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子就是要拍,
我不是拍给现在观众看的,
是留给未来的。
”
5月6日,当美国队长开始霸屏的时候,有一部国产片却排片寥寥。《百鸟朝凤》这部讲述老唢呐人与传承的电影,出自中国第四代导演的扛鼎人物之手,他就是吴天明。
给观众讲中国故事
提起吴天明,如今的年轻观众对这个名字几乎是全然陌生的。提起他的作品,《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老井》《变脸》,这些在电影课程上熟悉的影片,总让人认为他是一个“乡土中国”的导演。
吴天明这个出身于陕西黄土地的汉子,确实对他脚下的乡村土地有着深沉厚爱。但在他的理念里,他拍的电影表明关注的是农村与乡土,实质上关注的是中国社会的现实。在吴天明的心里,“给观众讲中国故事”才是他电影里想表达的心意。
在吴天明女儿吴妍妍的印象中,小时候家里就常常烟雾缭绕,坐满了未来的大导演们、剧作家们,甚至包括来自两岸三地的侯孝贤、朱天文等人,他们聊电影聊创作,聊着中国电影里的中国故事。
当然吴天明也不是一个固执陈旧的人,后来吴天明有一段在美国的时期,美国电影的拍摄手法和叙事手段也融入到了《变脸》里。刚到美国的时候,吴天明手头并不宽裕,但吴天明无法拒绝来自美国电影的吸引和魅力,更无法放下自己对电影的热爱和执着。在女儿到美国求学之前,孤身一人的吴天明常常去电影院买上一张早场的电影票,然后摸在电影院里“混着”看完一天的电影。
在中国电影迎来第五代的辉煌前,正是吴天明所处的阶段。那个年代,电影院大多放映着规范性的主流宣传片,而吴天明想拍的电影却不是这样的。有人形容,吴天明像是一个“烈日行者”,他顶着头上两个太阳:一个是黄土地上数千年来悬挂的天光,另一个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汹涌浪潮。
吴天明的农村三部曲《没有航标的河流》《人生》《老井》,开启了中国电影的“西部片”时代。中国故事是赤诚而无矫饰的,这正是吴天明性格里最大的特点。在拍《没有航标的河流》时,角色“盘老五”有一场裸游的戏,在当时几乎是引起了轩然大波,这是中国银幕上第一次出现有男人裸泳的镜头。在那个年代,坚持这样的镜头几乎有些出格,但吴天明却不以为然:“谁他妈没见过这玩意儿啊……裸泳的是个放排工,作为在底层的一个劳动者,在‘文革’的背景之下,裸泳是他郁闷变成宣泄的一种行为。”
当时的西部电影就像一个落后闭塞的村庄,而吴天明像是刚执掌大权的小年轻,他的所作所为在保守的顽固派眼里是大胆妄为的,他的电影和他担任西安电影厂厂长时期的改革都像是为落后的村庄修路、挖井、引进投资,直到这个村庄慢慢走向辉煌,他才被世人认可为一个历史性的人物。
赤诚、大胆、不信邪
▲影片《老井》杀青
吴天明任西安电影厂厂长的时期,家里的电话每天都没一刻安静,各路人纷纷打电话给吴天明,有的想求得拍片机会,有的想在西影厂谋个一职半位,更多的是谩骂和威胁吴天明。大刀阔斧的改革为吴天明攒了很多“敌人”,而他也从来都不把这些放在心上。
有一天家里接到一个匿名电话,劈头盖脸就是一句骂,而吴天明第二天在会议上,又把相同的话骂了回去。女儿吴妍妍这样形容父亲:“吴天明是一个创造性的人,不管是当领导还是做导演,都是性情中人。他的激情和胆大,不怕犯错误也不怕被骂。”
