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骨神经痛,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而是许多病的一个症状。坐骨神经受到不同的病因侵害时,都可沿着神经发生疼痛和触痛。
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坐骨神经炎和腰椎间盘脱出症。此二者所致的疼痛发生于一侧,患者以中年男性较多。此外,骨盆及其附近关节、腰段脊髓腔、盆腔内和身体其他部位的器官组织的炎症或肿瘤等(常常是恶性瘤转移)均可使坐骨神经发炎或受压迫而引起本病。有时,也可因糖尿病或臀部注射奎宁等药物而引起。
【临床表现】起病常是急性或亚急性,可有受寒或外伤病史。疼痛多先自臀部或下腰部开始,然后沿着大腿后面向下放射,直到脚跟;有时也可由下向上发展。痛的性质是持续的,一阵阵加剧,如针刺或火烧,患者不愿用力咳嗽或大便。站起时,腰向痛的一侧弯,甚至不能行走或翻身,尤其是晚上更是如此。患者常喜侧卧,把痛的一侧下肢弯曲起来,使该侧的神经不受牵拉而减轻疼痛。检查时,沿坐骨神经有触痛点,特别是臀中部、臀线的中点、胭窝和小腿中部等处。当病人仰卧,将患侧的膝关节伸直再将下肢慢慢抬高到离床面300~400时,就会发生疼痛(拉塞格氏征),患侧的踝反射可以减退或消失。
通常没有感觉障碍,但有时可见小腿外后侧的皮肤触觉和痛觉减退。
常见的坐骨神经痛,通常起病后数日疼痛即可到达最高峰。以后则起伏不定,有的持续疼痛数周或数月才慢慢好转,但可复发。其他病因所引起的坐骨神经痛要依原发病的治疗效果如何而定。
【中医疗法】1、寒湿阻络:腰腿掣痛,遇寒即发或加剧,得热痛缓,形寒肢冷,肢体拘急,屈伸不利,舌淡苔白,脉沉紧。
治法:祛寒除湿,温经通络。
方药:制川乌9克,麻黄6克黄芪.白芍、木瓜、牛膝、蜂蜜各巧 克乌梢蛇0克,蜈蚣2条,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2、湿热浸浮:腰腿灼痛,酸麻重胀,兼发热,口渴口干,心烦,尿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利湿,通利经络。
方药:苍术、黄松、连翘各12克,牛膝、海桐皮各15克,蚕砂、杏仁、滑石、姜黄、防己各10克,水煎服,每日1剂。
3、淤血阻络:腰腿剧痛,痛处拒按,入夜尤甚,肢体麻木,屈伸不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细涩。
治法: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方药:桃仁、红花、当归、香附各10克,五灵脂、秦艽、没药各9克,牛膝、地龙、川芎、僵蚕、羌活各15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
4、壮腰健步丸:熟地、独活、骨碎补、续断、杜仲、狗脊、千年健牛膝、五加皮、伸筋草各30克,青藤香10克,钓鱼杆草20克。制成药丸备用或短期性1次服用蜜丸。如制丸不便可作散剂服用,每次10克,日服3~4次。
5、取穴上下对应点,以患侧下肢的疼痛部位,选择同侧上肢的对应部位予以针刺(即上下对应点)。如疼痛经臀部沿大腿外侧向下放射至足趾,针同侧上肢的曲池、合谷、外关等;若病在臀部针对应点三角肌中点;病在大腿后侧,针肱二头肌中点;在胭窝,针肘窝正中;在腓肠肌处(小腿后),针前臂屈侧的中点;在腰部针阿是穴,其余以此类推。每日1次,10次为1疗程,间隔3天后再行第2疗程。
6、0.5%普鲁卡因10~20毫升注射于痛处的皮下或神经干上,1日或隔日1次,1疗程为8~10次。
7、伤湿止痛膏(成药),施用时,先用热水洗净患处,再将膏药从纱布上揭下来贴在患处。
8、点燃小纸团或小酒精棉球,等充分燃烧后即投入火罐(瓷制或玻璃制,亦可用小茶杯、竹筒等代替)内,片刻火熄后,迅将火罐口贴紧痛处的皮肤(注意避免烫伤皮肤,吸住皮肤后置15分钟。可每日进行1次,一般做8~10次。
(本文方子仅供参考)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