萤石又称氟石,是一种天然的矿石,萤石和光学玻璃相比,萤石有低折射率,低色散等优点,但在实际的运用上因为有其困难度跟经济因素存在,所以不可能使用。然而在光学上所使用的所谓光学玻璃都是以二氧化硅为主要原料并且加入氧化钡或镧之类的添加物,于熔炉中以高于1300度的高温溶解后,再以极慢的降温方式使其由液体凝固为固体。
世界宝石级萤石主要分布于美国、哥伦比亚、加拿大、英国、纳米比亚,以及奥地利、瑞士、意大利、德国、捷克和斯洛伐克、原苏联、大利亚、南非等地。例如,美国的伊利诺斯州、肯塔基州等就产紫、紫罗兰、蓝、黄、褐等色及无色透明萤石,新罕布什尔州和纽约州产鲜绿色萤石,哥伦比亚产绿色等色的萤石。加拿大安大略产无色透明萤石晶体。英国康瓦尔产白、蓝、紫罗兰、淡红褐等色萤石。纳米比亚产祖母绿色萤石。
中国各个省区几乎都找到了萤石资源,其中宝石级萤石主要分布于浙江、安徽、江西、福建、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青海、新疆等地。
虽然我国萤石资源丰富但是品级较低:据美国地质局统计的数据,2013年全球萤石基础储量4.7亿吨,可开采储量2.4亿吨,我国已探明萤石矿区有500多处,分布在27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基础储量高达11000万吨,占全球基础储量的23.4%,居全球第一位;但可开采储量只有2400万吨,占全球比例仅为10%。
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4-2018年中国氟化工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分析,按照目前萤石可开采储量和2013年产量进行测算,全球萤石储采比只有36.4,而在可开采储量最多的5个国家中,南非储采比高达136.7,中国的储采比已经下降到6,这意味着,在国内可开采储量不增加的情况,按照2013年每年400万吨的开采量计算,中国的萤石资源6年内就要枯竭。
作为氟化工行业唯一的氟原料,萤石资源如此稀缺,而氟化工产业不但与军工发展密不可分,更与中国已确定发展的七大新兴产业密切相关,其中核电和动力电池的发展均离不开萤石资源。虽然从磷灰石中提取氟可以保护逐步减少的萤石矿资源,是未来获取氟资源的途径之一,但仍然是杯水车薪,未从源头上解决问题,发展高级含氟精细化工品才是国内氟化工的必然出路。
纵深发展将是不二选择
从氟化工产业链来看,随着产品加工深度的增加,产品附加值呈几何级数增长。目前,国内用于含氟医药和农药含氟芳香族中间WWw.aIhUaU.COM体,用于电子材料的含氟液晶、三氟化氮,用于医药和树脂的三氟化硼及相关络合物等发展较快。但总体而言,国内精细氟化工产品的开发无论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还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
国内传统含氟中间体如氟苯系列、氟氯苯胺系列等产品的生产能力过剩,“三废”排放量大,市场竞争激烈,经济效益差,需要进行总量控制;作为含氟表面活性剂关键原料的氟碳醇、作为烧碱工业关键配套材料的含氟离子交换树脂及膜、为锂离子电池配套的六氟磷酸锂、为医药和农药新品种配套的新型含氟中间体、出口潜力大的六氟化硫等则是需要重点发展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