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古称安南。安南一词,最初作为地区—政区名出现于中国载籍,是唐代初叶的事。古代的越南只包括现越南北部一带,不包括现越南南部占城国。古代越南从公元前3世纪的中国秦朝开始是中国领土。由赵佗在那里统治,就是设置的桂林郡、象郡。公元10世纪,五代十国时,越南叛乱,从中国分裂出去,中国北宋政府无力平叛,但越南一直作为中国的藩属国。
事情到了明朝有了转机,元末战乱,安南趁机从脱离中国版图,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超越元代定界铜柱二百余里,霸占丘温、庆远等五县。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曾颁诏晓谕安南国王陈日昆,命令归还,但陈朝此时已由国相黎季犛掌权,他胁迫国王陈日昆,称兵拒命。朱元璋以战争方息,重在安抚,不愿再起干戈,于是置之不理,安南从此处于半独立状态。
到了英明神武的永乐大帝时代,1400年,越南陈朝被胡氏篡位,陈朝遗臣到明廷,控诉胡季犛父子“弑主篡位,屠害忠臣”,要求明朝出兵“擒灭此贼,荡除奸凶,复立陈氏子孙”。1406年明军南下,在越南境内推进十分顺利,最终决定性战役是咸子关之战。胡军溃败,大批兵士溺毙於该处河流,无数船只及军粮沉没,胡氏父子败逃,最终在农历五月十一日(6月16日)在奇罗海口(在今越南河静省奇英县)被明军俘获,胡朝灭亡,领土被明朝收复。据当时的统计,越南土地人口物产资料为:府州四十八、县一百六十八、户三百一十二万九千五百、象一百一十二、马四百二十、牛三万五千七百五十、船八千八百六十五。
胡朝亡后,明成祖在农历六月癸未朔(7月5日)下诏,声称这次军事行动是为了越南原本的陈氏王室著想,“期伐罪(指胡朝)以吊民,将兴灭而继绝”,并打算对“久染夷俗”的越人“设官兼治,教以中国礼法”,以达致“广施一视之仁,永乐太平之治”。明廷又以陈朝子孙被胡氏杀戮殆尽,无可继承,于是在越南设置交址都指挥使司、交址等处承宣布政使司及交址等处提刑按察使司等官署,将之直接管辖。
越南重新回到明朝统治以后,明朝政府为了使隔离了四百多年的越南居民尽快和内地过同样的生活,接受同样的教育,尽快唤起他们那已失去多年的中国人意识,在越南各地兴建学校,教授儒学,选拔优秀学生赴京师,到相当于国立大学的国士监学习深造。并教他们当时中国风俗习惯以去他们感染了的蛮夷习俗。还同内地一样,进行了户籍调查,并为他们作了户口。
然并卵,由于当地官员并不注重安抚当地老百姓,在明朝统治期间,叛乱不止,甚至有张辅的二次南征,不过在永乐帝期间,局势还是可以掌控的。
直到明成祖去世,局势发生了改变。太子朱高炽明仁宗即位,次年明仁宗去世,太子朱瞻基即位,是为明宣宗。明宣宗皇帝考虑到“数年以来,一方不靖,屡勤王师”,便允许撤兵。
黎利“得胜”后,就发布阮廌所起草的《平吴大诰》,称他自己的抗明斗争是“仁义之举,要在安民,吊伐之师,莫先去暴”(这种话好像这么熟悉,对越自卫反击战越南也是这个德行);提出中越两国是“山川之封域既殊,南北之风俗亦异”,因而有必要脱离明朝统治,自行建国,于是建立后黎朝。其后,明英宗正统二年,明封黎利为安南国王,从此朝贡不绝, 黎利亦不愿与明朝为敌,从此直到崇祯十七年明亡,始终奉明朝正朔。一直到清朝,越南一直是中国的属国,直到法国占领越南成为殖民地,越南从此再也没有纳入中国的版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