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反贪群众运动
决心整顿腐败的明太祖朱元璋,除了大杀贪官外,还很注意发动群众,他比较著名的一个政策,就是农民如果怀疑所在地的官员贪污腐败,就可以将官员绑了,敲锣打鼓送到京城治罪。
只要农民头上顶着一本他亲自编写的《大诰》,沿途官员不但不能阻拦,还要提供方便。
第一个敢这么做的人,是江苏常熟县农民陈寿六,洪武十八年(1384年),陈寿六因受地方官吏顾英欺压,愤然与亲友一起将顾英捆绑,头顶《大诰》送到南京来治罪。
得知消息的朱元璋非常高兴,不但亲切接见了陈寿六,而且还赏赐了他二十绽银钞(相当于人民币一万两千块钱),并免除他们全家三年赋税。
陈寿六的事迹,更被明朝的“宣传部门”大张旗鼓,通报全国表彰。但这种群众运动,有时也出冤案:安吉县有个金姓农民,拖欠了两年地租,东家地主去讨要。
金农民居然手拿大诰,把地主绑到南京城,送朱元璋治罪,不明真相的沿途官员们,居然也敲锣打鼓,拿着反腐败的阵仗礼送他进京,可怜的地主,差点就冤死在反贪运动里。
2.啰嗦也挨揍
而朱元璋时代教训官员通用的刑罚,就是杖责,量刑通常是六十大板,官员倘若挨这顿揍,一般有几种普遍原因:贪腐,渎职,惹怒朱元璋等等,却也有些另类的原因。
比如朱元璋规定,官员如果在家里吃饭的时候,请妓女来唱歌,就要被杖责,另外,如果官员所在地,发现了身体残疾却没人管的老百姓,同样也要杖责。
此外有些原因也比较“倒霉”,比如朱元璋的户部尚书茹太素,因为写的奏折太唠叨,五千多字了还没切入正题,也被朱元璋拉出去大棒暴打一通。
3.马屁拍马腿
永乐皇帝朱棣最为后人诟病的地方,就是好大喜功。但好些时候,哪怕被吹得飘飘然,他脑袋也还清楚。
永乐十三年(1415年),朱棣北征得胜归来后,贵州布政使上奏章拍马屁,说朱棣凯旋的时候,连贵州的大山都有感应,群山高呼万岁。
朱棣看了后不但不高兴,反而大骂说:“我在北方征战,贵州的大山是怎么知道的,简直是胡说八道”。这位本想拍马屁的官员,反遭朱棣严惩。
4.好脾气也挨骂
比起明朝开国几位皇帝的暴脾气来,明宪宗朱见深,却是个出了名的好脾气,哪怕臣子发言触怒了他,也很少会发火,但这样的好脾气,有时候却比坏脾气更让大臣们受不了。
比如大臣们向他当面提意见的时候,他虽然能控制住脾气,却常常“非暴力不合作”,任对方说的如何天花乱坠,自己却打死不搭腔。
按照俗话说,就是个“闷葫芦”,搞得大臣们直憋气。御史陈音看不下去了,为朱见深上“奇文”一篇,文中指责说,皇上你虽然经常听我们说话,但是却从不向我们发问,而勤学好问,才是学习的优良传统。
希望皇上您能够每天抽出时间来,找几位饱学之士,向他们提问题,这样咱大明江山就能稳固了。奇文送上去,朱见深依然“闷葫芦”,看完了后没回音。
5.勤俭也雷人
明宪宗一辈子喜欢享乐,特别是宫中豢养了多只珍奇异兽,一直非常糟钱,等他儿子明孝宗朱佑樘即位,大搞勤俭节约,怎么处理这些动物,就成了个难事。
继续喂浪费粮食,杀了又忒残暴,放出去更祸害人,最后明孝宗拍板:干脆不杀也不养,让它们自己活活饿死好了。
6.皇上怕老婆
“中兴之君”明孝宗朱祐樘的政治污点之一,就是包庇外戚。他是中国历史上仅有的两位保持一夫一妻生活的皇帝之一。一生除了张皇后外再无嫔妃。
但物极必反,不但张皇后本人好奢华,张皇后的两个哥哥——张延龄与张鹤龄,更成了弘治朝至正德朝一霸。朱祐樘曾不顾“祖制”约束,为这哥俩在京城开商号,等于默许他们搞“官倒”。
这哥俩的主要恶行,除了抢男霸女外,就是大肆圈占土地。对他们的行为,朱祐樘有时候也采取一些啼笑皆非的处理方法。
一次大理寺核查土地,秉公处理了张家兄弟强抢民田的案子,张皇后闻讯大怒,跑到朱祐樘处哭闹。
结果朱祐樘耍起了“两面派”,先在张皇后面前假装生气,斥责大理寺办案不公,等着把张皇后哄高兴了,赶快偷偷派太监去大理寺传旨,内容很荒唐。
这次核查土地,你们做的对,每人赏白银一百两。但是我今天夸奖你们的事,一定一定要保密啊,千万不能让皇后知道啊。
7.对对联有风险
明世宗朱厚熜的最大毛病,就是狭隘猜忌,甚至一点芝麻大的小事,都有可能招祸。朱厚熜对待大臣,表面上很亲切的,经常拉着大臣拉家常,甚至讨论学问,但就在温情脉脉间,可能稍微一点小错,就会招得他当场翻脸。
嘉靖二十五年(1545年),朱厚熜一次召内阁首辅严嵩和吏部尚书熊侠,说要一起对对子,他出了个上联叫“阁老心高高似阁。”就这一句,吓得严嵩当场“扑通”跪倒,头捣蒜般的磕头,浑身冷汗直冒。
朱厚熜接着冷冷的说:你要是对不出来,我这里倒有一个下联——天官胆大大如天。话音未落,旁边的熊侠也紧跟着扑通跪下,连磕头的劲都没了,浑身哆嗦的如筛糠。
这个对联连起来的意思就是:做内阁首辅的严嵩,心气太高了,高的内阁首辅这个官都容不下他了。做吏部尚书的熊侠,胆子也太大了。大的都要比过天了——你们俩以后都给我老实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