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情对话:教育孩子一席谈
孙一鸣老师与状元家长李蕙芬的对话
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您是怎样培养他、教育他的?
答:这孩子从小就喜欢画画,在这方面有一点天赋,不过他只是随意的画。后来我就给他报了专门的培训班。他只是去学校学一学,回来以后也不是说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画画上。相对来讲,他的个人爱好主要还是看书,大量的时间是看书,然后有时间就和同学去踢踢球。不管体育、画画,还是看书,他并不是把所有时间都放在上面,分配得比较均匀,都涉足一些。他学什么不是说以后专门瞄着什么,比如画画,也不是将来就要考美术,发展这个专长,只是把它们当做兴趣爱好而已。在这方面我们比较尊重他的个人意愿,顺其自然发展。
问:孩子的性格怎么样?
答:他的性格比较随和一些,有什么该说的就说。家长和孩子之间没有具体的什么该说什么不该说。总之我们之间比较随意一些。
问:您和爱人在教育孩子上有没有分工?如果两人有观点冲突时,该怎么解决?
答:我们没有严格的分工。大的冲突不太多,意见比较一致。我们教育他也不是什么都说,只在关键的时候把把方向。但是具体的事情都是靠他自己。他因为看书多了,遇到事情该怎么办,自己应该能做出比较合乎情理的选择。
问:您和您的孩子沟通好吗?以什么样的方式沟通?
答:我们沟通还可以。他大部分事情都愿意和我说。这孩子心里不太藏东西,没有什么保留的东西不跟家长说。一般来说,好事愿意跟我们说,不好的事也愿意说,反正说出来完事,心里轻松。
问:您和您的孩子有没有代沟?
答:我们没有太明显的代沟。两代人看问题的方式方法肯定有差别,但是他能够正确对待,能理解到你那个时代的人看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和他不同。他自己有一个客观的看法,能很好地把握这方面的东西。什么抵触呀,什么和你格格不入呀,都没有这些,他能够很好地很正确地认识这些东西。
问:当孩子在生活方面、学习方面、情感方面遇到困难、困惑时,您是怎样帮助、引导他的?
答:他偶尔考试不是太理想,或是碰到一些不太顺心的事,我们就是多开导开导,都是很随意地说一下,没有一件好像很正规的事情。他的悟性比较高,我只是随意地说一下,他马上就能领悟了,很快就能把状态调整过来。家长只是起引导的作用。
问:您认为家庭环境、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大吗?
答:我觉得肯定大。我们在家里从来也不打麻将,没有那些太多的杂事。我们工作也比较忙,各忙各的,闲暇时上街看个电影,逛一逛,到书店看看,都是带着他去。一般来说是他不忙的时候,带他一块儿去。不过就是忙的时候,这个孩子也是愿意出去走走,调节一下。他没有什么不良的嗜好,所以他对社会上的一些东西,从家里这个渠道可能知道得不是很多。
问:当孩子犯错误时.您是怎样教育他的?
答:犯错误都是很偶然的,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错误。在外头时,一般同学、老师都觉得他很宽厚,性格很好,对人友善。大家也都愿意和他接触。也没有发现他有什么大的问题.当然他也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坎坷。他在各个方面都比较好,也受到身边人的赞扬。
问:你打过孩子吗?您是怎样看待打孩子这个问题的?
答:他小的时候我打过。也不是因为什么原则性问题,只是因为生活小事,偶尔地打过两次。但是打其实是没有用的,打了只是当时撒撒气而已。所以打完了,往往又觉得挺后悔。我现在看见别人打孩子,觉得那简直是一种愚蠢,绝对不应该打。如果孩子客观上犯严重的错误,那在态度上应该严厉,加以批评。但我是很不赞成打孩子的。
问:您不打孩子,是因为他是您自己的孩子,不舍得打呢,还是因为这个方法根本就行不通?
答:两方面都有,不舍得,也行不通。打,其实是大人自己出了一下气,对于孩子改不改没有任何实质性的意义,不会因为打就觉悟提高了,不会再犯错误了,绝对不是这样的。
问: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您认为哪一件事情对他的影响最大,触动最深刻?
答:这个问题就由他自己去说了,哪件事对他影响最大,触动最深刻,只有他自己知道。反正,我们家庭总体上说比较平淡,没有太大的起伏,一路还是比较顺利的,也没有遭受过什么大的坎坷。客观环境比较优越。虽然有时候遇到点不顺心的事,但都不足以影响他。
问:您觉得他的性格和他的学习成绩有没有关系?
答:我觉得应该是有一定的关系的。这个孩子好学,也不是光学书本上的和老师讲的那些东西,其他一些闲杂书他也看,尤其是历史书,他很喜欢历史。但是像那些不好的书,家里是绝对没有的。一般都是关于历史性的、政治性的、趣味性的这些书。所以在这些方面,我们把关也算是比较成功的吧。像对上网,我老觉得不好,所以在家里就一直没有让他往这方面发展。同学们都有电脑,都上网聊天呀什么的,我不赞成那个,我也不主张他在高中阶段上网,而且他也觉得网上学习对他帮助不大。所以他自己不喜欢上网,我们也不主张他上网。像英语,我们以前都买过不少盘,我说让他利用电脑看一看,但他一看说还不如他自己呢,速度呀、效率呀都太慢,他觉得没必要用。既然学习用不上,那么其他的我就更不主张他用了。
问:孩子上过补习班吗?
