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书院 古代书院 陕西省古代书院

导读:爱华网网友为您分享以下“陕西省古代书院”资讯,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您对aIhUaU.com的支持!

陕西地区古代书院(一)—— 西安市

(一)西安市区古代书院

西安地区的书院始于元代,盛于明清。开建书院讲学之先者为宋代关学创始人眉县张载。张载曾受聘为长安学宫教授,他“语学而及政”,主张“学则须疑”、“顽强不息”、“学为圣人”。后世关中儒者多继其讲学传道文风,书院便首选而成他们据以传播儒家思想、培养人才的主要场所。至明而清,分布于西安地区的书院达20余处,其中关中书院、正学书院、少墟书院、鲁斋书院、养正书院最为著名。除城区而外,西安府属县尚有书院15座,即临潼的横渠书院、渭北书院和居善书院、骊山书院;蓝田的玉山书院与芸阁学舍;户县的柳塘书院、渼陂书院、二曲书院、明道书院;周至的集贤书院和对峰书院;高陵的渭上书院、景槐书院与吕泾野讲学处。

·① 关中书院·

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布政使汪可受等为冯从吾退官后讲学而建。院址在府治东南(今书院门西安师范学校处)。冯从吾在关中书院讲学20余年,治学主张“调停朱王,互救其失”,力图“恢复本旨”,务使关中之学秉承儒家宗旨。教学订有《学会约》,“弟子甚众”。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周至李颙主讲于关中书院,订有讲授与自修两部分规程,企图沟通陆王(陆九渊、王阳明)与程朱(程颐、程颢与朱熹)两派之学,并主张“匡时”,培养“明体适用”的通儒。后来,关中书院教学重考课举业,“关中乡省中式膺馆选者大半皆书院之士,一时称盛事焉”,但务实的学风仍然存在。道光十六年(1836年),林则徐为陕西巡抚,令关中书院以《关中水利议》为题进行考试,以征询筹划关中水利的意见。咸丰、同治年间,因太平军、西捻军、回民起义等战事不断,书院被迫停学。同治末年,布政使谭钟麟整顿书院,订立课程,恢复教学。光绪年间,长安柏景伟主讲于关中书院,“以外患日棘,思造士以济时艰,以经史、道学、政事、天学、地舆、掌故、算法分门肄习,士风丕变”。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关中书院改为陕西师范学堂。

·② 养正书院·

清嘉庆七年(1802年),由清军同知叶世倬在卧龙寺巷购屋建立。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和四十年(1775年),咸宁、长安两县各于城外郭内建立学舍,东曰春明,西曰青门,专教两县童子,后因年久颓废。叶世倬归并两学舍为养正书院,与关中书院分课生童,关中书院招收“附学生员”,养正书院招收未入学的“学童”。道光时改名崇化书院。光绪十六年(1890年)迁府考院东。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改建游艺学塾,当年十月改为陕西中学堂,校址即今西安高级中学址。

·③ 少墟书院·

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陕西巡抚奏请重建。原是冯从吾(号少墟)专祠(青门学舍旁),附设少墟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改为长安县高等小学堂,地址即今西关正街西安市第四十二中学处。

·④ 鲁斋书院·

鲁斋为许衡“居魏时所署斋名”。元仁宗延祐初(1314年),“诏立书院于京兆以祀衡”,因名鲁斋书院。主持教事的是“以书经魁乡校”的奉元学者同恕,“先后来学者殆千数”。院址“在府治东北,久废”。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署盐法道黄嗣东在东关长乐坊以春明学舍旧址重建。聘贺瑞麟讲张载《西铭》,习乡饮酒礼,阐发关学要旨,“关中之风丕振一时”。后主院事的是蓝田大儒牛兆濂。书院附有塾馆,收教关内外贫穷幼童。

·⑤ 正学书院·

地址在西安府城长安县治东南(详址无考)。原为宋代理学家、关学创始人张载讲学处,吕大钧等人皆受教于此并得其传。元代省臣于此建立书院,聚徒讲学,并设祠合祀张载、许衡及乡贤杨恭懿。明代百年间遭兵、民占据,明弘治九年(1496年)学使杨一清重新择地建立,定名“正学书院”(今正学街西侧)。明万历七年(1579年)宰相张居正下令毁废,“栋宇榱桷狼籍道左,即木主祭器亦持鬻民间”。万历十三年(1585年)许孚远督关中,恢复书院,聘蓝田王之士、长安冯从吾共同“讲切关洛宗旨”,“多士兴起”。清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并入关中书院。

(二)临潼县古代书院

① 横渠书院

书院兴于宋代,元、明亦然。清于各郡县设庠序,直省都会设书院。临潼的横渠书院是因纪念宋儒张载(横渠)而设。张载晚年曾被召任“同知太常礼院”,后因病重,带病西归,过洛阳,到临潼,宿于临潼馆驿,病更加重,遂殁。门生挽车葬先生于眉县。临潼为其告终之地,故建祠以祀之,并建横渠书院以继其学。张载死后,横渠书院在临潼久盛不衰。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知县赵于京曾对横渠书院进行了缮修,至乾隆二年(1737),县令朱一蜚因见“书院倾圮日久,乃延请山长,广致生徒”募集数千金,“择绅士之老成练达者经理其事”,扩大旧日的规模,把横渠书院整修一新。(崔继在《重修横渠书院记》中曾说:“夫横渠张子,千古之大儒也。生于郿邑,而临潼实皋座谈经之地,书院之重修岂顾问哉?”后来有人据此说,张载曾在临潼讲过学,此说尚待查证。)到清乾隆四十九年,临潼令蒋勋,又重修横渠书院,作为诸生学习之所,以继张横渠的关学。同时树碑为记,碑文为兵部侍郎毕沅撰,兵部尚书王杰书。横渠书院在民国时期改为书院门小学,其门前街道亦名为书院门街。解放后,改为华清小学,如今已是拥有千余名学生的学校。

② 渭北书院(关山书院)

渭北书院在渭北关山镇,始建于明朝,距今500余年,清乾隆时曾于此树碑一通(已散失)。清德宗光绪十七年(1891)知名人士杨英溪出资重修,由张维敬任斋长,后曾称“关山书院”、“社学”、“书坊”。民国时期相继改名为“渭北高等小学”、“渭北国民学校”,解放后改名“临潼县关山完全小学”,现为“关山小学”。

③ 居善书院 —— 赵氏乡学

栎阳县于元世祖至元四年(1267)归并于临潼县后,栎阳原有的县学便逐渐衰败,到元惠宗至正十五年(1341),当时工部尚书栎阳赵允升,见“县学日废,时祀不修,庙貌倾圮”,遂“倾资作礼殿五间六楹”。后辞官回乡后,又以学西故宅为书院,中作讲堂,置东西两斋,前门三间,聘名士以教子弟之愿学者,将其名为“居善书院”。“又购得田若干亩,以给春秋祭礼”和“岁时延师之资”。并期望此乡学之建,能培养出“有若张子者(张横渠)出而振起关学之绪”。今其址已不存。

④ 白鹿书院

在县西南15里,据清乾隆本《临潼县志》载:唐高祖“武德年间,帝猎此获白鹿”,因名其观为“白鹿观”。宋代加封为“神德洞天”,后于此设“白鹿书院”,有陈抟撰记,现为白鹿观小学。

(三)户县古代书院

① 柳塘书院

金朝末年,学者杨焕(今陕西乾县人),因未考中进士,隐居于户县终南山下的柳塘,教授乡里,远近从学者上百人,人称柳塘书院。杨焕后来出仕元朝,书院即停。

② 渼陂书院

邑人王九思,明弘治进士,官至吏部文选郎中。正德年间,从安徽寿州罢官回乡,建渼陂书院,执教著书。

③ 二曲书院

清朝初年,著名理学家邑人王心敬,在县西南孙家硙别墅中,请其老师李颙 (周至县人,人称二曲先生)来此讲学。当时的学宪(学官名)高嵩侣闻听此事,极为赞赏,在讲学处建立牌坊,上书“二曲书院”四个大字。今孙家硙小学即当年书院旧址。

④ 明道书院

宋朝嘉佑年间,河南理学家程颢(学者称明道先生)中进士后,派到户县任主薄,政绩卓著。明万历年间,户县知县刘璞在明道先生所居遗址建明道祠及讲堂,题额“明道书院”。清朝乾隆时,知县舒其绅另建明道书院,规模宏大,州县童生以上生员方能在此攻读。清光绪末年,废科举,兴学堂,书院停办,户县明道书院率先改称明道学堂,后又改称县立高等小学堂。故址在今西街小学处。

(四)蓝田县古代书院

宋代书院大兴,遂成为教育机构。据雍正十三年(1735)《陕西通志》和民国《续修陕西通志》载,唐代蓝田学士李元通曾在县治南建“瀛洲书院”,明代知县梁一道为著名关学学者王之士(字秦关)建“秦关书院”(未志院址)。这两个书院,究竟是藏书治学之所,或为地方学校,已不可考。雍正十一年(1733),清廷诏令各省均设书院,成为官学的一类,实为科举附庸,或只宣讲理学而已,这以后蓝田的书院有:

① 玉山书院

原在县署西。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知县阮曙因士民情愿捐银设立,建大门、二门、讲堂、上房各5间,厦房6间,肄业房30间,费银2838两。四十三年(1778)春,阮知县因亲丧离任,书院空废。五十九年(1794)知县马学赐到任,重加整顿,捐俸延师,严立课程。嘉庆元年(1796)以后,月课久废。八年(1803)知县庄逵吉到任,捐银设立生童津贴费用40名,建立考课规条,旋即废止。道光七年(1827)知县罗定约添置桌凳,亲自授课,文风渐振,虽学额只有8名,每年进府学4名。同治九年(1870)知县吕懋勋改书院为考院,另于西门内购买民房重建书院(在今文化馆附近),计有大门房5间,讲堂上房各5间,前后厢房6间。光绪二十八年(1902)知县周之济复改考院为书院,时膏火生息及地租岁收银400两。清末废科举,兴新学,玉山书院遂于光绪三十年(1904)改为县立高等官小学堂。

② 芸阁学舍

是在原宋四献祠基础上扩建的,地址在县城西北五里头村。原为宋吕大临兄弟读书讲学之地。明成化二十年(1484)陕西巡抚檄知县刘震建祠祀祭。祠后有芸阁寺(芸阁是大临字)。明弘治年间,提学副使王云凤搬去寺内佛像,书匾额“芸阁书院”,日久院舍崩塌。嘉靖二十八年(1549)知县侯维藩,万历十五年(1587)知县杨培均重修。二十九年(1601)知县王邦才将院舍翻修一新,又购民田,辟孔道,建后堂4间,左右侧室各4间,祠广19亩。清代27次重修。民国5年(1916)兴平张云际倡导捐资修建号舍及围墙125堵。8年(1919)知事李维人增修东西厢房10间。13年(1924)陕西省长刘镇华又拨款增修讲堂门房共12间,高陵白遇道题写“芸阁学舍”匾额。

牛兆濂于民国7年(1918)至24年(1935)间,在芸阁讲授理学8年,盛期学生数百人,遍布陕、陇、晋、豫数省以至朝鲜,芸阁学舍之名因之大噪。

(五)周至县古代书院

① 集贤书院

明朝嘉靖二十五年(1546),知县李春芳于县仓西侧旷地(今自来水公司址)创建,因奉调离任,工程中断。嘉靖四十二年(1563),知县何起鸣增修竣工。仿照南宋朱熹《白鹿洞法规》教授生徒。明末遭战乱,书院废置,改为官仓。

② 对峰书院

清代乾隆十三年(1749),知县邹儒捐资首倡,创建于县东门外,十五年(1751)落成。因门对终南山三台峰而得名。书院构筑有大门、仪门、讲堂、掌教居室、文昌祠、号舍、厨房等房屋72间,占地15亩。书院位濒沙河西侧,因河水累年啮蚀,危及院址。道光二十年(1841),知县徐葆甫接受士民建议,发起捐银集资,将书院移建于县城外东南(今淀粉厂址),建房212间,占地23.5亩,规模较前宏大。

对峰书院系士子为应科举考试的准备场所,受儒学督导,定期考课。每月初二举行官课(包括全县生员、童生),由知县命题,每月十二、二十二日举行院课,由山长命题。评阅后,依优劣排定名次,给予奖励。官课每次奖生员、童生各24名;院课每次奖生员、童生各12名。书院经费来自田租课、房租、修金等收入。书院筹建伊始,邹儒及士绅即捐资募工垦荒充为学田6026亩,岁征银413.5两。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县陈官韶加以修葺扩大,改为高等小学堂。

周至明清时考中进士35名,举人172名。大都是富豪望族子弟,集中在四里望族中。其辛街里进士9名,王家占3名,举人28名,王家占7名。利泽里进士3名,由赵家囊括;举人5名,赵家占3名。西寨里惠家2中进士。终南里路家5中进士,3点翰林。清后期俗谚有“肖(家)钱,路(家)势,魏(家)有情,每试不离前十名”。揭露科举制度弊端。

(六)长安县古代书院

元、明、清三代准备科举的场所。咸、长两县元代即设有书院。清末尚有书院5所。 ① 正学书院

据清嘉庆《长安县志》,在县治东南,宋张载倡教之地。元许衡亦在此主学。明弘治九年(1496年)建,清嘉庆前废。

② 关中书院

在安仁二坊(今西安书院门)宝庆古刹旧址。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为工部尚书冯从吾讲学而建。清康熙三年(1664年)扩建时正式题名为关中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废科举后改为陕西师范学堂。

③ 养正书院

在卧龙寺巷。清嘉庆七年(1802年)由原春明、青门两学舍合并而成。道光时易名为“崇化书院”。

④ 鲁斋书院

在东关长乐坊春明学舍旧址。清光绪十一年(1885年)为纪念元代儒臣许鲁斋而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改为县立两等小学堂。

⑤ 少墟书院

在西关原青门学舍旧址,此处原为工部尚书冯从吾(号少墟)祠堂。光绪十七年(1891年)为纪念冯从吾,在此建立书院。

⑥ 翠华书屋

在长安县太乙宫翠华山。清代名儒蒋善训(别号古菴)于中华民国2~12年(1913~1923年)创办并主讲的书院。

(七)高陵县古代书院

渭上书院、景槐书院与吕泾野讲学处。

陕西地区古代书院(二)—— 铜川市

(一)铜川市

书院是儒生及落第儒生习补学业、准备应试的场所。同官先后有3处书院:

【崇正书院】

在县治北1公里处,明嘉靖八年(1529),将频山寺改置书院,后废。

【问以书院】

位于县文庙东南,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知县刘泽远创建。

【颍阳书院】

位于县文庙东。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袁文观创建。

(二)宜君县

【文兴书院】

清代,本县官办学校有文兴书院和义学。较大的自然村办有私塾。因教育资金甚微,战乱频繁,学校时兴时废。文兴书院在县城内,建于清同治年间,每年招收武生8名、廪增生20名,两年结业推荐到府、省高等学堂学习。1875年回民起义攻城,书院被战火烧成灰烬。光绪年间,知县余官俊亲自讲课督导,并助资重建书院,派出高才生张席珍等前往省立“味经书院”深造。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光绪三十一年(1905)文兴书院改建为高等小学堂。

(三)耀县

【文正书院】

明洪武二十九年(1396)始设社学,每里各1所。嘉清二年(1423),为纪念文正公范仲淹知耀州,于塔坡明德寺旧址创建文正书院。一时文风昌盛,先后有15人中举。喜靖二十八年(1549)书院停办,屋舍渐毁。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复于布政分司旧址(今西街学校)重建文正书院。同时创办北城义学和小丘、柳林义学各1所。

陕西地区古代书院(三)—— 宝鸡地区

元至清,宝鸡地区所属凤翔府及所属各县,共办书院18所,其中府属书院4所,州立书院2所,县办书院12所。清代中期以后,书院成为地方教育中坚,担负着地方最高学府的使命。书院由知名学士任教,教学内容与儒学相同。以《四书》、《五经》为主课。附加《策论》、《律赋》及宋明理学大师的著作、讲稿、语录、注疏等。学习方法采取自学,相互研讨和教师辅导相结合。

一、 府属书院

①【岐阳书院】 元天历元年(1328),建于府城内。次年六月,元文宗出巡凤翔,为书院书写匾额一幅。明迁址重修。清同治元年(1862),回民起义,书院毁于兵火。

②【横渠书院】 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知府沈自璋从河北聘请张载第14代孙张文运来凤翔讲学,特设。书院一直延至清末。

③【凤鸣书院】 清乾隆四年(1739),知府罗经创办,后废。

④【凤起书院】 清同治三年(1864),由凤翔县凤邑书院改置,岁收府属州县生员学子五六十名。后废。

二、州、县书院

陇州于明弘治年间在州城西先设【千山书院】,后废。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于州城内建【五峰书院】,道光年间,曾两次扩建。清末改为高等小学堂。

