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贺的诗
李贺的诗歌因为他独特的风格而被后世称之为“长吉体”,在诗坛中独树一帜,影响极大。李贺虽然英年早逝,但作品不少。据记载,晚唐时李贺的诗被整理成集,共233首,而宋朝以后流传至今共四卷220首。
《李凭箜篌引》
就内容和题材上来说,李贺的诗可以分为四种。一为借古讽今,他所处的中唐已经开始衰败,藩镇割据、朝政腐败、百姓疾苦,这样的国家和社会现状,主要是李贺为官时所作,他看在眼中写在诗里;二为发愤抒情,他一生怀才不遇、仕途失意因此内心愤懑不满,李贺的这类诗歌既有积极豪迈的也有消极抑郁的;三为神仙鬼魅,这是他想象力和浪漫主义的体现,而李贺以此常常抒发神鬼的虚假和生老病死的必然,多写鬼怪也是他不称为“诗鬼”的原因之一;四为咏人或咏物,实则是抒发自己和反映现实。
李贺的诗受到了楚辞、汉乐府诗、李白杜甫诗等人之前诗歌的影响。这一方面,李贺大多写古体诗,尤其是乐府诗,却很少写当时的近体诗,据说流传至今他没有一首七言的律诗。此外,他较少写长篇,多写短篇诗歌。另一方面,李贺的诗想象奇特,语言瑰丽。奇特体现在他对神怪的描写以及比喻拟人方式的特别,而瑰丽则是因为他常常可以推敲熔铸自己的语言。
李贺的代表诗有许多,出名的有《梦天》、《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南园十三首》等。
李贺被称为什么
李贺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后世对其评价很高,加上他的自称,他有不少的称呼,其中不少与李贺的生平事迹有关,也有些是对他诗歌成就的赞赏。
李贺画像
李贺字长吉,所以称为李长吉。他祖籍陇西,生于生于河南福昌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三乡),因此他又有了陇西长吉、李昌谷的称呼。此外,李贺虽然从小家境贫寒,但祖上是唐高祖李渊的叔父郑王李亮,所以他有时也自称“唐诸王孙李长吉”。李贺一生仕途不顺,有三年时间任从九品的奉礼郎一职,这是他后来除军队幕僚外唯一的官职,所以他也被称为李奉礼。他还有一个自称是源于他写的《高轩过》一诗,他在诗中写自己是“庞眉书客”。
以上的称呼都是源自李贺个人的生平,而作为一位诗人,李贺是以诗歌著称,所以他的另几个称呼是对他成就的肯定,在后世更为出名。
比如,“鬼才”和“诗鬼”。说李贺是“鬼”有许多原因,李贺是浪漫主义诗人,诗歌常常涉及神仙鬼怪,而感情却非旷达清远,多是悲伤苦闷的,因此,李贺可以说是向死而写诗,是在用鬼眼在看人间。与他相对的就是,“诗仙”李白,同样是浪漫主义,区别就在于感情色彩上。
此外,李贺也被与李白、李商隐两人并称为唐代三李。三人都姓李,都是唐朝著名的诗人,李白先于李贺,而李商隐又晚于他。将李贺与这两位诗人并称齐名,本身就对他的肯定和赞誉。
李贺天若有情天亦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因为毛泽东的一诗而闻名后世,但它其实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金铜仙人辞汉歌》。金铜仙人是汉武帝所建,后被魏明帝下令拆除,离开汉宫。李贺正是由这个典故有感而发所作此诗,他也在诗前写明了这一点,并说仙人离去时潸然泪下。
《金铜仙人辞汉歌》
