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之源 学习之所 职工之友
——职工书屋基地建设推荐材料
五里墩街道青阳路社区位于合作化南路以西,长江西路以北,青阳路以东,淠河路以南,社区面积约为1.016平方公里。人口15203人4536户。近年来,在上级部门和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的正确指导下,社区努力实现社区文化延伸,积极打造社区特色文化,极大的丰富了社区群众的文化生活和促进了社区各项工作的开展。社区先后荣获全国低保工作规范化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敬老模范示范社区、合肥市文明社区、合肥市“职工书屋”示范点、合肥市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示范社区等多种荣誉称号。
一、 社区职工书屋基本情况
社区现有工作人员25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15人,35岁以下10人,其中社区班子成员平均年龄33岁,是全街道社区中最年轻的班子。班子创新意识强,重视开展文化教育工作,为进一步满足社区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建立文化进步地,社区投资建设了面积130余平方米的图书室和阅览室,藏书量达到3000余册的“职工书屋”,含党建类、法律知识类、保健类、小说类、文学类、社科类、自然科学类等多类图书资料,各类报刊杂志十余种,各类管理借阅制度完整健全,还配备电脑一部,固定电话一部,两名兼职职工书屋管理员。年投入资金2万元以上,用以配套书柜、报夹,以及桌椅,书屋内还配备空调、冰箱、微波炉等电器,拓宽读书平台,提高读书效率,为职工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和学习条件。
1
全体社区工作人员把职工书屋当成知识之源、学习之所、职工之友。社区工作者应用职工书屋资源为社区服务,为群众服务,使职工书屋真正发挥学以致用的作用。
2009年社区图书室荣获了合肥市职工书屋的荣誉称号。与此同时,为及时更新社区图书室书籍,社区与安徽省图书馆联系,为社区设立流通图书网点,听取和收集社区群众阅读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安排专人定期到省图书馆去更换书籍,让社区群众近距离的体验图书馆感觉。每年社区还面向社区开展暑假图书室活动,向辖区的中小学生发出号召,请他们到社区图书室来过暑假。社区图书馆自对外开放以来,接受群众阅读2400人次,借阅1410人次,去省图书馆更换书籍400本。
二、 加强领导,明确责任

实施职工书屋建设,是全体社区人员的心愿,社区领导也充分认识到图书是人类文明的结晶,它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人类自有文字记载以来改造自然、改造社会的历史、现状及其对未来的需求;职工书屋是知识的宝库,它是通过搜集、整理、保藏和提供书刊资料来为广大教师服务。职工书屋是是人们终身学习的场所。职工书屋是我们开展工作的得力助手。“到职工书屋去,它将使你充实,使你奋进,使你有所建树!”
社区工会成立了职工书屋建设领导小组,读书活动领导小组,由党支部书记焦其瑞任组长,工作站站长和工会主席任副组长,成员22人,配备专职图书管理员2人。完善图书室相应的各项配套设施,并结合社区实际,建立健全了一整套图书管理制度,如“职工书屋”管理员岗位职责、“职工书屋”管理制度、“职工书屋”借阅制度。党政领导班子充分认同“职工书屋”所发挥的学 2
习效应,已成为服务群众、教育群众、凝聚群众的重要载体,引导社区群众树立健康、文明、向上的生活观念。
三、 素质提高,经费保障
社区作为村改居社区,资金相对城区社区宽松,文化上的投入也相对舍得。社区“职工书屋”系2008年投资?万元建设所得。每年的支出采取实报实销制度。据不完全统计,每年用于“职工书屋”的建设支出达?多万元。为激发大家爱学习、肯学习的积极性,在社区内掀起了建设学习型社区的热潮。社区每月组织评选的社区之星及最佳短文推荐活动,由工作人员在学习例会上推荐一篇“职工书屋”里的最佳短文,根据参与比例奖励购书卡,这一活动的开展深受工作人员的好评,一方面增强社区工作人员的文化素质,使大家都踊跃的参与推荐,从“职工书屋”中摄取足够的养分,另一方面加强社区工作人员之间的沟通交流,积极构建和谐社区。同时社区目前正在全省首先推行ISO9001质量认证体系,积极创新管理方法,以建立长效标准规范化的管理机制,达到国际通行标准。“职工书屋”再次充分发挥作用,全体工作人员的学习热情渐胀,在工作之余主动借阅“职工书屋”关于社区党建、低保、民政、创建、普法、计划生育各类图书资料,充实自己的岗位知识,学以致用。推行争先进位的服务意识,不断厉练岗位素质。
“职工书屋”的建设为我社区的文化工作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对照省级“职工书屋”建设标准,我社区现申报省级“职工书屋”。下一步工作打算:一是改善场所,加强硬件建设。二是打造品牌,凸显社区特色。
3
百度搜索“爱华网”,专业资料,生活学习,尽在爱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