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星光摄影网看到“远方”老师的这篇文章,感觉非常有用,拿来和我的摄友共同学习。
数码单反的八条法则
远方
新朋友们学习一些拍摄基本知识,能够缩短自己摸索的时间。以下“法则”供参考。
摄影技术的提升是经验的积累,经无数摄影师的经验积累,能够快速提高我们的拍摄水平。这是最实用的摄影技巧。将帮助我们应对一些难以掌控的拍摄场景。
1.阳光f11法则
对于风景摄影而言,过分依靠相机的测光,有时不能得到最佳的拍摄效果。比如场景中存在大面积暗色景物时,相机的测光系统会增加曝光量,得到的照片效果会呈现过曝,天空变成惨白一片,没有细节。
这时如果采用“阳光11法则”,就不会出现这种情况。阳光的照射强度是相对固定的,在白天室外拍摄时,将相机的光圈设定为f11、快门速度为 1/125秒(ISO为200的前提下),就可以拍出曝光正常的风景照片了。根据这个法则,碰到反光较为强烈的环境,比如在海滩上摄影时,应该使 用f/16光圈。在光线减弱时,比如多云情况下,应使用稍大一些的光圈。
2.月光f11、f5.6法则
月球是离我们最近的天体,它有规律地发生着变化。根据专业人士的测量,满月时的亮度值为 ev15。当相机ISO设定在100时,采用光圈f11、1/125秒的快门速度,可获得正常的视觉效果。半月时,需要增加4倍曝光量,曝光组合可设定 为ISO100、快门1/60秒、光圈f5.6。而在拍摄月芽时,甚至需要1秒左右的曝光。拍摄月亮忌曝光过度,免得使月亮成为一个白圈。
3.相机防抖法则
当手持拍摄时,老经验是快门的速度不能小于镜头焦距的倒数。快门速度越慢,越有可能降低锐度。如果用50mm焦距的话,快门就要达到1/50秒以上为宜。当环境实在昏暗时,用闪光灯、脚架或者把相机放在硬物上防止抖动,是很好的选择。
不过,如今的数码相机一般都具备防抖功能,以镜身防抖技术为代表的佳能和尼康而言,优势主要体现在长焦摄影能力上,在135mm毫米以上的焦段采用镜身防抖,效果非常明显,完全可以替代3档安全快门。
4.灰板法则
灰板是拍摄的利器。如果身边没有灰度板怎么办呢?可以将手背(手心太白,手背颜色接近脸部)摊开,面向阳光,对手背进行测光,然后加一档曝光。当在室内拍摄复杂灯光下的场景,白平衡难以确定时,可以借用一般的打印纸来代替灰板。
5.景深法则(后景深是前景深的2倍)
当被摄物体比较深远时,对焦点应选择在景深的前1/3处。因为对焦点后面的景深是之前的2倍。各种光圈和焦段组合都可以使用这个法则。经常记住景深三要素:光圈越小、焦距越短、距离被摄物体越远,景深就越大,反之,景深越小。
6.快速闪光输出法则
当我们需要在室外拍摄逆光人像照片时候,为了保证天空的细节和逆光条件下较暗的人脸光比均匀,有时需要用闪光灯对人脸进行补光。
我们可将闪光灯的感光度ISO设定为相机的两倍(比如相机的ISO为100,闪光灯的ISO就要400)。相机采用光圈优先拍摄,选择的光圈要和闪光灯上设置的光圈一致。按照天空的亮度进行曝光,经过闪光的照明,阴影区的人脸亮度通常比天空的亮度低一档,照片整体的光比非常合适。
7.捕捉动态法则
这条法则是根据角度与速度的经验公式而来的。如果物体朝自己方向迎面而来时能够用1/125的快门捕捉下来,那么横向运动的物体可以用1/500秒拍摄。沿镜头轴线45度角运动的物体,只需要1/250的快门速度。
8.日落法则
拍摄落日时,要对落日周边测光(不可对着太阳测光)。如果想让日落看上去比实际晚一些,可以在曝光补偿中减些EV。
——以上文字节录自“光影射手”老师的论坛日志(稍作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