凤翔县于清光绪三年(1877)创办【正谊书院】,清末改为高等小学堂。

岐山县于元元统二年(1334)设【岐阳书院】,元末毁于兵火。明嘉靖七年(1528)立文宪书院,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立【凤鸣书院】。除凤鸣书院清末改为高等小学堂外。其余书院均先后停办。

眉县于北宋熙宁三年(1070)设有【横渠书院】,元泰定四年(1327)设【东横渠书院】,清乾隆三十年(1765)设【西横渠书院】,清末保留下来的横渠书院改设为高等小学堂。 扶风县于明弘治二年(1489),在城南飞凤山班马祠设【多贤书院】,清乾隆三年(1738)迁于城内,清末改设为高等小学堂。

千阳县于清道光十七年(1837)设【启文书院】,

麟游县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设【凤仪书院】;

凤县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设【凤翼书院】,均于清末改办为高等小学堂。 宝鸡县在清乾隆年间先后设立过【鸡峰书院】、【石鼓书院】、【金台书院】,清末保留下来的金台书院改设为高等小学堂。

(一)眉县

【东横渠书院】

眉县先后创办东西横渠书院,东横渠书院在横渠镇,是宋代理学家、教育家张载(号横渠)于咸宁三年(1071)辞官返回故里后创设。他曾在此讲学七年,著有《正蒙》一书,高徒弟子有范育、苏炳、吕大钧、吕大防、吕大临、吕大忠等。泰定四年(1327)诏建横渠书院,文礼恺有记。明洪武十四年(1381),眉令林思正修书院,万历三年(1575),知县姚继先重修书院。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眉令陈石麟重修书院,清康熙帝玄烨为张载赐匾曰“学达性天”。康熙五十一年(1712),光绪十一年(1885),曾两次重修书院。宣统元年(1909),书院改为眉县第二高等小学堂,内设有乙种实业学堂,为眉县职业教育的发端。民国初,小学堂改为小学,1978—1987年,校址被横渠乡医院占用,小学新迁横渠梁家湾。1988年成立的“张载祠文物管理所”住进原书院的西部。

【西横渠书院】

在县城内,清乾隆三十年(1765),知县周家琰改察院为书院(今实验小学址),道光七年(1827),中夏,眉令褚裕仁立有碑记。书院悬挂“宋儒理学张载横渠先生讲学处”匾额纪念。是年七月,书院有县学(正式学生)12名,学员(培训)12名。书院内有讲堂、体操场、会食堂、教员室、图书室、阅览室、标本室。光绪三十二年(1905),改书院为眉县第一高等小学堂,民国时改为中山街小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名称几变,直至1982年更名为“眉县实验小学”。

(二)宝鸡县

【鸡峰书院】

乾隆十五年(1750),知县周天生、县丞王秀慎于金台观西创建鸡峰书院。

【石鼓书院】

乾隆二十八年(1763),知县许起凤捐买地12亩,收租银为生徒膏火。同年,知县郭元灏倡率地方绅士捐银120两,将县丞废署改为石鼓书院。

【金台书院】

乾隆五十九年(1794),知县徐文博视石鼓书院左邻马厩,西连衙署,非修学之地,遂捐资购得党崇雅废宅一处(今宝鸡市解放电影院),改建后,将石鼓书院迁此,更名为金台书院。嘉庆十年(1805),知县李承道、何其英追回10名乡头占据的旧公田2顷11亩,收租银作为生徒膏火。光绪十年(1884),知县黄肇宏在金台书院附设宝贤学社。光绪三十三年(1907),知县蔡宝善将金台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

(三)岐山县

【岐阳书院】

元元统二年(1334),陕西部吏孛术鲁翀于周公庙建岐阳书院(元末毁于兵燹)。

【文宪书院】

明嘉靖七年(1528),知县赵进于周公庙建文宪书院。

【崇德书院】

嗣后于县城建崇德书院及三王书院(均于明万历年间废)。嘉靖三十九年(1560),知县韩廷芳于周公庙建三公书院(清乾隆年间废)。万历十九年(1591)知县于邦栋重修崇德书院,改名文明书院(清顺治年间废)。

【凤鸣书院】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知县郭履恒将金川凯旋公署(四十一年知县平世增建)改建为凤鸣书院。书院的早期学制无考。凤鸣书院为清代岐山官办的最高学府,山长由绅士推举,受儒学署之聘,知县加委任用。教员由山长聘用,多为当地秀才、举人。入院就学的一是生员,二是童生。为适应乡试,以读“经”、“史”为主,设置“四书”、“五经”,辅以《四书集注》、《周易折中》、《圣俞广训》、《唐诗》、《诗义折中》、《学政全书》、《资治通鉴》等书目参读。学制无定规,生员学习时间以科甲及第为限。

(四)麟游县

麟游书院最早的是旧县城东五里处的“古庄子”,广川河山麓的“董仲舒书院”。旧县城东三里的麟东书院。还有凤栖书院,其沿革兴废不详。

【凤仪书院】

是清乾隆四十年(1775)由知县孙朝盛倡仪,林聪置地,生员于龙、苟廷汉捐地助资建成。原址在县西,后迁城内西巷甄公祠,即今九成宫中心小学所在地。房仅三楹,规模很小,但为官办。光绪初年,麟游荒歉,官署拨款贯几,开支不足,书院濒临关闭,后在筹赈项中拨支银百余两,钱四百串,得以继续维持。那时书院办学经费,官方拨给少量,主要靠学田收入。凤翔府志载,“明万历间,麟游学田半在北城外,半在治北二十里,知县冯钥督学,李某相继设置„„。”学田原额地三十亩,额租三斗一升五合,到清末学田已增二十一顷三十亩;南场一顷一十亩,尹家原二顷,赵家山二顷,魏里一顷七亩,六角台十二顷,祁家河八十亩,杜志沟六十亩,科郎沟三十亩,磨盘沟八十亩。这项收入由书院设专人管理。每岁秋夏收租转放生息,备学务开支。

书院设山长一人,由县长委派或推选学品兼优有贡生以上学衔的人担任,另有教习一至二人,博学有识,善讲授。庶务一人管理财政杂务。曾在书院讲学的有贡生党联甲,赵任卿、甄扬、庞敦仁等宿儒。光绪末年,举人赵运昌(字善卿)由陇州回县,在凤仪书院任山长,改革死读硬背方法,鼓励个人钻研,互相提问,集体辩论质疑,活跃了学风。“文生课”为研习儒家经典,写论说的八股文为主,准备参加乡试,是高级班。“童生课”在念完四书,会背会讲后,继学五经、策论,亦开笔为文,准备参加童试。受业者按月须给学院老师缴少许改文报酬,称“润毫钱”。

(五)陇县

明、清两代,陇州先后建有私立岍山书院和州立五峰书院。

【岍山书院】

明宣德十年(1435),陇州举人阎璿,号静乐,于家舍(今城关乡祁家庄村)建静乐堂,藏其书以教学者。后其子仲实、仲宇各添书籍。弘治八年(1495),仲实辞政归里,改静乐堂为岍山书院,内建崇经阁,藏书万余卷,广招四方学子,聚学其间,延师授教。院周筑高垣,垣外有良田百余亩,收入供书院祀事费用。明太常寺卿李东阳撰有《崇经阁记》。

【五峰书院】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陇州司牧张纫庵于今西大街小学址创办官立五峰书院。设山长1人,主训课事;斋长2人,经理庶务。道光十七年(1837)和二十二年(1842),先后重修扩建,增添号房、考棚、书斋共66间,还有桌凳、器具等。光绪六年(1880),陇州州同方玉润来院主讲,改旧署三堂为崇经阁。书院经费有基金银800两,除存当生息外,每年由州署补助钱300串文,盐行年交钱40串文,28里摊捐钱800串文。

书院讲授分两类:一是文生课,对准备应试的生员进行补习讲授,批改其文章诗词。二是童生课,对已读完《四书》的童生专讲《五经》,以应童试入州学。知州每月初三来院亲自考试,分等公布成绩。生员分超、特、壹三等;童生分上、中、次三等。对超、特等生员和上、中等童生分别奖赏5至8名。每月十三和二十三日,书院考核,由山长命题、评卷、榜示、分等奖赏。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废科举,兴学堂,五峰书院遂改为陇州高等小学堂。

(六)凤翔县

【凤起书院】

位于陕西省凤翔县。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知县罗鳌即准提庵址建并筹膏火。路闺生有记,“拓新模于旧基,构精庐于隙地”,有镜史轩、锄经堂,东西有斋、台、楼、阁。计有屋57间。后改名正谊书院。光绪三十二年(1906)知且彭毓嵩改建为高等小学堂。

(七)千阳县

【启文书院】

位于陕西省千阳县。清道光十七年(1837)知县罗日璧捐廉因旧察院改建。田租基金岁收息钱202串,后增至492串。光绪六年(1880)知县李福熙以赈捐款归书院,又请奖项下筹银200两。三十二年改建为高等小学堂。

(八)扶风县

【多贤书院】

扶风县于明弘治二年(1489),在城南飞凤山班马祠设多贤书院。清乾隆三年(1738),知县张素从飞凤山(明弘治中期建)移建迁于城内;二十一年(1756),知县唐宣文增修。嘉庆八年(1803),知县和绷额增修;二十年(1815),知县宋世荦重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县谭绍裘改为高等小学堂,鼓励百姓捐款,修建讲堂、饭室、自修室、教习居室、体操场若干间及厨、浴、厕所。民国二十九年(1940)九月,在此创建扶风县初级中学。建国后,扶风高中设于此处。

(九)凤县

【凤翼书院】

位于陕西省凤县。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知县李如桐改旧察院行署创建于西街。有上房3间,东西厢房3间,讲堂3间,东西小房各4间,大门3间。山长由学官兼摄,生徒

无膏火。嘉庆十四年(1809)署知县郑谦筹生息银70两,咸丰末无存。光绪二年(1876)藩库发银800两,后亦无存。知县谢敬庄复筹银830两。十四年训导段澍霖捐资增修,建成讲堂房舍若干楹。十六年段撰《凤翼书院补壁记》。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建为高等小学堂。 陕西各地古代书院(四)—— 咸阳市

一、书院建设

本地最早的书院是“学古书院”,于元延祐七年(1320)由邑人李之敬出资5万贯在三原县城兴建。首聘泾阳县名儒程瑁为主讲。程氏精研典籍,继承了汉儒的朴实学风,有名于当时,因其号“悦古”,人称“悦古先生”。书院初建,即有百余学者负笈求学。白慎独、张宏、胡贡诸名士,皆来此讲学。此书院元至正十八年(1358)停办,明弘治元年(1488)由邑人、吏部尚书王恕重建。此后开办达四百余年,至1915年停办。其间,关中硕儒李僎主讲书院(道光初年),得陕西督学张岳菘捐助千金,购置图书;贺瑞麟主讲书院时(同治七年),扩建藏书阁,采购图书七百余卷。此书院不仅是本地创办历史最久的书院,也是保存时间最长的书院。

明弘治八年(1495),王恕之子王承裕因病归里,假三原县北城永清坊普照寺废院建“弘道书院”,此书院为陕西最著名的书院之一。翌年(1496),经巡按御史李瀚时、提学副使杨一清提议,武功知县宋学通以宋人张载讲学之“绿野亭”于武功县城建“绿野书院”。稍后又在工部尚书康汝楫读书处建“东里书院”(因在县西原之东),以纳学子。明万历年间,三水人、吏部主事文在中辞官归里,在其家所在的半川府(今旬邑县太村镇文家村)创设“乐育书院”,日讲内圣外王之学,学子负笈从游者甚众,其文门子孙及邑中俊秀多从此进入仕途。万历年间,醴泉人郭玉柱于县城西北隅建“星聚书院”,明末时尚存。

清代前期,书院发展仍比较缓慢。主要原因是清朝统治者深恐书院传播反清复明思想,曾诏令改书院为义学,并“不许别创书院”。尽管如此,本地邠州于清初曾创建“邠州书院”。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兴平知县张宏图于兴平县学东南创“槐花书院”(乾隆中更名“槐里书院”)。康熙五十七年(1718)提学使觉罗逄泰与知县刘铨捐俸于武功县城建“有邰书院”(乾隆中一度更名“静山书院”)。雍正十一年(1733)永寿县于永平里创建了“翠屏书院”。康熙六十一年(1722)书院开禁,雍正十一年始谕各省会设一书院。据雍正十三年(1735)编修的《陕西通志·学校志》,本地时有“学古”(三原)、“弘道”(三原)、“绿野”(武功)、“乐育”(三水)等6个书院。乾隆五年(1740),泾阳知县康秉刚于学宫西侧建“瀛州书院”;乾隆十一年(1746),咸阳知县柴毕主持在县城西街建“渭阳书院”;乾隆二十一年(1756),醴泉知县于署东建“饮凤书院”(后一度更名“嵕南书院”);乾隆二十八年(1763),三原县在邑人马理讲学处建“嵯峨书院”;乾隆间,淳化、三水及武功县还分别创建了“云阳书院”、“石门书院”及“西麓山房”。乾州“乾阳书院”为乾隆二十七年(1762)重建,当时陕西名儒高璇、顾麟、阎锡璜、杨舒、康睿、贾希适、王润、王万奎、梁式等,都曾在此讲学,特别是乾隆年间侍御史管缄若、太史路润生先后主讲于此,一时学风丕振,人才辈出在清代享有盛名。道光三年(1823),长武知县郑谦又创办“宜山书院”。至此本地各州县均创建了书院。

清代晚期,本地书院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同治八年(1869),泾阳县于城内西北隅创建了有名的“泾干书院”。同治十二年(1873),经陕甘学政许振祎奏请,于泾阳县城内创建了有名的“陕甘味经书院”。光绪七年(1881),三原知县焦云龙在鲁桥镇创建了有名的“正谊书院”;光绪二十三年(1897),学政赵维熙奏请以陕甘味经书院“时务斋”为基础,创建了“崇实书院”。同年,刘光蕡于醴泉县九嵕山南麓烟霞洞建“烟霞草堂”。邠州拔贡黄天相

在邠州创办了“紫微书院”。据《乾州志》载,乾州还创办过“文明书院”。

各州、县的书院,清代以前多为民间创办,官方支持。清代中期以后,大部改为官办,鼓励民间资助。个别由私人开办的书院,如光绪年间,兴平县人张元际(国子监学正衔)在其家乡庄头村创办“尊经堂”(后改名“爱日堂”,抗日战争爆发后为避嫌改名“宏仁书院”),占地15亩,有房屋45间,以培养贫寒有志之士为宗旨,经历60余年,至1948年停办。此种书院,规模较小,名为书院,实似私塾。规模较小的书院,如清乾隆年间淳化县创建的云阳书院,据《淳化县志》所附“云阳书院图”,头门之内,分讲堂、藏经阁、文昌阁三个院落,各院落两侧均有厢房数间。规模较大的书院,如三原县明弘治年间重建的学古书院,仅供士子讲读憩息的房舍即有大庭5间,读书室18间,居室12间。由于书院规模不同,学子的来源、数量及教学水平等,亦各不相同。据民国《续修陕西通志稿》,清末陕西五大著名书院中,除省会西安所设“关中书院”外,其余“宏道”、“味经”、“崇实”、“正谊”四个书院均在泾阳、三原两县。其中宏道书院创办历史最久、味经书院科举中式最多,崇实书院讲授西学最早,正谊书院专讲闽洛义理之学等,均闻名全省,享誉西北。

二、教学管理

书院是学士文人讲学、生员应科举考试的进修场所。一般州县书院,学生一部分是秀才,一部分是未中秀才的文童。已中秀才的属“文生课”,以备应乡试为目标,每月来院听讲一次或两次,送文章、诗词请师修改,年龄不受限制;未中秀才的属“童生课”,以备应童生试而入州县学为目的。一般是经过考试合格入院读“四书五经”的童生,年龄在15岁以上。较有名的书院,则主要是“文生课”,以应乡试以至殿试为目标。参加“文生课”者,多不住书院,参加“童生课”者,则常年住院。

书院的办学宗旨和教学方法各有不同。创办最早的学古书院有一首《学古歌》,歌谓“读书贵勿取糟粕,博约二事宜兼举。立德立功并立言,三者不朽德为主。”“古人学古立大节,今人学古图华”。“处则学为君子儒”,“出则尽瘁于王庭。”此歌明白表示,书院读书要去粗取精,博约并举,立德为主,不图利禄。能出仕,要为国尽忠,不能出仕,就做个有德行的“君子儒”。这是书院由民间兴办时的办学宗旨。清代中期开放书院,改为官办后,除宏道、味经、崇实、正谊等著名书院坚持独特的办学宗旨外,大多数州县书院实际上均是以备应科举作为最终目标,并以此组织教学。清中期以后一般书院教学与管理同州县学已无明显区别,不少州县学的师长和学生同时也是书院的师长和学生。州县学几乎徒有其名了。

