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吕村塬规划图 走进富平浮塬 探寻尘封的人文典故

  【导语】浮塬是富平境内中部一条台塬,凝聚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人文典故。笔者去年夏天踏访了浮塬,写了这篇文章,或许能扣开故乡游子和乡亲们尘封的些许记忆......

  富平古属京畿北地,居高临下,号称“三山四水,九峪粪田” 形胜。“三山”指的是“频山、浮山、荆山”。“浮山”亦称“浮原”,位于富平县境中部,东起到贤坡头,西至温泉河东岸,北临顺阳河,南沿卤泊滩。东西长约二十一公里,南北宽约七公里,面积约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塬面平坦广袤,土地肥沃,西禹公路穿塬而过。

  相传古时洪水暴发,烟波浩淼,台塬若隐若现,宛如浮在水面上的山一样,故而名曰“浮山”或“浮原“。据《山海经》记载,浮塬古时到处都是盼木,树叶形似枳树(橘类),但没有刺,树上的虫子寄生在叶子上。还有一种珍稀的熏草,叶子像麻叶,却长着方方的茎干,开红色的花朵,结黑色的果实,气味像蘼芜,把熏草插在身上,可以治疗麻疯病。盼木和熏草今已绝迹。

  浮塬西端地势稍高,昔时高阜建有薄太后庙,俗称“疙瘩庙”。山麓温泉河沿岸建有薄台、还乡城,是为薄太后及亲属省亲住所。另外还在窦村建有中庙,华朱南建有下庙。楚汉时,薄太后是魏王豹的妃子,汉灭楚后,刘邦收薄妃入宫,生文帝刘恒。文帝即位尊其母为太后,伺母至孝。薄太后母亲灵 文侯夫人,居住怀阳城,薄太后去探望时,常带着汉宫御膳“烤酥饼”,灵文侯夫人非常喜欢。后来烤酥饼的做法传到民间,遂取名“太后饼”。两千多年来,烤酥饼技艺世代相传,延续至今,已成为富平著名的风味小吃。浮山北十里许古怀德城遗址,即今怀阳村。据《富平县志》记载:西汉初,文帝即位,尊懿旨迁母薄太后居住怀阳城附近,置怀德县,以资纪念,东汉时并怀德入频阳。

  浮山南沿迤山庙,即今迤山中学。校园内有一块陨石,重约两千公斤,形如两座小山相拥,斑痕点点,细看似有肩挑手抓的印迹。世传这石头是“二郎担山赶太阳”时掉下来的,二郎神杨戬是神话传说中的大力神,力大无比。古时雍州大地白天赤日炎炎,烤得人汗流浃背,夜间又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二郎神疑心女娲补天遗漏了窟窿,便肩挑大山,大步流星追赶太阳,一心想补上这窟窿。当走到浮山地界时,肩上的大山突然掉下一块,二郎神连忙伸手去抓,没抓着,落在了地上,这石头便是“遗山”,后来文人墨客雅称其为“迤山”。为了纪念二郎神,人们在迤山建有二郎庙,俗称迤山庙,世代祭祀。秦汉时,庙里供奉着秦始皇长子扶苏和秦大将蒙恬塑像。

  迤山中学院内柏树林,有民国先驱张将军墓。将军名养诚,字义安,富平到贤人,同盟会员,早年曾留学日本东京“浩然庐”学军事。后奉孙中山之命,回陕加入陈树藩部任营长,驻守三原。陈树藩投靠袁世凯和北洋政府后,残酷屠杀革命党人,激起爱国志士群起反对。1918年元月大雪之夜,张义安和董振五、邓宝珊发动了“三原起义”,“雪夜兴兵,声势激雷电“,大获全胜,有力地配合了孙中山领导的护法斗争。三原起义成功后,张义安与董振五、邓宝珊、李虎臣率兵逼近西安。陈树藩勾结河南镇嵩军刘镇华入陕,战局吃紧。胡立僧见西安久攻未克,遂命张义安回三原议事。张部退守户县,刘镇华趁机攻击。张义安闻讯大怒,立即返回前线率部反击,不幸中弹阵亡。孙中山领导的广州军政府追授张义安为陆军中将,公葬于迤山庙。墓地面积约二十余亩,四周翠柏成林,幽静肃穆,墓前竖胡景翼将军撰碑:“黄狗红羊劫未阑,阵云萧瑟月华寒。龙城飞将今何在,每饭难忘张义安。”

