
独裁者生存的秘密是什么?为什么改革总是如此困难?为什么民主的美国会去推翻别国的民选政府?为什么一个国家的自然资源越丰富,它就越不可能民主化?为什么民主党欢迎非法移民却反对给高技术移民提供特别渠道……在《独裁者手册》这本书里,梅斯奎塔和史密斯研究多年,得出了一个能够相当完美地解释这一政治现象的理论,即:不管是国家、公司还是国际组织,其政治格局不能简单地以“民主”和“独裁”来划分……
3.《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 作者:葛兆光
李朝朝鲜的燕行文献里保存了很多有趣的轶闻和失落的历史,其中很多是中国史料中难得一见的。在《想象异域--读李朝朝鲜汉文燕行文献札记》这部书中,作者借此重新审视近世东亚的朝鲜、日本与中国的关系,重新审视东亚与中国的文化史,重新思考亚洲与中国、民族与认同、族群与疆域等问题,从而提供了一个“从周边看中国”的鲜活例证。
4.《咆哮彭城--唐代淮上军民抗争史》 作者:卢建荣
故事发生在公元868-869年,唐中晚期,桂林戍卒八百人在庞勋的领导下集体逃亡,潜回家乡徐州,杀掉长官,制造了所谓“庞勋之乱”。《咆哮彭城--唐代淮上军民抗争史》叙述并剖析了这个故事的始末。作者从“揭发徐州自治运动的结构因素”入手,分内外篇进行论述,内篇主要讲不同的治理模式给予淮北居民的优劣感受,是激起对抗的内在动因;外篇着重讲对抗行动背后的经济、社会因素,以及它们是如何发生作用的。
5.《关于革命问题的通信》 作者:(法)德布雷、(中)赵汀阳
这是两位学者关于政治、宗教、历史、哲学诸多领域的讨论和对话。赵汀阳是中国哲学家,雷吉斯德布雷是法国作家,他们自2011年以来,以通信的方式,从革命的问题切入,对当下这个时代东西方都很关心的问题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关于革命问题的通信》就是他们六次通信的汇编。在这里,他们并不回避东西方长期以来形成的误解和偏见,各持自己的独特风格、立场和观点,从而使他们的对话更佳珍贵而有益。
萨苏的历史写作有一点是得天独厚的,即他对于日本史料的发掘、研究和利用。所以,他的文章常能独辟蹊径,发前人所未发,从新的角度对中日战争进行解读。《我们从沙场归来》汇集了四个专题的15篇文章,或是战争亲历者的口述,或是珍贵史料、历史照片的首次披露,总之,他笔下的故事总能给我们耳目一新之感。
7.《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 作者:(美)迈锡
叶卡捷琳娜女皇即叶卡捷琳娜二世,关于她的一生,有许多惊世骇俗的传闻和毁誉参半的议论。美国著名传记作家罗伯特K迈锡耗时8年写就的《通往权力之路--叶卡捷琳娜大帝》一书,通过研究此前鲜为人知或难以看到的历史资料,生动描述了这位被俄国人尊为仅次于彼得大帝的一代英主异彩纷呈的一生。作者叙事技巧娴熟,常能不动声色地写出这位女皇的惊天动地之举。
8.《无上荣耀》 作者:(美)康多莉仰噢斯
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和国务卿赖斯撰写的回忆录,注定将成为读者关注的热点。自2000-2008年,赖斯任职这8年,在美国外交史和国际政治史上都是极为重要的8年。期间经历了“911”恐怖袭击带来的严峻考验,以及美国出兵阿富汗,发动伊拉克战争等一系列重大事件,在这部回忆录中,赖斯颇为坦率地披露了美国在众多国际事务中所扮演的角色和台前幕后所采取的外交手腕,其价值不言自明。
9.《天空的另一半》 作者:(美)克里斯多夫、邓恩