(一) 咸阳县

【渭阳书院】

为咸阳最早的书院,于清乾隆十一年(1736)由知县柴华主持修建于明伦堂后,前后各有学舍10间。五十一年(1786),知县张廷杰主持改建于崇圣祠后。光绪四年(1878)先后由知县马毓华、江风主持于西街二公馆废址(现本区中山街路北轻纺工业局家属院)扩充更建,修甬道与旧书院相通。书院以研习儒家经典为主,也议论时政,研究历代学术思想的发展。清末废科举,书院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咸阳高等学堂。

(二) 兴平县

本县书院始建于清朝,有官立和私立两种。

【槐花书院】(官立)

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知县张宏图创立。地址在学廨东南(今槐巷小学内)。延聘名师,生徒济济,文教事业兴盛。康熙四十五年(1706),知县田衷孚进行修缮。乾隆三十五年(1770),知县姜兴周进行扩拓。四十一年(1778),知县顾声雷增修了书院大门、讲堂、东西上房、东西厢房。四十三年(1780)更名为“槐里书院”。同治元年(1861)回民起义中,乡民在

书院避乱其中,书院损坏大半。同治十三年(1873),知县侯呜珂重修。光绪八年(1882),知县舒绍祥因为士气不振,便扩大书院前地,又捐钱千缗。光绪二十五年(1899),知县杨宜瀚捐购全史及其它书籍,珍藏其中,学风大有改变。后遭乱军抢劫,大部书籍丢失。光绪三十年(1904),清政府下令天下立学堂后,槐里书院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师范学堂。

【宏仁书院】(私立)

是清代光绪十九年(1893),本县国子监学正、贡生张元际,在其家乡创办的一所私塾学校,原名“尊经堂”,后取志士爱惜时光之意,改为“爱日堂”。抗日战争爆发后,恐有误会,改为“宏仁书院”。院址在庄头村南(今庄头乡政府所在地)。坐西向东,共占地15亩。书院原有房舍约45间,堂前分立八斋,以朱子“立志、居敬、明理、反身”八字为区别。堂左右两翼为经义、治事二斋,分别是藏书处和灶房。堂后有三益斋是来宾休息之所。又有二养馆,待客饮食之用。院内有一鱼池,周围种树栽花。藏书处楹联写道:“拥书天假百城富,种树人为万户侯”。书院前部为师生讲习诗礼之地,后半部种桑百余株。

宏仁书院以培养贫寒有志之士为宗旨。校内制度和晨昏饮食各仪节,均效法于清麓书院。首重孝悌,次以诗礼之训。经师先生教出的学生,佼佼者不乏其人。宏仁书院前后经历60余年,全国解放后才停办。

(三) 永寿县

【翠屏书院】

院址在陕西永寿县。清道光十二年(1832)知县胡之焕倡建于县治内吕公泉南。筹款千缗置地441亩为学田。光绪二年(1876)知县张培之请藩宪发库银500两增修。以果局节省余款600串添束修膏火。每公余即亲临书院课士,并与诸生论千百言而不倦。三十一年(1905)知县李儒鹤改建为高等小学堂。

(四)武功县

本县书院曾有多处,其中影响较大两处。

【绿野书院】

宋神宗熙宁元年(1068),理学大儒张横渠(名载、字子厚)眉县人,在县城(今武功镇)南关外的绿野亭讲学,从学者甚多,后绿野亭即成为授徒讲学之处。明弘治八年(1495),知县宋学通因其地址狭小,故与稍东的葆贞庵互换并重修,定名为绿野书院,请县学训导赵文杰为主讲,一时名声大振。至清末,书院广招生员及历届乡试落榜士子,并按规定名额,对成绩优秀者,发放定量伙食及灯油补贴,鼓励他们学习,以迎接下届乡试。绿野书院自明以来,曾多次修葺。特别是清嘉庆十四年(1809),知县张树勋号召地方士绅,仿照明时式样全面重修了一次。

【有邰书院】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提学使觉罗逢泰和知县刘铨创建,时称有邰义学,址在县城内(今武功镇)城隍庙南,占地一亩一分。雍正间,知县沈华增修堂舍。乾隆八年(1743),知县杨毓芳因“庭宇湫隘”,将义学迁至县署东(城内大北街路西),又因其字静山,遂改称静山书院。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县玛星阿复改称有邰书院。该书院规模仅次于绿野书院,从学者多系附近童生及乡试落榜秀才,经费靠学田和绅商募捐维持,先后有名师康步超、马浚六主持教事。马浚六主讲达31年之久,成名者甚多。嘉庆十四年(1809),知县张树勋改书院为有邰义学,光绪末废义学,其址为劝学所占用。

明时还有【东里书院】及【西麓山房】,前者在县西塬之东故称东里,为明初工部尚书康汝辑读书处;后者在县城西门外西塬之麓,是清乾隆年间翰林院检讨孙景烈讲学之处,后废。

(五)礼泉县

本县书院始于唐宋,兴盛于元明,原为国家藏书、校书之地,五代时成为聚众讲学的场所,生员多系落第儒生,就中补习,以备科考,其中明万历年间郭玉柱创办的星聚书院,位于县城西北隅;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创建的饮凤书院(后改嵕南书院),位于县署东,后改迁城北志公泉上,因困于经费停办。

【饮凤书院】

饮凤书院位于陕西省礼泉。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官绅筹建。嘉庆初,邑贡生曹承铎曾主讲10余年。知县曹寅谷赠“积善余庆”额。道光时知县沈枚重建,易名嶅南书院。同治时因战乱借作行台。诸生或寓文庙或居考院,继续办学。光绪中,知县张凤岐撤去书院匾额,正式改为行台;邑绅贾崇实等上控,张凤岐始于志公泉上另建,未成去任。光绪二十七年(1901)毁于山洪。知县胡启虞、舒绍祥等陆续修建。今为县立第一小学。

【星聚书院】

万历年间,醴泉人郭玉柱于县城西北隅建“星聚书院”,明末时尚存。

【烟霞草堂】

烟霞草堂遗址位于今礼泉县东北三十里、烟霞镇北十里的九嵕山下山底村,昭陵之阳。“草堂”顾名思义是茅草盖的堂屋,过去文人多称自己山野间的住所为“草堂”,有自谦卑陋之意。康有为在《烟霞草堂文集》序中说:“先生亦以党人被疑谤,辟地躬耕于烟霞洞。”草堂便以“烟霞”为名。早在光绪十三年(1887),,刘古愚先生从泾干书院调味经书院任主讲席,一天,柏子俊的学生杨蕙(泾阳人,后为刘的弟子)也刚从四川雅州归来,前往拜谒先生,闲谈之中,杨大加赞赏雅州人开发利用白蜡树,获得丰厚的效益,先生深受感动,随后决定在此试种白蜡树。1893年初,先生邀泾阳县丞林子禾前往礼泉朝阳山试验场地考察,林随后将此事告诉布政使曾怀清,得到支持,曾捐银六百两,林捐银二百两,在九嵕山下置田及窑洞,设烟霞洞义学,兼办栽种白蜡树。

(六)乾县

【乾阳书院】

书院为唐以后儒师讲学之地,后来由私人兴办逐渐演变为官办学府。元末,在州城东街以儒宗杨紫阳名创设紫阳书院。明嘉靖初,迁紫阳书院于文庙以西,并以唐乾阳楼故号改为乾阳书院。清乾隆、道光年间,侍御管缄若、太史路润生先后在乾阳书院主讲,陕西西北各县学子齐集乾阳书院求学,“一时学风丕振,人文蔚起”。

书院由山长(乾隆三十年奉谕改称院长)主持,山长必须具备举人以上功名,而且要品学兼优。山长以下,设置监院、学官各一人,书院经管一人,斋长一人。书院学生分两类:已进学的秀才,每月在书院听讲两次,为参加乡试进行准备;州试合格的童生,常年在书院学习,准备应考秀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废除科举制度,乾阳书院依照《钦定学堂童程》改为乾州中学堂,不久又改名为乾州高等小学堂。嗣后,初等小学堂与女学堂相继成立,两千多年的封建教育制度宣告解体。

(七)泾阳县

书院产生于唐代,历宋、元、明三代至清代有长足发展,私人或官府均有创办。为科举附庸。清乾隆年间,本县创建了瀛洲书院。至同治、光绪时期,又相继创设了泾干、味经、崇实、正谊4所书院。书院一般讲授儒学经典,是生员求取功名的进修深造场所。晚清时期,刘古愚先生掌教味经书院,崇尚务实,宣扬时务,倡导新风,一时驰誉三秦。

一、【瀛洲书院】

清乾隆五年(1740),由知县唐秉刚主持修建。位于县城西南隅学宫(今文庙址)西侧,坐北面南,占地约4亩,有房舍60余间。同治元年(1862),书院因战乱被焚,仅存讲堂。四年(1865),知县李傅绅主持筹修。八年(1869),知县马伦笃主持增修。光绪十六年(1890),知县涂官俊捐资增修。二十八年(1902),奉诏改为蒙养学堂,共历时167年。

二、【泾干书院】

清同治八年(1869),由乡绅姚憨、姚德捐银15000两修建。位于县城内西北隅,规模宏大,有房舍70余间。清时左宗棠曾题匾,表彰姚氏义举。光绪十二年(1886)始,咸阳籍名儒刘古愚主讲于此;十七年(1891),其门生杨蕙继任,拟订《增广学规九条》,严谨治学,使门生身心受益匪浅。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高等小学堂。至此,泾干书院共历时34年。

三、【味经书院】

即陕甘崃经书院,清同治十二年(1873),由陕甘学政许振祎奏请,县绅吴建勋捐地10亩6分,督学吴大征筹银万两修建,位于县城内东北隅姚家巷(今县委大院及姚家巷中学部分址)。座北面南,规模宏大,雅致壮观,有房舍170余间。光绪十一年(1885),东院拓展,增建藏书楼、清白池、通儒台、刊书处、售书处等。书院初建,首聘城固史兆熊为院长,怡立方为监院。开设天文、地舆、经史、掌故、理学和算学等课程。十六年(1890),刘古愚主持院政,修筑通儒台,制晷造仪,指导学生观测天象。后又设立“求友斋”、“时务斋”,教育学生了解西学,研究时务,挽救时局。书院一贯规制严格,办学思想活跃,历任院长莫不光大优良传统,为造才育士奠定了基础。自创建迄光绪十九年(1983),及第进士者18人,其中泾阳籍2人;中举者72人,其中泾阳籍8人;其他登科为“副贡”、“优贡”、“拔贡”者共有22人,其中泾阳籍3人。光绪年间,味经学生曾参与咸阳、兴平等县地图及泾阳、三原、礼泉等县水利工程测绘。在“戊戌变法”中,有6人成为骨干分子。“辛亥革命”及其以后,以于右任、李仪祉为代表的味经书院学生,曾在西北政治、军事、教育文化和科技领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光绪二十八年(1902),陕西学政沈卫将味经书院屋宇拆毁,资本拨给三原宏道书院,至此,味经书院历时30年。宣统二年(1911),知县刘懋官奏请将味经并崇实两院房舍归泾阳管理,改为工业学堂。

四、【崇实书院】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学政赵维熙奏请建造崇实书院,乡绅吴氏捐地,布政使张汝梅筹拨银两,由泾阳周斯亿监修,扩充原味经书院“时务斋”,建成崇实书院。格局依次为“致道斋”、“学古斋”、“求志斋”和“共艺斋”。刘光蕡主讲于此。课程以格致(物理和化学)。英文、算术和工艺制造为主,辟城郊南、北桑园为教学实验场地。二十八年(1902),被并入三原宏道工业学堂,至此历时仅6年。宣统二年(1911),资产复归泾阳,与味经书院合并改为工业学堂。

五、【正谊书院】

光绪七年(1881)乡绅冯中承创立,位于鲁桥镇(今属三原县)以北的清凉塬(今为三原县鲁桥中学),有房舍20余间,土窑十余孔。贺复斋长期主讲于此,专治理学,屡刊程朱著书,收藏古旧书籍数千卷,传名为“清麓丛书”。民国初年,改为清凉塬属泾小学校,历时约30年。

(八)三原县

书院始于唐,盛于明清。三原文风之盛和书院教育有很大关系。元代县城迁至现址不久,邑人李之敬即捐资办起学古书院。特别是明代王恕父子创办的宏道书院,是明清时期陕西关中四大书院之一,教学设施齐全,管理制度严格,从书院肄业的武功康海、高陵吕楠都是明代状元,其他如马理、秦伟等皆一时名士。清代宏道书院也造就了像高陵白遇道、礼

泉宋伯鲁等大批人才。清末贺瑞麟主讲正谊书院,成为关中理学的重要学术阵地。本县书院多、影响大,对推动县境乃至陕西省的文化教育事业起到了显著的作用。兹据史料记载,依次介绍于后。

一、【学古书院】

元延佑七年(1320),邑人李之敬出资五万贯,在县城西北隅即书院门街北端,建学古书院。首聘泾阳县程瑁为主讲。程精研典籍,继承了汉儒的朴实学风,有名当时,人称悦古先生。初设即有就学者百余人。后来先后来学古讲学的有白慎独、张宏、胡贲诸儒,皆时之名士,元至正十八年(1358)停办,后改建为三官庙,以祭神灵。明弘治元年(1488),王恕(本县北城人,时任吏部尚书)力主重建书院,得到地方官娄廉(陕西按察使)、徐政(西安知府)的支持,于是拆除神像,修补书院堂舍,并扩建讲堂计大庭五间,题:“传心”,旁筑读书室18间,后居室12间。清乾隆二十九年(1764),知县张象魏又劝捐建书斋10间,并将沿河(清河)官地房租拨为书院经费。邑人刘绍攽在“邑侯张公修复学古书院记”一文中赞日:“一旦新学舍,增禀饩(主讲工资二百两,正课月雍即助学金二十四铢。附课半之,官课前茅奖即奖学金十二铢),雍雍济济。是西京庠序之盛,不图兹复见之”。

清道光初年,长安李撰主持书院。李在当时为关学硕儒,又经督学岳崧支持,首捐千金,图书设备更加充实,学古书院一跃而为陕甘两省士人肄业的有名学府。同治七年(1868)三原贺复斋任书院主讲,扩建藏书阁,采购书籍七百余卷充实书阁。民国4年(1915),学古书院改为三原高等小学堂。民国8年(1919),小学堂迁走,于右任创办的渭北中学迁入。从王兖为学古书院所作《学古歌》可以看出该书院的办学宗旨和学习方法。歌日:“读书毋责取糟粕,博约二事宜兼举。立德立功并立言,三者不朽德为主。以德立功乃有功,无德之言言无取。有德即乏功与言,亦自昭昭垂千古。古人学古惟明道,今人视之为迂腐。古人学古立大节,今人学古图华(音wú,华衣美食,高官厚禄),诚意正心为之本,文章功业为之辅,处(不任官职)则学为君子儒,性中良贵荣圭祖(指学成居乡行义,为人所仰,比之高官更为光荣),出(任官职)则尽瘁于王庭,表表朝绅立当宁”。明确指出书院所要培育的人才是“君子儒”;在学习上提出“博约”二字为宗旨,就是要在博览群书的基础上,运用理性思维,辨疑摘疵,达到学有所得,修身力行。

二、【宏道书院】

故址在本县北城(即现在三原教师进修学校处),是陕西省关中明、清四大书院之一。为明代本县北城人王承裕(字天宇、嘉靖时户部尚书)创办。弘治癸丑年(1493)王承裕举进士后陪伴其父王恕(字宗贯,孝宗时曾任吏部尚书)回县,一些儒生向他求教,便借僧舍为讲学之所,题名:“宏道书屋”。弘治乙卯年(1495),王承裕赴京做官,当了几个月的兵部尚书,因病回里。这时向他求教者更众,于是,众议募捐,借北城永清坊普照寺废院建起书院。 书院落成,南北40丈,东西12丈,座北向南。大门题名“仰高”,二门日“恭敬”,三门日:“中立”,仰高门内植有梓树,象征着培育英才;中立门内栽有松柏,有期待栋梁之意。整个书院花木葱郁,建筑坚固,雕刻细致,绘画朴素,取名“宏道书院”。

宏道书院以“父子亲,君臣义,夫妇别、长幼序、朋友信”的儒教当作学习的核心内容,把“博学、审问、慎思、明辩、笃行”作为办学的宗旨,并依据宋朱熹所办白鹿洞书院《书院教条》订立学规20条,对“明德、游艺以及会食、归宁(指回家省亲)”等都有严格规定,考经堂内存有上千卷书籍资料,王承裕每日向学生讲四书五经,告老归乡的王恕有时也到书院给学生以指教。书院学生分20岁左右和10岁左右两种,有堂上学生与堂外学生的区别,都按勤奋与懒惰、成绩优劣作为升、降级的标准。

