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铜川民间节庆习俗 耀州社火

  在铜川,社火是芯子、高跷、竹马、旱船、狮子、龙灯等的通称。是一种靠扮演、造型、技巧取胜的艺术。它通过各种高难度的动作和严密的构思,让演员扮演成历史人物和现代人物,形成故事组合,给人一种高屋建瓴,惊险出奇的艺术感染力。特别是这种艺术和秦腔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来源于古老的黄土地,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魅力。

  每年春节、庙会等时期,各乡各村,群众自发组织,抬芯子、跑竹马、踩高跷、 耍狮子、走村串户,十分热闹。这种喜庆活动,社火中的高跷往往成群结队而行。耍社火颇具古风,几十面三角形狼牙边的大旗,上书各个乡村之名。敲上威风锣鼓,锣鼓手少则数十,多则上百。打锣鼓有一定套数,分老曲、新曲、紧三火等。老曲雄壮浑厚,新曲悠长明朗,紧三火紧张热烈。雄旗猎猎,统炮轰隆。若在街上和其他村的社火队相逢时,讲究礼让。先到者闪到一边。后来者先走,这明是 礼让,暗则挑战和较量。鼓声一时大震,都想以气势压倒对方。各家的社火扮演人物,也以动作、语言、换花样等,使出浑身的解数,吸引观众。虽然带有竞赛性质,却从不评名次,好坏标准自在群众心里。

  清末民初,耀州区分东南西北四社,每岁上元,各社均办社火互相竞赛。当时东社常办社火的艺人们为了出奇制胜,纸扎能手胡建青在芯子平台的启发下,设计了以故事人物和与这相配的纸彩灯,在晚上演出火亭子。这种独特的社火经过不断改进,遂成为东街每年盛演不衰的社火。建国后,这一传统社火主要由东街精于纸扎、雕塑、绘画的著名老艺人胡升杰先生承办,他继承《 药王坐虎诊龙》、《刘海戏金蟾》、《五蝠捧寿》、等传统节目,在80年代还设计 、扮演了《武松打虎》、《猪八戒吃西瓜》等新创作节目。

  耀州区历年扮演火亭子的传统节目有《跨虎诊龙》、《刘海戏金蟾》、《五蝠捧寿》、《麻姑献寿》、《魁星点状元》、《张飞古城会兄》等数十种。80年代新 创作节目有《武松打虎》、《猪八戒吃西瓜》、《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万象更新》 、《人寿年丰》等。

陕西铜川民间节庆习俗 耀州社火

  耀州社火—火亭子,表现手法独特。如《跨虎诊龙》一台,上面布置一条在去中盘绕的纸扎云龙,下蹲一纸扎老虎,当中为化装成药王孙思邈的人物作跨虎诊龙状。又如《五蝠捧寿》一台,当中为一戴面具扮作老寿星的人物,上周架有纸扎的五只蝙蝠,下侧站立纸扎的鹿、鹤等,所有纸扎的景物,均有能点亮的灯具。在表演时,将所有纸扎的景物灯具一齐点亮,再配有形象独立的开道灯具,如二龙戏珠,火龙高七尺,长丈余,并用四方牌灯烘托阵容,加上烟火、花火点缀,在阵阵锣鼓的伴奏下,徐徐行进在大街广场,远远望去,在夜色中五光十色,灯火辉煌,阵势壮观,引人如胜。

  火亭子是从亭子分化出来的,亭子在白天表演,火亭子在夜晚表演。过去以桌为台,现在为拖拉机、三轮车上装扮。火亭子在亭子的基础上,根据每台故事内容的需求,利用竹篾、铁丝或钢筋扎成各种艺术灯具,经裱糊涂染,内点蜡烛,以点缀故事人物,喧染气氛,使每台故事显得亮丽多彩,生动形象。火亭子每台故事,均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戏曲或传说人物为主,因在夜晚表演,除故事人物以真人装扮外,其余景物全由纸扎彩绘成的各种灯具陪衬。它以色彩艳丽、气垫宏伟、宣扬正气为主题,深受群众喜爱,在陕西、甚至全国民间社火艺术范畴内算得上独树一帜。

        注:更多精彩教程请关注爱华生活知识 频道,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69071/58826854.html

更多阅读

龙泉窑与耀州窑的相互关系 五大发展理念相互关系

(宋末元初龙泉窑粉青釉八卦纹炉)(金代早期耀州窑姜黄釉贴花炉)龙泉窑与耀州窑是古代两个著名的瓷窑,也是分别代表着南北重要的瓷窑体系。在它们共同发展的进程中,有着相互影响、传承的文化关系。图一的龙泉粉青釉炉,造型设计别具一格

纳入国家规划层面 耀州窑纳入国家大遗址保护

     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耀州窑遗址被评为二十世纪中国百大考古发现之一和陕西二十世纪十大考古发现之一,被国家列入“十二五”期间150处大遗址保护单位。  作为我国目前发掘面积最大、出土文物最多、工艺流程科学

中国传统装饰纹样 耀州窑装饰纹样的变化特点赏析

     众所周知耀州窑是中国古陶瓷青(瓷)釉刻印花的佼佼者,在从事耀州窑遗址保护工作的过程中,经常可见到遗址范围内出土的陶瓷残片,从中发现耀州窑的装饰纹样特点归纳如下;  一、植物牡丹纹样是耀州窑装饰特色之一。在器物的装饰变

宋磁州窑瓷枕 耀州窑与磁州窑瓷枕造型与装饰浅析

     瓷枕是古代瓷器中较为流行的一种造型,作为陪葬的冥器出现的,以后逐渐成为卧室的寝具和治病号脉的工具。瓷枕最早创烧于隋代,唐开始大量生产。到了两宋及金、元时期,瓷枕的发展进入了繁荣期,各地域众多窑口都有陶瓷枕烧造,如唐宋

声明:《陕西铜川民间节庆习俗 耀州社火》为网友别盏清词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