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哮喘急救不能背,抢救心脏骤停别等医生】
突发哮喘急救不能背
哮喘是气道对各种刺激因子出现过强反应,从而引起气道缩窄。哮喘发作时,应尽快缓解气道狭窄,纠正低氧血症,恢复肺功能,防止并发症发生。发作时常伴有:突发呼吸困难,呼气延长,咳嗽,面色苍白或发紫,心率增快,甚至血压下降,大汗淋漓,神志不清。救治时,切不可盲目将其背起送往医院,因为这样做会压迫患者胸腔,阻碍患者呼吸,严重时甚至会致命。正确的做法是:
坐位休息 协助病人坐在床或椅子上,还可半卧位休息,或让患者抱着枕头跪坐在床上,上身向前倾,这样有利于病人呼吸。
给于吸氧若家中有氧气袋(瓶),则以1—2升/分的流量通过鼻导管或面罩给病人吸氧。
吸入气喘喷雾剂 向病人口中喷舒喘灵、沙丁胺醇(喘乐宁)等气雾药,按压2~3喷;每天不宜超过6~8喷。
保暖、稳定情绪注意为病人保暖,保持环境安静,家属不要把病人围起来,要保持病人周围空气新鲜;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室内有煤油、烟雾、油漆等刺激性气体。
尽快入院病人如神志不清时,立即向急救中心呼救。并让患者平躺在平板上,快速送往医院。
中暑急救五字诀
在夏季,由于环境温度过高,空气湿度大,体内余热难以散发,热量越积越多,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失控而发生中暑。牢记以下五字诀,发现中暑者时,可及时救治:
·移 迅速将病人移至阴凉、通风的地方,同时垫高头部,解开衣裤,以利呼吸和散热。
·敷可用冷水毛巾敷头部,或冰袋、冰块置于病人头部、腋窝、大腿根部等处。
·促将病人置于4℃水中,并按摩四肢皮肤,使皮肤血管扩张,加速血液循环,促进散热。待肛门温度降至38℃,可停止降温。
·浸将患者躯体呈45度浸在18℃左右井水中,以浸没乳头为度。老年人、体弱者和心血管病患者,水温过低不能耐受。
·擦四个人同时用毛巾擦浸在水中的患者身体四周,把皮肤擦红,一般擦15—30分钟,即可把体温降至37℃~38℃,大脑未受严重损害者多能迅速清醒。
小贴士
中暑急救口诀
解暑阴凉通风地,水洒冰敷温降低。按压人中助苏醒,严重时呼叫120。
夏天怎样如何降温-高热降温的妙招
当人体体温超过37.3℃时,临床上称为发热。体温超过39.1℃,即为高热。若持续发生超高热(体温超过41.0℃),会使人体各组织系统及器官发生功能障碍,特别是对脑、肝、肾等重要脏器造成损害,可导致心力衰竭、谵妄、昏迷。所以,当病人出现高热时,应及时采取必要的降温措施,改善身体机能。急救步骤:
·降温用冰袋或冷水淋湿毛巾后冷敷于额头、腋下、颈旁、大腿窝腹股沟处,以利于热量散发,同时可把冰袋枕于脑后以保护脑组织。
·散热 用温水或稀释至40%的乙醇(酒精)擦拭病人的颈、腋窝、腹股沟,以及四肢等处(没有乙醇时,也可用白酒代替)。
·使用退热药成人可口服退热药,如扑热息痛,小儿可服用小儿解热灵。
·正确测量温度测量前需将体温计的汞柱甩到35℃以下,否则测量结果高于实际体温;注意腋窝处应无致热或降温物品,并应将腋窝汗液
擦干,以免影响测定结果。
·掌握药物副作用 退热药均有一定的不良反应,一般情况下,体温超过38.5℃才需服药。部分退热药可致过敏,应该在医师指导下服用。
小贴士

发热时,衣服不宜穿得过多,被子不要盖的太厚,更不要“捂汗”,以免影响散热,使体温升得更高。
抢救心脏骤停别等医生
心脏骤停是人类最危险的急症。心脏骤停是猝死前奏,处理得当,则可逢凶化吉。一般的最佳黄金抢救时间为4—6分钟,如果在4分钟之内得不到抢救,生还希望就极为渺茫。因此对于心脏骤停的病人,不要“争分夺秒”地去医院,在呼叫120的同时,应立即实施心肺复苏:
1.就地平卧,迅速清除咽部呕吐物,以免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和吸人性肺炎。
2.立即解开病人的衣领及腰带,抽出枕头,垫在肩下,使患者头部后仰。
3.立即实施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施行者一手将患者的口张开,另一手捏紧患者的鼻子,深吸一口气,向患者口中吹气,吹毕松开鼻孔,再用两手按压患者胸部,协助呼气。
·胸外心脏按压 病人躺在地上或硬板床上,若在软床上可将木板垫于其背下,救护者将左手掌放在病人胸骨中下段1/3交界处,右手掌重叠于左手背上,两手重叠交叉,两臂伸直,借体重力量下压胸骨4-5厘米(婴幼儿下压1.2~2厘米),按压频率为100次/每分钟。
·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交替进行每按压胸部30次,口对口吹气2次。
·复苏有效指征恢复自主的呼吸和脉搏;患者有知觉、反应及呻吟等;瞳孔由大变小、对光反应恢复;面色由紫绀转为红润。
4.复苏抢救注意要点:
(1)在公共场合抢救心脏骤停时,不宜时间过长,可边抢救边运送。
(2)自主心跳恢复后,或现场急救已超过30分钟应立即转运;及时通报拟送达医院急诊科。注意不要用力过猛,以免肋骨骨折。
(3)口对口吹气量不宜过大,胸廓稍起伏即可。吹气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引起急性胃扩张、胃胀气和呕吐。吹气过程要注意观察息(伤)者胸廓是否被吹起。
(4)胸外心脏按压术只能在患(伤)者心脏停止跳动下才能施行。
(5)口对口吹气和胸外心脏按压应同时进行,吹气和按压的比例为2:30操作。
(6)胸外心脏按压的位置必须准确。不准确容易损伤其他脏器。按压的力度要适宜,过大过猛容易使胸骨骨折,引起气胸血胸;按压的力度过轻,胸腔压力小,不足以推动血液循环。
文章来自: 家有妙招(www.jiayoumiaozha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