  迤山中学北侧有习仲勋陵园,园内植有侧柏、龙柏、白皮松、火球等树木花草,简朴肃穆庄严,习仲勋雕像坐落在陵园中央,侧旁石碑镌刻着夫人齐心书写习仲勋语:“天天战斗,天天快乐。奋斗一生,快乐一生”。习仲勋是陕西富平淡村人,祖籍河南邓州,早年投身革命,是陕甘边革命根据地的主要创建者和领导人之一,历任中共陕甘边特委军委书记、陕甘边苏维埃政府主席、中共西北局书记、西北军政委员会代主席、中宣部部长、政务院秘书长、国务院副总理兼秘书长、广东省省长、中央书记处书记、第五届、七届全国人大委员会副委员长等职,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卓越的领导人。

  陵园东陶艺村,始建于二十世纪末,集陶艺展示、生态观光、餐饮住宿为一体,迄今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陶文化交流中心。园内建有国际陶艺博物馆群,展品来自五十多个国家600多位世家陶艺精品万余件/套。文献艺馆收藏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陶艺精品或文献资料50多种2000余件。果林苑占地800余亩,种植各类优新果树300多种,常年有绿茵、四季花果香。前来观光的国内外游客,络绎不绝。

  浮山西麓温泉河,因河水隆冬不冻微温而得名。其源头在南社龙王村,河两岸涌泉星布,形如母猪乳,民间俗称“母猪河”,其下游河滩盛产芦苇,亦名苇子河。河水由西北而南,绕浮山至老县城北而东,至南阳村卤川泉入,又东南至安头入临潼县境,汇石川河入渭河。境内流长25公里,均宽4米,流域面积600平方公里。昔时,温泉河流水潺潺,垂柳依依,渔矶人影,浣纱溪女,构成了一幅生机勃勃、优美动人的天然画卷。清邑人惠之介《游温泉》诗云:“湛湛温波远,依流趣不稀。树深莺语细,溪静浪痕微。空翠连巢阁,野烟隐钓矶。秋风芦荻裹,白鹭下还飞。”清邑人韩文《温泉春浴》诗赞曰:“日暖飞红浸玉波,脂香近自汉宫过。薄台云洒天根雨,汾鼎龙翻地底河。傍柳渔矶人影乱,浣纱溪女笑声多。中山可似骊山胜,莫羡华清对素娥。”温泉河床系青泥底,河谷窄深,两岸为沟壑台地。前多年因地下水位逐渐下降,源泉时有涸减,流量甚微。2014年,富平县政府启动了“温泉河湿地公园”工程,规划面积180万平方米,包括台地、明月湖、湿地景观、休闲、林地、红色文化、运动公园等七个功能区及配套设施建设,现已部分对游人开放。

  浮山南麓富平古城,始建于元末明初,因筑城于四面陡峭如刀斩般的台塬上,其势巍峨险峻,居高临下,故曰“斩城”。昔时城内有文庙、城隍庙、关帝庙、魁星楼等古建筑。清同治八年(1869)知县江汇川建望湖楼,即“湖山书院”旧址。民国五年(1916)毁于“逐陆之役”,民国十二年,邑人胡景翼将军重修为砖木结构日本式三层楼,今尚保存完好。古城之西“圣佛寺塔”,位于城西中山塬头,始建于唐元和元年(806),原名叫灵感寺。塔身七级八角空心,青砖筑成,基周长18米,塔高21米。第一层阳面石额阴刻“释迦如来第十六所真身舍利宝塔”,第六层阳面石额阴刻“大乘妙法莲花会上菩萨”。塔中秘藏穆加如来真身舍利,这在全国也不多见。唐中和二年(882),相国中书令、诸道行营都统(唐军总司令)王铎,将两川兴元军屯驻“灵感寺”,即为此地。圣佛寺曾在金大定六年(1166)、清康熙五年(1666)先后两次重修,建国初尚存前后两殿。圣佛寺塔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至今仍巍然屹立,古朴典雅、宏伟壮丽!古城之北青石桥,又名李公桥,系明鸿胪寺序班、流曲镇西里堡人李荩心倾巨资修建,经青石桥引玉带渠水入古城根下,既方便邑人通行,又解决了居民饮水之难。古城之南湖水荡漾,盛产芦苇莲菜。古城之东,窦村堡民居错落有致。是时有民谣赞曰:“南门外湖光好纡子莲花,北门外青石桥水流上下,东门外窦村堡千家万家,西门外圣佛寺一座宝塔。”

