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戏和傩戏 傩舞和傩戏


nuowu he nuoxi
傩舞和傩戏


   傩舞是古代“傩祭”仪式中的一种舞蹈;傩戏是在傩舞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戏剧形式。傩祭渊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到商代形成了一种固定的用以驱鬼逐疫的祭祀仪式,周代叫做傩。傩祭的核心人物是“方相氏”,在举行傩祭的时候,他的身上蒙着熊皮,戴着有四只眼睛的面具,一手执戈,一手扬盾,率领戴面具、披毛顶角的“十二兽”(或尊称为“十二神”)及大队“子”(由少年儿童扮演)到宫室各处跳跃呼号,并合唱充满巫术咒语味道的祭歌,以驱逐“疫鬼”。北宋时,宫廷傩舞中已没有方相氏、十二兽、子等角色,而出现了由教坊伶人装扮的将军、门神、判官、钟馗、小妹、六丁、六甲等人物。从人物的搭配看,表演已可能有一定情节,并向着娱人的方向发展。
                 [傩舞面具]
 傩舞的发展对中国的地方戏曲有影响,如安徽的黄梅戏,其传统曲调“傩神调”,就来源于傩舞。在某些地区,傩舞本身已发展成“傩戏”,如湖南的“傩堂戏”、“傩愿戏”,湖北的“傩戏”,贵州的“脸壳戏”、“傩坛戏”等。傩戏表演的主要特点是角色都戴木制假面。
                 [傩舞面具]
地戏和傩戏 傩舞和傩戏
 傩舞和傩戏的节目比较多,但情节一般比较简单,人物不多。其中有《盘古开山》、《郎君(鲁班)架桥》、《董永卖身》、《柳毅传书》、《孟姜女》等神话传说,也有《李斯操兵》、《送药酒》(表现秦二世鸩杀扶苏、蒙恬、李斯的故事)《关公斩貂蝉》《张飞闯辕门》等历史演义,还有《西游记》、《封神榜》等说部中的人物故事。这些“戏”的发展水平很不一致,有的还只是带有一定情节的歌舞,但有的已有了生、旦、净、丑行当的雏型。它们生动、具体地反映了中国表演艺术由歌舞向戏剧形式发展进程中各个阶段的不同面貌。
                 孙景琛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6251/36703411632.html

更多阅读

学无止境,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

学无止境,不断地学习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在充满变幻、充满竞争的自然界中.狼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增强自己的生存能力职场中的我们更需要不断学习,增强能力。现代世界的知识有两大特点:一是知识量大,多得叫人眼花缭

安顺地戏的形成和发展 安顺地戏

为研究安顺地戏的需要,博主拟将历年所写有关安顺地戏的研究文稿及历次交流演出的第一手资料陆续上传,供感兴趣的博友和地戏研究者、傩文化研究者参考。此其三。  图1.吉昌屯汪公盛会上的地戏表演  在贵州,目前尚存古老的原始傩剧

深刻理解 第38节:十一 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自己

系列专题:《柯云路情商点金:曲别针的一万种用途》  十一 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自己  深刻了解自己是了解他人和社会的前提  人生怎样过得更好?除了自信心体系的建设以外,要更深刻地了解和理解自己。  在这个世界上,

声明:《地戏和傩戏 傩舞和傩戏》为网友别辜负相遇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