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 《内经》全息诊法探讨 (上)

    《内经》全息诊法探讨


        生物全息律反映了生物整体信息作用和显现于局部区域这样一种与全息照片恰相类似的本质原性,揭示了生物体部分与整体、部分与部分之间具有整体性质的全.息、对应性关系。

        中医学文献中虽然没有“全息”一词,但《内经》的诊断方法具有由外象测知本质、由局部测知整体的特点,体现着部分与整体相对应,部分是整体的缩影,以及不同系统之间有相似性联系等全息律思想。

        如《灵枢·外揣》曾形象地指出:“日与月焉,水与镜焉,鼓与响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镜之察,不失其形;鼓响之应,不后其声;动摇则应和,尽得其情。”由此可知,外在症状表现与内在病理变化,有如日月之于影,水镜之于形,鼓响之于声,有动则有应,有应则可知,这正是《内经》诊断学的基本原理,也是《内经》 对全息律的一种表述方式。

       《内经》 全息诊断法包含着丰富的内容,现简要归纳,并作初步探讨。





1、面部全息望诊法




 由局部透视整体的最典型的全息诊断法是面部望诊。《灵枢·五色》曾系统描述了五脏六腑、四肢百骸在面部的特定投射区域,并赋予其全息诊断学意义。

如原文所述:天庭反映头面的情况,眉心上部反映咽喉情况;两眉之间反映肺气盛衰;两目之间反映心气虚实;两目之间的正下方反映肝的功能;肝所主部位的左右方反映胆的功能;鼻准部位反映脾的运化功能;鼻翼部位反映胃的和降功能;面颊中央反映大肠的传导功能;挟大肠所主部位之外侧反映肾气的盛衰。





    在形体上,肾与脐正相对应,所以肾所主部位的下方则为脐所主,鼻准外侧上方为小肠所主,鼻准下方的人中沟则反映膀胱和子宫的功能。此外,两颧外侧反映臂部,臂所主部位的下方反映手,内眼角上方反映胸乳,面颊外侧耳上方反映背,沿着顿车的下方反映大腿,上下牙床中间部位反映膝,膝所主部位的下方反映小腿,小腿之下反映足,口角的大纹反映大腿内侧,面颊下方曲骨部位反映骸骨。

     如此等等,原文还指出:“五色各见其部,察其浮沉,以知浅深;察其泽天,以观成败;察其散转,以知远近;视色上下,以知病处积神于心,以知往令”。

     说明人体一旦发生病变,在面部相应位区就会出现色泽变化,通过观察其五色的浮露与沉滞,可以了解其病位的浅深;观察其五色的润泽与晦暗,可以推知其预后的好坏;观察其五色的散漫与聚结,可以测知其病程的长短;又见察其五色异常的部位所在,可以判断其具体病变的脏腑。




    例如:肾经阴寒之邪上逆犯心,肾所主的黑色就会出现在心所主的两目之间。男子小腹疼痛,则病色反映于鼻尖;阴茎疼痛,则病色出现在人中沟上。女子鼻尖上出现病色,主膀胱和子宫的病变;病色散漫不收,则说明气滞疼痛;病色抟聚不散,则提示血行淤阻之积聚;病色自上而下移至唇部,则提示白淫、带下污浊等病变。

    不仅如此,《灵枢·五色》还认为面部色泽的变化与机体内在病变的发展或转归有同步相应关系,可以据此掌握该病的轻重程度与演变规律。

如谓:“以色言病之间甚奈何?其色粗以明,沉夭者为甚,其色上行者病益甚,其色下行如云彻散者病方已。……色从外部走内部者,其病从外走内;其色从内走外者,其病从内走外”。

     于此可见,面部色泽含蓄而明润则病轻,色泽沉滞而枯搞则病重。五色从下向上蔓延,则提示疾病即将加重。五色从上向下逐渐消退,则提示疾病即将痊愈。五色在面部的表现,与脏腑所主相应部位有关。整个面部分为内外两个层次,内部归属五脏,外部归属六腑,如五色变化从外走内,则说明病变由腑及脏;如五色变化从内走外,则说明病变由脏及腑。