当时书院学生中出名者颇多,如马理、吕楠、康海、秦伟、雒昂等。至清代,从书院中肄业而任职朝廷者如高陵白遇道、礼泉宋伯鲁等,均一时之名士。道光十年(1830),陕西省督学周之桢重修书院,使宏道成为陕(西)、甘(肃)两省学士深造的地方。道光二十

三年(1843),督学沈兆霖。倡导各界捐资扩建书院。

光绪二十八年(1902),宏道书院改为“宏道高等学堂”,成为当时在陕西省传播资产阶级新学的最高学府之一。于右任、李仪祉(水利专家)、吴宓(哲学家、文学家)、张奚若(建国初教育部长)、范紫东(戏剧家)、张季鸾(著名报人)等人都曾在此求学。

三、【嵯峨书院】

址在三原县北城西街,系明代邑人马理讲学处。清乾隆癸未年(1763)和道光年间,都曾重加修葺。今废址不存。

四、【正谊书院】

清光绪初年,贺复斋在清麓精舍的基础上设立正谊书院。书院位于县城北十里许鲁桥镇北峪口山麓。贺复斋,本县陂西南李人,名瑞麟,深研程朱理学,获贡生后,绝意仕进,亲造清麓精舍,授徒讲学。同治十三年(1874),督学吴大澂疏荐,以贺绝不受职,诏给“国子监学正”衔。光绪七年(1881),知县焦云龙捐集资金,在峪口山麓建筑房屋,计五间大厅一座,为贺讲学之所,同时建有学舍窑洞多处,为师生自修宿息之所,另辟一窑为印刷局,依崖修成藏书洞三座。以“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为办学宗旨,故取名“正谊书院”。

正谊书院在清末声誉颇高,关中名儒牛兆廉(蓝田县人,人称牛才子)亦曾一度主讲正谊,书院一直办至1948年,曾刊印《清麓丛书》,行销省内外;藏书洞藏书约万余卷。书院旧址已于“文化大革命”中拆损殆尽,刻板及藏书亦散失一空。

(九)彬县

【紫薇书院】

光绪末年,邠州拔贡黄天相(今香庙村人)在州城东街(今彬县城关初级中学址)创建邠州紫薇书院,并亲任山长。书院除讲读《四书》《五经》外,增设天文、地理等实用之学。其时,邠之学风蔚盛。光绪二十九年(1903)因推行新制,书院遂改为邠州中学堂。

(十)长武县

【宜山书院】

道光三年(1823年)。知县郑谦捐廉创建宜山书院,授业大雅堂。咸丰九年(1859年),县城、冉店、亭口等处地方士绅,以义举善行倡设义学。城乡较大村社、富户亦设私塾。县城有学塾两处,一在马王庙,一在鄂公祠。同治十一年(1872年),知县罗重熙捐廉生息,以助县学膏伙。光绪三十年(1904年),倡行废八股文,代以经义策论。知县张运魁筹集贡赋1200串,纹银500两,地租岁收50串,用以扩大学宫、书院设置,并刻石绘制宜山书院图形。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实施新法,书院一律改为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宜山书院改建为县立高等小学堂,岁支钱910串文。又设初等模范学堂于关帝庙。乡村建立初等小学堂9所,岁支补助钱120串文。县学官屡遭兵燹,乾隆、道光、宣统年间修葺,续建。宣统二年(1910年),知县沈锡荣整顿学务,全县各类学堂60所。多有名无实,时办时停,教学荒废。

(十一)旬邑县

明、清两代,本县先后有书院2所。

【乐育书院】

明万历八年(1580),县人文在中(进士,官至礼部主事)因愤于朝政,年三十,辞官归里,在其家乡半川府(今太村镇文家村)创办“乐育书院”,致力教育,培养学子。文在中日讲“内圣外王之学”,时有“关西夫子”之称。乐育书院之详情已无稽考究,但旧县志称,

当时年轻士子从学文在中者,竟“数以千计”,其文门子孙多受其熏陶和影响,本县不少俊秀之才亦受其栽培而步入仕途,由此,对乐育书院全貌可窥一斑。

【石门书院】

系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由知县方承保创办。书院设址县城关帝庙东(今县供销联社址),方承保本人作有“创修石门书院碑”碑文(旧县志有录),聘请张其堪(本县人)为院长(亦称山长),主训导事。书院初设,即颇具规模,有上大房3间,东房西厦各3间,中建治经堂5间,东西斋房各6间,二门1座,大门房3间,门西院夫房2间,东有便门,东偏院有厨房3间。道光年间,知县洪信、杜宗岳曾先后续修,道光十一年(1831),书院续修新成,杜宗岳为之作劝学碑碑文并订立有关规章。续修后的石门书院,其建造规模益加宏敞。 石门书院属县办官学。于书院就读者有两类:一是“文生”,即已中秀才者,每月来院听讲、送诗文请教师指导修改,以备应乡试;二是“童生”,为民间和官宦子弟年令在15岁以上已读完“四书”者,入院专习“五经”,以备应童生试入县学修业。学生所学课程主要以朝廷规定各类经、史、子、集为本,教师定期考查,知县亦不定期亲临书院巡查训示,督促检查诸生学业等情。

道光二年(1822),拔贡蒲增科掌教书院;道光九年(1829),训导何毓藻主讲书院;道光十六年(1836),训导张钦修亦主讲书院;咸丰十一年(1861),县人郭四维(举人)致仕归里,掌教石门书院。之后,同治年间,县人肖廷彦、秦裕人、潘懋修、蒲铭勋、许如松等先后主讲石门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清廷废科举,兴学堂,石门书院遂改为“县立高等小学堂”。

(十二)淳化县

【云阳书院】

乾隆年间,本县建有云阳书院,是清代本县官办的最高学府,为本县研究学术和聚众教授、准备科举的中心场所。接纳生员(秀才)、童生(未中秀才之文童)若干人,由教习授课。教习多为秀才、举人。掌教者为山长。云阳书院首任山长为本县名儒宋希曾。山长由绅士推举,受儒学署之聘,后由知县委任。教员(教习)则由山长聘用。咸丰、同治年间,书院屡遭兵燹。后多修葺,至光绪初已具规模。书院教学以“经”、“史”为主,辅以《四书集注》、《周易折中》、《圣谕广训》、《资治通鉴》等参读书目。学制无定规,生员学习时间以科甲及第为限。云阳书院直至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制。

陕西各地古代书院(六)—— 渭南市

渭南地区古代书院

书院,始于唐开元间设在长安的“丽正”,属宫廷修书、藏书之所。历经五代、两宋、元、明900多年,兴盛,衰退,再兴盛,再衰退。至清初,渭南地区的书院可稽者有渭南的正学,华县的华山,华阴的太华、四知,潼关的明新,蒲城的正学、崇礼,白水的明德,合阳的西河,富平的新城10所。雍正十一年(1733),诏谕督抚于各省设一书院,此后,州、县陆续建立书院,区内共建43所,连前累计53所,形成书院鼎盛时期。其中今渭南市6处,华县3处,华阴市4处,潼关县4处,大荔县6处,蒲城县5处,澄城县4处,白水县3处,韩城市12处,合阳县2处,富平县4处。

(一)渭南县

【正学书院】

明代,渭南县有书院两所,一是嘉靖五年(1526),进士南大吉从绍兴知府任上罢官回来,

建立湭西草堂(今六姑泉址)并讲学;二是县城北的【正学书院】,光禄少卿史记事在这里讲过学。此外,有14所义学。

清顺治至咸丰年间,有五凤、香山、象峰、景贤、渭川、湭西等6所书院13所义学。光绪二十九年(1903),知县张世英与乡绅在县城内建立一所高等小学堂,景贤书院也改为高等小学堂,同时在阳郭镇建立同善高等小学堂,在崇凝镇建立两等学堂。

【景贤书院】

该书院位于下邽镇,是清代下邽人唐顺祖(曾任固原学正)、唐宾饧父子,于道光三年(1823),在原寇公祠的基地上创办起来的书院。因原下邽县是驰名的“三贤故里”,即唐代张仁愿、自居易、宋代寇凖三位贤人的故乡,故其书院特以“景慕贤达”中的“景贤”二字命名。唐顺祖之子唐羲寅(举人)与知县鲍铁帆及余仙圃玉成之,并增置学田以作经费。羲寅去世,又加之回民战火,竞使书院房舍焚毁大半,后因连年灾荒,院事停办30多年。直到光绪十九年(1893),渭南知县樊增祥在任,他重视文化教育,倡议重修景贤书院,并捐俸银100两;又商请在外做官的雷光甸(礼部主事)、曹元阶(县知事)及乡商曹元坤各义捐白银l000两。官路乡王松年(在京作御史),捐土地600亩以作学田;使学田增至1400名亩。为办好此事,乡人公举士绅八人(常生馥、刘映清、柳阴清、王鸿治、武豫泰、焦连城、师守谦、董班良)主办重建之事。经多方募捐,数年努力,终于建成一座颇具规模、设备像样的书院。正如武树善《渭南县下邽景贤书院重修记》中所述:其“尊经之阁,享贤之祠,庋经之宸,讲艺之堂,栖士之所,以及户牖案几,炉灶釜甑之属,无不鼎然犁然,纲举目张”。

书院建成后,立即聘请下邽新举人武树善为书院山长,招生开课。其课程设置有经、史、地、算、格物(物理)等。学生每月还可领到膏火费(助学金)。光绪二十八年(1902),武树善去山西作官,先后继任山长的有武豫泰、李凌虚、王念祖等。书院东边,与慧照寺相距20多丈,是几户人家的农田;书院西边,是县丞公署(县副知事、二爷衙门)。书院北边是藏书楼。为了礼敬先贤,书院规定,每逢寇辈诞辰(农历七月十四日),全院师生都去官底镇北边的寇陵扫墓。

景贤书院重新建成后,即成为渭北最高学府,入学员生甚多。光绪三十三年(1907),根据当时书院改组的“通令”,将其改名为“景贤高等小学堂”;l942年又改为“景贤私立初级中学”。书院建立以来,人才辈出,知名人士有颂臣、王普涵、黄树泰、姜宏模、郭临清等(暨屈武先生),都曾在此受业。

古代书院 古代书院 陕西省古代书院

(二)韩城县

【萝石书院】

《雍正敕修陕西通志》载:萝石书院创建于明崇祯五至十年(1632~1637),在县城南关路西,知县左懋第创建,并亲任主讲。清初,奉诏关闭,年久失修。乾隆五十二年(1787),知县傅应奎重修。咸丰六年至八年(1856~1858》 知县莫元赓捐助学费,与龙门书院、少梁书院并列。同治五年(1866),知县李锡珍为书院延请山长,批阅文卷,一切教学费用,均由他筹集。清末废弃。

【龙门书院】

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知县杨鑑在东司义学的基础上设立。乾隆四十三年(1778),知县蔡念祖重修。乾隆五十二年(1787),县令傅应奎于县府东侧重建书院,修讲堂5间,左右斋房24间,俱南向,为诸生肄业之所。前有号房,东西各12间,为童试之场。中门匾日:“蛟龙起凤”。东西有角门,又前为大门。讲堂后,有门房4间。侧门里,东西厢房各3间,最后楼房5间,尊文昌帝君圣像。傅又倡众捐金8000余两,置地270余亩,市房5座,年取租金710两,为师生膏火束修之资。为纪念傅令之功,以其别号为书院命名,称汪平书院。嘉庆二十八年(1815),知县冀兰泰重修后,复名龙门书院。道光十八年(1838),知县刘建勋

曾为书院立课章碑。光绪三十二年(1906),龙门书院改为韩城高等小学堂。

【少梁书院】

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知县傅应奎于芝川城内创办少梁书院,倡众捐银800余两,放帐生息,为教师束修之资。废科举后,改为南区模范初等小学堂。

【古柏书院】

清乾隆末年,观察师彦公利用法王庙古柏售价,又得乡里相助,于西庄兴建古柏书院,建有讲堂、灶房、宿舍等。北原寒士肄业称便,状元王杰撰《古柏书院碑记》。

这几所书院,均聘有山长,除讲学外,总领院务。有月课、月考,均以八股文为主。知县也往往亲临书院讲学、督课、出考试题。光绪二十七年(1901),新任知县丁锡奎不体民艰,追逼田赋,百姓无力交纳,他怀疑系举监生员鼓动所致。便以《举监生员抗粮论》为题,刁难龙门书院师生,并破例殴打生员,激起民愤,农民纷纷把农具交到县衙,以示反抗,最后以丁锡奎被解职而告终。

(三)华阴县

书院,始于唐,原为国家藏书之所,五代时方具学校性质,为科举服务。明清时期,本县先后创办有四知书院、太华书院、仰华书院、云台书院。

【四知书院】

址设今泉店,东汉名臣杨震因清廉刚直被诬罢官,饮鸩而死,后冤昭雪,朝廷以礼改葬于潼亭(原属华阴,今潼关高桥乡亭东堡)。汉永建七年(132)建育贤宫于泉店,纪念杨震隐居“槐市”、教授20余年之精神。明万历四十年(1612),王九畴重修。清乾隆十年(1745),陕西巡抚崔纪改育贤宫为四知书院。

【太华书院】

址在华山青柯坪,原为青柯馆。明万历三十六年(1608),本县县令崔时芳与教谕张辉改建为太华书院,时学者冯从吾于此地讲学,就学者300余人。

【仰华书院】

址在县东门内(今县委西院),康熙五十一年(1712),知县简廷左建。简廷左关心教育,“聚邑之俊髦而教育之,立期上课”。地方为纪念其“有古良吏风”的政绩,给其立建一生祠,其坚辞不受,遂改进学之地。门外悬挂“仰华书院”素榜。院置前庭3间,仿科举试场制,排列桌椅,作为讲堂;居室3间,作读书休息之所。“遐迩好学之士,日益云集门墙”。简令教学德智并重。课以文艺,勖以道德,从学者亦人人自爱,求廉重节。一有过举,即惧为简令所知。简教育有法,故人才济济,史匀五即为其中之佼佼者,出任外籍县令,后归云台书院讲学。

【云台书院】

址在云台观内西隅,乾隆十六年(1751)知县姚远建,前后堂亭殿舍共22楹。选生童之俊者,延师训课。光绪三年(1877),知县郑庆庄以院宇倾颓,复拓旧址数倍,续修礼堂,讲堂各5楹,门宇3楹,前后斋廊16楹。光绪六年(1880),知县徐一鹤又增修至圣宫3楹。其职员有山长1人,斋长2人,司事2人。教授唯以举业为宗旨,读经讲义,教习八股(始于明永乐年间,规定每文必以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为定格),求取功名。肄业者,生童两班,数无定额。光绪三十二年(1906),因变章废科举,知县崔肇琳改其为高等小学堂,专注各门科学。

(四)富平县

书院为研读经书较高层次的学校,始于唐而盛于宋。创设书院,官私均可,生徒为本县或邻县的学子,为应科中举进一步研读经书。书院多聘名流宿儒任教。富平设书院始于明代,

至清大盛。

【新城书院】

明嘉靖九年(1530),知县刘希简于今连城建立新城书院。

【南湖书院】

清乾隆三年(1738),知县乔履信于县城东南约2里处,捐俸创建南湖书院。后经乾隆十七年(1752)、三十九年(1774)、道光三年(1823),知县李世垣、崔龙见、龚定国分3次扩地劝捐重修,同治元年(1862)毁于兵火。同治九年(1870),知县江汇川于县署东南富厚仓址,劝捐改建湖山书院。

【通川书院】

清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李世垣于流曲善凝寺建【通川书院】;同年,又于西魏村建【西魏书院】,曹村建【锦屏书院】,红雁村建【金粟书院】,张桥建【东壁书院】。

【频阳书院】

清光绪十八年(1892),知县焦云龙募款将美原镇经学改建为频阳书院。

(五)澄城县

书院本是古属国之学,属国立大学。清时,县地设书院,属县办官学。据民国《澄城附志》记载,清时澄城共有4所书院:

【水东书院】

清顺治十七年(1660),知县吴定在县城西郊外凹隙之地凿池蓄水,名曰西湖,环湖岸筑高台70余丈,尽构长廊,翼以扶栏,湖西南隅,高建魁楼,东为讲堂。工成之后,创西湖书院,因院在水东,旋改名水东书院。

【玉泉书院】

清乾隆三十一年(1766)冬,知县额乐春在县城文庙东,置地22亩,创建玉泉书院,院中建讲堂,堂前有厢房三楹,是诸生学习的处所,堂后有厢房三间,是山长起居之所。乾隆四十四年(1779),知县戴治捐地380亩7分。道光二十一年(1841),知县张篯倡导捐银3600两,邑人中书连江又增修房舍,使面目一新。