性别平等是全世界在21世纪所面临的最重要的道德挑战。两位作者在其所著《天空的另一半》中通过广泛的事实试图说服读者相信这一点。他们向读者展示了现实中女性的生存困境,以及整个世界对此困境的态度。他们指出:“过去50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遭到杀害的女性,比整个20世纪死于所有战争的男性还要多。”由此可见问题的严酷性和紧迫性,而问题的解决则需要教育普及、经济发展、政治开明,以及文化的改变和女性的自我觉醒。
10.《和王世襄先生在一起的日子》 作者:田家青
今年五月二十五日是王世襄先生诞辰百年,作者田家青作为文物大家王世襄先生得意的入室弟子,从游王世襄先生三十余年,亲炙其深厚学养和大家风范。所记皆为第一手材料,文字流畅易读,京腔韵味浓郁,人物刻画灵动,幽默笔触中浸出深厚情意。书中所载三十余年来王世襄夫妇雍容达观的处世境界,以及生活点滴中所流露之美学趣味和独到见解,都让人印象深刻,回味不已。
1.《快活馋》 作者:高军、徐路
高军与徐路,或曰“风行水上”与“张唐”,两位豆瓣名家的写食文字合集。两位作者出于豆瓣网,自然也就有些豆瓣的气息,比如文艺,比如市井。本来,市井气与文艺范,是最难搭调的,高军与徐路,却都能让人在柴米油盐的日常情境中,品出绵长的意味,这是功力,更是性情。本来,两位作者取向不同,编在一本书里面难免突兀,但正因为两人文字性情的相合,一卷《快活馋》,倒像是一桌浑然天成的席面,在错落有致的节奏之中,让人酣畅淋漓地“杀馋”。
2.《田园之秋》 作者:陈冠学
陈冠学的《田园之秋》,在台湾是选进中学课本的名著,这当然是因为陈冠学的文字之美,但更重要的,是作者能够身体力行,能够真正从城市的中央避居到乡野,真正在乡野之中去过一种躬耕的日子。从传统上说,陈冠学承续了陶渊明以降的文人隐逸传统,以哲人的思绪,作家的笔触,加上农夫的生活,写植物,写鸟兽,写农事,铸就出当代的田园牧歌。这牧歌不是为了追怀已经逝去的往昔,而是告诉世人,只要你愿意,另一种生活的可能,其实总在你的身边。
3.《中国山川故事》 作者:周翔等
崂山,乐山,峨眉山;黄河,天池,蝴蝶泉。每一条河,每一座山,都有一个悠远的故事,或美丽,或忧伤,或充满英雄的力量,或带来无限的遐想。这些从大地大河里长出来的民间故事,有的代代相传却在传诵中变得司空见惯,有的则已经在时间的长河中被失落。周翔等图画书大家从孩子的认知角度出发,于民间故事的长河之中重新把这些故事打捞出来,并由此绘制出中国河山的壮阔图景。让迷失于城市文明的孩子,有机会重返遥远的往昔,重返自然的山河,在粗砺的故事当中,感受壮美的山川,感知已经被很多人忘却却被更多人怀想的传统中国。
4.《荣光之路》 作者:伍迪·格斯里
中国的文艺青年知道伍迪·格斯里的名字,大多是因为鲍勃·迪伦,他有一首唱给伍迪的歌,人们按歌索骥,于是知道了伍迪是鲍勃·迪伦之前的美国白人民谣先驱,是鲍勃·迪伦的精神导师--但导师毕竟只是导师,他可不像他的学生一样,是享誉世界的大明星。但民谣之所以与其他的音乐形式不同,恰恰在于它在明星的商业成功之外,还有寻根的另一面。伍迪·格斯里一首《这是你的土地》,几十年传唱不衰,铸就了美国的“第二国歌”,更以毕生对社会公平与正义的追求,以及对社会运动的投入,为真正的精神“自由”,给出了最好的注脚。这本自传,当然不如伍迪的歌那样不朽,但我们从中读出的,正是民谣的自由之根。
5.《是什么带来力量》 作者:卢安克
很多人知道卢安克,是因为柴静,或者因为她的《看见》。对媒体来说,把卢安克塑造成一个英雄式的“感动中国”人物是容易的,但真正理解卢安克的乡村教育,真正理解他想要做的事情,一部电视专题片或者一本书,其实都是远远不够的。卢安克对中国乡村教育,是完全地投入与付出,他也因此而成为一个坐标,他接触的那些孩子心中的坐标。这本书记录卢安克的乡村教育实践与思考,其中最重要的思想,是要让更多人知道,乡村教育真正缺少的不是钱,而是一种长期、稳定的精神aIhUaU.com投入。就教育而言,这是让孩子们的精神自由成长的必要条件,而对我们这个时代而言,这更像盛世危言般的警示。
