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姜夔的书法赏析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姜夔书法

  说到姜夔很多人都知道他是南宋大词人,有些人也许不知道他不仅词写得好,也擅长音律,可以自己作曲。然而关于他的文学造诣可不止这些,除了是为人熟知的词人、作曲家之外,他还是一位赫赫有名的书法家,在南宋时期的姜夔书法,自有一番风味,而且,至今也被世人所查看研究。

姜夔书法欣赏

  姜夔作为一位书法家,他不仅书法方面成就非凡,而且善于总结和发明,他的书法理论也是传世佳作。其中主要有《续书谱》,根据资料显示,姜夔的《续书谱》是仿效初唐大家孙过庭的《书谱》而撰写的,是一部十分重要的在中国书法领域的理论著作。其中十分系统的在研究中国历代书法理论,然后更加全面的介绍当时中国的书法状况,书中很多地方值得人们深刻研究,十分具备史料价值。

  另外,《禊帖源流考》、《绛帖平》还有《跋王献之保母志》都是他的作品中的佳作,也是现如今书法研究中的著作。

  姜夔的书法研究在当时具备很不一般的角度,他的所论所感涉及书法艺术的诸多方面,还有很多他自己的实际研究,结合古人的研究,给我们后人提供了很好的指导教育意义。作为词人却是南宋书论中算得上成就最高,也是影响最大的姜夔,是在令人佩服。如今国家全面倡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实在古代这些不一样的文学修养已经在如今为人所知的大家们身上体现出来了。

  姜夔字

  姜夔就是有名的白石道人,是南宋时期有名的音乐家、文学家和书法家,有不少佳作传世,受到后人的敬仰和尊敬。文学作品受到极高评价的姜夔不仅拥有华丽隽永的辞藻,并且拥有一手令人称绝的好字,更加使得他的诗文锦上添花,更加受到欢迎。

姜夔画像

  幼时的姜夔怀揣着报国的理想,一心考取功名的他却在仕途上处处碰壁,多次名落孙山的他心怀意冷决意行走天涯,在茫茫江湖中抒发自己的情怀。也许因为是经常在广袤的江湖中游历,心灵受到美丽的自然风景的洗礼使得他的诗文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空灵含蓄风格,使人观之难忘。朗朗上口的韵调极富音乐感,也是这些诗词歌文得以在普通大众之中获得广泛流传的关键因素。

  俗话说的好,一把好剑除了本身的锋芒之外还需要与之相配的剑鞘方能体现出最高的价值。姜夔的字壮丽精美,是一代书法名家,好字加上好诗两全其美、锦上添花,让姜夔的诗文更加闻名。从小立志进学的姜夔熟读诗书同时也很注重书法的练习,并且勤奋地加以不断磨练,自成一派。姜夔在前人的基础结合自身的经验和领悟,使字的到带有自身特性的提升。他的字具有标志性,因此受到了众多文人墨客的追捧,堪称大家典范。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跋王献之保母帖》是南宋词人姜夔的书法代表作,他的遗世真迹并不多,但《跋王献之保母帖》足以见得姜夔在书法方面的造诣。《跋王献之保母帖》为小楷纸本,全长共316毫米,全文总计101行,如今被故宫博物馆所珍藏。该帖中姜夔的笔法精妙、典雅俊俏。且姜夔深受唐代初年各位书法家书作风格的影响,不随大流,清新脱尘。

《跋王献之保母帖》书法欣赏

  “跋”是一种文体,于大多数人而言,最为熟知的体裁是“序”,既有类似于论说文的,也有记叙文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抒情散文之类。有的序于议论中掺杂着感慨,以总结历史教训、表达政治意见以及人事态度,而有的则夹叙夹议。自唐起,序又称为引,到了宋代,又称之为跋。二者尽管是一回事,但言语上略有分别,跋通常是对序的补充,往往更加简洁明断。

  而姜夔的《跋王献之保母帖》就是王献之《保母帖》的题跋,对其多加褒奖,赞其有七美,非其它书帖所能及,并以之与兰亭相比较。

  姜夔重视文人意趣,不主张俗文,除此帖之外,姜夔的《续书谱》是他另一部书法佳作,也是南宋年间书论中地位最高的一部,姜夔在其中提出了有关书法艺术的诸个方面,表达了他的真实感悟与心得。他虽然“崇晋贬唐”,但他并非全盘否定“唐法”,在此书中他运用了很大的篇目全方面地、系统地去阐述了观点,并予以论证。

  

  姜夔 诗说

  姜夔自幼聪颖,甚有天赋,刚开始学习诗词时姜夔以黄庭坚为模范,后常年游历结交文人,渐改变写作风格,便在南宋词坛上自成一派,独具风格。姜夔所作《诗说》包含精论,对他的词写作影响很大,接下来就让我们欣赏下姜夔《诗说》。

姜夔雕塑

  《诗说》也叫《白石道人诗说》,这是南宋词人姜夔在吸收前人经验上,加上自己多年的体会和见解所编著的理论,其中讲述了关于诗写作的精华和技巧,颇有建树,甚得重视。

  姜夔的词在南宋甚是有名,但是却没有一个专门的词理论,其中《诗说》便是他写作的一个创作基调,遂后人也常以此为“词说”。虽然《诗说》篇幅较短,但是却将作诗的理论以极简而又精华的部分讲述出来,他认为诗的高妙之处在于其理、其意、其想、其自然这四点,均能够达到给人意料之外,意蕴之内的高妙之处。

