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今年年初在全省开展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首份结果已经出炉。昨日,疾控专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认为,广东目前使用的杀灭伊蚊的主要药物,对全省大部分地区仍然有效;广州、深圳、佛山等个别区域的白纹伊蚊确实存在着中度或高度抗药性的现象。
广东省疾控中心消毒与病媒生物预防控制所副所长蔡松武介绍,全省各地级市开展的白纹伊蚊抗药性监测数据进行分析评估后发现,全省大部分地区的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对目前使用的杀虫剂呈敏感或低度抗性现象。具体来说,各地区白纹伊蚊对苏云金杆菌、马拉硫磷、四氟醚菊酯、残杀威等杀虫剂均呈敏感性或低度抗性现象;而双硫磷、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等杀虫剂在不同地区情况则不太一样,大部分地区呈敏感、低度抗性。
“呈敏感和低度抗性的意思就是,我们使用的药物对杀灭登革热传播媒介白纹伊蚊是有效的。”蔡松武解释说。
不过,监测也发现,广州、深圳、佛山等市的个别区域的白纹伊蚊,对上述目前使用的主要药物,存在着中度或高度抗药性的现象。
对此,有市民表示担心。蔡松武解释,抗药性是蚊虫适应环境的必然结果,但过程是漫长的。“并不是说一喷药就马上产生抗药性,而是长期在同一个环境使用同一种杀虫剂,经过多年的量变到质变,才会产生抗药。”而广东目前使用的杀灭伊蚊的主要药物对全省大部分地区仍然有效,市民无需担心。
相关链接
氯喹原本是治疗的特效药,但由于疟原虫对其产生抗药性,这种药物在很多地方已经不再使用。澳大利亚和德国科学家发现,疟原虫的抗药性也有弱点,通过增加服药次数,氯喹仍然能够起作用。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15日发表一份声明说,该校生物学院研究人员罗伊娜·马丁和德国海德堡大学的同行共同发现,导致疟原虫产生抗药性的蛋白质也有“软肋”。
“我们研究了这种蛋白质的不同形式,在所有情况下,蛋白质将氯喹移出疟原虫体外的能力都是有限的。这意味着,能够继续使用氯喹治疗疟疾,只要每天服用两次,而不是一天一次,”马丁说。
她说,这种蛋白质能通过两种通道中的一种将氯喹移出疟原虫体外,但这一过程相当苛刻,发生任何错误,蛋白质就不起作用。这意味着该蛋白质处于相互矛盾的压力之下,这是它的弱点,在以后关于抗疟疾新药的开发中可以加以考虑。
根据研究人员的建议,原先每天服用一个标准剂量的做法可以改成早晚各服用一个标准剂量,重点在于增加服药次数。但马丁不推荐增加单次服用剂量,因为一次大量服用会很危险。
马丁说,这一理论还可以用于其他因类似机制而面临抗药性威胁的抗疟疾药物。
疟疾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疾病,多由蚊子叮咬传播,全球每年有数十万人死于疟疾。氯喹曾被誉为抗疟“神药”,目前仍在南太平洋、非洲、亚洲、南美洲等地使用,但很多发达国家已不再使用。
延伸阅读:广东发生本地登革热聚集性疫情风险很高广东近期持续高温 或致登革热流行风险增大缅甸登革热疫情蔓延 我使馆提醒防范今年1-5月 江苏报告两例“登革热”江苏报告两例“登革热” 南京开始监测“花蚊子”杭州传播登革热纹伊蚊下旬数量翻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