吴天明极其大胆,1983年他上任西安电影厂厂长的时候,也不过44岁,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电影厂厂长。他免职了一大批五十岁的中层干部,转而启用了三十岁的一批年轻人。这在当时看来,简直就是“胡搞”。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当时西安电影厂的一位老导演找到吴天明,当场给他跪下,口中黏着一句“求你给我一个拍电影的机会”。而吴天明反身立刻也给这位老导演跪下了,“我求求你把机会让给年轻人。”吴天明不信邪,不信西安电影厂拍不出中国需要的好电影,也不信观众不需要那些“胡搞”的电影。
然而1983年的西安电影厂,拷贝发行量居全国倒数第一,在全国电影厂中籍籍无名,甚至本厂的职工都有些羞愧于在此任职。然而,当一大批毛头小伙子在吴天明的推动下,担任起了各个剧组的负责人位置,西安电影厂的辉煌也就此拉开了。
《老井》《黄土地》《红高粱》,这些颇有名气的影片都与吴天明所领导的西安电影厂息息相关。在当时,吴天明把西安电影厂每年的拍摄计划分为三个类型,第一类拍观众爱看的商业片去赚钱,第二类拍政府需要的主旋律影片收回成本,第三类拍些吴天明口中“陈凯歌、田壮壮这样的赔钱货”去国际上拿奖。
吴天明对“赔钱货”们电影的坚持,不仅带来了一部部优秀电影,更带来了中国第五代导演的崛起。
千里马常有 而伯乐不常有
不少人认为,中国电影百年,最辉煌的篇章在“第五代”。而张艺谋陈凯歌们的崛起,又和吴天明分不开关系。在第五代导演的口中,他们对吴天明有一个共同的称呼——“头儿”。
1984年,吴天明的作品《人生》正在拍摄中,广西电影制片厂来了三个年轻人,为他们的第一步电影选景。而吴天明借了他们2000元,还调了一部剧组的吉普车,对三个无名小辈的提携与坦诚,让这三个小伙子意外而又感动。谁也没想到,这三个年轻人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陈凯歌、张艺谋和何平,当时他们想要筹拍的电影是《黄土地》。
吴天明对年轻人的欣赏既来自他的大胆,也来自他的慧眼。张艺谋原本是广西电影厂的摄影师,而吴天明却坚定地让他出演《老井》男主角,而张艺谋也成为1988年金鸡奖和百花奖的双料最佳男主演。
▲《红高粱》获奖后,吴天明与张艺谋等人在西安电影厂外
张艺谋筹备《红高粱》时期,当时的山东高密根本没有高粱地。一边报批立项还没有音讯,一边就要错过种高粱的时机。吴天明拿出4万元给张艺谋,让他立刻去高密先种几十亩的高粱。吴天明毫不担心,安慰张艺谋“出了问题我担着”。
编剧芦苇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这样评价:“没有吴天明,就没有第五代。他既给了他们实实在在的物质支持,也是第五代真正的精神教父。”然而吴天明却从来没对这些“伯乐”“教父”的名头承认过,在他看来,他带领西安电影厂的那几年,不过是“借助那个位置扶了他们一把。”
疼女儿的厨子
吴天明有一个宝贝女儿吴妍妍,作为一个忙碌的导演,他也从来没有放弃作为一个父亲宠爱甚至"惯着"女儿的特权。吴妍妍如今也在国内做电影制片人,但最初的时候,很难想象对电影有莫大热忱的吴天明是反对女儿进这个行业的。