答:基本没有。就是高考前,报了一个“好老师”学习补习班。都快结束了,没剩下几次课了。听说是从全国请来的最好的老师讲课。我给他报了名,但他自己不愿意。我说让他去听一听,哪怕有一点点能用上的,也算值得。后来他说听了跟没听一样,觉得是浪费时间。但人家学校觉得那个班办得挺不错,挺有成效,说是培养出状元来了。当然也不能说人家办得不好,可能是因人而异。如果能办得好的话,确实也是挺不错的。关键就在选择老师上,是不是每位老师每次课都能讲得很到位。如果你问我有没有必要参加这个班,我觉得办得好的话,还是有必要参加的。当然不是全部,还是以学校为主,补习班只是起一点点补充的作用。但也不能全盘否定,也不是说不参加不行。
问:您觉得请家教有用吗?
答:这个因人而异。像数学,他有时考试有点波动,我说是不是找个数学老师来给他辅导辅导,但他自己不愿意,不让请家教。我觉得如果自己具备了一定的学习方法,有什么问题,学校都有老师,你自己可以去问。但是在学校老师满足不了你的情况下,那么请个家教也是有必要的。反之,则是没有必要的。一般来讲,他大部分课都能跟上,那再找家教我觉得没有必要。
问:您认为您的孩子学习成绩好是不是意味着玩的时间少?
答:不是。相对来讲,他的学习时间和玩的时间比较正常。学校有体育课,有什么课,有什么活动,他都参加。而不是光顾学习,什么都不参加,‘基本所有文体活动他都参加。他自己觉得各方面都行吧。
问:当您和您的孩子因为某件事关系比较紧张时,您怎么处理?
答:他大了以后,一般没有。小时候,有段时间可能觉得管得严,受到一点点压抑。小时候,老是想随意地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但是,大人有时候在时间上有点限制,然后就有过那么一段抵触情绪。但大了以后,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他已经有了一个正确的认识,思想也扭转了,我也没怎么开导。我觉得顺其自然,该怎么弄他就怎么弄。随着年龄的增长,他自己就想开了。
问:孩子有没有偏科现象?
答:没有明显的偏科现象,只是有兴趣爱好差异。但他知道,学习嘛,不爱也得学,所以他的投入是一样的。他可能觉得走理科这条路出 的成果不会太大吧,而且他的兴趣也不在理科,所以后来就选择了文科。
问:您是怎么看待他的文理选择?
答:按他自己的爱好选择,我们也觉得文科前途好一些。反正都是由他自己决定。我们在大的方面,看法都是一致的。
问:您能否总结一下自己的教育方法?
答:实际上我们付出的和有些家长比起来差远了,因为各自工作都比较忙。我们主要是靠孩子自己,家长要是起作用,那就是正确引导。像他的作业,做了没有,怎么做,我们一概不过问。所以要说取得的成绩,主要是靠他自己。
(本文作者的儿子郝煜,高考文科状元,以667分的成绩考入北京大学)
孙一鸣老师点评分析:
教育学家普罗塔戈曾经指出: “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要被点燃的火把。”而这支火把,就是人类的兴趣与爱好。生活中我们会发现,人们对有兴趣的事情总会充满热情,全心投入,而兴趣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对孩子智能的提高,完整人格的形成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家长要注意从小培养和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要善于发现和尊重孩子的特点,有的放矢地发展孩子的兴趣。
我们可以看到,郝煜的个人爱好非常广泛。看课外读物、画画、踢球都是他日常生活重要的组成部分。郝煜的父母在这些方面非常尊重他的个人意愿,从来没有以学习为借口而任意干涉阻止,相反,却适当予以了引导,例如给郝煜报名参加了专门的美术训练班,从而帮助了孩子顺其自然地得到了全面的发展。
在培养孩子的过程里,作为家长,应当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要根据孩子的自身特点,在尊重孩子意愿基础之上来培养孩子的爱好。左思是西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在左思小的时候,他的父亲左熹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才。左熹不惜重金请来书法名家来指导,可是小左思对书法却毫无兴趣,最终学无所成;父亲很不甘心,又请来名师教导小左思学琴,可是学了很长时间,小左思竟然没有办法弹好一支曲子!失望之余,左熹进行了认真反思,他发现儿子性格内敛,记忆力好,对文学有着特殊的感情和兴趣。所以,根据左思自身个性,左熹开始因材施教,培养引导孩子学诗赋词。在学习过程中,小左思表现出了非凡的天分,很快就能够写得一手漂亮的文章,最终成为了一代文学大师。因此,家长不能一意孤行地根据自己的想法来选择孩子的兴趣,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扼杀孩子兴趣发展的萌芽。
2.要注意随时随地发掘孩子的兴趣。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时刻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从生活的一点一滴中帮助孩子发现他的兴趣爱好。例如:有的孩子总是喜欢在放学后绘声绘色地和家长描述一天里学校的情况,父母在倾听的过程里应当发现孩子表达能力强、表现欲旺盛的特点,并在这方面有意引导和锻炼,从而培养孩子的演讲能力。
3.要正确把握学习与兴趣的关系。家长在培养孩子兴趣的时候.一定要明确培养的目的。事实上,兴趣培养的过程正是孩子自主、和谐、全面发展的过程。因此,父母不应该过分强调兴趣与学习的关联性,更不能过于注重发展孩子。的特殊能力而忽视了学习能力。作为孩子的父母,正确处理学习与兴趣的关系对于孩子健康发展是至关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