  姜夔创作《诗说》的基调受江西诗论的影响,但却能够跳脱原有结构更是超越原来的江西诗论,颇有“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即视感。

  且说姜夔的词深受《诗说》影响,其词清幽空灵,颇有“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之感,所用词句甚有“词尽意不尽”之妙,是为后人赞许之处。

  以上便是姜夔《诗说》欣赏,由此我们可知《诗说》是为南宋词人姜夔的另一成就。

  姜夔恋情词

  姜夔所处年代十分重视门阀制度,遂姜夔屡次因为出身卑微不被推举,空有满腔热血和才情却无人能赏。姜夔的爱情也是这样屡次不得,如若不是他的贫苦无功得,想必便不用感受这样的相思之苦了,接下来就让我们欣赏姜夔所著的相关恋情词。

姜夔恋情画像

  其中姜夔的情感经历甚是波折,其中有资料记载,姜夔曾在青年时期有过一段昙花一现的恋情,为此还作过一篇名为《鹧鸪天》的恋情词,以此来怀念这段短暂的恋情,虽两人别离,但姜夔却久久不能忘却相思之情。

  相思无用,只能用恋情词来疏解情怀,这便是姜夔寻求安慰的一种方式,后与合肥柳氏姐妹甚是相知相惜,后离别常借梅抒情,以梅花来寄托情怀,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姜夔作恋情词《江梅引》、《浣溪沙》、《鬲溪梅令》等,均是以梅花来抚慰其孤寂的心灵,也将其挚爱以词句表现的甚是动人,向后世人传递着不朽的情感。

  且姜夔后来有歌妓小红为其红颜知已,相处时光甚是美好,故有两人泛舟湖上,姜夔所作之词《过垂虹》以此抒发自己的美好之情,甚是愉悦,可惜两人并没有长相处,姜夔已久贫困,小红后嫁作他人妇。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姜夔的书法赏析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以上便是姜夔恋情词的相关赏析,想必大家对这有了一定的了解,也能更懂得词人姜夔内心对恋情无限的情感。

  姜夔 小重山令

  姜夔所作《小重山令》是同样用梅喻人寄托相思,同是咏梅之词却没有姜夔其余咏梅词一样广受讨论,其中《小重山令》与别的咏梅之诗词最大的不同便是姜夔对地点和梅花种类的限定,很准确的将咏梅定为是潭州红梅,接下来就让我美女来欣赏下《小重山令》。

姜夔《小重山令》插图

  引《小重山令》原文:

  人绕湘皋月坠时。斜横花树小,浸愁漪。一春幽事有谁知?

  东风冷,香远茜裙归。鸥去昔游非。遥怜花可可,

  梦依依。九疑云杳断魂啼。相思血,都沁绿筠枝。

  姜夔所著《小重山令》的前两句便交代了作词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此地为湘江岸边,本是情人相会的好地点,如今却没有情人相伴,一个“绕”字很好的交代了词人姜夔在此地徘徊已久,甚是悲苦凄凉;且有万千愁绪在心间难以挥散而去。

  后便从人转到梅的描述,正面点题,告诉了读者人的愁绪,以愁绪之情观看梅花,颇有代入感,也很容易的使人联想至愁上加愁的思绪,利用“移情”的手法很好的融合了这一种情绪。

  “相思血”是词人姜夔借娥皇和女英的相思血来比喻红梅之红,以此暗喻是词人的恋人的相思血,由此刻画出姜夔思念深的情怀,充满着愁苦与相似情味的红梅形象,是姜夔对恋人无比的眷恋之情。

  以上便是姜夔的《小重山令》的赏析,词人手法甚是独特,很好将思念之情寄托于红梅。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7151/648015261095.html

更多阅读

东晋书法家王献之 资料库 东晋王献之玉版十三行

繁體中文王献之(344-386)《洛神赋十三行》点击浏览更多资料东晋王、谢、郗、庾四大家族中,最显赫的要算王氏家族了,而书法成就最卓著的也当之无愧的属于王氏一族。王氏家族书法家最多。在这个书法世家里,有父子争胜,兄弟竞较,还有夫妻比

转载 王献之行草书鸭头丸帖绢本高清 鸭头丸帖高清

原文地址:王献之行草书鸭头丸帖绢本高清作者:太原书法培训王献之行草书鸭头丸帖卷 绢本纵26.1厘米 横26.9厘米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此系唐代模本,行草书二行十五字,内容为王献之写给亲朋的短札。行笔流畅舒

法帖200:《鸭头丸帖》※王献之2

《鸭头丸帖》法帖释文: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法帖赏析:《鸭头丸帖》是王献之写在绢上的一件优秀草书作品,纵26.1厘米,横26.9厘米,2行15字,系王献之给友人的便札,也是王献之书法作品中唯一的传世真迹,现藏于上海博物馆。

王献之简介 王献之王羲之

东晋大书家王献之(344—386),字子敬,山东临沂人。他是王羲之的第七子,书史上一直把他父子二人并称为“二王”。王羲之一家数子均诸书法,唯独王献之最具秉赋,敢于创新,不为其父所囿,从而也为魏晋以来的今楷、今草作出了卓越贡献。他的字在笔势

声明:《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姜夔的书法赏析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 姜夔跋王献之保母帖》为网友迷茫散盡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