20世纪90年代,吴妍妍来到美国求学,和已经在国外的父亲团聚。她的主修专业是时装设计,但从小在电影圈子里浸染的吴妍妍,总能回想起小时候在制片厂和拍摄场的那种内心澎湃与兴奋。吴天明听到女儿改学电影专业的时候,当即提出了反对:"导演、摄影你一个女孩子都做不了,累得很,这个行业没有适合你的岗位。"当时国内还没有"制片人"概念,当吴妍妍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吴天明误以为女儿的工作是"制片主任"。吴天明的态度并没有因此即刻转变,在后来的日子里,吴妍妍回忆父亲是"在反对的状态下一直默默观察我"。吴天明没有给予女儿直接的提携,但他对女儿独立的期盼和默默指导都隐藏在这个倔强老头儿表面的不言不语里。
在吴妍妍心中,吴天明"从来没有把这个家疏远过,他很宠我,也很宠我妈妈。"兼任导演和西影厂厂长的日子里,吴天明的每一刻几乎都被填满,但谁也想不到的是,吴家的两顿饭始终是由他来做的。吴天明每天从厂里回家给女儿夫人准备午饭,然后再风风火火赶回厂里上班,晚上下班后再准备一桌晚饭。吴天明是一个好厨子,最爱做的是红烧肉,即使到了老年,早上也总是满怀热情为出门的家人备上一桌子好菜。他就像一个舵手,享受把蔬菜瓜豆经他手烹调成佳肴的过程,也享受为家人保驾护航的感觉。
面对女儿,心直口快性格直率的吴天明却显出另外一种内敛与羞涩。一次,在晚间回工作室修改剧本前,吴天明默默地去了一趟女儿卧室,然后回到门口像往常一样道别。当吴妍妍准备休息的时候,推开门才发现黑暗里一点灯光在闪烁着,那是吴天明放在房间的空气净化器,而那几天北京雾霾正重。
三秦大地 百鸟朝凤
1976年,吴天明走进北京电影学院,生长于西北黄土的汉子来到这个偌大的城市进修他热爱的导演专业。2016年,40年后,这位中国第四代导演扛鼎之人的遗作《百鸟朝凤》首映礼在北京电影学院举行。
两年前,在吴天明走后,吴妍妍发现父亲的手机里躺着一条短信,是发给某位发行公司老总的:“请您看看这部片子,帮我出出主意,怎么样可以发(上映)。”吴天明口中的“这部片子”便是《百鸟朝凤》,而这条短信石沉大海,再也没有回音。
两年里,这部籍籍无名的未发行电影,经过近200名志愿者和各行各业的老总的奔走呼吁,终于有机会来到院线,与观众见面。在首映礼上,一支名为“焦家班”的唢呐队伍,为这部记录传承与变革的电影献上了一曲真正的《百鸟朝凤》。领队的西北汉子用方言口音有些激动地向观众感叹:“今天我很激动,因为他(吴天明)给我们唢呐艺人拍了一部电影,五一黄金周是我们艺人最挣钱的时候,今年我们来到北京,不挣钱了!给大家吹一曲百鸟朝凤。”
自5月6日起,《百鸟朝凤》已经在全国院线开始上映。两年时间,吴妍妍终于将父亲的最后一部作品推到台前,这部电影除了代表着吴天明的心血,更深含女儿对父亲的怀念。Esquire联系到吴天明导演的女儿吴妍妍,就《百鸟朝凤》及其背后的故事与她聊了聊。
E:Esquire 吴:吴妍妍
E:您看来《百鸟朝凤》在讲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吴:首先是传承的故事,老手艺与现实的冲突。《百鸟朝凤》看着好像很乡土,其实反映的是中国的整体社会,主题是很宏大的,它的基调是现实主义题材。
E:关于《百鸟朝凤》这部电影吴天明导演和您聊过什么?
吴:在《百鸟朝凤》有剧本之前,我就知道他要拍这部小说,我当时是反对的。因为,社会环境这么浮躁,准备了一个喜剧。因为这个事情还争执过,争执到最后,他拍着桌子对我说:“老子就是要拍,我不是拍给现在观众看的,是留给未来的。”当时我不理解,现在看来,可能十年以后,我们什么都没有的时候,会想起这部片子。
E:原小说里游天鸣是主角,到了电影里,焦三爷也变成了主角,为什么这么改变?
