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蹄参介绍马蹄参 (Diplopanax stachyanthus Hand.-Mazz.)科属:
五加科
别名:
大果五加
形态特征:
常绿乔木,高15-25米;树皮灰褐色;小枝粗壮,绿褐色,有长圆形皮孔。单叶互生,革质倒卵状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长9-16厘米,宽3.5-7厘米,先端短尖,基部楔形,上面亮绿色,下面沿中脉有稀疏的星状毛或无毛,全缘,侧脉6-11对;叶柄长2-6厘米。穗状圆锥花序顶生,长达27厘米,上部的花单生,无花梗,下部的花排成有梗或无梗伞形花序,主轴粗壮,幼时花序全部淡共同色柔毛;苞片宽卵形,早落;花萼密被短柔毛,边缘5齿裂;花瓣5,淡黄色,卵形,长3毫米,外面被毛;雄蕊10,其中5枚不育;子房下位,1室,胚珠1,花柱圆锥状。果卵圆形至长圆状卵圆形,稍侧扁,干时坚硬,木质,长4.5-5.5厘米,外果皮厚,有稍明显的纵脉。种子一粒,侧扁而弯;胚弯曲,横切面呈马蹄形。
分布与习性:
产云南西畴,屏边,广西上思、上林、大瑶山、罗城、融水、融安、龙胜、贺县、凌云、贵州平塘、荔波、榕江、黎平,湖南莽山和广东乳源、是江、阳春等地。生于海拔1300-1900米中山地带。越南北部也有分布。分布区受西南季风影响,于湿季节分明,四季温暖,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年平均温18-20℃,1月平均温8-10℃,极端最低温可达-8℃,年降水量1000-2000毫米。土壤为山地黄壤或黄棕壤,pH值4.5-5.5。常生于山地常绿阔叶混交林或常绿、针阔混交林中,构成乔木上层常见成分;其伴生树种有猴头杜鹃RhododendronsimiarumHance、吊钟花EnkianthusquinqueflorusLour.、福建柏Fokieniahodginsii(Dunn)HenryetThomas、小叶罗汉松Podocarpusbrevifolius(Stapf)Foxw.、厚皮香Ternstroemiagymnanthera(WightetArn.)Sprague、摆竹IndosasashibataeaoidesMcClure等。
繁殖与栽培:
目前对马蹄参尚未进行引种驯化,应进行种子休眠,发芽、育苗和栽培等试验
应用:
马蹄参为孑遗植物,是主产我国的单种属,该属原隶属五加科。但果实大型,外果皮坚硬,1室,仅1粒种子,胚弯曲等特征与五加科不同,而与山茱萸科中的单室茱萸属Mastixia或隐核茱萸属Tectocarya.较为接近或相似,故有学者将它归入山茱萸科。因此,马蹄参对研究五加科、山茱萸科的系统发育和古地理、古气候都具有科学价值。
图片: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马蹄参"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