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一位中国文学史上的“异数”作家,曾经用她的《半生缘》、《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金锁记》等作品打动了无数读者。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介绍下张爱玲的小说。
张爱玲一生作品颇丰,小说、散文、评论,乃至文学研究,不同体裁,多有所猎。她的几部成名小说尤其呈现出张爱玲所特有的优雅、矜持、执着与敏感。张爱玲在《自己的文章》中坦言,“我的作品,旧派的人看了觉得还轻松,可是嫌它不够舒服。新派的人看了觉得还有些意思,可是嫌它不够严肃。但我只能做到这样,而且自信也并非折衷派。我只求自己能够写得真实些。”
张爱玲的小说
《不幸的她》,上海圣玛利女校年刊《凤藻》总第十二期,1932年,为作者处女作(华东师大陈子善考证)。
《牛》,上海圣玛利亚女校《国光》创刊号,1936年。
《霸王别姬》,《国光》第九期,1937年。
《沉香屑第一炉香》,上海《紫罗兰》杂志,1943年5月,收入《传奇》。
《沉香屑第二炉香》,《紫罗兰》,1943年6月,收入《传奇》。
《茉莉香片》,上海《杂志》月刊第11卷4期,1943年7月,收入《传奇》。
《心经》,上海《万象》月刊第2-3期,1943年8月,收入《传奇》。
《倾城之恋》,《杂志》第11卷6-7期,1943年9-10月,收入《传奇》。
《琉璃瓦》,《万象》第5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金www.(aIhUaU.com锁记》,《杂志》第12卷2期,1943年11-12月,收入《传奇》。
《封锁》,上海《天地》月刊第2期,1943年11月,收入《传奇》。
《连环套》,《万象》7-10期,1944年1-6月,收入《张看》。
《年青的时候》,《杂志》第12卷5期,1944年2月,收入《传奇》。
《花凋》,《杂志》第12卷6期,1944年3月,收入《传奇》。
《红玫瑰与白玫瑰》,《杂志》第13卷2-4期,1944年5-7月,收入《传奇》。
《殷宝滟送花楼会》,《杂志》第14卷2期,1944年11月,收入《惘然记》。
《等》,《杂志》第14卷3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桂花蒸阿小悲秋》,上海《苦竹》月刊第2期,1944年12月,收入《传奇》。
《留情》,《杂志》第14卷5期,1945年2月,收入《传奇》。
《创世纪》,《杂志》第14卷6期,第15卷1、3期,1945年3-6月,收入《张看》。
《鸿鸾禧》,上海《新东方》第9卷第6期。1944年6月。
《多少恨》,上海《大家》月刊第2-3期,1947年5-6月,收入《惘然记》,台湾皇冠出版社,1983年6月。
《十八春》,上海《亦报》连载,1951年出单行本。
《秧歌》,香港《今日世界》月刊,1954年。
《赤地之恋》,香港《今日世界》,1954年。
《五四遗事》,台北《文学》杂志,1957年,收入《惘然记》。
《怨女》,香港《星岛晚报》连载,1966年,台北皇冠出版社出版,1968年。
《半生缘》,1968年,先在台湾《皇冠》杂志刊出,后改名为《惘然记》,收入《惘然记》。
《相见欢》,收入《惘然记》。
《色·戒》,台湾《中国时报·人间副刊》,1979年,收入《惘然记》。
《浮花浪蕊》,收入《惘然记》,1983年。
《小团圆》,创作于1970年,于2009年2月23日在台出版,4月8日在大陆出版发行,引起热议。
《倾城之恋》是张爱玲的成名作,故事讲述女主角白流苏和男主角范柳原的爱情故事。
白流苏只是一个生长在大家庭中平凡到不能再平凡得女子。她经历了婚姻失败,和丈夫离了婚住在娘家,受尽娘家亲戚的白眼。直至有一天,她在一个相亲的场合上认识了范柳原。两人互相倾慕,可是碍于双方的家庭、背景等等,他们的恋情一波三折。白流苏决心摆脱以前婚姻给她的阴影,要重新开始新恋情,一方面是为了追求自己的真爱,一方面为了证明自己的魅力所在。而范柳原为庶所生,童年生活过的并不愉快,眼看父母不和谐的关系,他对婚姻失去了信心,于是游戏人间,是一个典型的花花公子,他最讨厌的就是婚姻的束缚--而婚姻正是白流苏所渴望的。
于是在日常世界里,他们的恋爱之间就存在着一场一场征服的战争,他们内心明争暗斗,什么是真的,什么是假的?白流苏和范柳原两个人费尽心思的为恋爱而恋爱。他们绞尽脑汁在又一个情境中想让对方进入自己的圈套,很多次的试探,很所次的怀疑,重重的误会之下,他们两个人离离合合。
后来战争爆发,待炮火轰响时,两个无依无靠的灵魂反而没有了以往的复杂,打破了浮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的东西而成就了他们的感情。在烽火连天的时代,他们默默地握着彼此的手,终于明白了对方的心,冰释前嫌。
《半生缘》讲的是三十年代上海的一个悲惨的爱情故事。女主人公顾曼桢家境贫寒,自幼丧父,老小七人全靠姐姐曼璐做舞女养活。曼桢毕业后在一家公司工作,与来自南京的许世钧相爱,世钧深深同情曼桢的处境,决定与之结婚。曼璐终于也嫁人了,姐夫祝鸿才是个暴发户,当得知曼璐不能生育,便日生厌弃之心,曼璐为了栓住祝生出一条残计……十八年在天才作家张爱玲的笔下一晃就过去了,曼桢和世钧又在上海相遇,而岁月变迁绿树早已成荫……
《金锁记》写于1943年,小说描写了一个小商人家庭出身的女子曹七巧的心灵变迁历程。七巧做过残疾人的妻子,欲爱而不能爱,几乎像疯子一样在姜家过了30年。在财欲与情欲的压迫下,她的性格终于被扭曲,行为变得乖戾,不但破坏儿子的婚姻,致使儿媳被折磨而死,还拆散女儿的爱情。“30年来她戴着黄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杀了几个人,没死的也送了半条命。”
张爱玲在本书中在空前深刻的程度上表现了现代社会两性心理的基本意蕴。她在她那创作的年代并无任何前卫的思想,然而却令人震惊地拉开了两性世界温情脉脉的面纱。主人公曾被作者称为她小说世界中惟一的“英雄”,她拥有着“一个疯子的审慎和机智”,为了报复曾经伤害过她的社会,她用最为病态的方式,“她那平扁而尖利的喉咙四面割着人像剃刀片”,随心所欲地施展着淫威。
作者将现代中国心理分析小说推向了极致,细微地镂刻着人物变态的心理,那利刃一般毒辣的话语产生了令人惊心动魄的艺术效果。《金锁记》在叙述体貌上还借鉴了民族旧小说的经验,明显反映了类似《红楼梦》之类的小说手法已被作者用来表现她所要表现的华洋杂处的现代都市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