吴:吴导他把焦三爷的戏份提了上来,提到了主角的位置,和游天鸣同等的地位。这两个人物其实是一个人,都是吴导他自己。游天鸣代表他内心对自由自在的追求,焦三爷是他内心对社会对电影的倔强。我父亲是一个非常青春的人,有朝气,但内心又埋藏着很多深刻的思想,所以电影里的两个人物是他的不同面。黄建新导演说,他看到的是吴导一个人完成了这部戏。
E:很多人评价《百鸟朝凤》里的孩子表演很精彩,吴导怎么应对孩子戏的?
吴:他私下也很喜欢小孩。导演的功力就是对演员的把握能力和叙事能力上,我得到的一些反馈是认为电影里的演员都很优秀,但孩子的戏份尤其出彩。孩子其实很难把握,《变脸》里也有一个小孩,刚来片场时候是很倔强的,后来慢慢和我父亲熟悉了,也被调教得很好。他给小孩子讲戏的时候,在片场都会自己做出来给他们看和模仿。
E:听说吴天明导演生前最想拍的是《白鹿原》,怎么没拍成?
吴:我18岁在去美国的飞机上看的这部小说,被它里面描写的中国人的命运和性格所折服。而我父亲所有的作品也都在表达中国人的命运和性格,这是他想要的东西。陈忠实说过,中国能拍《白鹿原》的导演不二人选就是吴天明。最初电影《白鹿原》的版权是在我父亲手中的,但由于各种原因,后来版权就被买走了。后来他想拍电视剧版,当时没有人说能拍,也没有人说不能拍,又搁置了。如果吴导来拍《白鹿原》,最终应该会是被留在历史上的。
E:这样的电影如今的市场和年轻观众能接受吗?
吴:在我认为,吴天明拍电影从来没有老过,很多媒体都误解了吴天明,他的作品并不是农村的、老旧的。他也会用那些花哨的镜头,只不过他拒绝拍他认为垃圾的电影,况且吴天明也从来没赔过钱。
在西安发布会的时候,我在台上很忐忑,说到担心观众不来看。当时台下年轻的观众反应很强烈,有人喊,这么认真的电影,没有糊弄观众,你完全不用担心。首映礼结束的时候,管虎走出来的时候,说了一句“拍得真牛逼。”
E:《百鸟朝凤》里有一句焦三爷的台词:“唢呐不是吹给别人听的,唢呐是吹给自己的”,这是吴导的内心写照吗?
吴:是的,除了拍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迎合哪个观众外,还有一个意思他想表达的,你是活给自己看的,这个戏其实很任性,而也正是这点能打动年轻人,你想不想活出自己的样子,一头撞死也不怕。
E:决定要把这部电影推广到院线放映以来是怎么过的?
吴:最开始我们以招募志愿者的形式来做推广,经常开会到夜里两三点,为了钱,为了怎么宣传头疼。有一次一个陌生人打电话给我,听说电影要上了缺宣发费,要我的账户给我们投钱。后来我们见了面,这些遇到的人和事,让团队很感动。
E:如今电影已经上映了,还在做什么工作?
吴:现在我们要做的是呼吁排片。到了如今,票房本身对我们来说已经不是担心的问题了,关键是排片太少,排在黄金档时间的院线也很少。中国票价如今便宜了,《美国队长3》和《百鸟朝凤》也不冲突,观众可以选择都去看。其实票房也并不能成为影片质量的最佳反映,我们希望今天能有一个宣传让观众知道这部电影,即使今天不走进影院看,以后也能想起来再去观看。
E:如何评价《百鸟朝凤》对吴天明的意义?
吴:这部电影记录了一种生命的消亡与新生的交叉,看过让人感到内心有东西被震动了。这部电影是形而上的,是描述和创造了一个精神世界。我父亲以前的电影很少有形而上的内容,从整部片子表达到结尾处理,这次都具有很大文学性,片子里很多东西看似是具象的,其实都是有意象的。电影大师之所以能称之为大师,就在于表达的是精神世界,这部电影也是这个方向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