【壶前书院】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创建于县城西北60里的冯原镇。

【育英书院】

清同治八年(1869),创建于县城西北30里的王庄镇。

(六)大荔县

书院始设于唐,盛于宋,而终于清末。原是国家藏书、校书或私人治学之处,宋代成为读书讲学之所。为官方所设。元代书院领导人称山长,清乾隆三十年(1765)改为院长,后又称山长。清代,大荔有丰登、冯翊两所。朝邑有西河、华原、友仁、文介、镰阳五所。其简况为:

【丰登书院】

因“丰登阁”得名,院址在大荔城内城隍庙后(今人民剧院)。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创建,属郡书院。见《大荔县旧志存稿》。

【冯翊书院】

属县书院,系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知县熊兆麟倡建。院址在今大荔中学内。

【西河书院】

设于朝邑城内社学旧址,文庙西侧,清雍正九年(1731)建。光绪年间高诗孟(字竹山、恩贡南龙池人)曾任山长。

【华原书院】

院址在原朝邑县南寨子小学东侧,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县杨衍嗣捐廉创建。清时举人李元春曾在本院讲学。

【友仁书院】

位于朝邑县城东街考院(亦称贡院)。同治十三年(1874)建。

【文介书院】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建于朝邑南寨子阎文介公祠内,建院基金主要提取阎公于光绪十五年(1889)捐赠给西河、华原两书院的读经奖金四千五百两白银。文介书院于宣统二年(1910)改为高等小学堂,民国二十年(1931)又改为南寨子小学。

【镰阳书院】

光绪年间杨损斋于朝邑铁镰山半坡设学并自任山长,院址在原大同乡(今双泉乡)小学西侧之圣寿寺。

(七)潼关县

【明新书院】

明万历年间御史张维任创建明新书院。地址在文庙。请名儒冯少墟讲学。授以儒学经典著作。

【凤山书院】

清康熙二十三年、二十四年(1684、1685),潼关厅抚民同知唐咨伯在久废的明新书院旧址建立厅学。乾隆二十年(1755),抚民同知赵铨移院址于文庙东,设讲堂、斋房,标名“凤山书屋”。嘉庆元年(1796),抚民同知杨馨沅因其久废,遂聘刘日猷为书院山长,修葺,聘师复学。十年(1805),抚民同知虞友光移院址至西城门内公廨(一说虞于嘉庆十四年到十五年在任)。书院设教谕、训导各1员。岁试额进文童、武童各9名,科试额进文童9名,廪生、增生各15名,三年一贡。

【关西书院】

清雍正五年(1727)潼商道张正瑗设关西书院,也称县学。地址在帅府街(后称南北街或博爱街)。乾隆四十六年(1781),潼商道吴延瑞因地近闹市,迁院址于麒麟山下,改名潼川书院。

(八)白水县

【明德书院】

白水之书院始于明而度于清末。崇祯年间,知县王无逸利用儒学南原布政分司行署(清代改为把总署),创建明德书院。

【城隍书院】

顺治初,知县王永命因其讲席久虚,改祀杜工部,不久即废。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利用城隍庙西久已废弃的旧学址建城隍书院。

【彭衙书院】

乾隆四十二年(1777),知县王希伊在察院巷(今新化巷)所建彭衙书院,历为重视,为白水育才重地。书院构筑包括募训堂、条教堂、藏修堂、敬受亭、厨茶房各3间,肄业堂16间。时王希伊自任主讲,选刻《彭衙书堂丛编》,以朱子理学救生员,一时文风大启,邻县有负笈从师者(见《王公政德碑》)。咸丰元年(1851)知县邓珏效之,主讲课业。自王去任即设山长1人,总管教养之事。嘉庆二十三年(1818)知县任执中,道光四年(1824)署县事康节略有补葺。康并为筹膏伙三千缗,自有记。二十七年(1847)知县徐元润新其堂屋。同治十三年(1874)知县李廷钰以其毁于兵燹而重新修建,恢复旧观。光绪十三年(1887)知县武达材

鸠工再修。清末改为学堂。

(九)蒲城县

【正学书院】

院址在县署西,由布政分司故址改设。创建于明代正统年间(1436~1449),为县一级高级学府。师长称“山长”,下属有监院、斋长等职。收生员和成年童生入学,给一定的生活津贴,讲经义、作诗文、练考试。清顺治(1644~1661)时知县张舜举重修,清代中叶后废止。

【崇礼书院】

院址初在南城下。明正德五年(1510),邑绅雷雨废天王堂(在今南下池),改建横渠祠,即在祠旁设立书院,不久又搬回原址。明万历四十一年(1613),知县李烨然又于县署西边建立横渠祠,书院则未议及。直到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知县张世英在祠后建房三间,东西两边又建号舍各五间,呈请上级核准,每年由征收平余项下拨银240两作为经费,又捐银250两购买书籍及桌凳、用具。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办为崇礼小学堂。

【尧山书院】

清乾隆十四年(1749)知县罗文思捐资创建于东槐院(今属城关粮站东槐院门市部)。乾隆二十一年(1756),三十三年(1769),邑绅蒙浚、知县王杏舒先后以劝捐银2100两,发商生息,作为经费。道光初(1921),邑绅王鼎、程仪凤尽力谋划,先后筹银7000两,作为生员、童生伙食津贴,初规定每年大课(即大考)10次,每次生员童生各择优录取20名,斋课(即小考)16次,每次择优录取生员、童生各5名。光绪元年(1875),知县黄传绅拨银751.4两,增录斋课生员、童生各3名,大课生员、童生各4名。光绪三年(1877),大饥荒,当铺商家破产,亏损书院本银2000两。至此,书院尚存本银7947.3两。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办为尧山小学堂。书院从此废止。

(十)合阳县

【西河书院】和【古莘书院】

北宋哲宗元祐六年(1091),知县李百禄修孔子祠(文庙)为学舍,名“儒学”;明隆庆年间(1567—1572),知县李希松在“儒学”南建立“西河书院”;清乾隆二十年(1755),知县杨发智建立“古莘书院”,均为县学。本县举人萧钟秀在光绪三十二年(1906)撰写的《合阳乡土志》载:“国朝乾隆十九年,临桂陈文恭公再抚陕西,以事来县,有营建书院之令。次年发智莅任,募金庀材,书院始立,并置田七十八亩”。

书院前旧为元圣祠,嘉庆十一年靖本托莅任,移祠于城东门内,就其地建试院,复于书院学舍略加修葺,以符规制。方是时,合阳应童子试者盖二千数百。迄道光五年,段士聪莅任,捐俸金为之倡,举书院重新之,并厘定课程,表扬孝义节烈,以培植风化。

(十一)华县

【华山书院】

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知州朱茹为“兴贤育才”创立。址儒学北街(今少华中学后)。嘉靖三十八年(1559)知州陈应麟继,“遴士子结文会,给以膳夫,月无间日,以督学业。”经年后,“士子宏博”。清康熙年,东溪(今罗纹桥一带)人张霄庆又创,址在老城东门内大街之北(今三管站之西北隅)。

【秀峰书院】

清乾隆年间由贡院改建。址在老官道南(今咸林中学东院)。贡院,初创于明崇祯年,知州史文楷以华州领蒲城,请文建贡院,华州士子遂不赴蒲城应考。清康熙年,知州冯昌奕

改修,岁科两试,商州、洛南、山阳、镇安、商南、蓝田、渭南、华阴、潼关等地士人云集华州应试。清乾隆年,士子应试改在同州举行,贡院闲置,知州席绍葆倡捐,改为书院,有官地百亩余,以供师生炊资。书院创立八年后,因西陲战事改为公馆,书院乃废。

【少华书院】

初创于明正德七年(1512),址在西仓草场旷地(今县政府西)。后废。清乾隆中,华州人史芝因秀峰书院改为公馆后士子学业荒废而捐资千金,于城西里许(今崖坡村东)再建少华书院。建学舍数十间,四面环列花卉竹木,环境清幽。一时称盛。同治元年(1862),书院毁废。同治十年(1871),知州胡焘于城西北隅(今咸林中学西院)划地4.4亩,迁建少华书院。学舍宏大,藏书亦富。光绪三十年(1904)创州立中学堂,院产尽归。院址后为教育会学校占用。

陕西各地古代书院(七)—— 汉中地区

书院初为私学,清代中后期纳入官学体制,与府州县儒学并列,清代后期取代了儒学。清康熙八年(1669),汉中知府钟秀在原明瑞王府后殿兴建兴元书院,有生员十余名;设有山长(书院主事者)、教习;其殿堂、库、斋、厨,一应齐备。此为见诸文字记载的汉中第一个书院。

康熙时建有褒城县连云书院(1689)、西乡县丰宁书院(1715)。乾隆时建有洋县定淳书院(1734)、城固县乐城书院(1737)、南郑县书院(又称汉南书院,1739)、略阳县嘉陵书院(1783)。嘉庆时建有沔县书院(1801)、褒城县廉泉书院(即高台书院,1809)、宁羌州振文书院(1810)、定远厅班城书院(1812)、沔县正宜书院(1815)、沔县卧龙岗书院(1816)。道光时建有留坝厅留河书院(即紫柏书院,1822)、宁羌州汉源书院和启贤书院(1823)、城固县崇德书院(1828)。咸丰时建有佛坪厅迎秀书院(1851)、南郑县中梁书院(1861)。光绪时建有南郑县天台书院(1880)。

(一)汉中市

【兴元书院】

清康熙八年(1669),汉中知府钟琇(湖北黄冈人)主持,利用明瑞王府(今人民体育场一带)后殿一院房舍创建兴元书院,规模较小,仅存十余年。

【汉南书院】

清乾隆四年(1739),府、县两级,对城北废祠加以修缮,招生讲学,名为汉南书院(今汉中中学址),随后,副使岳礼倡导购置学田百余亩,决定府、县共同兴办。嘉庆十三年(1808),知府严如熤,见书院过于窄小,筹资购置地基,改建大门、二门,增修书房10间,仓房2间,又新建文昌祠和奎星阁(二层),重新整修倒塌和倾斜的破旧房舍。令谢从九、张玉珂清丈书院土地,定租生息,县令杨大坦公告,将县属各案官方荒地划归书院,并由占用书院土地的镇兵房衙署付给地价银六百两;严如熤和南郑绅士马通、殷际昌、黄秉正等人捐银九百两,共计一千五百两,交当铺生息(月息一分五厘),自此,汉南书院校舍初具规模,经费亦有保证。书院还制定条规,刻石树碑,以垂久远。

清同治初年,知县周蕃寿将书院生息银提充军费。以后,西乡李捷峰和南郑官吏绅士解囊资助,汉南书院得以复兴,并附设中梁书院。汉南书院成为汉中府书院,中梁书院则专收南郑县的学生。从创建到1905年,书院着重于准备科举考试,是汉南生员准备乡试的补习学校。明、清两代科考及第289人,其中进士36人,武进士6人;举人134人,武举

人21人;贡生92人。

【天台书院】

清光绪六年(1880),县令罗诚之创办天台书院(今市三中),光绪三十二年(1906),汉南书院改为汉南中学堂,天台书院改为南郑县高等小学堂。

(二)南郑县

境内有书院五所。

【兴元书院】

清康熙八年(1669),知县钟琇利用明瑞王残宫(汉中市体育场内)创建,约存20年废。

【汉南书院】

院址今汉中中学。乾隆四年(1739)副使岳礼、知府朱闲圣、南郑知县侯天章等共同兴建。

【中梁书院】

为汉南书院附属书院,地址与汉南书院在一起,专收南郑籍生员授课。

【天台书院】

院址在今汉中市第三中学。光绪初年开设,曾办两期,后与中梁书院合并。

【高台书院】

曾名廉泉书院,原属褒城县。清嘉庆十四年(1809),知县傅承缃创建。建房9间,未完工,去任,后由官绅续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县钮福嘉,将廉泉书院改为高台寺高等小学堂。

(三)城固县

【乐城书院】

嘉靖《汉中府志》载:“城固县书院久废”。乾隆二年(1737),知县王邦光将大西门内天主堂(县酒厂原址内)改为书院。乾隆五年(1740)迁至县署东南正街东侧(今城固师范内)。道光三年(1823)知县黄宾倡议重修,增建正厅、厢房、斋舍,修筑围墙,门头悬“乐城书院”匾。道光二十年(1840),于书院内添建考院,改变“于公署堂下扎棚席而岁试”的状况。光绪二十九年(1903)六月改为城固县高等小学堂。

【崇德书院】

道光八年(1828),创建于天明寺。光绪三十一年(1903)改为天明寺高等小学堂。

【桂林书院】

创立年月无考。位于城北庆山南麓天庆观。民国2年(1913)2月改为刘氏私立小学校。

【斗山书院】

创建年月无考。院址设斗山上。清顺治五年(1648),李可乔即在此启蒙求学。道光二十年(1840)后,举人高建瓴辞官归里,在院主讲二十余载。民国初年,改为斗山初级小学。

(四)勉县

【连云书院】

康熙二十八年(1689)立连云书院于褒城县城西南隅。

【正宜书院】

嘉庆六年(1801)知县马允刚创建沔县书院,地址在县城东南。嘉庆二十年(1815)湖南人王香亭要求入籍考试,捐湖南会馆(今老城粮站)五间为书院。知县范伦集资修整,初名作新书院,继名正宜书院,后毁于战乱。

【龙岗书院】

嘉庆二十一年(1816)于武侯读书亭设龙岗书院,经费靠学田田租,年收3046千(串)文,支山长修金,生员和童生膏伙费,院夫、卫房和护房等人工资,年3002.6千(串)文,余款备旱涝用。

【沔县书院】

光绪二十七年(1902),知县徐兆兰用平粜余款买防军营房建沔县书院,经费取于地租,年收530余串文,后迁于文昌宫(今老城小学),有房20余间,民国19年(1930)被土匪王三春焚毁。

(五)洋县

【定淳书院】

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知县梁作则始于县城南街置定淳书院。嘉庆十二年(1807),知县王凤坦捐金修膳书院房舍。同治元年(1862),书院毁于战火。三年,知县范荣光捐金在原址重建,并扩大基址附设考院,更名武康书院。光绪十五年(1889),知县陈泽春再加整葺,改名洋州书院。三十二年,更名为洋县官立高等小学堂。

书院学生分两类:一是经县试取得廪生、增生的,为应乡试,每月定时到院听讲、送文章、词赋请求批改者,编入“文生月课”;二是童生应县试,入院攻读经史者,编入“童生常课”。教学方法采用个别钻研、相互问答,集体讲释等形式,以研读儒学经典为主,间或讨论时政。童生在院修业3年,期满合格者,发给文凭,以儒学生员看待。书院的管理机构为院董会,由乡绅推举5人组成。院长称“山长”主管教导,聘请品学兼优的举人、贡生为教授。

(六)西乡县

【丰宁书院】

书院为士子藏书与讲学之所,儒学之辅助设施,属民办。生员与童生均可入院学习,由地方聘请知名文士任“山长”,主持学务。本县书院名“丰宁书院”,坐落西门内,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知县王穆倡议,阖邑士民捐修。历经修补,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办高等小学堂,书院遂废。

(七)略阳县

【嘉陵书院】

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略阳知县高理报请停办污染甚大的铜厂,以其款就学宫旧址营建嘉陵书院,1782年动工,次年冬落成,有大小书舍20余间。建后又筹捐银一千余两,设置膏火,置买田地,以供常年膏火。书院以《诗经》、《书经》、《周易》、《礼记》、《春秋左传》及《四书》为主要学科,生员以读经为主。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嘉陵书院为略阳高等小学堂,并在城乡建立初等小学堂40所。宣统二年(1910)由知县桂超、周毓堂倡导,在县城东关创建略阳农业初等学堂1所。

(八)镇巴县

【班城书院】

嘉庆十七年(1812)同知马允刚首创镇巴县班城分院,供儒童就读。内设院长(初为山长),斋长,院长从事教学,斋长管理事务,书院在厅境有田地58份,以岁收租谷、课钱放债生息,供公职人员薪水及公务支付,并资助生童津贴费,奖赏学业优秀者,清末停办。

(九)宁强县

宁羌州有书院3所,即振文书院、汉源书院、启贤书院。

【振文书院】

清嘉庆十五年(1810)知州郑绪章创建,院址在城内西南隅。学舍、讲堂规制颇为宏敞。太平军克宁之役后,学舍大半倾圮,知州罗骧捐资重修,直延至光绪三十一年(1905),凡90年。