6.《艰难岁月》 作者:弗朗索瓦丝·普斯
“艰难岁月”是摄影大师爱德华·斯泰肯于1962年在现代艺术博物馆策划的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摄影展的名字,这是斯泰肯作为现代艺术博物馆摄影部主任策划的最后一次摄影展。这本《艰难岁月》是为纪念该摄影展50周年而制作的,其结构与书中照片的顺序都遵循了斯泰肯当初的展览设计。在此之前,这一重要展览还没有出版过像样的画册,所以这本书不仅仅是纪念,更是一份迟到了50年的记录。
书中收集了包括沃克·埃文斯,多萝西娅·兰格、阿瑟·罗思坦在内的12纪实摄影师的208幅作品,这一摄影项目是罗斯福新政最意想不到和最引人注目的副产品之一。项目初衷是希望通过视觉手段记录美国乡村的衰败,以争取公众对新政的支持,结果却留下了美国历史上最值得纪念(也是最令人不安)的一笔纪实摄影财富。而在几十年之后,这些影像有可能在中国读者心中引起更多的不安,因为乡村的衰败还在继续。
7.《中国艺术史 苏立文》 作者:苏立文
苏立文是当代最有影响力的中国艺术史家之一,这本《中国艺术史》也作为西方的大学教材之一,成为关于中国艺术最流行的入门作品。其叙说由远古的曙光时代直至二十世纪,无论在知识层面还是视野层面,均有融会贯通之力。此书2006年曾经由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其影响更多局限在专业层面,对于一本入门著作而言,殊为可惜。去年苏立文教授以90高龄去世,加上其《二十世纪中国艺术与艺术家》一纸风行,让专业层面的史作有了更多的公共性,也让更多中国读者了解到,西方视野下中国艺术的公共形象。
8.《森林里的一棵树》 作者:阿姜查
阿姜查?须跋多,近代最有影响的佛学大师之一,在泰国佛教界公认为达到阿罗汉成就。因其简明而又有象征意蕴的教导方式,阿姜查在当代西方文化中产生相当大的影响。他以禅修通往疗愈的道路,也让更多普通人可以藉由心理学知识对禅修思想进行理解,并落实于日常生活之中,被誉为“莲花中的珍宝”。《森林里的一棵树》是阿姜查的譬喻集,于日常周遭的事物之中,引出禅修的生活思想定见,是阿姜查佛学思想最生动的表达。
9.《祖父的六抽小柜》 作者:杨凯麟
老物件,每个人家里大概都曾经有那么几样,如今的都市生活里,怕是不易见了。当然,如果住在农村,老物件还是能呈现它顽强的生命力的,比如一把小小的蒲扇,农家新制的,依然还是旧时的式样。杨凯麟这本书,以祖父的“六抽小柜”为引子,既写私人的记忆,也说往昔的手艺,而无论记忆还是当下,浓浓飘荡在文字之间的,是对生活本身的爱惜之情。当然,做为专业人士,杨凯麟的文字在生活气息之外,对已经逝去或正在逝去的文化传统,也多了一层追念与记录。或许再过些时日,书中的老物件就真的完全退出我们的生活了,但有了那一层文化记忆,我们一眼开去,就知道这老物件里记录的,就是属于我们的生活。
10.《我们怎样读书》 作者:范寿康
春晖中学,大概是中国教育史上最辉煌的一页。早期的春晖,曾荟萃了一大批名师硕儒,李叔同、夏丏尊、朱自清、朱光潜、丰子恺等先后在此执教,堪称中学教育的奇迹。此书是春晖中学当年的课外阅读辅导书,由校长范寿康于1927年主持编写,作者包括梁启超、胡适、丰子恺、王伯祥、何炳松等数十位名家,从语文阅读到历史地理,从物理化学到音乐图画,从国学到英语,皆由大家提出专业的学习建议。如果以今日的课外辅导书与之对比,简直令人汗颜。还好,最近叶开编选的《这才是中国最好的语文书》出版,能让人感觉到一点教育思想的发展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