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间濮上”听起来是一个非常雅致的词语,其实却是指男女幽会的场所,更早的时候,“桑间濮上”甚至是指淫靡风气盛行的地方。“桑间”的本义就是桑树林里。上古时期风气开化,不像今天这么假道学,古人喜欢野合,桑树林就成了最好的场所。《诗经·桑中》就有“期我乎桑中”的描写。春暖花开,绿染桑林,纯洁而健康的男女,在野外一见钟情,一个惊鸿一瞥的眼神,一个只可意会的手势,相继走入桑树林里,完成了一次天当被来地做褥的浪漫交合,既环保又富野趣。
大禹治水,东奔西走,三十岁时在涂山遇见了未来的妻子女娇,屈原在《天问》中描述了二人初次会面的情景:“焉得彼涂山女,而通之于台桑。”也是在桑林里野合。可见,“桑间”本来是浪漫的幽会之处。“濮上”是指哪里呢?是指濮水之滨,属于卫国的封地,河南濮阳就是因为地处濮水之北而命名的。
濮水之滨有个地方叫桑间,卫国的青年男女们都来到这里幽会,幽会就少不了歌舞,但是幽会的歌舞怎么可能庄重呢?自然活泼欢快,当然也缠绵暧昧,因此卫国的音乐就被称为靡靡之音,《诗经》中收录的卫国民歌大部分都是情歌。这就是所谓“桑间濮上之音”,历来被视为亡国之音。
郑国跟卫国接壤,两国的风气差不多,因此“郑声”也被称作靡靡之音,孔子就特别讨厌“郑声”。
卫灵公有位乐师叫师涓,有一次跟随卫灵公出访晋国,途经濮水之滨的桑间。深夜时分,师涓听到水中传来了动听的琴声,遂端坐而听,记下了曲谱。到了晋国之后,卫灵公命师涓弹奏新曲,没想到晋平公的乐师师旷一听,大惊失色,说:“奏不得!这可是亡国之音哪!此乃当年殷纣王的乐师师延所作,殷纣王因为耽于这种靡靡之音而亡国,师延跑到濮水后自沉身亡,师涓你一定是在濮水之滨听到这个曲子的吧?”师涓点头承认。晋平公却满不在乎地说:“靡靡之音有什么关系,你就让师涓弹奏完吧,寡人倒要欣赏一下何为亡国之音。”师旷没办法,只好让师涓弹完。“桑间濮上”由具体的地名抽象化为男女幽会的场所,只不过今天男女幽会都去宾馆开房,没有古人那么浪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