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气候专业 古气候






guqihou
古气候
paleoclimate

   指现代气候以前的,包括历史气候和地质时期气候(见)。在地质学上,指地质时期气候。古气候的研究,在和气象学上,对于了解气候变迁、现代气候的形成、自然地理环境的演变有重要作用;在地质学上,对于地层划分和对比,地壳演化研究以及矿产资源成因和探测都有指导意义。
 研究简况 地球气候变迁遗留的痕迹很早就被人们所注意。中国北宋时期的通过对延州(今陕西省北部)化石的观察,提出在当时气候条件不宜竹类生长的延州可能在“旷古以前,地卑气湿而宜竹”的观点1686年,英国R.胡克根据波特兰角的海龟化石和巨大的菊石,认为该地过去气候曾经是比较温暖的。1840年,瑞典根据阿尔卑斯山的冰川堆积,第一次提出地球气候史上曾出现过气候。20世纪初,德国和E.布吕克纳著《冰川时期的阿尔卑斯山》,将阿尔卑斯山第四纪大冰期划分为4个冰期(后又划分成5个冰期)。20世纪以来,许多学者对古气候进行了研究。中国曾对历史气候作了大量研究,他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1972)一文受到国内外有关学者的普遍注意。
 研究方法 地球上仪器观测的气候记录,最长不过二、三百年。有两类资料可以把气候记录延长到没有仪器观测的年代:一类是历史资料,如考古发掘物、历史文献等;另一类是各种天然气候记录,包括树木年轮(见)、地层中的生物化石、植物孢粉、各类沉积物的特征,以及各种自然地理因子变迁的痕迹等。这些天然气候记录有连续的,也有间断的,其适用的地理范围、研究的时期及在气候上的意义也都不相同。时期愈早,古气候记录愈少。
 地质时期气候研究主要包括寻找古气候证据和确定证据年代(称为断代技术)两个步骤。前者采用地质学方法、地理学方法和同位素方法(物理学方法)等。地质学方法是根据生物生存条件、岩层和沉积矿床的形成与气候的关系,通过对地层中生物化石和沉积物等特性的研究,阐明地质时期气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和变化规律。例如:煤层的存在,可以推断为湿润气候;出现,可推断为温暖气候;有石膏、岩盐,可推断为干燥气候。此外,通过地层中植物孢粉判别母体植物的种属,可推测过去的及其相应的气候。地理学方法主要是考察自然地理环境的变迁,如海平面的升降、和水位的变化、和的进退、沙漠和冻土以及森林等界限的推移,用以估计相应的气候演变。同位素方法是利用元素同位素含量和比值来推测过去气候的温度,其中以氧同位素方法应用最广。例如,利用氧同位素比值可以测定极地冰原不同冰层形成时的温度状况。自然界的氧有氧-16、氧-17、氧-18三种同位素。在冰层形成时,气温越低,其中氧-16和氧-18的比值越高。因此,可以根据氧-16和氧-18比值的变化,了解第四纪海面温度的变化。氧同位素方法同样可用于测定钟乳石和树木年轮形成时的温度。利用碳-13和碳-14的比值,也可推测过去的温度,但应用不太广泛。
 断代技术是确定各种证据形成的顺序和年代。可分为相对断代和绝对断代。相对断代只说明证据在形成时间上的新老顺序,主要依据古生物方法加以划分,如孢粉断代、地层学断代等。绝对断代是明确给出证据形成的绝对年代,主要是根据岩石中放射性同位素蜕变产物的含量加以测定的。
 历史气候研究主要利用历史文献和考古发掘物中关于气候的证据,分析历史时期的气候状况。
 气候史 地球起源以来的约46亿年中,气候曾发生过多次巨大变化。现在人们还无法了解地球早期的气候状况,只能通过某些直接和间接的方法推测约20亿年以来的气候变化。前寒武纪以来,至少出现过多次全球性的大冰期。
 一般认为,对地质时期温度的估计从中生代(距今2.3~0.67亿年)起才比较可靠。据H.弗洛恩估计,中生代时的年平均温度在两极附近为8~10℃,低纬度热带地区为25~30℃。
 新生代(距今约6700万年以来)气候的主要特征是中纬度温度缓慢地下降(见图[新生代以来中纬度气温变化]),而热带地区却无明显变化。它导致南极洲冬季降雪,山岳冰川逐渐增加,大洋底水温下降。大约在距今500万年以前,南极地区已出现冰盖。到250万年前,北半球冰岛等地区也开始出现山岳冰川,以后格陵兰等地的现代冰川又相继形成。于是,地球气候逐渐进入到一个新的大冰期,即第四纪大冰期。
 第四纪大冰期开始时间有很大争论,但多数人认为始于距今 200万年以前。第四纪气候是以和中、高纬度山岳冰川为主要特征,统称为第四纪大冰期。在第四纪内,依据冰川覆盖面积的变化,可划分出几次冰期和间冰期。由于气候变化随地区的差异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各地划分的冰期有所不同(见)。
 第四纪中以里斯冰期的冰川作用最为强烈,当时地球有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三的大陆面积为冰川覆盖(现在约为十分之一)。在亚洲,冰盖到达贝加尔湖附近。
 冰期气温平均比现代低 8~10℃。间冰期气温比现代高,北极地区气温较现在高10℃以上,低纬度地区也较现在高5~6℃。冰期和间冰期温度的巨大变化,导致其他气候要素和自然地理因子的变化:①雨带分布的变化。冰期时,极地冰原面积扩大,极地反气旋增强,极地高压带向中、低纬度地区扩展,迫使行星极锋带移至中、低纬度地区,导致中、低纬度地区低气压活动频繁,雨量充沛,湖水面积扩大。例如,亚洲中部、非洲北部和中部、北美洲西部等,在冰期时均为湿润地区,但在间冰期时,上述地区的气候常很干燥。②雪线的升降。冰期时,全球山岳雪线普遍下降,大多数山岳雪线下降1000~1400米,热带地区雪线下降700~900米。③海平面的升降。冰期时,地球表面的水相当大的一部分形成巨大冰盖而留在陆地上,海平面因此降低。例如,玉木冰期时的海平面比现代低约 100米。在间冰期最暖时期的海平面,可能比现代高出15~30米,甚至更高。④生物群落的迁移。在冰期时,冰川扩张,气候带向低纬度地区移动。在间冰期时,冰川退缩,极地地区气温升高,气候带向高纬地区移动。与气候带相应,生物群落也随之南北迁移。例如:克里米亚(里斯冰期)的地层里发现过北极狐、北极鹿化石;在南高加索,从冰期地层里发现过猛犸象化石,这些都属于极地动物。在间冰期,北冰洋沿岸有虎、麝香牛等喜温动物群活动。
 冰后期(约从1万多年前开始),全球气温逐渐上升,冰川覆盖的面积相应缩小,海平面随之上升,地球气候又进入较为温暖的时期。
 参考书目
张家诚等编著:《气候变迁及其原因》,科学出版社,北京,1976。
H.H.Lamb, Climte: Present, Pst  nd  Future,Vol.2,Methuen & Co.,Londou,1977.
             郑斯中 龚高法