【汉源书院】

道光三年(1823)知州徐延倬凭烈金坝禹王宫创建,修讲堂3间,斋房6间,厨、门房3间,门楼1座。烈金坝乡现存严如熤撰《创建汉源书院记》石碑1通,详志其事。

【启贤书院】

清末建立于阳平关。民国初改设阳平关初级小学。

(十)留坝县

【留河书院】

清乾隆元年(1736),于汉张留侯祠设留河书院。由乡民余北斗捐旧城地,岁收京斗租三十三石七斗,钱四千二百文,俱作馆师脩脯(生活)之用。但所捐之地,历年被水冲淤,至道光二十年(1840),秋淋,被河水冲毁,仅收租六石二斗,钱一千六百文,入不敷出,难以维持,故又征收荫生李文举莲花石地绝产,岁收京斗租五石七斗五升,归入书院。道光二十一年(1841),乡民赵梅等捐二台子地,每岁收京斗租九石,亦并入书院。光绪元年(1875),同知杨吉云改“留河书院”为“紫柏书院”。光绪十年(1884),同知陈文黻捐资给书院学生筹备膏火费。从此,书院学生享受生活补助费。光绪十七年(1891),同知陈文黻设立学官,陕西巡抚鹿传霖奏移宁羌州训导为留坝厅训导。光绪十九年(1893),同知文麟将紫柏书院改建文庙,又改厅城南关义学为“紫柏书院”,经费由乡民余北斗、李文举捐地,岁收京斗租二十石。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同知陈寿彭筹钱一千文,为书院生息。

书院为官办,学生分两类:一是已入学秀才,为乡试应考,每月定期来书院听讲,作几篇文章(诗、词、赋)请教师批改,学生编入“文生月课”;一是经童试合格,以相当文化程度入院专读经史,以备应考的“学子”,编入“生童常课”,常年在书院攻读。书院设师课、官课两种。师课由山长主试,每年三至十月,专试贴括。官课由同知主试,考试次数不定。书院考试设有资金,名叫“膏火”。官课、师课资金都分一、二、三等,按分数高低定等给奖。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称书院领导人为“山长”。书院主设读经、讲经、修身、算术、体操等课程。一般读《三字经》、《百家姓》、《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易经》、《左氏春秋》等。此外,还读一些杂书,如《女儿经》、《孝经》、《千字文》、《千家诗》、《幼学琼林》等。读书五六年后,就命题开笔作文。诗为五言、七言,或作四六对句、排偶和押韵训练;文章为八股文,由塾师命题,初作半篇,然后完成全篇。

(十一)佛坪县

【迎秀书院】

属官学。据《佛坪厅志·建置》载:迎秀书院在文庙西。咸丰元年同知李梦愚建。兵燹后,倾塌无存;光绪九年同知刘煐重修。“迎秀书院膏火本银一千两,系光绪二年前中丞谭由司筹拨之款。光绪七年春,署同知李廷瀛请领到厅,发商生息,每两月利一分五厘,满年共收息银一百八十两。”

《佛坪厅志·官师》载:“佛坪厅同知李梦愚,字闺堂,山东博兴进士,道光二十八年由兴平令升任。刚毅明决,民敬畏之。创修书院,请设学校,培养实多。卒于官,士民奉祀书院,以志感慕。”“佛坪厅同知孙柜,字方山,山东监生,咸丰七年任。性耿介、喜种菊,暇辄至书院与诸生讲学,终日不倦。后迁广西浔州府知府去。”

另据《佛坪厅志·人物》记载:“监知事衔郑鸣岐,孝廉方正陈鸿恩,从九品衔纪章凤、汪玉成等,道光二十九年倡修文庙书院,时论称之”。“程普沾,乡民也。性好义,识大体。道光三十年捐地一段入迎秀书院,岁取稞钱百千(此地同治间被水冲石压,岁租已减去十之五),以助膏火修脯,时设厅未久,山民稚鲁,不事诗书,使知向学者,普沾力也”。

据1986年实地考察,书院碑尚存。由以上记载可知,迎秀书院倡议修建于道光二十九年(1849),捐地筹办于道光三十年(1850),建成于咸丰元年(1851),中遭兵燹,倾塌无存,光绪九年(1883)重修。清代后期废科举后,书院改为学堂。《佛坪乡士志》载:“城内只有文庙、武庙、文昌宫„„高等小学堂、劝学所。”据《续修陕西省通志稿》载:佛坪“高等小学堂一,光绪二十九年(1903)同知杨卓林、绅土袁叙恩立”。

陕西各地古代书院(八)—— 安康市

安康地区最早的汉阴县仰山书院建于明嘉靖十九年(1540),二十一年(1542)停办。清康熙十五年(1750)至光绪三年(1876)间,先后建成安康县文峰书院、旬阳县敷文书院、平利县锦屏书院、紫阳县仙峰书院、石泉县石城书院、白河县天池书院、宁陕县太乙书院及洵江书院、汉阴县育英书院、岚皋县岚河书院、镇坪县三山书院。此时的书院已不是藏书校书的处所,而是专为讲学,研习《四书》、《五经》、“八股”文、试贴诗等,以应试中举的官办儒学。

入书院就读者,一是为应乡试考取举人的秀才,“寄课”书院,每月进行两次“文生月课”,类似“进修”或“函授”;二是县试合格的童生为考取秀才,常年在书院住学“四书五经”、“八股”文、诗文等。书院设斋长(亦称掌教、山长)1人,主持讲学和院务;首士1人,办理生活事务;学长1人,负责学习事宜。办学经费主要靠学田租金。

(一)安康县

【文峰书院】

书院产生于北宋,发展于明、清,由私人创设逐渐演变为官府学校,为科举择士服务,属科举的附庸。本县文峰书院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知州刘士夫捐俸倡导、绅士筹资购原广东提督候滢故宅(北城壕沿)所建,“讲堂三楹,下为诸生斋舍,凡几案卧榻无不具,上下供给无不周。诸生得名师指授”。乾隆四十七年(1782)重建,嘉庆九年(1804)迁址改建。十二年(1807)春,知府叶世倬捐俸倡议增修,嘱安康县令马元刚改旧增新,更名为关南书隗。咸丰三年(1853),书院水毁,知府王履享、知县刘应祥等筹款重建,委举人张鹏飞在新城考院西督建新的关南书院。

【岭南书院】

岭南书院设于恒口镇上街,因地居越岭关之南,故名岭南。本县两座书院拥有藏书,自置田产,经济独立。书院设斋长(亦称掌教、山长、院长),主持讲学及院务诸事。首事办理生员生活事务,学长负责生员学习事宜。学生分两类:一是已进学的秀才,为乡试应考举人,每月进行两次文生月课;二是县试合格童生,入院攻读四书五经,学作八股文,试贴诗,准备进府应考秀才,常年在书院学习。除斋长讲学外,一般为生员自修。办学经费,主要来源于学田收入。斋长的膳食费、薪俸,生员的膏火费、生活费,以及端阳、中秋、腊八礼钱,均由书院经费开支。

(二)汉阴县

【仰山书院】

书院为生童读书、准备科举的场所。汉阴县最早的仰山书院,是明嘉靖十九年(1540)由知县杨惟藩将城内关帝庙改建而成。由于缺乏固定经费,嘉靖二十一年(1542)停办。

【育英书院】

育英书院是清嘉庆八年(1803)由通判杜蕙与生员许逢熙等人创建。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改名育英学堂。书院设山长1人,主持讲学及院务;首士1人,办理生活事务;学长1人,负责学习事宜。入学者一是生员为应乡试,每月进行2次“文生月课”;二是童生为进府应考生员,常年在院学习。

(三)旬阳县

【敷文书院】

书院为饱学儒生藏书、校书及读书治学之所。明清之际发展为讲书或讲学机构。其教学目的与内容都与科举有直接关系,是科举考试的准备场所。“求学者,私塾启蒙而书院成其学”。乾隆十六年(1751),洵阳知县刘琪在县城北门内倡建“敷文书院”(敷文即振兴文化之意),乾隆十九年(1754),知县罗鳌建房16间,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县刘德全捐资置地,购书延师,选拔人才,宏奖风流。由贡生郭焱昌、姜善继主持书院,任山长。由于长期以来洵阳经济文化均不发达,书院不大昌盛。

光绪二十七年(1901),清政府命令全国书院改为学堂。光绪二十九年(1903),又颁布“癸卯学制”,将初等教育分为蒙学堂、初等小学堂、高等小学堂。因有别于私学,人称“官小学堂”或“公学”。是年,洵阳县奉令,将“敷文书院”改为“初等小学堂”,书院随之消亡。

【城内书院】

蜀河镇旧时曾设书院 1 处,名曰“城内书院”(一曰“全城书院”)。书院匾额建国后尚存,“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

(四)石泉县

【石城书院】

清乾隆四十七年创建,又名银屏书院,位于县治所东侧。明、清时,石泉城内书院为官办学校,经馆要求山长(院长)和主讲必须由名儒担任,为官聘、官俸。光绪三十一年(1905),石泉县改石城书院为高等小学堂。

(五)平利县

【锦屏书院】

书院专为讲学,研讨“四书”、“五经”、学作八股文章、试贴诗等,以应科举择士服务之所,设主讲老师,称院长或山长。学员有两类:一类是已进学的秀才,为乡试应考举人,在书院“寄课”,定期听取面授,类似“进修”;二是县试合格童生常年在院住学,准备应考秀才。

平利设书院一座,随县治迁移,两次定名,始名锦屏书院,在(今)老县城东,清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黄宽创建,并捐置生童膏火,一向半耕半读的学员感德而勤奋攻读,乾隆三十七年(1772),知县秦钟仁捐资增修,本地人士杨玉朝捐置田产,从此,书院以收租供给生童膳食。县址由老县迁至白土营(今址),初未建立书院,试士全在县署。

嘉庆初年,平利绿营千总王瑛震压“白莲教”义军有“功”,调升岚皋任都司,其在平利县大院瓦房,被平利县租赁建为《五峰书院》。嘉庆二十四年(1819),河东总督李逢亨告老还乡,以己蓄薪俸,将王瑛宅购献与书院。道光六年(1826),知县司徒修,讲学《制艺试贴》,刊印《五经“易读”》,训诸生以敦品,益民众以蚕桑。同治八年(1869),知县卫

锡恩主持“捐置桌案器具,以书院兼考院”,十一年(1872)又“捐款创立卷局,以备寒士考卷之费”。“嘉惠士林,邑人颂之”。光绪十四年(1888),知县杨孝宽劝捐巨款7千串,振新卷局,“使生员不缺廪膳,一切考费出其中”。

清末,在“废科举,兴学堂”的重大变革中,平利县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将五峰书院改为平利县高等小学堂。自明代永乐十二年(1414)~清代光绪二十四年(1898),长达480多年中,平利县共考取举人37名、进士9名。还采用选拔捐纳方式录取贡生、监生,从康熙三十五年(1696)~光绪二十二年(1896)的200年中,平利县共入选贡生155人。

(六)镇坪县

【三山书院】

光绪三年(1877),三山书院落成,位于城西塘塆城隍庙文昌宫魁星楼。先后聘山长蔡玉衡、柳杨辉、田宝蓉等教授生童。光绪三十三年(1907),将三山书院改建为高等小学堂,次年正月开学。光绪三十四年(1908)在县城设立崇德女子小学堂1处,各乡设初等小学堂13处。

(七)宁陕县

【太乙书院】

清乾隆五十三年(1788),在老城建太乙书院,以太乙山命名,有房屋13间。嘉庆二年(1797),又建正厅五楹,前厅五楹,厢房6间,讲亭一座,牌楼一座。书院设山长1人主管校务,主讲1~2人。学生以“四书”、“五经”为课本。写作则以“制艺”为主。民国五年(1916)将原太乙书院修葺,改为高等小学堂。

(八)岚皋县

【岚河书院】

清道光十年(1830),通判谢集成创建岚河书院(今城关小学校址),同治元年(1862)、二年(1863)毁于兵燹。四年(1865),通判高箕承补复旧式,易名烛峰。光绪三十年(1904),通判屈寿昌扩建书院设县立高等小学堂。

(九)白河县

【天池书院】

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县李宗信主建天池书院,扩泰山庙为书院,聘贡生、举人出身者为书院山长、讲席。“藉各处官地召民垦种,以其稞备讲席脩脯,犹不足,岁捐廉银四十两,膏火之资,奖赏之费乃略备焉”。乾隆年间知县谢奉璋、雍正年间知县唐效尧、道光年间知县朱斗南、光绪年间知县顾等,常去书院为诸生授课,批改文卷,勉励学生。每年考入天池书院的廪生、增生不过二十人左右。光绪三十二年(1906)废科举制,设劝学所,督儿童入学堂,书院改为县高等小学堂。

(十)紫阳县

【仙峰书院】

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知县张志超建,道光二年(1822)知县张琛改修,并更名东来书院。十七年知县陈仅割俸建楼房4间,十八年又捐廉建讲堂,题额“东山草堂”;构小楼,题额“霁阁”。旧有膏火本银500两,贡生张征、生员樊巩等又捐膏火地27亩。光绪三十一年(1905)实行教育改革,停制科兴学堂,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知县陈膺臻与邑绅陈鼎新将书院、义学悉改为学堂。

陕西各地古代书院(九)—— 商洛地区

清代商州有商山书院、洛源书院、冠山书院(崇正书院)、青山书院、丰阳书院、安业书院、义川书院、薰德书院等8所。

(一)商州区

书院始于唐宋,兴于元明。唐代书院只为藏书,宋、元独尚讲学,明、清兼考试。书院主持者称“山长”。任教者均为明经行修之土,由地方官礼聘,或山长聘任。教学内容以儒家经典为主。至清嘉庆以后,以八股文、试帖诗为主。学员数量、年龄无限制。经费由学田租金、捐资或其他方法解决。清代书院考试,有官试和师试两种,由州县地方官和山长分别组织进行。光绪二十年(1894)后,世变日亟,清政府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五月、光绪二十七年(1901)八月分别下令,将省府、州、县的书院改为学堂,书院至此结束。清代商州有商山书院、崇正书院、薰德书院等,尤以商山书院为最。

【商山书院】

明嘉靖年间(1522~1566)建于州城金凤山大云上寺(上寺坡),万历十三年(1585)移至东龙山,万历十八年(1590)复移原址并扩建。明末遭兵燹废。清初,废墟移交启秀阁主僧耕种。乾隆元年(1736),知州王如玖复修,于大云寺旧址建学舍,诸士子方得就学。 乾隆十八年(1753),知州罗文思针对书院“地址偏僻,士子不便”、“校舍狭隘,不足以容”的景况,倾力相助,重建书院,先后捐俸银400余两,买城东门内私人宅地9亩多、房16间,整修扩建(即今商州市城关中学,详见该校现存碑石)。并多方筹措资金,聘请“名贤大儒”担任山长、主讲、教习,并亲授“官课”,自拟“揭课仕之大纲”考核士子,撰写《相题论》、《惜字引》刻于石碑,镶砌于大堂屏门左右,以励士子。“一时士人云集,文风丕变”,“名士济济而出,书院美名远扬”。光绪三年(1877)省府始给书院发银500两,作为山长修脯士子月课及膏伙之用。光绪二十七年(1901)知州尹昌龄遵旨改商山书院为商州中学堂,商山书院终废,校舍为商州中学堂所用。

【薰德书院】

清光绪十年(1884)创建于商州腰市镇娘娘庙右,知州李素兼任主讲。每年春秋两季由州署送薪金二十四仟。光绪十四年(1888)后无人经办,薪金停发,书院遂废。

(二)洛南县

【洛源书院】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由知县何树滋在洛南县署西的社学旧址上兴建的,初名“燕山学舍”,时有上房5间、讲堂3间、回廊5间、大门3间,内有屏风,外有照墙,左右厢房12间。嘉庆二十五年(1820),知县王森文重建后,更名为“洛源书院”。内设山长(亦称院长、斋长)掌教,主持讲学及院务事宜,首事办理生活事务,学长负责生员学习。学生分为两类,一是已经入学的秀才和乡试应考的秀才,每月进行两次文生月课;二是经县试后合格的童生,在院内续读,作八股文章,赋诗作文,准备府考。书院中除山长讲学外,生员多系自修,个别钻研,执疑问难,集众讲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学习,他们以儒家经典为主,有时亦讨论时政,故对学术思想发展有一定影响。洛源书院经费由筹捐学田、稞租、存息而来,经费独立。清光绪三十年(1904),改“洛源书院”为洛南县高等小学堂。

(三)丹凤县

【冠山书院】

道光七年(1827),龙驹寨州同彭衍墀劝捐创建于龙驹寨(今丹凤县城北)鸡冠山麓,故名冠山书院,为境内官办教育之始。书院设山长,后称院长,清末复称山长,另有首事,分管书院生活,学长负责生童课业。据《续修商县志稿》载,当时龙驹寨之冠山书院与州治之商山书院并行,有所谓“西有秀阁书声,东有冠山书声”之赞。