五色望诊



    现代研究表明,《内经》这种根据面部形色变化测知脏腑病变的诊断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如有人在临床实践总结中发现,诊察人中形色变化,可以诊断泌尿、生殖系统的病证。先兆流产及习惯性流产患者,人中呈短小型。男子泌尿系疾患、女子官颈炎等,可使人中色泽呈灰暗失荣的改变,这说明人中部位内应膀胱、子宫的观点是有一定客观根据的。

    此外,有人通过对100例红外面图与临床资料的对比分析,发现五脏的阴阳寒热确实可以在面部反映出来,如有寒象者,红外面图的颊或鼻区呈黑色(黑暗区的温度低),而身体健康,无阴旧寒热偏颇者,则面图亮暗均匀;有人曾根据之内经)面诊区域分布规律针刺面部穴位,在整体的对应部位取得麻醉效果,从而进行针刺麻醉手术1251例,成功率为96%,这就充分说明面区分部诊断的理论具有一定的科学根据和实践指导价值。

2、体窍全息诊法




     体窍参与了机体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代谢和交流过程,因而在诊断学一直受到人们的重视。《灵枢·脉度》指出:“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香臭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谷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这一论述,不仅从生理学角度反映了五脏与七窍的对应关系,而且从诊断学角度体现出生物全息律的原理和特点。


2.1全息目诊

   《灵枢·大惑》 指出:“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说明目窍虽是肝经所主的局部器官.但与全身脏腑经络均有密切联系,后世医家根据《内经》观点而发展起来的“五轮”学说,是全息律思想的具体体现,如肉轮属脾,血轮属心,气轮属肺,风轮属肝,水轮属肾,说明目窍是脏腑信息的集中反映部位,根据其神色形态变化,可以诊察相应脏腑病变,如属肉轮下垂,示脾气不足;血轮红赤,示心经火热。

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 《内经》全息诊法探讨 (上)




      同时,(灵枢·大惑》还指出:“目者,五脏六腑之精也,营卫魂魄之所常营也,神气之所生也。……是故瞳子黑睛法于阴,白眼赤脉法于阳也,故阴阳合传而精明也。”

      于此可见,从目的有神无神,可以测知五脏精气的盛衰和阴阳二气的虚实。如精气充沛,则视觉清晰,谓之有神;精气衰少,则视觉昏糊,谓之少神;精气衰竭,则视觉错乱,谓之失神。久病重病而眼神正常者,尚属可治;目无光彩,目不欲视,或眼神异常者,多属阳衰阴竭,危候立至。

     此外,《内经》还从目的色泽变化来直接诊断脏腑病变,如《灵枢·论疾诊尺》中指出:“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从此也可看出目诊的全息诊断价值。



? 现代研究

     尤须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盛行于西方某些国家的“虹膜诊断学”,不仅和《内经》的脏腑经络学说一样渊源古远,而且在体现全息律方面,二者如出一辙、公元前1000-- 3000年间、在《眼上观察疾病》一书中记载了希波克拉底的一句名言“有什么样的眼睛就有什么样的身体”。

     1866年匈牙利医生依格纳茨·佩克朵利撰写了一部有关虹膜诊断法的书,其中绘制了一张虹膜脏器部位图,与2000多年前的《内经》所阐述的“目部五脏分属”观点有许多相似之处。


现已证实,人的虹膜是一种特殊的调节器,它能使光脉冲通过大脑中枢与人体所有器官保持着各种复杂的联系,内脏所有器官、系统都在这小小的薄膜上有自己的代表区域,有自己严格固定的色赤细胞群。