以上就是网友分享的关于"古气候"的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爱华网的支持!

古气候专业 古气候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8151/330620814847.html

更多阅读

关于春节过年的古诗句大全 春节的诗句

关于春节过年的古诗句大全:内容简介:在城市生活久了,常听人们说:现在的春节越过越没劲了。从生活水平上说,年景是越过越好了,可是,春节的过法似乎少了些什么。现在城市过春节,于匆忙的快节奏中越来越简单化,剩下的只是休闲娱乐和探亲访友。为

山东沂河挖出巨牙化石初步鉴定为古菱齿象牙 古老古菱齿象

[导读]山东沂河发现了距今约有1至3万年的古菱齿象牙化石。该化石对研究临沂地区远古时代的气候、环境和地理地貌有重要的价值。巨牙化石巨牙化石山东沂河挖出巨牙化石,经过初步鉴定,这极有可能是个古菱齿象牙,距今约有1至3万年,这

走进尤溪桂峰古民居 尤溪县桂峰村

走进尤溪桂峰古民居5月9日(星期六),校摄影组一行六人,在三明市尤溪县联合乡拍了几张照片后,直奔桂峰村参观古民居。桂峰村位于福建省尤溪县洋中镇东北部,距京福高速公路洋中互通口仅10公里,海拔550米,群山环抱,云雾萦绕,山青水秀,气候宜人。

天机.华胥古国与古华夏人 华胥国

天经(二)——华夏古陆与古华夏人第五章 古华夏人大约300~400万年前,随着气候的变化,生活在赤道附近的两栖型海猿逐步进入华夏古陆的南部——西太平洋岛弧,开始进化为陆居的“人猿”——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种群在此后继续向北迁移。一

奥古斯塔国家俱乐部球道攻略 奥古斯塔球场 会员

奥古斯塔国家俱乐部TheAugustaNationalGolfClub——风景如画18洞,每洞一芳名,洞洞有故事!创始人鲍比·琼斯(BobbyJones)每年4月美国大师赛的固定比赛场地世界最尊贵的高球圣殿之一世界顶级私人会所,仅有300位会员美国百佳球场榜单

声明:《古气候专业 古气候》为网友季末如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