光绪六年(1880),商州知州李素移冠山书院子鸡冠山前之紫阳宫东侧(即今丹凤中学),更其名为崇正书院。其时有院舍20余间,“常课”生童30余人;“月课”(只听讲经史,在家作文之秀才)20余人。以儒家经典为主要学习内容,开设的正课,按季节安排,“春诵夏弦”,“春秋教以礼乐,冬夏教以诗书”。正课系必修课,按月考试,张榜公布。同时,按照各人的兴趣,安排学习一些与正课有关的知识和技能。有所谓“不学操缦”(缦乐、杂乐),不能安弦;不学博依(广譬喻也)不能写诗;不学杂服,(杂役,如洒扫)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通过这些“退息时的居学”,从而深化对正课学习的理解和体会,并不断增强其学习兴趣。自建书院后,境内造士日盛,进士、举人、贡员有籍可考者50余人。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龙驹寨蒙养学堂。

(四)商南县

【青山书院】

商南县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 以商南县城东关内旧学宫为基础,斩棘缭垣,扩建后称青山书院。清道光十二年(1822)县令胡大华在县城东南隅兴建文昌宫,为九脊歇山式建筑,檐牙斗拱,朱柱画梁。有大殿三楹,高30米,宽20米, 为2层楼阁式建筑,厢房6间,移青山书院于此。光绪六年(1880)在主楼的东西两侧各建套院1个,号房18间,东院为考院,也叫自习室,是生员读书处。西院为三进式套院,是藏书及名人学士吟诗作画处。院前是操场。学校初具规模,完全脱离了庙学窠臼。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为高等小学堂。

青山书院所采用的一切规章制度,均仿照江西豫章书院学约。书院设山长1人,主持讲学事宜。主讲由县令聘请学者、名流担任,县令也兼课。书院还设有书斗1人,具体办理考务;首士1人,管理学员生活;学员还推选学长1人,协助山长办理学员学习事宜。在书院学习的生员一般是才学较好的秀才,也有优秀的童生,名额不限,多则30余人,少时10余人。生员每月享有膏银(即官方补贴)2至3两不等(实补不达其额)。学习内容:四书、五经、经史、八股文、五言八韵诗等。学习形式是每月定期开讲1次,考试2次。考试内容有经史、八股文、试贴诗、词赋、策论等。两次考试中1次为“官课”,即由县令主持出题、阅卷、定等;另1次为“师课”,由山长主持命题、阅卷、定等。成绩优秀者发给奖银。除开课考试以外,平时均为自修、学员除按时听课、考试外,食宿自择他处。但必须按月呈送所写的文章、诗、词、赋,并请山长、主讲批阅。授业时间一般以开科大比为限(一般为3年),大比未第者允许重读,下科再试。

(五)山阳县

【山阳书院】

建于乾隆四十九年(1784),时名“丰阳书院”,座落县城外东北角。乾隆五十八年(1793)增修后,占地6亩,计房38间。同治初被白莲教义军焚毁后,同治七年(1868)县令易亨移于城内文庙东侧重建。光绪五年(1879)扩建后,兼充试期考场;光绪三十二年(1906)改为初等小学堂。

书院由训导或教谕监院,另设山长一人主持,经师、斋长各二人。生童人数不等,一般二三十人。教学按个人进展快慢先后授课,不分班级。内容以“四书”、“五经”为主,常考八股试帖。经费由县地租银支给,一年360两。学生考为“中取”者年补膏火银8两,考为

“上取”者另有微资奖赏,考为“下取”者则取消膏火银补贴。书院纪律,谓之《教约八禁》,其文曰:首谨朔望礼仪,次禁擅行出入,三禁吸烟,四禁赌博,五禁争斗,六禁群饮,七禁闲游街市,八禁占锁空房。

(六)镇安县

【安业书院】

清嘉庆初年(约1796)创建于镇安县城东关,后两度改建扩修,道光五年(1826),知县李希泉改建于东门内,咸丰十一年(1861)知县马毓华续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高等小学堂。

书院设有山长(主持人)、监院各1人,主讲和斋长2人。每年招收童生入院。院中童生多达50~60人,少则10余人。山长除负责书院课程安排外,每月还亲自授课6节,课程以经史为主,兼学其他。童生的课程不齐,按各人的进度分别授课,不分班级。每年二月初二甄别(考试),学业期满但考试不及格者让其肄业,书院的条规严格,用石刻刊于墙壁,违者,轻则追究,重则开除。

(七)柞水县

【义川书院】

清道光七年(1827)创建于孝义厅(今柞水县)南街。同治元年(1862)叠遭兵燹毁损,九年(1870)、十二年(1873)两次水灾,书院旧址毁之无存,光绪三年(1877)移于东街常平仓故址。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为初等小学堂。

陕西各地古代书院(十)—— 榆林市

榆林地区书院概述

古代,陕北的教育事业与关中、中原乃至江浙一些地区相比,是较为落后的。库序少,生员缺,师资不足,通过科举选拔的人才自然远不如“江南才子”或“洛阳秀士”、“长安俊彦”那么历历可数。但在榆林这片土地上,从唐代到元代,以绥德为中心的诸州县也逐步兴立学宫办儒学教育。明清时期,榆林府、绥德州及下属诸县先后创办书院,促进了这一方土地封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

榆林的书院是在明代破土萌生、清代渐渐兴盛起来的。较著名的有雕山书院(绥德)、榆阳书院(榆林)、副11书院(米脂)、真乡书院(蓖州)、笔峰书院(清涧)等,共11所。其中明代创办的仅榆阳书院、龙图书院两所,其余均兴建于清代。这些书院主要为科举取仕服务,教授的内容以四书、五经等为主,教学内容根据师资和学子状况有深有浅。有些办得好的书院也具有藏书讲学的功能,为地方学界提供了谈文论道、吟诗赋词的场所。

书院一般设院董会,由地方官和硕儒组成,推举或选聘富有才学的名儒担任“山长”(总负责人)和主讲、教习。书院多系官办,经费由府州县衙拨付一部分,也向地方富绅巨商募捐一部分。所得捐款发放商铺经营取息,或置办学田收租以供开支。入书院就读者为生员,由初步接受启蒙教育的童生(俗称文童或儒童)经过院试(府、州、县学入学考试)录取。生员名额(学额)限制很严,一般县的书院学额不过8人,最多也就是20人。府、州书院定额40人和30人。生员通过每年的省学岁试,按成绩由附生逐步晋为增生、席生,这当然就更少了。虞生是可以享受官府供给膳食的凛膳生员,优秀者可入太学(国家高等学府)深造,称为贡生。只有生员才有资格参加省学巡回主持的科考,合格者方能参加乡试,考取举人。举人经会试、殿试考取进士,方可完成“学而优则仕”,读书做官的过程。现以其兴办时序述之,

以擒读者。

今榆林12县(区),除清代尚无的子洲县,县县有书院,但有的办的出色,人材济济,有些不过是地方官绅为沽名钓誉而设,时兴时衰。学院主要办学目标是为封建统治培养“栋梁”,文人读书也在于用此“敲门砖”敲开做官之门。教育方法多“填鸭式”,科举也摆脱不了八股文束缚。但是,当时的文化人能做官者毕竟还是少数,一部分学业有成的人致力于学问或地方公益,为研究地方文史、教育后代、振兴陕北文风出过力,譬如各县的志书大多由这些人搜集资料、编纂而成。书院作为历史上教育的一种形式,应当客观地去认识,不能一笔抹杀。

光绪二十四年(1898),光绪皇帝接受康有为等变法主张,诏渝全国将书院改为学堂,吸收西学教育内容。光绪三十二年(1902),榆林各地书院先后改为学堂,除绥德、榆林两地改为中学堂,其他均为小学堂,书院的使命随着光绪三十一年(1904)科举制度的除而结束了。

(一)榆林县

【榆阳书院】

明弘治八年(1495)巡抚熊绣创建“榆阳书院”(地址在今榆林市第一小学),嘉靖二十一年(1542)巡抚张重修,并易名为“颐贞书院”,后于万历十年(1582)废。万历三十二年(1604),巡抚涂宗浚在文庙西(今榆林军分区院内)改建“兴文书院”,后又废。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知府屠用中倡导,地方官绅捐资赞助,在原址重修“榆阳书院”,恢复原名。嘉庆二十四年(1819)榆林知县陈俊儒,道光四年(1824)延榆绥道台颜伯焘,同治七年(1868)延榆绥总兵刘厚基都曾倡议并捐俸扩建。同治十一年(1872)刘厚基在榆林阵压回民起义的同时兴办书院,陕甘总督左宗棠特给书院“捐金二百,并颁书‘北学其先’四字用昭鼓励”。刘厚基即将左宗棠书“北学其先”刻成大匾悬挂于书院讲堂门额。刘在任期间,曾亲自主持“榆阳书院”,人称“刘山长”。道光四年(1824)起,将地方官绅所捐办学本银4319两、钱4457吊贷商生息,加上学田租每年共得息钱1456吊,作书院生员教学费用。光绪二十九年(1903),榆林知府光昭将“榆阳书院”改为中学堂。

(二)府谷县

【荣河书院】

府谷书院于清雍正年间(1723~1735)在城内元帝庙成立,后来迁于学宫偏东的训导住宅处。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知县郑居中阖邑绅士,在旧县城南门外山坡上捐建书院新址,计正房、东西房各3间,西厨房1间,门楼1座。因府谷在宋代政和年间曾被赐名“荣河郡”,且书院滨临黄河,山朗气清而得名,故取名为“荣河书院”。

荣河书院继承历代教育思想,仍以儒家思想教育生员。办学目的是:“养成贤才,以供朝廷之用”。课程设置《四书》、《五经》,此外还学《增广贤文》、《龙文鞭影》、《幼学琼林》、《左传》、《唐诗》、《三国志》等。学制无固定年限,教学形式与私塾大同小异。书院设有山长、教习,主持书院的讲学教授各事。经费由地方官绅捐助。荣河书院首任山长阎廷林(县城举人),继任有阎发阁(县城举人)、阎亮阁(县城进士)、阎煜阁(县城贡生)、杨嘉德(县西关进士)、阎道行(县城举人)、苏挺(县城贡生)、张嵩年(哈拉寨野麻湾贡生)、王为垣、杨琛、尤董常等。

(三)神木县

书院是藏书讲学的机构,也是文人学士进修研读的高一级学府。开设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等课程。童生以上生员方可人院攻读。书院由山长、教习主持讲学、教授诸事,经费由地方官绅捐助。本县在清代先后有过希文书院、麟城书院、兴文书院,但因文

化蔽塞、人才不多而时立时废。

【希文书院】

清康熙二十年(1681),陕西按察使参议、分巡榆林东路道台张衡捐傣在神木县署西侧建书院,以“希文”命名,是表明"士希贤,贤希圣,圣希天,此百川学海之意也。见张衡《修希文书院碑序》。雍正元年(1723)院址变动,更名鳞城书院,因神木为故磷州而得名。乾隆五十A年(1793)知县王文奎等倡议,地方绅士襄助,在县署西南新修兴文书院,在原书院处改办义学。清代,神木书院共培养举人50人(文11武39),贡生169人。

(四)横山县

【怀阳书院】

横山县原名怀远县,当地最早的学府是乾隆十四年(1749)由知县苏其烟在怀远县城东门内建成怀阳书院,乾隆二十五年(1760)改为固阳书院,以在圃长之南命名。道光二十一年(1841)改为岩绿书院。学舍有正房3间,东西书斋各9间。此外有大门、射圃、尚德亭等,中经乾隆二十年(1755)、二十五年(1760),嘉庆十四年(1809)数次维修。同治七年(1868)回民起义军攻破县城,学舍、书籍被毁,书院停办。光绪四年(1878)知县李赓伯弥补修缮,略加恢复。陕甘总督左宗棠又发给官版十三经等多种书籍。二十一年(1895)知县张子馥捐资购置经史子集、四库提要、小学性理百余种书,使它成为陕北藏书较丰的书院之一,并扩充学舍,复兴岩绿书院。原规定员额8名,后略有所增,经费源于400亩学田田租,清代培养出进士4人、举人20人、贡生94人。光绪三十一年(1905)维新变法,学部颁发兴学章程,通令各县成立学堂,县令章春芳就岩绿书院改建为高等小学堂。

(五)靖边县

【龙图书院】

明万历元年(1573),靖边所(当时靖边一带无县治,所、系、卫以下军事设置)兵备副使杨锦在靖边新城北山“范老关”处(传为范仲淹驻兵地,俗呼范老关)兴立龙图书院。万历九年(1581)观察使余之帧、总督徐三畏等捐傣在新城内重修学舍,更名新城书院,生员不过8人。清同治六年(1867),回民起义军攻克新城堡,书院同城内建筑一起毁于战火。后随县署迁建于镇靖堡,改为崇正书院。

同治十一年(1872)县试取文武生员20人。光绪年间,地方官两次维修。光绪二十二年(1896)知县丁锡奎重视地方教育和风化改良,曾捐薪修葺书院,并每月初、月中亲往书院授课。明清间,书院培养进9人(文4武5)、举人46人(文3武43)、贡生74人。1920年,改称中山小学,是靖边县的第一所完全小学。1942年,诗人李季曾在这里当过几年语文教师。2004年,港人邵逸夫捐助20万港币,把砖木结构的教学楼改建成砖混的,改名为镇靖逸夫学校。

(六)定边县

清代书院之设,盛于乾隆之世,为科举预备学校。学生习备举业,以应乡试为务,犹今之补习班。延聘明经行修之士为之长,秀异多出其中。

【定阳书院】

定边书院仅两处,且设立较晚。同治末年,署定边知县李殿爵以兴养之教不可偏废,因捐购房屋一所,题额名“定阳书院”,其地址即今定中附近。“继任署知县李世瑛,以书院有房无资,禀请发银五百两,易钱千串发商生息,复捐钱二百串,购地四百垧,以为书院膏火之费。于光绪元年(1875),知县李世珠呈请上司拨银500两,延师授课,后改为师范传习所。同年复改书院,营务处张刘文亦捐钱一千三百串,购红柳沟地六百垧,另购书屋一间,

捐入书院。管带抚标副右营饶兆麟,也捐钱购地四百垧归书院”。定边学子原多去靖边上学,此后即在本县书院就读。清代,县内出进士1人、举人42人(文2武40)、贡生71人。

【卫道书院】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署安边同知多龄,会同知县刘林立,捐款扩修安边育英义学,改称卫道书院。后改称初等小学堂,即今安边小学的前身。

(七)绥德县

【雕山书院】

创建于清雍正年间,院址在城东北疏属山山腰,因绥德旧为雕阴郡得名。乾隆三十六年(1771),知州舒元烺用州绅捐银763两,购前州官叶馨皆山亭旧居(今绥师校院内)为校舍,更名文屏书院。乾隆四十九年(1784),知州吴忠诰用绅士捐银1,899两购学田800余垧,并扩建书院,更名为重文书院。道光四年(1824),知州陈元煦又恢复原校名雕山书院,并倡捐廉俸2,000缗给师生作伙食补贴,还亲为众生“指授法门,一时属县诸生均附雕山会课,故门下多名士”。参见《新编绥德州乡土志》。

道光二十二年(1842),知州江士松在原院址的基础上,改建了大门、东西斋房、讲堂,并在内宅窑顶新建文昌阁1座,整个校院呈长方形(改建后的校院见《城乡建设志》附图)。讲堂正中悬匾书“乐育英才”,

下置楹联:

学问务高深秀发文山理水,

科名期显达祥呈凤岭龙湾。

雕山书院建筑宏伟壮观,校院布置很讲究。清道光年知州江士松在《重修雕山书院碑记》中说:“大门内隙地树以文杏,望及第也。二门内树以桃李,受春风也。讲堂下莳以牡丹、芍药,将离此者尽富贵也。内宅门内旧有玫瑰、槐培植之,存其固有荫自芳也。而广种桐、枣、柏、杂木于其后,亦蔚然而深秀、群然而竞起之意也。”

同治六年(1867),书院毁于兵火。十一年(1872),知州汤敏用地方捐资5,000缗,重建书院。光绪二年(1876),书院开设诗赋课,并注重义理、道德教育。一般每月只讲两课,教学方法重在自学,遇到疑难问题互相研究或请教师解说。书院设山长(乾隆年间改称院长,晚清仍叫山长),直接由知州任免。山长除讲学之外,并总理院务。教师由山长聘请,多由当地有识、有望的绅士充任,特别是名儒张瑚树执教主讲期间,书院声望尤高,因此雕山书院成为陕北书院中办得最好的一所,它地处州治,吸引了周围各县才子入院攻读,培养出一大批饱学之士。清代,绥德出进士29人(文26武3)、举人84人(文54武30)、贡生268人。

【龙文书院】

校址在城南关(今榆林地区副食公司所在地),始末情况不详。道光年知州江士松曾在书院门书联:

