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博文发了之后,博友们都夸片子拍得美!确实,我所选博友们拍的图片,大家都是按着“三虚”要领拍摄的,在虚实方面处理得恰当。个别博友在留评中还谈了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我觉得这样的交流很好,有利于共同的提高。
博友“兰猫憨豆”的理解:“1、前实后虚。 画面设置为前、后景,主体设为前景,对焦点前移,背景就虚化了;2、前虚后实。 画面设置为前、后景,主体设为后景,对焦点后移,前景就虚化了;3、前后虚中间实。 画面设置前、后、中景,主体设为中景,对焦点居中,前后景就虚化了”。“兰猫憨豆”说的很对,主体物(花儿)的焦点必需“实”。我在回复中补充说:“更重要的是光圈大小的运用。自然,首先是花型要美,用光要讲究”。
博友“飘逸冰霜”的留评:“现场灵活运用最重要”。是啊,灵活就是要用活。我在回复中补充说:“灵活运用能达到创新,但首先还是对理论的掌握。有了这个基础,才有条件灵活发挥!否则如何灵活运用?”
记得我在对上篇图(1)的留评中说道:“总的来说拍得不错!尤其暖棚里的几张花儿,景深控制得合适,虚实恰当”。
说是“三虚”要领,说白了就是如何处理好图片中主体与前景、背景之间的“虚”、“实”关系。这样的虚实处理,包括在风光、人像、舞台、静物……等摄影的所有方面,其实主要就是一个景深问题,巧用合适的景深,达到需要的虚实效果。
说“景深”,是指光学上小孔的成像有一个清晰和不清晰的范围。摄影中对清晰的范围,称为“景深”。以被摄主体为焦点,主体前方清晰的范围为“前景深”,反之主体后方清晰的范围则称“后景深”。由于光学上小孔成像的原理,不同焦距的镜头,除了取景的范围不同外,其成像焦点的清晰范围也不同,也就是说景深有大有小。一般来说,镜头焦距越短,成像的景深越大,反之,越长 景深则越小(当然景深的大小还和光圈大小,拍摄的距离有关,今天不在这里谈)。摄影前辈在拍摄的实践中,充分利用不同焦距镜头的长处,拍摄出许多佳作,并 形成摄影上的理论。
一般来说,用长焦距镜头景深小特点,拍摄的图片,虚实明显。无论“前实后虚,前虚后实、前后虚中间实”相对易于做到。拍微距,由于拍摄的焦距非常近,如果光圈在小一些,那景深特就别小,“三虚”效果也能达到。而镜头焦距在50mm至105mm之间,“前实后虚”相对容易做到,只要开大光圈就行。而如何达到“前虚后实”和“前后虚中间实”的效果呢?除了光圈开大,那只能在拍摄的距离上下功夫了。说白了,就是把镜头靠近前景物,使前景物处在“前景深”之外,便能达到虚化效果。
本篇博文我在上篇的编余片外,又选了一些本人早几年拍的图片作为图例。
无论拍摄什么,“前实后虚”是摄影师常用的手法。把清晰的被摄主体安排在画面的前面,自然相当的突出。以下均为“前实后虚”的图片。(2—8)
↑(2)
↑(3)
↑(4)
↑(5) ——温爽719 摄影
↑(6) ——月亮汐 摄影
↑(7) ——北京红果 摄影
↑(8) ——红枫叶family 摄影
为了简化背景,摄影师开始用天空或衬布作背景,拍摄花卉。可又不满足画面中只有清晰的主体被摄物,于是又想到用虚化的前景来烘托,出现了“前虚后实”的画面效果。(图9——15)
↑(9)
↑(10)
↑(11) ——温爽719 摄影
↑(12) ——蓝雨洋 摄影
↑(13)
↑(14) ——君臣316 摄影
↑(15) ——闲适拍摄 摄影
为了达到更佳的艺术效果,又产生了“前后虚中间实”的图片。(图16—23)
↑(16)
↑(17)
↑(18)
↑(19) ——红枫叶family 摄影
↑(20)
↑(21)
↑(22) ——晚霞512 摄影
↑(23)
为了说明风光摄影中也能运用“三虚”要领,我选了几张图片,加以说明。以后有机会我在选一些图片,再来介绍其他拍摄方面,如何处理图片画面中的虚和实。
↑(24)“前实后虚”风光片。其实,此图就是后面的玉泉山已经在后景深的范围之外了。
↑(25)“前虚后实”风光片。此图中的前景花儿,不在前景深之内,所以虚了。
↑(26)“前虚后实”风光片。此图焦点放在了后面的万寿山佛香阁上了,前景的花儿不在景深范围之内,所以虚了。
↑(27)上海嘉定秋霞圃(前虚后实)。此图用广角拍摄,景物的大部分都是清楚的,只是最前方的树叶,离相机太近了,已处在前景深之外,所以虚化了。
↑(28)上海南翔古漪园。“前虚后实”风光片。为了使图片更具三维感觉,画面中用柳枝作了前景。这样的“前虚后实”在风光片中常见。