  富平古城东北十里许华朱乡“银钩鼎州窑遗址”,窑瓷堆积层面积超过一平方公里,发现的陶瓷类别包括砖瓦瓷等,釉色包括黑、黄、青、白及花釉,涉及瓶、碟等器皿及器械等类型。有关专家从其胎胚薄、釉色正、刻花精致来推断,这个窑场可能超过陕西铜川耀州窑。疑似汉砖瓦的存在,有可能证明这个窑场早于著名的耀州窑。虽经能长达一千多年深埋,其色泽仍然鲜亮。堆积层中还有大量陶片及破碎陶瓷器皿,该窑年代疑似跨越汉、唐、宋、元等数代。 华朱北二里许义亭城遗址,即今旧县。据《富平县志》记载:唐玄宗开元年间,从甘肃彭原界(今庆阳)徙富平县治于义亭城,属京兆府。晚唐哀帝天佑二年(905),划出美原县,设置鼎州。元末明初,富平县治由义亭城迁至窑桥寨,即今之富平古城。

  华朱东八里许王寮镇,位于浮塬中部,因其辖区面南卤川,又名北卤塬,亦称王寮塬。民间世代相传元朝时,此地连年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民不聊生,饿殍遍野。陕西行省差遣镇国将军王寮到此开仓赈济,救民涂炭,里人感念其德,遂改村名为王寮。明洪武三年(1370)设集立镇,始有王寮镇之称。王寮镇南八里许卤川军寨,是为宋将张俊抗金时安营扎寨旧址,卤川即为宋金大战遗址。王寮镇东三里许西禹公路南侧,有一株千年古槐。相传一千多年前,山西某客商骑驴途经王寮,天色已晚,便借宿于路边小店,将毛驴拴在小槐树上。客商天亮临走时,发现毛驴啃坏了树皮,执意要赔,店家不肯。客商便将银子放在树下,悄然离去。后来店家和村民发现了银子,认为小槐树已属山西客商之物,精心呵护,逐渐长成参天大树。近距离目测:树干高约三丈余,粗约三四搂,树心枯空,上端箍着铁圈,根部围着铁栏。县政府于2006年立“千年古槐”石碑一通,碑文记述民间传说云云。

  王寮镇又东六里许丈八塬,传说因顺阳河渠至此丈八宽而得名。丈八塬前口村为明崇祯乙卯举人、原任贵州知州、后贬南阳知县李本泽故里,其本家贤弟、关中鸿儒李因笃在《邑里绝句》中记云:“系马浮塬丈八村,南阳解绶息柴门。呼庐领奕拼同醉,浊酒青灯老弟昆。”塬下顺阳川,亦名锦川,又名流曲大川。古频水从赵老峪涌出,至流曲大川,沿丈八塬北麓,迎着太阳一路蜿蜒向西,汇入温泉河,故而名曰“顺阳河”。顺阳大川宽阔平展,北依台塬,南抵浮山,西炭村东到贤,美田千顷是锦川,此乃秦始皇予王翦大将军“良田千顷”封地也。河北岸流曲镇,是为明万历间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孙丕扬故里。西汉征和二年,汉武帝刘彻明月山访仙,曾驻跸流曲,昔时北街有汉武帝大庙。明末清初关中鸿儒李因笃有诗赞曰“流曲轻风荡麦花,武帝畂猎住龙牙。荒祠零落留轩冕,野老春盘走万家。”

  丈八塬又东北十里许到贤镇,古名临塬村,因地处浮塬北缘而得名。春秋时期(前636),秦穆公派兵护送晋公子重耳返晋,曾住宿临塬村歇息,邑人为纪念这位圣德贤明的晋公子,便更改村名为“到贤村”,迄今已有2375年的历史了。明洪武三年(1370),在此设镇立集,遂称到贤镇,是明代富平八大集镇之一,建镇至今已645年。到贤镇位于富平与蒲城两县交界处交通要道,西距富平县城约20公里,东距蒲城县城约30公里,自古属兵家重镇。昔时街道店铺毗邻,商贾云集,兴盛繁华。1937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第八路军”,誓师富平庄里镇。随后,八路军朱德总司令、彭德怀副总司令、任弼时、左权将军,120师贺龙师长、129师刘伯承师长、陈赓、陈光旅长等,率部途经到贤地区东征抗日,历时月余。

