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基础知识试题练习是考生考试取得高分的关键所在,考生加强试题练习是必不可少的,以下是由爱华网小编整理关于宁夏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及答案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宁夏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习题题目(一)1、“B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都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
A、声音太大
B、声音的频率大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C、声音太小
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们能听到声音的频率
2、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以强制力为
B、以法律上的权利和义务为内容
C、以法律和道德规范为前提
D、由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构成
3、依法治国的关键和重点是( )。
A、司法公正 B、依法行政 C、立法完备 D、严格守法
4、行政诉讼参加人不包括( )。
A、原告 B、被告 C、证人 D、第三人
5、关于非全日制用工的说法,下列选项不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是( )。
A、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
B、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
C、非全日制用工终止时,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 宁夏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题及答案](http://img.aihuau.com/images/c/06563004/5618043006563395811749.jpg)
D、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6、下列自然人中可能成为犯罪主体的有( )。(多选)
A、具有行动能力的残疾人 B、年龄已满16周岁的人
C、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 D、尚未完全丧失辨别能力的精神病人
宁夏省公务员公共基础知识习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答案】B。解析:B超频率在人的极限听觉频率之上,所以听不到。故本题答案为B。
2、【答案】C。解析: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特殊的权利和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以法律为前提而产生的社会关系,没有法律的规定,就不可能形成相应的法律关系。法律关系是以强制力作为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法律关系由三要素构成,即法律关系的主体、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法律关系的内容。故本题答案选C。
3、【答案】B。解析:依法治国的关键和重点是依法行政。故本题答案选B。
4、【答案】C。解析:行政诉讼参加人,是指依法参加行政诉讼活动,享有诉讼权利、承担诉讼义务的当事人和与当事人诉讼地位相似的诉讼代理人,包括原告、被告、共同诉讼人、第三人和诉讼代理人。本题答案选C。
5、【答案】C。解析:劳动合同法第六十九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可以订立口头协议。第七十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不得约定试用期。第七十一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双方当事人任何一方都可以随时通知对方终止用工。终止用工,用人单位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第七十二条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劳动报酬结算支付周期最长不得超过十五日。
6、【答案】ABD。解析:具有行动能力的残疾人犯罪可能成为犯罪主体,但是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已满16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所以,B选项正确。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因不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因而不能成为犯罪主体。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