龙得方亨群才乐育,文明有象多士欢玩。

【龙泉书院】

清道光二十八年(1848),在本州城东北龙湾村新建书院1处,知州江士松写的“龙泉书院”4字,至今犹存。

【龙潭书院】

清同治十三年(1874),在本州城东辛店村新建书院1处,知州汤敏写的“龙潭书院”4字,至今尚在。

(八)米脂县

【成德书院】

乾隆初年,米脂知县叶咏林将原学宫改为成德书院,院址仍在东街,生员名额增加。道光四年(1824)知县王鸽花任,深感办学资金不足,便带头捐棒 并动员富户捐款。艾崇智等10余名热心者奔波数月,得款 2800绢(1绢为1000文),发商生息,资助书院,并改名固川书院,寓意文运久长,犹无定河水川流不息。六年(1826)王鹄再次集资300缗存入商铺生息,3年一取,作米脂应试生员的试卷费。道光二十九年(1894),商人高元修捐钱1000缗,交商生息,3年一结,得钱300缗,作为本县考生的会试旅费。光绪二年(1876),知县焦云龙申报上司拨款和自筹款扩建书院。光绪五年(1879)完工,余银600两、钱1100缗,贷商生息,作书院经费。此后,县内数次集资,扩建院舍,增加生员补贴。

光绪八年(1882)绥德知州胡元照重学务,为米脂书院捐银300两,主讲高照暄(负农)体察此意,每月增加诗赋课一次;知县蒋居仁提部分公局款加旧存试卷费余息共300缗,发商生息,为儒生入州府学代送红费(酬金)。进士高维嶽也捐银300两,作为县内考生的乡试路费补贴。光绪十年(1884)知县骆仁主持修葺书院,并延请名师高照煦为圁川书院山长和主讲,使学风更趋浓厚。书院开讲日,除儒生外,其他文人亦来听讲,室内容不下,就立于窗前户外聆听。由此“学业精进,日异月新,边僻下邑而科名之盛,冠绝一时。”③光绪十五年(1889)至二十一年(1895),逢3次会试正科和1次恩科④及殿试,本县书院培养的高增融等5位举人相继考中进士,轰动陕北,受省内外学界青睐。清代出高钿等文进士9人,艾质素等武进士3人,李重华、谢奎壁等文武举人72人,赵嵩三等大挑举人5人,特科明通1人(冯宗洙)、孝廉方正2人(李朝阳、高增让)、贡生191人(拔贡22、优贡4、副贡8、恩贡岁贡157)。

(九)清涧县

【笔峰书院】

清乾隆十年(1745),知县沈逢舜改建旧察院(在今县城周家巷后侧),设立笔峰书院,取人杰地灵、文笔如峰之意,由于当时生员极少,院舍兼作公馆。乾隆三十七年(1772),知县杨永泽到任后,延请名师授徒,加意振兴登科者良多。嘉庆、道光年间两次扩建,生员有增。嘉庆十八年(1813),知县余继昌在县大门西,另购民房10余间,中作讲堂,旁为学舍,仍沿用前名。道光七年(1827),重修讲堂大厅1座、校舍14间。时在枣嘴河、贺家湾等7处,设有书院学田200垧。举人黄芝曾出任山长。培养出进士9人(文8武1)、举人108人(文81武27)、贡生183人。光绪二十九年(1903),书院改建为县高等小学堂。

(十)吴堡县

【兴文书院】

清嘉庆十九年(1814),知县张履程在县城南街始创“兴文书院”,二十五年(1820).知县陈元杰经理续修告成。道光九年(1829),知县刘函纲劝捐经费纳钱2000贯,发当商生息;又得贡生薛瑾捐地16垧;监生张仲魁捐地9垧,共收租息钱230余贯,供给书院开支。咸丰、同治年间,因时局混乱,书院时辍时续,光绪十三年(1887)。知县郑振声注重文教,躬亲课读,因按旧例经费不足,于是又倡捐百贯,先后本金计1000多贯,使书院复兴。

书院设院董会,由县境乡贤硕儒组成,院董会推举“山长”,即负责人,再由山长筵请当地学行素著者任教。光绪三十年(1904),由霍九徽任山长、圭讲,再振学风。光绪三十二年(1906)执行“废科举,行新学”的诏令,将兴文书院改为“吴堡县高等小学堂”。

(十一)佳县

【真乡书院】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知州郑仔创建正乡书院(在学庙西)并兼任主讲,聘山

长1人讲学(元代书院设山长,讲学之外兼领院务,清乾隆时改名院长,清末仍名山长)。清代葭州名士张星璐(民国《葭县县志》有传)等曾被知州聘掌正乡书院。州南螅蜊峪(今螅镇)有学田403亩,岁收租银8两;筹有经费二十余缗(制钱单位,1缗为1千文或1吊铜钱),储商生息,以资书院。清代,岁科两试定额24名,外增府学8名、廪膳生30名(月粮银96两,遇闰加银8两)、增广生20名。清道光年间,知州张景藩振兴书院,文风蔚起。明、清两代,境内考取童宽等文进士4人、魏长清等武进士3人;柴希高等文举人45人、刘开源等武举人22人;贡生429人。

陕西各地古代书院(十一)—— 延安市

延安地区书院概述

古代,有延安府学建于府治北关。县学8所:肤施县学、安塞县学、甘泉县学、保安县学、安定县学、宜川县学、延长县学、延川县学。书院18所:嘉陵书院、龙溪书院、云梦书院、杨公书院、云峰书院、云岩书院、赵公书院、育英书院、新乐书院、教学书院、汾川书院、文山书院、瑞泉书院、正学书院、和鸣书院、朝阳书院、笔峰书院、延长书院。社学6所。义学3所。儒学、儒学公廨6所。

清末废科举、兴学堂。境内各府、州、县私塾、社学、义学、书院改为初等小学堂。大部分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或初、高等小学堂。改办的小学堂分为官办、公办和私办3种,地方官及乡绅出资或拨款,倡导办学。

(一)延安县

书院名称,起于唐代,宋代发展成为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曾在教育上起过地方学校的作用。书院有私办、官办、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书院主持人负责院务管理和主要教学工作。经费设置院田,学生来院听讲,由院方供给膳食。教材由私人捐赠或官方颁发。教学以学生自学为主,并与听讲和教师指导相结合。延安的书院据《延安府志》记载有:

【嘉岭书院】,在府城东南,宋代范仲淹所建。明代万历年间进士张廷玉增修。

【龙溪书院】,在府城北艳阳谷内。今遗址尚存。

【梦云书院】,在府城北关,石岩上刻有“云梦山”三个大字。

【杨公书院】,在府城西北。

【云峰书院】,在蔡院偏西。清代雍正十三年(1735),知府徐洹瀛创建。

【云岩书院】,在府城梓橦庙内。进士李赋秀修建。

【赵公书院】,在北关瑞芝园内。太傅赵彦创建。

【育英书院】,明弘治年间建,知府王彦奇修建。

【和鸣书院】,在府城内北街,清代嘉庆十二年(1807)重建,岁收息钱80串文以作经费。先后有基金银4814两,地租年收钱60串文。

【金鸣书院】,在县城内北巷,光绪十五年(1889),知府刘本植重建。

(二)志丹县

【时雨书院】

明代,知县唐理创立时雨书院,供生员读书,兼充试期考场。崇祯末年(1644),毁于兵燹。

【永康书院】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知县王行坊劝捐兴修永康书院于城南,得钱千串,发商生息,

岁得息钱一百八十千。续又积本一百千,岁得息钱十二千,房地等租并地方公项捐入书院,岁得钱约六十余千。以此用于山长束修火食、生童膏火以及学舍修补之资。同治六年(1867),书院毁废。光绪元年(1874),知县王道全重新修复永康书院,建讲堂三楹题曰“致道堂”,后舍三楹,左右学舍各六间,大门一间,奎星石窑楼一座。修竣无人肄业,权作县署。

(三)宜川县

【瑞泉书院】

宜川书院最早为正学书院,后改为丹山书院,始建于七郎山麓“达观楼”东(原为火神庙,即今县剧团剧场东侧)。清顺治四年(1647),知县陈扆铭派人于书院内打井,不及太深即见水出,遂将丹山书院改名“瑞泉书院”。康熙三十二年(1693),知县毕益谨改书院称“义学”,并拨款划学田供办学费用。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吴炳重建瑞泉书院,迁书院至后学巷(今宜川中学址),又扩大学田,以供办学开支。

(四)子长县

【敬学书院】

明万历十七年(1589),知县王光祖在县署安定故城创建敬学书院,崇祯年间废。

【汾川书院】

清雍正十一年(1733),知县董三锡在安定文庙东城角创办汾川书院。

【文山书院】

乾隆十年(1745),知县高士超在瓦窑堡创办文山书院。书院院址,时有废圯。

【笔峰书院】

道光十一年(1831),署县事傅德谦在安定文庙南建笔峰书院。

【正谊书院】

同治八年(1869),绥德知州龙锡庆在瓦窑堡龙虎山麓建正谊书院。

【文庙书院】

清末,安定城设文庙书院。光绪二十九年(1903),废书院,设高等小学堂。

(五)延长县

【育才书院】

书院是封建社会准备科举的场所。乾隆《延长县志》记载,“乾隆十年(1745),知县沈堡于城中水沟西创建书院,次年竣工”,“乾隆二十六年(1761),知县王崇礼倡捐,率邑士民输助,与纂辑志书事同时举工,越二十七年(1762)五月竣事”,名“育才书院”,可收40入学习。光绪二十三年(1903),废书院,设高等小学堂。

(六)甘泉县

【定汤书院】

书院是封建社会准备科考的场所。甘泉书院命名定汤书院,设于城内。回民起义后,书院遭毁。清光绪元年(1875),省府拨银300两,于文庙建学,更名庙学。随后,知县王有容捐银50两,另筹银300两,复建书院。十五年(1889),知县欧炳林又捐俸百两续修。光绪二十年(1898)戊戌变法之后,废科举,书院改为高等小学堂。

(七)黄龙县

【桥山书院】

明朝洪武年间创建的中部儒学,原址在城外之东南山麓,今已废为土坵。崇祯五年

(1632)知县姚一麟将书院迁至县署西侧(即今职业技术学校所在地)。清袭明制,继设儒学,雍正十一年(1733)改中部儒学为桥山书院,后来经知县李永泰、杨必名、罗南英、丁瀚、恒亮、曹映斗等人主持重修多次,同治六年(1867)毁于战火,光绪二年(1876)邑令鲁玙又再次重修,书院方保持不殆。

书院主持人初称院长,后更名山长,由知县聘任。本县举人贾子茂、蔡从占、张燮堂、拔贡张焕堂、贾云汉先后主讲书院。光绪三十一年(1905)改桥山书院为中部县高等小学堂,(四乡义学同时更名为初等小学堂)设堂长、管理员各1人,教习若干人。堂长由知县聘用,教习、管理员由堂长聘用。招收各初级小学的学生入学,修业满四年毕业。主修功课有国学(语文)、算术(包括珠算)和孔孟经书。当时在册学生仅数十人,绅士张文翰、王子杰、王学三、革命先烈刘含初等曾由该校学习毕业。

(八)安塞县

【新乐书院】

在新乐寨县城衙署大门外,后移建于关帝庙南,今已废。

【苹生书院】

在碟子沟县城南,清嘉庆二十年(1815)知县筑淳喜创建。同治中毁于兵。光绪三年(1877)知县吴光齐复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知县曾明康改书院为高等小学堂。书院山长(又称院长)从本地贡生中聘请。

(九)延川县

【登峰书院】

清乾隆五十一年,知县赵希璜率士民于儒学东隅创建登峰书院,并置学田。嘉庆九年(1804)知县曾彰泗重修,二十一年(1816)知县景梁曾继修。道光七年(1827)知县罗白璧补修,十年(1830)知县谢长清创建石窑4孔于院北,复修读书堂,并建围墙。同治六年(1867)因战乱荒废过半。光绪二年(1876)知县李清瑞重修。共建有读书堂东、西、南、北各三楹,讲堂一厅,置读书堂前;戟门,讲堂东、西各一座;大门置讲堂前。登峰书院,柳树成荫,书声朗朗,“柳院书声”为延川八景之一,极享盛名。光绪三十四年(1908)知县钱松年将此书院改建为延川县高等小学。

(十)富县

书院是藏书讲学的机构,也是文人学士进修研读的高一级学府。开设有经学、史学、理学、文学、算学等课程,生员以上人士方可入院攻读。书院由长山、教习主持讲学、教授等事宜,经费由地方官绅捐助。境内明清两代有西山书院、龙山书院、雕阴书院、经正书院等。

【西山书院】

明弘治年间(1488—1506),鄜州知州王彦奇改西山寺庙为书院,故命名为西山书院。继任知州戈牧于州城孔庙右侧建讲堂、房舍28间,名曰丽泽所,为学士肄业之住地。

【龙山书院】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鄜州分防黄龙山州同谢芳琪,主持修建书院1所,命名为龙山书院。

【雕阴书院】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知州吴棐龙购地于城南西侧(今富城小学住地),建造讲堂5间,书舍12间,上房4间,耳房6间,大门3间,膳房3间,共计31间。因鄜州直辖地有春秋战国时期魏国大将龙贾所建造的雕阴城邑(今茶坊镇黄甫店村南西侧),故将书院命名为雕阴书院。雕阴书院藏书有室,习射有圃。且有名师讲学,学风严谨。鄜州及所辖洛

川、中部(黄陵)、宜君等县生员均入院就读,为当时陕北比较有名的书院。

【经正书院】

清道光元年(1821),洛河暴涨,洪水溢入州城,冲塌雕阴书院房舍20多间。道光二年(1822),知州杨名飏捐资拨款,重新修建,除恢复原有房舍外,又增建门楼1座,间亭1座,照壁1座和南北房舍10余间,使书院占地扩大,面貌一新。修复完工后,杨名飏以“正心以正朝廷,正朝廷以正百官,正百官以正万民;正者经也,经正则无邪”的论理上书省府,将鄜州雕阴书院更名为经正书院。

(十一)洛川县

明清时代,县设书院,乡(镇)设社学、义学。书院的前身是县学。县学是洛川最高学府、亦称“儒学”,设于孔庙,故孔庙亦称“学宫”。洛川学宫在宋元遗址,即旧县治城西50步(今旧县镇街西)。自明洪武二年(1371),洛川知县朱丙等六任均修葺学宫。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迁县治于凤栖堡(今县城),移建孔庙于东城(今农机公司院内),庙西建“明伦堂”,供士子读书。

【朝阳书院】

乾隆四十七年(1782),知县石养源倡导兴教,亲捐银20两,地方官绅和乡民捐银1560两,创建朝阳书院(今北关小学址),同年招生100余人,在书院会讲课文,石养源亲自授课。乾隆四十九年(1784),已有肄业生数十人,洛川文风大启。道光五年(1825),为纪念朝阳书院培养人才的功绩,由鄜州直隶严淳撰文,州知事谢集成书立碑(现存北关小学礼堂西墙间)。光绪三十二年(1906),知县孙奉先亲兼书院监督,在院生员32人。教材有:《诗》、《书》、《易》、《礼》、《春秋》、《四学衍义》、《性理大全》、《文章正宗》、《古文渊鉴》、《资治通鉴纲目》等。教学形式是师授生自学结合进行。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338251/353773595293.html

更多阅读

中国象棋棋谱大全 中国象棋棋谱下载

开局棋谱 中局棋谱 残局棋谱 其他棋谱 江湖名局 古代名局古谱全局 自出洞来无敌手 奕乘 金鹏十八变 桔中秘梅花泉 梅花谱 梅花变 反梅花谱 韬略元机(全局篇)古谱残局 竹香斋象戏谱 渊深海阔 隐秀斋象戏谱 心武残编 适情雅趣韬略元机(残

古代称呼一览表 古埃及人灭绝了吗

一、古代年龄称谓  不满周岁---------------------襁褓;  2—3岁------------------- -- 孩提;  女孩7岁-------- --------- ---髫年;  男孩8岁----------------- ----龆年;  幼年泛称---------- ---------- 总角;  10岁以下---------------------黄口;  13—15岁-------

卫生纸的历史与文化 旗袍历史与文化

说到卫生纸就不得不说说它的历史:自古希腊时期以来,厕所的使用经历了漫长的路程。那时,人们用石头和片状的泥土来保持个人卫生。如今使用卫生纸已经是理所当然的了——当然,除了在那些卫生纸使用还没有普及到的地方。卫生纸绝对是从古至

历史文化常识集锦 中国传统文化常识集锦

历史文化常识集锦 常识集锦【四大文明古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代中国、古印度【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贡】恩贡、拔贡、岁贡、副贡、优贡【六朝】吴、东晋、宋、齐、梁、陈【六家】阴阳家、儒家、墨家、

河南话 河南话怎么学最快

河南话本身就是一个伪概念,河南省境内的方言有两大类,一类是属于官话中的中原官话,另一类是属于晋语的邯新片。晋语是北方唯一的非官话方言,中原官话是全国第一大官话方言。河南境内,晋语的邯新片方言分布在黄河以北的安阳、鹤壁、新乡、

声明:《古代书院 古代书院 陕西省古代书院》为网友社会哥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