  到贤镇北乌古论速可墓。史书记载:乌古论速可,女真族,金时官拜宁武将军,镇守华塬(耀州),封晋秋司成候。元灭金,弃官隐居频山,后迁居流曲东川,易姓李。朝廷屡次委任其官职,坚辞不就,敕赐金牌褒奖,里人称其后裔“金牌李氏”。乌古论速可将军逝世后,葬于到贤镇北坡,世代祭祀。其遗址在镇北坡砖瓦窑处,人称“元帅坟”,今已毁。到贤镇东北八里许庄镇槐园堡,为辛亥革命爱国将领、靖国军陆军中将张义安故里。

富平吕村塬规划图 走进富平浮塬 探寻尘封的人文典故

  到贤镇东五里许王翦墓。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秦代杰出的军事家,官拜大将军,灭燕赵魏楚百越六国,武功盖世,先后封武成侯、美应侯。平楚班师咸阳后,老将军主动交出军权,执意辞官告老还乡,隐居在秦始皇封地“美田千顷” 东隅之庄子(庄镇),颐养天年。老将军91岁无疾而终,按侯爵礼仪厚葬于到贤镇东,墓冢呈椭园形,高约9米,周长136米。墓西有六小冢,传说埋葬六国文书,又云六国王子陪葬,或为部将坟冢?王将军墓冢耸立浮山塬头,高大伟岸,气势磅礴,不怒而威。邑人刘连玎有诗偈曰:“到贤城东草萋萋,翦陵六冢各东西。谓有将军浩气长,诸侯不敢树叛旗。”民间传说,古时每年阴历六月二十五、二十六日天刚亮时,人站在百步之外,能看见将军墓冢城郭上空,武卒旌麾车马,千万为群,蔚蔚蒸蒸,状似海市蜃楼,人靠近时则无,里人多前往观看,皆惊叹称奇!邑人李因笃作将军墓偈云:“当时定兆涧流南,六月佳城晓雾烟。贝阙珠宫移海市,琱戈铁骑阴山风。长杨流雨哀声合,老柏摩宵黛色参。莫使墓田侵牧竖,清门连复起朝簪。”

  到贤镇东北一里许坡头村,因位于浮塬东端边缘北坡而得名。民间世代相传,明万历年间太子太保、吏部尚书孙丕扬,把女儿嫁给了坡头村高财东家。女儿从小受父亲教诲,为人知书达礼,孝顺贤惠,行事低调不张扬。嫁到高门后,孝敬公婆,相夫教子,从来不夸娘家富贵。有一天,几个嫂子对弟媳说:“人都说你父亲是朝廷大官,咋没见他来过咱家?看你的穿戴也不像官宦人家的千金么!”弟媳默不作声,嫂子们越发的从心里有些瞧不起她,受了不少委屈。有一年夏天,孙丕扬从京城回乡省亲,女儿向父亲哭诉说婆婆家瞧不起她,恳请父亲去一趟。孙丕扬沉思良久,说:“好吧,明天去!”高财东听说亲家要来,连忙安排下人杀猪宰羊,设席摆宴。话说这天早晨天刚亮,孙丕扬的卫队前哨兵卒已经到了高家门口,高财东赶紧招呼相俸烧水传茶接待。先到的士兵把村里的井水都喝干了,后续的士兵仍络绎不绝,嚷闹着要水喝。这事惊动了庙里的“土贴爷”,便爬上城门楼观看,只见坡头去往流曲镇的大路上,密密麻麻的全是士兵,而孙丕扬还在自个家里没动身呢。吓得土贴爷惊呼一声“我的妈呀!”赶紧躲到半城墙里去了。从此,土贴爷就一直呆在半城墙上,再没敢返回庙里,留下了“土贴爷躲在半墙里”的典故。至今当地民房院里的山墙上,都有一个“土贴爷窑窝”的。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8151/171704446095.html

更多阅读

最新高清西咸新区规划图_e路驿站 浦东新区 新侨驿站

最新高清西咸新区规划图(地铁1#、2#延伸至机场,4#延伸至泾河新城) 按照《规划》,西咸新区将以“核心区+组团”为模式,打造“便捷交通连接、优美小镇点缀、都市农业衬托”的生态田园新都市。  与此前讨论的规划相比较,此次的西咸新区

声明:《富平吕村塬规划图 走进富平浮塬 探寻尘封的人文典故》为网友雪芯向陽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