如果某一器官出现病变,就会通过神经冲动,向大脑发出信号,并由此能送到虹膜上相应区域的色赤细胞群,从而随之相应发生形色变化;有人经过长期的观察研究得出结论:虹膜显然包含着整体的信息,是一个遵循着全息规律而且更为精细的微诊系统。凭借裂隙灯和彩色条象系统等先进观察手段,在一侧虹膜的小小区域中,己发现有确切诊断价值的整体各部的对应区点就达160多个,加上受虹膜活动影响的多种瞳孔形状变化,使其诊断又广又精,往往达到令人惊诧的水平。


2.2全息鼻诊



    鼻为肺之窍,是呼吸出入的门户,不仅呼吸之问通乎天地,贯乎经络,五脏六腑无不通达,四肢百骸莫不周遍,而且脏腑组织通过经络和生理功能的联系与鼻窍更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如《灵枢·五色》对具体脏腑在鼻部的有序映射曾详细记载,《素问·五脏别论》指出:“五气入鼻,藏于心肺。心肺有病,而鼻为之不利也”。其他如《灵枢·师传》谓:“鼻隧以长,以候大肠.……鼻孔在外,膀胱漏泄;鼻柱中央起,三焦乃约。”

《灵枢·经脉》谓:“足太阳之别,实则鼽窒,头背痛,虚则鼽衄”。《素问·至真要大论》谓:“少阴之复,烦热内作,烦躁鼽嚏。”《素问·气厥论》谓:“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

  由这些论述可以看出,鼻窍同样具有脏腑组织“缩影”的特征,根据鼻窍不同部位的形色变化或功能改变,便可测知相应区域所属的具体脏腑的病变情况。

  证之临床,如鼻流清涕,是风寒犯肺所致;鼻流浊涕,是风热袭肺所致。鼻翼煽动,则为实热壅肺的体征;鼻窍干燥,则为肺热内燥的反映。鼻息来去俱粗,则为阳明实证;鼻息来去俱弱,则为太阴虚证。小儿鼻根青筋暴露,见于热病之中,则是火邪燔灼肝经,为惊风先兆;体虚而鼻黑如烟熏,见于久病之中,则表示肺肾气竭,病情危重。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国外有人研究指出,鼻窍反映着机体内在变化,有生殖系统既往病史者,可在鼻部的卵巢—睾丸穴附近出现皮肤点状异常,这一现象反映了生殖系统的病理改变与鼻部皮肤点状异常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鼻窍的全息诊断学意义。



未完待续

排版编辑:周静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6351/825093095396.html

更多阅读

翟双庆:论《内经》病机十九条

论《内经》病机十九条□ 翟双庆北京中医药大学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编者按:病机是疾病变化机理,是疾病临床表现及其发展转归的内在依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关于病机的论述有十九条,也就是我们后世所说的“病机十九

16.3.CCTV-12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 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

CCTV-12社会与法《普法栏目剧》栏目介绍《普法栏目剧》采用观众喜闻乐见的栏目剧形态,运用真实再现、情景剧、系列剧等手法,在和全国普法办等部门充分合作的前提下广泛搜集素材,进行二度创作,生动普法,弘扬正气,震慑犯罪。路一鸣2000

乒乓球握拍法《二》 羽毛球扣杀握拍法

乒乓球握拍法《直拍》作为一个乒乓球爱好者,自小打‘野’球出身,用的是直拍,在学校有时或许会取得小小的成绩--沾沾自喜。进入大学之后,开始进行专业训练,才发现自己以前的动作技术原来破烂不堪,什么握拍,步伐,推档攻球动作全都是错误的,用教

读书志第二百四十七部•《国榷》 读书志 微盘

读书志第二百四十七部·《国榷》《国榷》,编年体史书,一百零四卷,又卷首四卷,共一百零八卷,约四百二十余万字。明末清初谈迁撰。成书约在清顺治十年(1653年)左右。谈迁,原名以训,字仲木,号射父,又号观若。明亡后改名迁,字孺木,又号江左遗民。

声明:《第二掌骨侧全息诊疗法 《内经》全息诊法探讨 (上)》为网友满池烟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