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充满魅力,但教科书受篇幅等因素的影响,往往言简意赅,提纲挈领,学生很难感受到历史鲜活的魅力。特别是现在,资讯发达的时代,课本上的很多知识对于学生来说都是老生常谈,翻来覆去的讲,老师讲的费劲,学生听得乏味!因此,要想让一堂课变得有趣,能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真不是一件人容易的事。
1.讲故事,用情节感染学生
历史教学中要有实实在在的人物和事件,有细节,才能让学生信服,才能打动他们。
我上课喜欢讲故事,一直认为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故事是人人爱听的,尤其在中学的历史课堂中。克罗齐说,没有叙事就没有历史。叙事就是讲故事。英语中的“history”和法语中的“histoire”都由“story”一词而来。很多影评家往往用“讲故事的能力”来评判一个导演,我想,这也是历史老师必备的一种技能。
故事激发兴趣。比如在上《德国的统一和崛起》一课时,问同学们,你们都看过《格林童话》,其实那也是俾斯麦儿童时代的读本,知道格林童话有三多吗?公主多、王子多、后妈多,知道为什么吗?有同学回答,因为从中世纪开始德意志的分裂就是一种常态,邦国多,自然公主和王子就多。曾经最小的一个邦国只有12个人的军队,所以豌豆公主里的皇后需要自己开城堡的门。为什么后妈也多?这是一个在记忆中缺少母爱、没有祖国,备受欺凌的民族。
格林童话
就这一细节还可以进行追问:格林童话谁写的?学生答:格林兄弟。继续追问:格林兄弟是谁?学生面面相觑,似乎从未想到这个问题。教师补充格林兄弟是哥廷根大学的语言学教授,格林童话是他们在德意志各地搜集民间故事而成。这其实是19世纪初,德意志民族精英想要借助传统文化的力量,重塑日耳曼精神,赢得广泛民族认同的努力之一。希望德国能被视为一个国家,德意志民族能被视为一个民族,是19世纪德意志人的呼喊。这便是一段叙事性很强的细节故事,文学作品和艺术作品不是历史,但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反映历史,而民族的特性和文明发展的轨迹也会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留下印记。
2.设悬念 用疑问吸引学生
“一年有多少天,就有多少个德意志邦国”,这句话说出来,很多学生肯定觉得不可思议。如是,就顺着这个话题引入德意志邦国的历史沿革,学生听得非常专注。
还可以举个例子,普奥战争时期,普鲁士国王威廉一世拒不接受俾斯麦的意见,坚持要以胜利者的姿态进入奥地利首都,最后俾斯麦想尽办法劝服了国王放弃这一打算并和奥地利停战。国王虽然痛苦地答应了,但是要求把这一过程记录,存在国家档案馆,以证明他是多么的委曲求全。这个细节故事,使得课堂上充满了笑声,大家觉得威廉一世这个国王的举动太孩子气了,尽管他当年已经70多岁。但这也充分体现了俾斯麦的铁血统一不是一帆风顺的,即使在国内也时刻有反对的声音,而他以强悍的作风坚持到底。
3.抓细节,用细节点燃烧学生
生动的历史细节,可以活化历史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细节可可以是某个历史人物的一句经典的话,也可以是某件历史趣事,但都必须是最能体现相关史事特色的,以小见大,能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的史事。
4.作比较,用对比数据说明问题
在讲一些抽象的历史知识,例如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状况等时,通常会让学生感到茫然。这时候,就要用一些历史数据,同时再把这些数据与其他相关的事情(横向的国家之间、纵向的历史时期)进行比较,用对比明确的告诉他们,当时的状况究竟是怎么样的。
例如,讲述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时,常会提到民国初年北京政府的很多有利于工商业发展的举措,但北洋军阀时期的混战,严重拖垮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光是这样的叙述其实很难打动学生,而仅仅用数据罗列北洋混战的损失也难产生直观的印象,于是就用到比较。
据统计,整个北洋政权时期的军费开支高达24亿元,17年打仗用掉的钱,相当于中国从1860—1937年近80年工业建设积累的2.5倍。
为筹措军费,各路军阀横征暴敛,有资料显示四川某军向百姓预征田赋,每年达14次之多,十几年内已把到2008年为止的田赋都预征了。
第一次使用这段材料的时候,恰是2008年,学生们极为震撼,纷纷表示难以想象预征几十年后的田赋是怎样一种残酷——这一个细节就使学生对军阀混战割据中国有了极为真实、深刻的印象。
5.搞讨论,启发学生思维
近期,由于北京野生动物园老虎咬人事件引发的“规则讨论”甚嚣尘上。其实在历史课中,我们早有尝试。
“美国1787年宪法”是《美国独立战争》一课的重点。我向学生们讲述了一个细节:参会代表们并不是一上来就讨论宪法内容的,会议前三天,他们只做了一件事——制定会议规则。
提问:这是不是有点浪费时间?有学生点头说是,有的揣测老师提问的目的,又觉得不是。
其实答案是什么都不重要,因为提问的重点并不在这里。这个问题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如果制定宪法规则的人都没有强烈的规则意识,那么制定出的宪法怎能得到人民的认同和当政者的切实执行呢?所以规则意识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追求自由平等的基础。
这个问题的探讨一共只有几句话,但我相信会在学生心中吹起微澜。很多现代公民社会的理念可以在我们的课堂经过潜移默化的浸润,内化和升华为学生的品格,这也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所在。
谈到现在中学生和他们的历史学习,我觉得感触比较深的是他们见多识广,接受信息的渠道多元,个性张扬,思维活跃,对很多问题有着自己独特的思考方式,但是这样的学生群体在历史学习方面的最大问题是没有时间看书。
我们面对的是缺少阅读背景的学生群体,如果我们的历史课没有充实丰富的知识支撑,就只能是帽子甩来甩去、概念飞来飞去,枯燥、呆板。一位高一的同学这样说:我觉得给我们一段史料去理解,抑或是背诵历史事件,其实和语文学习无异;寻找历史事件的故事、背景,如何从历史事件中发现有意义的部分,才是历史的真正价值所在。这个男生前不久刚刚发表了一项“小题大做”的研究型学习报告《从教书匠到革命家——中共“一大”代表中的师范素描》,正是以细节作为大历史中的小切口,完成了一次很不错的尝试。
按个再走啦~让我知道你是爱我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