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稀土的博弈,国际上的瞄准镜一时之间都对准了中国。
7月23日,世贸组织在日内瓦总部召开会议决定接受美国、日本和欧盟的再次请求,设立专家组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管理措施进行调查、审议和裁决。
仅仅半年前,上述三方针对中国九种原材料的诉讼案得到世贸组织裁决支持。投石问路之后,美欧日又急迫地将目标锁定在了稀土上。
最先挑起这场稀土争端的是美国。3月白宫的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在未被问及的情形下,美国总统奥巴马罕见地主动提出要“联合欧盟和日本对中国限制稀土出口进行上诉”。
美国《华盛顿邮报》对此做出评价,“既保护了自己的战略资源,又能廉价获得中国稀土,还把环境污染挡在国门之外,这种好事要是突然没了,美国能不着急?”
美国《华尔街日报》当日刊文指出,“这起贸易诉讼可以看做是美国为迫使中国遵守贸易规则和商业惯例,而采取的进一步措施之一。”这怕是美国的更深层次原因。
中国当日即做出回应。商务部条约法律司负责人就此发表谈话强调,中方此前就有关原材料产品出口政策与各方一直保持着沟通和接触,多次强调中方政策目标是为了保护资源和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无意通过扭曲贸易的方式保护国内产业。同时该负责人说,中方将根据世贸组织争端解决程序,妥善处理有关磋商请求。
而此次世贸组织宣布接受诉讼的第二天,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沈丹阳对此表示遗憾,并再次重申上述不变的立场。
实际上,“中国对稀土的开采、生产和出口各个环节均实施了管理措施,而不仅仅在出口环节,相关措施符合世贸组织规则。”中国稀土学会副秘书长张安文告诉《中国经济和信息化》,美欧日显然并不关心这些。
“商务部正在积极组织应诉工作。”中国稀土行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占恒对《中国经济和信息化》表示,尽管在诉讼中面临的压力很大,但商务部一定会将这场“稀土保卫战”进行到底。同时,陈所在的中国稀土行业协会于4月成立,在外界看来,这也是中国稀土业抱团抵御国际贸易环境频繁动荡的对策之一。
最直接的“申辩”来自首个《中国的稀土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的发布。6月20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苏波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白皮书发布会上数次着重强调:“中国以占世界稀土23%的储量承担着世界90%以上的市场供应,为全球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同时,也带来了资源过度开发、生态环境破坏等突出问题,严重制约了稀土行业的持续发展。”
苏波表示,中国将在加强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同时,继续向国际市场供应稀土,但同时希望其他稀土资源国也和中国一样来承担全球供应的责任。
与此同时,环保部针对稀土环境污染的第三批专项检查仍在进行中。“审查程序将更加严格。”陈占恒表示。
进入7月,国土资源部、商务部等多个部委拟定针对稀土采矿权新的“准入条件规定”。张安文认为,我国推进资源整合,稀土矿山“多、小、散、乱”局面已有明显改观。截至目前,四川省18个稀土采矿权已经整合为7个,江西省赣州市的88个稀土采矿权将整合为44个,内蒙古的包钢集团整合了区内全部稀土矿业权和稀土采、选、冶企业,中铝公司、中国五矿等大型国有企业也收购或兼并了部分稀土开采和冶炼分离企业。
国土资源部7月16日发布消息称,不久之后,全国稀土采矿权将减少到65个,同时企业准入条件也将提高,形成以大企业(年主营业务收入达10亿元以上)为主导的稀土产业格局。
对此,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研究员白明说:“相关部门密集出台加强稀土国内生产、贸易环节管理的相关政策,这一方面表明了政府治理稀土污染、规范行业发展的决心,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减轻我国面对的国际压力。”
张安文认为,中国在谈判时应该向世贸组织以及更多的国家陈述,我国稀土政策调整是为了长期可持续发展,并指出目前发达国家对于稀土资源也进行了保护,中国此举出于正当理由,也符合世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大趋势。
为此,有关专家建议,中国保护资源应该换一种思维。美欧日不开采其本国的稀土资源,而大量从中国购买,不仅是因为进口不会破坏本国的生态环境,更为重要的是中国稀土价格长期以来一直偏低。因此,中国现行的稀土政策应从出口的数量控制逐步转变为通过税收进行价格控制,使稀土价格向正常价格靠近,迫使资源消费国“吃自家碗里的饭”。
最新消息是,时隔十年,美国终于决定重启本土的稀土矿开采。7月24日,美国能源公司Molycorp宣布,其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矿山将于今年10月正式恢复稀土矿开采。
陈占恒表示,美国这一举动是为了赶在澳大利亚稀土矿开采之前抢占国际市场,并获取利益。而且,美国稀土业甚至瞄上了中国一些制造业发达但不具备稀土资源省份的市场。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