全诗有十二句,前四句为第一部分内容。被埋葬在茂陵的汉武帝刘彻,生前如此伟大如今也不过跟秋风路过一样匆匆,他以前华美的三十六宫如今也早已青苔满地。这两句以汉武帝来抒发韶华易逝,时光不再之感。而把汉武帝称作“刘郎”,可见李贺之个性骄傲。
中间四句为第二部分,写的是想象中金铜仙人离开汉宫时的情景,尤其着重以拟人的手法描写了它的神情。“酸风”是说风的寒冷,更是说仙人因不舍而心酸欲落泪的感情。之后,“清泪如铅水”更是直接正面地写出了它流泪的样子,原因何在?不过“忆君”,这个“君”并非特指某人,还是它所见证过的汉朝。
最后四句,是第三层内容,写的是仙人被送出长安城后的场景。只有衰枯的兰草相送,盘儿相伴,可长安还是越来越远。事物比如兰草会衰枯是因为它有情,而天地日月变化,是无情的,可是假如天也有情,那么它也会跟兰草一样衰老。
据说,该诗是李贺因病辞官,也是离开长安到洛阳时所作。当时唐朝已经开始衰落,而他却怀才不遇报国无门,所以他是为金铜仙人悲伤,更是为自己。
致酒行 李贺
《致酒行》是李贺的一首七言乐府诗。据说,这首诗是李贺在被人陷害不得参加进士科之后,回家途中,借酒消愁时所写,因此全篇描述的是诗人与主人饮酒对话的内容,主要是在抒发自己的悲愤之情。
“雄鸡一声天下白”
开头两句,写诗人喝酒时,主人给他劝酒,并且祝他长寿。第一句的“零落栖迟”,明确地表达出诗人遭到陷害后的潦倒和落魄。三四句,借用了主父偃的故事,以他的“困不归”来比自己,境遇相似都是潦倒在异乡,而家人折柳思念自己的想象,更是加深了这种凄凉之感。这两句像是诗人愤愤地在对主人描述自己的遭遇。
之后四句,则是主人听到诗人的遭遇后的回应,也就是致酒的话。主人也借用了一个典故,同样困顿的马周当年客居新丰,不仅“无人识”还遭到了别人的侮辱,境遇甚至更加糟糕。可是他坦然面对,后来凭借“两行书”,从而得到了皇帝的赏识。主人的话其实就是在劝诗人看开一时的困厄,积极面对,抓住机会从而功成名就。
全诗最后四句,是诗人听后的感慨。诗人表示自己原本是“有迷魂招不得”,现在听了主人的一席话,感觉就像是早晨雄鸡叫了一声天下就亮了一样幡然醒悟。诗人的雄心壮志也回来了,认为少年就应该有凌云之志,不能一蹶不振,自怨自艾。最后两句一反之前的沉郁凄凉,变得激昂向上。
马诗 李贺
《马诗》是唐朝诗人李贺的一组五言绝句诗,共有23首。从诗名就可以看出与马有关,李贺表面上是在或赞颂马或叹惜马,其实是在抒发个人感情和想法,比如表达怀才不遇的感慨,这一表现方式属于比体。
《马诗 其五》
比如,其中被选入五年级语文教材的第五首。“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前两句,把沙比作雪,把月比作钩,这个“钩”并非钩子,而是一种弯刀。描绘的是边疆战场的情景,表达的是诗人有着投笔从戎、建功立业的抱负,而当时的唐朝藩镇割据,为祸甚重。后两句,其中“金络脑”是一种贵重的马鞍。诗人在问马儿何时可以上战场,其实是在问自己何时可以受到重用,一展才华。所以全诗是在表达诗人的实现抱负的渴望,也藏有报国无门的失意。
再比如,组诗的最后一首,“武帝爱神仙,烧金得紫烟。厩中皆肉马,不解上青天。”前两句,写汉武帝想要长生不老,烧金银来炼丹,却只得到紫烟几缕。后两句说,原来武帝在马厩里养的不是天马,不过是凡马,所以不可能让他升天。一个“肉马”不仅表明它们凡马的身份,也写它们被喂养得肥胖笨重,浑身是肉,这样的马跑都跑不动怎么带人上天。诗人在这首诗中,是在借古讽今,既讽刺在位的皇帝昏庸迷信,大臣腐败无能,也暗示有才有能力的人没有被重用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