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惯性驼背,简言之就是虽然能站直,但总是习惯成自然地弯腰驼背。一些习惯性驼背者,从十几岁就养成了不良习惯,而且觉得驼背是最放松、最舒适的站立姿势和行走姿势。事实上,驼背虽然能让背肌略显轻松,但极大地加重了颈椎的负担,不但体态不雅观,而且有害健康。为此,一些人花很多钱购买“背背佳”之类矫正驼背。事实上,矫正习惯性驼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用一种全新的习惯来替代它——而这个新的站立习惯,可以采用一个最简单也最基础的瑜伽姿势:山式。
在健身应用“动享国”中,单次练习→基础瑜伽入门,第一个动作就是“山式”。尚提瑜伽创始人李杉老师亲自示范该动作。
一些人可能会有疑问:“山式瑜伽,不就是站立吗?这么简单的动作,真的能纠正驼背吗?”
事实上,山式瑜伽看似简单,而且几乎随处都可以联系,但如果将这个瑜伽动作养成随处练习的习惯,则堪称习惯性驼背的强效克星。在此,动享小编有必要对此做些解释。
首先,我们日常的站立、行走,基本都是无意识的行为,一旦你已经形成了驼背的习惯,就很容易“不由自主”地把脊梁弯下去。然而,如果你在站立时,经常明确这样一个念头:“此刻我不是普通的站立,而是在练习山式瑜伽。”这样一来就能让无意识的行为有意识,从而按照山式瑜伽的基本要求,把脊背挺直。走路时,上半身也同样可以保持山式瑜伽的姿态。
其次,保持“正在做山式瑜伽”的意念,也并不是仅仅在心里提醒自己一句那么简单。做好山式瑜伽,应同时做好以下要点:
(1)双脚并拢,大姆脚趾、脚内侧、脚跟尽量贴合在一起。大姆脚趾跟,小拇脚趾跟和脚后跟三点均匀用力压向地面。
(2)脚指朝向正前方,十指均匀铺开。通过从第二、三脚趾中间到脚踝正中的这条线来判断脚踝的位置是否正确。脚踝向中间收,小腿和膝关节向中间收。
(3)膝关节上提,不要用力向后锁死,避免关节超伸。
(4)大腿内侧用力夹紧,大腿四个方向的肌肉都觉知到收紧上提。
(5)腹部微收,肋骨微收,尾椎稍内卷,骨盆放平不前倾,没有塌腰。
(6)双肩向两侧展开,把胸腔和后背同时向外展开。两肩再放松下沉,远离耳朵,肩胛骨上缘向外展开,下缘向中间收。
(7)以耳朵为轴下巴微收,让颈部的后侧延长。感觉面部和后脑勺是平行的。眼睛平视前方,保持脊柱的自然曲度
(8)从身体的侧面看时,耳朵、肩关节的中线、骨盆的中线和脚跟在一条直线上。
(9)用心感受能量在身体的前侧和后侧同样的流动。
山式瑜伽随处都可以做,而且虽然要点很多,但同时也非常灵活,例如你既可以双手合十(适合在家练习,更有仪式感),也可以自然下垂(等公交车、排队等候交费的零星时间都可以这样做,不动声色地练习)。此外,在走路时,你可以遵循山式瑜伽针对上半身的基本要求,只是在冥想中,不妨把能量流动与双脚不断向前行走结合起来(其实瑜伽的冥想并无一定之规,只要的积极向上的、能让自己感到开心舒适内容,都可以想)。
简简单单一招,只要你坚持三个月,不但你的习惯性驼背能得到纠正,而且你无论站立行走还是坐下来,全身的形体气质都能大幅改善。如果不信,请试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