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壮族的七十二巫调音乐以单人独立演唱为主,最初只有几个音阶,唱法简单, 唱词多以壮话叙述为主,寄托哀思和祈祷。在不断的融合发展中。
七十二巫调音乐变得越来越复杂、动听,终于形成七十二调,并用凌云七十二个人文和自然景点的名称命名,各调有的优美柔和,有的激愤昂扬,有的悲切痛心;在内容上也越来越娱乐性和积极向上。
据专家考证,早在3000多年前,壮族先民就在凌云这片土地上刀耕火种、繁衍生息。
在大自然面前,壮族先民显得渺小无力,男人们上山耕种和打猎往往一去不回,疾病和天灾也经常夺去人们的生命。壮族妇女为寄托哀思、缓解悲痛、避免灾难、抒发理想,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逐渐形成了壮族七十二巫调音乐。
七十二巫调音乐器具主要有两大类,静物器具有绒扇、麒麟、凤凰、香包,响物器具有铃铛、铜珠、茭。演唱时以铃声和脚踏声为主要配乐,左手拿一把铜铃扇子,右手拿一张配有铜铃的红手帕,歌声、铃声、脚踏声同起同落。
在转调时不断体现出不同风格和个性,柔、凶、散板鲜明,尤其是柔板像清流的溪水又像慢飘的云雾,体现着大自然的美妙灵动。
七十二巫调音乐具有现代科学无法解释的神秘色彩,例如壮族女巫烧香设坛、唱巫歌、做法事,能在一种恍惚的状态下变化各种口音和语言,一问一答,与死者交谈,让生者了解到死者在阴间的情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